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升温,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只有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属性,从职前培养出发,以入职教育为纽带,重视在职培训,经历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升温,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只有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属性,从职前培养出发,以入职教育为纽带,重视在职培训,经历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才能成功构筑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师
专业素养
在职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入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袁可嘉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探索——在传承中起步,在论争中坚守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0,共7页
四十年代,袁可嘉在传承前辈理论家所创建的"纯诗"理论,"现代派"诗歌理论,"京派"理论精髓基础上,在与中国诗学理论另一流派——现实主义诗学的论争过程中,针对当时文坛流行的政治感伤和情绪感伤诗歌创作倾...
四十年代,袁可嘉在传承前辈理论家所创建的"纯诗"理论,"现代派"诗歌理论,"京派"理论精髓基础上,在与中国诗学理论另一流派——现实主义诗学的论争过程中,针对当时文坛流行的政治感伤和情绪感伤诗歌创作倾向,以诗评文字的形式,对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本文从袁可嘉的诗评文字出发,拟从"开放综合":诗现实的开阔视野;"有机综合":诗本质内涵的新概括;"戏剧化":诗表现的新探索;"人"的文学:和谐人文环境的新追求四方面来分析探讨袁可嘉对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建设和理论完善所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坚守
探索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一感受与重建信仰——T·S·艾略特诗歌写作的诗意基础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黎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T.S.艾略特认为,理想的诗歌应表达统一的感受,感受的统一过程就是诗意化的过程。基督神学信仰是感受统一的基础,是它构成了艾略特最为隐秘的"感受结构"。这使艾略特的诗歌写作在精神品质及立场上具有明显的反现代性。
关键词
T·S·艾略特
诗歌
感受
信仰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袁可嘉与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
4
作者
王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九叶诗派,以开拓“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道路为己任,袁可嘉则是这一诗派的理论代言人。袁可嘉在诗美原则、诗性人生、表现策略三方面对九叶诗派的艺术探索所作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袁可嘉
诗美原则
诗性人生
表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晓华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文摘
随着全世界“汉语热”的升温,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只有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属性,从职前培养出发,以入职教育为纽带,重视在职培训,经历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才能成功构筑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师
专业素养
在职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入职教育
Keyword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 foreign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 service trai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袁可嘉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探索——在传承中起步,在论争中坚守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0,共7页
文摘
四十年代,袁可嘉在传承前辈理论家所创建的"纯诗"理论,"现代派"诗歌理论,"京派"理论精髓基础上,在与中国诗学理论另一流派——现实主义诗学的论争过程中,针对当时文坛流行的政治感伤和情绪感伤诗歌创作倾向,以诗评文字的形式,对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本文从袁可嘉的诗评文字出发,拟从"开放综合":诗现实的开阔视野;"有机综合":诗本质内涵的新概括;"戏剧化":诗表现的新探索;"人"的文学:和谐人文环境的新追求四方面来分析探讨袁可嘉对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建设和理论完善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传承
坚守
探索
升华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一感受与重建信仰——T·S·艾略特诗歌写作的诗意基础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黎航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文摘
T.S.艾略特认为,理想的诗歌应表达统一的感受,感受的统一过程就是诗意化的过程。基督神学信仰是感受统一的基础,是它构成了艾略特最为隐秘的"感受结构"。这使艾略特的诗歌写作在精神品质及立场上具有明显的反现代性。
关键词
T·S·艾略特
诗歌
感受
信仰
现代性
Keywords
T·S·Eliot
poetry
sensibility
belief
modernity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袁可嘉与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
4
作者
王芳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文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九叶诗派,以开拓“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道路为己任,袁可嘉则是这一诗派的理论代言人。袁可嘉在诗美原则、诗性人生、表现策略三方面对九叶诗派的艺术探索所作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袁可嘉
诗美原则
诗性人生
表现策略
Keywords
Yuan Kejia
aesthetic principle
poetry character
poetry expression method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
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袁可嘉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探索——在传承中起步,在论争中坚守
王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统一感受与重建信仰——T·S·艾略特诗歌写作的诗意基础
朱黎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袁可嘉与九叶诗派的诗歌表现策略
王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