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高铁开通、旅游发展与农村共同富裕——基于浙江省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张俊 潘婷 赵西泠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3,共7页
基于2006—2021年浙江省55个县域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旅游发展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高铁与旅游发展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显... 基于2006—2021年浙江省55个县域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旅游发展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高铁与旅游发展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高铁对旅游地农村共同富裕产生“过道效应”。机制分析显示,高铁开通、旅游发展可通过影响旅游创业规模、医疗设施来促进农村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浙中地区农村共同富裕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旅游发展对浙北、浙南地区农村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乡村旅游示范县的高铁开通、旅游发展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非乡村旅游示范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高铁开通 旅游发展 农村共同富裕 双重差分模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演化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兰岳云 陈觉 胡超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4,共10页
浙江省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提升农村收入的重要策略。文章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产业集群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 浙江省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提升农村收入的重要策略。文章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产业集群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从自组织型到政府主导型,最终发展为多元协作型的转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集群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协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四种类型。在自组织型模式阶段,由行业协会负责决策和协调工作,这一阶段的治理机制尚未成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随着治理模式向政府主导型转变,政府成为决策的主导者,行业协会则提供协助。在这一阶段,政府推动了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的变革,但激励机制的发展仍显不足。进入多元协作治理模式阶段,不仅引入了激励机制,还对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治理策略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理机制与集群发展需求相匹配,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治理模式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者,备也:旅游准备对旅游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彬礼 粟路军 杨小杰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旅游者在出游前开展准备活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相关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旅游准备的后效影响知之甚少。《礼记》有云:“福者,备也”。旅游准备能否提升旅游前幸福感、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和影响边界是什么都有待相应的... 旅游者在出游前开展准备活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相关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旅游准备的后效影响知之甚少。《礼记》有云:“福者,备也”。旅游准备能否提升旅游前幸福感、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和影响边界是什么都有待相应的学术探索。文章立足旅游前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开展准备活动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准备(充分vs.一般)对旅游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两个问卷调查和两个情景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充分(vs.一般)的旅游准备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前幸福感和旅游者期待;且旅游者期待中介旅游准备对旅游前幸福感的影响;而旅游目的地可达性(较高vs.较低)会对旅游准备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低(vs.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性能够强化旅游准备对旅游者期待及旅游前幸福感的影响。文章较为深入地阐释了旅游准备作用于旅游前幸福感的理论逻辑、作用路径、影响边界等基础问题,夯实了旅游准备促进旅游前幸福感的理论内涵,为切实提升旅游前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对完善旅游者幸福感理论体系、拓展旅游的幸福感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准备 旅游者期待 旅游前幸福感 旅游目的地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创新创业促进“十五五”时期区域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项国鹏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3,共3页
展望“十五五”时期,新质生产力必然会对旅游发展及其由此推动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包括区域内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机制提出全新要求,强调旅游创新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创业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旅游... 展望“十五五”时期,新质生产力必然会对旅游发展及其由此推动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包括区域内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机制提出全新要求,强调旅游创新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创业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旅游创新创业共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旅游创新创业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质量发展 旅游创业 基础支撑 生产力 有效路径 十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旅游要素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夏梓洋 夏云帆 +5 位作者 王宁 林伟 马丽娜 谭晓平 张艳珍 焦瑞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3-1254,共12页
