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法
1
作者 胡骋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23,共19页
女性主义对知识产权法的检视包括三个层面:事实层面上女性的法律生活,规范层面上性别正义的法律实现,以及价值预设层面上法律制度变革的女性主义进路。首先,女性的智力成果权利化不足、市场化不佳,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中呈现代表性逐步... 女性主义对知识产权法的检视包括三个层面:事实层面上女性的法律生活,规范层面上性别正义的法律实现,以及价值预设层面上法律制度变革的女性主义进路。首先,女性的智力成果权利化不足、市场化不佳,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中呈现代表性逐步降低的性别“漏水管现象”。历史上女性从属地位的延续、女性自身对性别文化的内化以及社会的结构性偏见共同作用,导致了女性与知识产权的互动关系欠佳。其次,女性化的创造面临权利化的障碍与侵权的高风险两重约束。弱势者狭窄的话语空间、被漠视的女性化创作传统及其价值,削弱了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对性别正义的应有贡献。最后,知识产权法通过不断强化的独占规则、日益严峻的分配不均,呈现出法律男性特质的一面。通过女性主义特有的批判与解构,发现父权式的修辞话语强化了知识产权的绝对权属性,而法律预设的“身体/精神”“自然/文明”二元论结构扭曲了人类创作的天然生态,确立并正当化了知识资本的阶层分化与分配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法学 信息资本主义 二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语境下的数字检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胡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
数字检察历经“起步—起势—成势”,走出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路径,推动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变革重塑,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面对数字检察纵深推进... 数字检察历经“起步—起势—成势”,走出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路径,推动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变革重塑,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面对数字检察纵深推进中的高质量发展瓶颈,应当强化数字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阐释数字检察逻辑的根本支点,明晰数字检察的演进方向和宏观策略,促推数字检察再提升、再深化、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国家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