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战略应对——基于24家被制裁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俞荣建 何新伟 张思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8,共11页
中国企业如何配置战略行动回应美国实体清单制裁,是技术民族主义思潮常态化情境下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已有研究略显碎片化,忽略了战略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及战略选择的复杂情境作用,未能揭示具体战略行动,导致中国企业战略应对美国实... 中国企业如何配置战略行动回应美国实体清单制裁,是技术民族主义思潮常态化情境下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已有研究略显碎片化,忽略了战略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及战略选择的复杂情境作用,未能揭示具体战略行动,导致中国企业战略应对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方式及原因机制尚不清楚。采用多案例扎根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准混合设计,基于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中国上市企业样本,本研究识别了经历实体清单制裁企业的战略应对模式,并检验了组织层面(企业规模、创新能力与技术依赖)和行业层面(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成长性)五个条件变量形成的战略应对模式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存在三种逻辑递进的战略应对模式:供应重组、韧性重塑与全域适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战略应对模式具有差异化驱动机制:供应重组模式的驱动机制为弱基础及低依赖下的行业前景型,韧性重塑模式的驱动机制为弱资源及低依赖下的创新活跃型,全域适应模式的驱动机制包括行业格局稳定下的技术受制型和“技术缺位—资源支撑”型。研究较早地系统揭示了技术封锁情境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应对模式及情境依赖理论机制,也为相关企业战略选择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实体清单 战略应对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参与、产业链协同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月月 万书玥 +1 位作者 王国妤 王霏雨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60,共11页
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面临技术和市场资源双重空间挤压的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破局的关键。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公共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资源扩展属性,但其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中间机制还不明晰... 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面临技术和市场资源双重空间挤压的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破局的关键。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公共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资源扩展属性,但其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中间机制还不明晰。本文以2008~2022年362家上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标准参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产业链协同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标准参与对产业链协同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正向影响,产业链协同在标准参与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西部地区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前企业的标准参与更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政府制定规范性和产业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参与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协同 高端装备 技术标准 技术公共化 遮掩效应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创新链治理:“五龙治水”视角
3
作者 俞荣建 张丁予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9,共9页
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演化、全球创新链正在形成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是我国必然选择。基于企业间治理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需要向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范式转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单边创新制度聚合及其四维度... 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演化、全球创新链正在形成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是我国必然选择。基于企业间治理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需要向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范式转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单边创新制度聚合及其四维度效应,双边非对称创新制度结构的竞合博弈。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创新链,以及审视和优化国内创新制度,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中向中高端攀升的战略思路和具体举措。从这一全新战略视角出发,识别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定位,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创新链的战略思路。优化国内创新制度,中国产业和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全球创新链,实现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在全球创新中的积极角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链治理 “五龙治水” 创新制度聚合效应 非对称制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4
作者 俞荣建 白伟 +1 位作者 江婷婷 罗心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7,155,156,共12页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提高企业特有资源的可转移性、降低企业对东道国互补性资源的依赖,从而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提高企业特有资源的可转移性、降低企业对东道国互补性资源的依赖,从而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2)企业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强跨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具备创新能力的跨国企业出于保护自身特有资源优势的考虑会选择资源承诺更高的独资模式。(3)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随双边政治关系、高科技行业性质、高管海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4)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实现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特有资源 东道国互补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