基于旅游“六要素”理论,应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Ripley’s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2024年4月获取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旅游要素兴趣点(POI)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基于旅游“六要素”理论,应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Ripley’s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2024年4月获取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旅游要素兴趣点(POI)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旅游要素均呈显著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集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食”>“购”>“住”>“行”>“娱”>“游”。(2)各旅游要素空间连续性较弱,呈现出“一核、一轴、多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尺度下的各旅游要素空间关联性整体较弱,“行”要素与其他要素空间关联性较强,而“游”要素与其他要素空间关联性较弱,旅游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有待优化。(3)旅游“六要素”的整体空间集聚尺度特征值为33.83 km。其中,“游”要素的空间集聚尺度特征值最大(42.95 km),而“住”要素的最小(18.48 km)。(4)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旅游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单一因子,研究表明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及人口等多维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GDP、夜间灯光指数、A级景区数量、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重等因子对旅游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旅游要素 双变量莫兰指数 Ripley’s K函数 地理探测器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基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动态QCA分析
6
作者 徐乐乐 张帆 +1 位作者 许安心 程乾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9,共12页
数字化赋能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探讨数字经济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为区域旅游业投入产出提供调整思路。运用DEA-BCC模型测度中国2011-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旅游产业效率,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合QCA方法分析了数... 数字化赋能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探讨数字经济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为区域旅游业投入产出提供调整思路。运用DEA-BCC模型测度中国2011-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旅游产业效率,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合QCA方法分析了数字经济的组态效应以及省域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旅游效率值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中东部大于西部的特征;单个变量中,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随时间变化对高水平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显著;五种组态都是赋能旅游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归纳为数字技术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型、外向经济驱动型;各组态均具备显著的时间效应,其中两种组态的省域覆盖度具备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与省域旅游效率值的时空分异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产业效率 DEA模型 动态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影响因素
7
作者 童磊 林芊含 曹轶蓉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以浙江省142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法与空间自相关法对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以浙江省142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法与空间自相关法对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类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均呈聚集分布;三类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多聚集于浙北平原地区,农民合作社多聚集并靠近于浙东沿海地区,家庭农场在浙北平原、浙中西丘陵地区形成多个高密度值区。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空间分布存在正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包含H-H(高高聚集)、L-H(低高异常)、H-L(高低异常)类型;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受政策、经济社会、自然地理、区位交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在农业生产空间优化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空间分布特征 发展影响因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缘网络对农民乡村旅游创业意愿的影响——基于浙江浦江农户样本实证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环宙 李秋成 黄祖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7-1795,共9页
基于"亲缘网络"这一农村基本人际关系要素,探讨家人亲戚构成的亲缘关系网对农民旅游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感知创业风险、创业警觉在上述影响中所起的中介效应。基于浙江浦江240户农户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①亲缘网络三维度(网... 基于"亲缘网络"这一农村基本人际关系要素,探讨家人亲戚构成的亲缘关系网对农民旅游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感知创业风险、创业警觉在上述影响中所起的中介效应。基于浙江浦江240户农户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①亲缘网络三维度(网络结构、网络关系、网络认知)对农民旅游创业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感知创业风险在亲缘网络关系、网络认知与农民创业意愿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创业警觉在亲缘网络关系与农民创业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亲缘网络认知与农民创业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利用好亲缘关系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农民自主创业,推动乡村旅游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网络 农民创业意愿 旅游小微企业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葛丹东 郑艳艳 童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3-494,507,共13页
基于POI大数据,采用最邻近距离分析、核密度估计、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空间数据计量方法,量化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特征、混合活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呈现“两大核心区、... 基于POI大数据,采用最邻近距离分析、核密度估计、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空间数据计量方法,量化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特征、混合活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呈现“两大核心区、多个增长极”的空间集聚特征;(2)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仍然显著,北部乡村旅游产业活力明显高于南部;(3)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受经济条件影响显著,受交通条件影响最弱;双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均高于单因素作用,并产生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两种效应,其中各影响因素与乡村空气质量交叉后作用效果增强显著;(4)自然风景类、观光农场类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而集聚程度和规模化是休闲度假类产业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乡村旅游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娜 管婧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6,共10页
