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分化研究
1
作者 李翠珍 褚鑫蕊 +1 位作者 徐之寒 周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53-258,共6页
农户耕地经营决策受家庭生命周期影响,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农户数据,选择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分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样本均显示,选... 农户耕地经营决策受家庭生命周期影响,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农户数据,选择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分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样本均显示,选择耕地经营规模不变、规模减小、规模增加决策的农户占比分别为约63.23%、24.92%和11.85%;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户耕地规模减小决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农户耕地规模不变和增加耕地规模决策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家庭规模越大的农户更愿意做出增加耕地经营规模的决策,农业经营状况、耕地承包面积是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做出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我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背景下,要关注小农户的发展意愿,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小农户的农业发展路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展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耕地经营规模决策 OProbit模型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特征分解——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2
作者 周德 金凤芝 +2 位作者 李思媛 李欢 李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1,共11页
城市群是典型的土地利用集聚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其... 城市群是典型的土地利用集聚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测算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效率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优化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为0.458,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存在两头低、中间高的空间格局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1.065,整体上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4)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未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路径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发挥空间集聚效应等,以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时空演变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来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6
3
作者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9,共9页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近15年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文献,分析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近15年来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文献,分析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类型与区域分布、原因及机制、评价与管理等4个方面。研究结论:在全面评析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应当重点关注5个方面的研究:(1)理论基础和整体分析框架研究;(2)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研究;(3)多尺度(微观—中观—宏观)综合研究;(4)区域土地利用冲突情景模拟研究;(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冲突 综述 系统分析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通径分析——以浙江省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焕 徐建春 +1 位作者 李翠珍 徐知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2-47,共6页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通径分析及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生态用地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应单独作为一项指标;(2)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通径分析及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生态用地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应单独作为一项指标;(2)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间接影响效应为正,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影响效应为正。研究结论:合理配置生态用地数量、科学规划生态用地布局是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通径分析 生态用地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建春 李翠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3,共10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部门调研和农户实地调查,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农村土地股... 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部门调研和农户实地调查,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目前处于政府主导推动阶段,组织形式和股权设置多样,实施步骤规范,与城乡统筹、土地规模流转、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工作协同发展。(2)通过量化集体土地资产,有利于保护农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土地统一管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3)在改革探索阶段,相关法律政策准备不足,存在一些法律政策障碍和风险。例如股份化的土地权利流转受限、股东界定有矛盾点、合作社经营压力大、风险高等。研究结论:(1)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更应注重农民个体福利的实现和提升。(3)应加强对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分析,尽快研究制定和健全有利于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股份制 改革形式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尺度的劳动力流动差异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杭州、绍兴为例
6
作者 李翠珍 张颖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294-2297,2325,共5页
以杭州和绍兴区域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尺度的劳动力力流动形式、在农业和非农业行业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浙江省农户尺度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约46%的被调研农户选择了以打工形式转出劳动... 以杭州和绍兴区域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尺度的劳动力力流动形式、在农业和非农业行业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浙江省农户尺度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约46%的被调研农户选择了以打工形式转出劳动力,其次是以个体经营形式转出的,占到总样本的12%左右,而以永久迁移形式转出劳动力的农户所占比例最小。②男、女劳动力数对调研农户劳动力转移均有正的显著性影响,女劳动力数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耕地资源、劳动力平均年龄、抚养人口数对农户劳动力转移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规模越大;同时,浙江省积极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和农村地区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流动 影响因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与路径选择——“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薛翠翠 陈美景 +4 位作者 蔡勇 徐建春 李翠珍 蒋仁开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6,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价值、存在问题、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结果:(1)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存在着土地流转缺乏政策法律支持、股份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需要推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妇女权益保护政策等。研究结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路径:(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体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2)科学合理设计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技术路线,并与各地实际相结合;(3)确保农民的土地股份制改革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土地权利保障;(4)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集体农用地的有序有限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流转,合理分配流转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 股份制 流转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雾霾管控: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 被引量:28
8
作者 徐建春 周国锋 +2 位作者 徐之寒 周德 郑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6,共8页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2)运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常被忽视;(3)目前杭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对城市风道的形成有多种不利因素,存在着冲突,需要开展城市风道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城市风道的优化与重构来管控杭州城市雾霾,是可行且有效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冲突 城市风道 雾霾 管控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意愿及满意度分析——基于杭州4区387户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建春 李长斌 +1 位作者 徐之寒 李翠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11,共8页
