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强化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苏扬
商小兰
+6 位作者
钱忠明
吴林根
黄佳琦
庄海峰
赵宇飞
党洪阳
徐立军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9-1148,共10页
为探讨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作用对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设计5个处理——对照(S1)、单独秸秆还田(S2)、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S3)、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4)、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和生物炭(S5),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
为探讨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作用对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设计5个处理——对照(S1)、单独秸秆还田(S2)、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S3)、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4)、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和生物炭(S5),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酶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2处理相比,腐熟剂与生物炭共同配施处理下,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增加,水稻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6.06%和19.11%,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亦得到提升,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11.42%和11.74%,水稻的地上部氮、磷、钾素吸收总量分别显著提高24.00%、26.12%和13.21%。该研究凸显了腐熟剂与生物炭的协同作用在促进秸秆高效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潜力,为强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高效还田利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熟剂
生物炭
土壤质量
水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强化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苏扬
商小兰
钱忠明
吴林根
黄佳琦
庄海峰
赵宇飞
党洪阳
徐立军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杭州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科技
大学
浙江
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常山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9-1148,共10页
基金
杭州市农业科技协作与创新攻关项目(202209SX17,202306TD10)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1017)
浙江省2023—2025年粮油产业技术项目“水稻秸秆炭化制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文摘
为探讨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作用对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设计5个处理——对照(S1)、单独秸秆还田(S2)、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S3)、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4)、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和生物炭(S5),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酶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2处理相比,腐熟剂与生物炭共同配施处理下,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增加,水稻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6.06%和19.11%,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亦得到提升,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11.42%和11.74%,水稻的地上部氮、磷、钾素吸收总量分别显著提高24.00%、26.12%和13.21%。该研究凸显了腐熟剂与生物炭的协同作用在促进秸秆高效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潜力,为强化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高效还田利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熟剂
生物炭
土壤质量
水稻生长
Keywords
straw incorporation
decomposition agent
biochar
soil quality
rice growth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1.0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腐熟剂与生物炭协同强化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苏扬
商小兰
钱忠明
吴林根
黄佳琦
庄海峰
赵宇飞
党洪阳
徐立军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