为了明确旅游干扰对森林公园植被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旅游干扰强度对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干扰强度增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 为了明确旅游干扰对森林公园植被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旅游干扰强度对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干扰强度增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厚度、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逐渐降低.其中,重度干扰区较未干扰区(CK)分别降低72.00%、89.47%、63.79%、73.81%和55.65%(p<0.05).在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方面,旅游干扰区明显大于未干扰区(CK).在重度干扰区内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含量、蔗糖酶、磷酸酶、尿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降低量依次为24.76%、31.28%、44.09%、43.62%、52.49%、50.58%、65.29%和57.36%(p<0.05),而土壤容质量和全钾含量则分别显著提升了37.66%和61.26%(p<0.05);随着旅游干扰强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总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逐渐降低,真菌数量则逐渐上升,土壤逐渐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土壤中纤毛亚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接合菌门、浮霉菌门以及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不断提升,但是酸杆菌门、担子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壶菌门以及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不断下降;细菌群中青霉属、消化螺菌属、被孢霉属、链球菌属、镰刀菌属、普氏菌属、假霉样真菌属以及柠檬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不断提升,但是链孢菌属、支顶孢属、红游动菌属、柄孢壳属、韦荣球菌属、绿僵菌属以及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理化性状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类型、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传喜 唐代剑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44-49,共6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农人成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新农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活动类型,探讨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农人成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新农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活动类型,探讨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表现分布为经营型、平台型和知识型3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集聚状态,已初步形成四大特色鲜明的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区,在县域分布差异上,浙北县域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整体上比较活跃,而浙东南县域较弱;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仍受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水平等传统因素影响,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资本等新因素的作用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人 乡村旅游 创新活动 浙江省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谭华云 许春晓 董雪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SBM模型 泰尔指数分解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村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神圣空间的生产——对翁丁佤寨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 被引量:46
13
作者 郭文 杨桂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03,共12页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对翁丁佤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神圣空间生产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翁丁佤寨传统仪式实践的神圣空间形态具有多维一体的属性结构,村民的自然生态观体现在生态亲和中的自然敬畏并形成仪式惯习...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对翁丁佤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神圣空间生产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翁丁佤寨传统仪式实践的神圣空间形态具有多维一体的属性结构,村民的自然生态观体现在生态亲和中的自然敬畏并形成仪式惯习,政治生活观体现在以老人集团为符号的村寨仪式治理形态中,日常生活体现了人神对话的仪式化交往,在人观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共融共存的哲学理念。(2)旅游介入后,传统仪式实践和现代性进行了协商,不可化约的神圣性逐步趋向世俗化,传统政治治理形式遭到消解,并出现结构性张力,资本带动日常空间更迭,并使地方空间发生转向,因失去价值而走下神坛的传统仪式实践被村民当作赚钱和娱乐的工具被大肆利用,带来了社区同共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分化与隔离。(3)消费主义时代资本正以自身的逻辑重构着地方,相比于传统人神系统中的心态平和,村民宁静的心态被旅游发展打破,昭示着村民思维方式、心理内在感知以及多元地方感的空间生产。研究呼吁国家在引领地方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有必要对象征民族风俗习惯的各类仪式加以引导,并选择性地吸纳在以旅游扶贫为意义符号的仪轨和村寨自身文化自觉建构过程中,寻求传统与现代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实践 民族村寨旅游 神圣空间生产 翁丁佤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减贫效应之辩——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如友 郭鲁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7,共10页
PPT(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者的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推行建立了旅游与贫困之间的直接联系,激发了学界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广泛讨论。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减贫效应这一问题上产生了无休止的争议,"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 PPT(pro-poor tourism,有利于贫困者的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推行建立了旅游与贫困之间的直接联系,激发了学界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关系的广泛讨论。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减贫效应这一问题上产生了无休止的争议,"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旅游发展加剧了贫困"和"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无必然联系"三种观点同时存在。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旅游减贫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支持不同观点的经验证据,并对争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贫困度量方法不统一、空间尺度和研究方法不同、发展环境及模式选择存在差异等因素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综合各方面而言,"旅游发展减缓了贫困"这一结论更为合理。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贫困减缓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系统、家族网依赖与农民创业旅游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环宙 李秋成 黄祖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9,156,157,共10页