研究目的:发现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偏好程度及其最易推广该制度的区域和农户类型,根据农户的满意度提出完善该制度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分层调查法,随机抽样调查法,树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被调查农户中有61.53%愿意参加农村土... 研究目的:发现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偏好程度及其最易推广该制度的区域和农户类型,根据农户的满意度提出完善该制度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分层调查法,随机抽样调查法,树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被调查农户中有61.53%愿意参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较高和拥有稳定非农职业的农户愿意入社比例较高。研究结论:根据农户满意度,从制度设计、经营管理、股权配置等方面提出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树模型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农户意愿 农户满意度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差异化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和村庄双重视角
10
作者 徐世豪 周德 +1 位作者 李星佚 李哲敏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0,共12页
研究目的:顺应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诉求,从农户和村庄层面解析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过程,以期为促进宅基地财产性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随着宅基地从非财产性利... 研究目的:顺应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诉求,从农户和村庄层面解析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过程,以期为促进宅基地财产性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随着宅基地从非财产性利用转向财产性利用,影响因素从以农户层面因素为主转为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共同作用。(2)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受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户层面的城镇购房、宅基地数量、家庭类型等因素和村级层面的主导产业、人口流动、宅基地市场发育等因素发挥主要影响。(3)村庄层面因素的作用路径更为复杂,其可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农户层面因素两个路径影响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4)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村庄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户和村庄层面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研究结论:各地可通过优化宅基地制度、改善村庄发展环境,夯实农户财产性利用基础,并探索差异化的财产性利用路径,以提升农户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财产性利用行为 影响因素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的社会化与网络化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义 曹玉香 +2 位作者 栾卫东 刘洪江 郭庆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量大增,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要求的现状,探索出一种运用GIS、网络、数据库等关键性核心技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社会化与网络化的设计方案,并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图形和属性... 针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量大增,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要求的现状,探索出一种运用GIS、网络、数据库等关键性核心技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社会化与网络化的设计方案,并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图形和属性数据为一体,包括B/S与C/S两子系统,实现规划辅助编制、规划成果管理、专题图提取及规划信息发布等功能。实践证明:该方案对于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宏观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信息 社会化 网络 WEBGIS ARCS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土地利用群体类型的Crosstabs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翠珍 徐建春 刘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2,共8页
研究目的:根据农户转出劳动力就业形式、流动规模和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进行农户群体类型划分,探讨农户劳动力流动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研究方法:针对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的情况,... 研究目的:根据农户转出劳动力就业形式、流动规模和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进行农户群体类型划分,探讨农户劳动力流动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研究方法:针对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的情况,选择了7个村159户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调研地区农户群体类型分划基本清晰,主要为打工主导型和转出滞留型,占调研总数的50.94%、30.80%;(2)45.68%的打工主导型农户和22.4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将土地全部转出用于农业用途,户均转出面积分别为0.12 hm2、0.14 hm2,而32.6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则将全部土地用于耕种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13 hm2;(3)各类型农户目前主要为解决家庭消费用粮而耕种土地,64.20%的农户打算今后几年继续上年的土地经营状况,有扩张经营规模的农户比例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根据不同农户群体类型的特点制定对应性实施政策,合理引导永久迁移主导型农户家庭向城镇地区转移,关注劳动力滞留型农户的土地耕种意愿,对其他4类农户群体则制定适宜的劳动力转移和土地利用保障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户类型 劳动力流动 农户土地利用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杭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莉 魏楚依 +2 位作者 肖高磊 殷文珮 陈蓓蓓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902-907,共6页
以杭州市1990,2000,2006,2010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杭州市4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杭州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表,对杭州市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 以杭州市1990,2000,2006,2010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杭州市4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杭州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表,对杭州市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大量增加,而林地、湿地显著减少,耕地、水体、未利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研究期内杭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从其下降速度来看,呈现先加速后放缓的趋势,说明近年来杭州市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冀平原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翠珍 孔祥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852-16855,16861,共5页
从农户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价值生产能力偏好的角度对农户进行群体分类,分析不同时期农户土地利用目标演化和农户群体类型演替之间的关系,选择北京大兴、海淀、曲周为典型案例区,对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 从农户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价值生产能力偏好的角度对农户进行群体分类,分析不同时期农户土地利用目标演化和农户群体类型演替之间的关系,选择北京大兴、海淀、曲周为典型案例区,对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在位于城市郊区的大兴,产量和利润协调型农户占调研总数43.04%,接近50%的农户已转型为利润需求型;而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小的研究区域曲周四疃,农户类型依然是以产量和利润协调型为主;而城市近郊的海淀,农户类型则呈多元化,由于农地稳定性差而1/3多的农户对耕地的保障功能很看重。②从农户产量需求型→产量和利润需求型→利润协调型的转型中,在种植结构上表现为从以粮食作物为主到逐渐减少其种植面积,而相应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收入结构上表现为种植业收入会逐步增加。③不同类型农户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收益有很大限制作用,且产量和利润协调型农户、利润需求型农户偏好劳动集约高的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农户 不同类型 京冀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悦悦 夏浩 李翠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270-272,共3页
不同城郊带农户呈现差异化的生计特点和土地利用特点,并存在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从农户层面和区域理念出发,建立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9个村庄416户农户调研问卷为基础,分析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特点... 不同城郊带农户呈现差异化的生计特点和土地利用特点,并存在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从农户层面和区域理念出发,建立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9个村庄416户农户调研问卷为基础,分析不同城郊带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郊区农户偏好粮食作物种植活动和兼业型生计策略,农地利用强度较低,农地转出可能性高;近郊农户的农地利用强度因农地经营规模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经济作物和多样化农业生计策略可能性较大,转入农地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远郊农户多采取滞留农业或脱离农业生计策略,农地利用情况因生计策略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城郊带 农户 生计多样化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