创业资源系统获取是农民创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在乡村相对滞后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家人亲戚构成的家族网络是农民获取资源、谋求自创旅游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创业资源需求,将创业农民社会关系网划分为建议网络、资产网络... 创业资源系统获取是农民创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在乡村相对滞后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家人亲戚构成的家族网络是农民获取资源、谋求自创旅游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创业资源需求,将创业农民社会关系网划分为建议网络、资产网络、情感网络三个维度,从关系网中家人亲戚的比例入手,分析资源系统家族网依赖度对企业成长的双面影响。基于浙江省205家乡村旅游小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显示,资产网络家族依赖度、情感网络家族依赖度与农民自创乡村旅游小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依靠家族网获取建议资源、情感支持能够促进小企业成长,但超过一定限度则会阻碍小企业成长。本文研究既丰富了家族网与农民创业领域的理论内容,又对相关创业管理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家族网依赖 农民创业 小企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以跨学科为视角 被引量:23
16
作者 吴俊 唐代剑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7,共7页
随着旅游研究的日益深入,引入跨学科的新兴理论并合理应用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趋势性的热点问题。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对于身体及情境的嵌入性依赖与互动关系,具有自然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双重理论背... 随着旅游研究的日益深入,引入跨学科的新兴理论并合理应用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趋势性的热点问题。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强调人类思维对于身体及情境的嵌入性依赖与互动关系,具有自然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双重理论背景,为旅游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文章基于对具身认知理论渊源及其内涵的认识,分析了具身认知理论对跨学科科学研究的意义,为应用具身认知理论开展旅游研究提出了思路。从科学研究应用意义来看,具身认知理论具有从跨学科视角解释旅游者行为、体验及其形成的理论优势,可以帮助旅游研究者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壁垒,从而有效地构建科学的跨学科旅游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跨学科研究 旅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的社会性和空间性辩证融合,以及再生产问题。探寻新时期差异...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的社会性和空间性辩证融合,以及再生产问题。探寻新时期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本质上是对人类自身空间存在意义和生存境遇的追问与反思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领域 空间尺度 空间性 区域尺度 空间关系 生存境遇 文化体验 政策理念 马丁·海德格尔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舒适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磊 王辉 +1 位作者 曹轶蓉 苏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0-311,共12页
基于舒适理论,从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社会舒适度、环境舒适度4个维度构建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舒适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000余份调查问卷对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进行评估和空间分析。以硬件服务设施供给、软件服务... 基于舒适理论,从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社会舒适度、环境舒适度4个维度构建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舒适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000余份调查问卷对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进行评估和空间分析。以硬件服务设施供给、软件服务供给、养老服务公众参与等为潜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生理舒适度是影响杭州市主城核心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舒适度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心理舒适度和社会舒适度;(2)超越级别的生理舒适度社区与超越级别的心理舒适度社区的关联性较差;未来社区的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总体舒适度水平较高,但在心理舒适度和环境舒适度方面表现较差;(3)软件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较显著,养老服务公众参与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理论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舒适度评价 配置水平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环境公民行为的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茂英 吴新芳 李秋成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5,共18页
良好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维护和提升离不开村民自发的、利他的环保行为,即组织环境公民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将乡村旅游地看作组织,关注乡村旅游地村民的组织环境公民行为(OCBE... 良好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维护和提升离不开村民自发的、利他的环保行为,即组织环境公民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将乡村旅游地看作组织,关注乡村旅游地村民的组织环境公民行为(OCBE)。遵循标准的量表开发程序,文章采用4个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乡村旅游地OCBE量表。研究一通过文献回顾及焦点小组获取了4个维度共18个初始测项;研究二通过3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精简量表题项;研究三基于两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3个维度共13个测项,包括人际导向OCBE、自我导向OCBE、目的地导向OCBE;研究四验证了量表的关联效度。文章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建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环境公民行为 环境行为 乡村旅游地 可持续发展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不离家?非惯常环境理论下的邻近游探析
20
作者 高子茵 管婧婧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针对上述相悖观点,该文以非惯常环境理论为基础,从到访率、空间认知和身份转换的角度,在学理上辨析了地理位移缺省能否生成“旅游”,进而以离家感为“在旅游”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到访频率、空间构成(异质空间、差异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和思维模式对离家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居民在进入不常涉足的居住地“旅游化空间”时也会产生离家感,即产生进入非(偏)惯常环境的认知。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本地居民由于更能接受行动、思维和身份的转换,这一感受更为强烈。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回应了邻近旅游的概念合法性,解析了在居住地何以产生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也衍生探讨了异地性与非惯常环境、旅游与“旅”和“游”,以及非惯常环境认知与“在旅游”感知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探究这一学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旅)游 离家感 异质空间 差异文化 旅游活动内容 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