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间歇过程的拓扑时间卷积网络软测量方法
1
作者 贾明伟 徐丹雅 +1 位作者 杨涛 刘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3,共7页
在间歇过程中,变量的相关性和时序性通常演变为变量间的交叉相关性。在间歇过程的数据驱动软测量建模中,捕捉交叉相关性可以提升模型的透明度,因此提出基于拓扑引导时间卷积网络的软测量方法。首先,使用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变量... 在间歇过程中,变量的相关性和时序性通常演变为变量间的交叉相关性。在间歇过程的数据驱动软测量建模中,捕捉交叉相关性可以提升模型的透明度,因此提出基于拓扑引导时间卷积网络的软测量方法。首先,使用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变量关系的拓扑结构,并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完善拓扑图。然后,使用图注意力机制以每个节点为中心构建子图,并通过时间卷积捕捉子图中变量间的交叉相关性。最后,使用图解释器对模型预测逻辑的物理一致性做出评估。基于青霉素发酵过程的质量预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证明了模型的预测逻辑符合过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时间卷积网络 图注意力机制 自注意力机制 图解释器 间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两相流机械密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旭东 金杰 +3 位作者 孟祥铠 江锦波 赵文静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55,共13页
液体润滑端面机械密封是流程工业用机泵轴端密封的主要形式,且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制造装备中,实际运行过程中其端面间液体膜常常发生相变,由此产生端面变形、干磨和密封失稳等现象,甚至完全失效,严重影响了有关设... 液体润滑端面机械密封是流程工业用机泵轴端密封的主要形式,且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制造装备中,实际运行过程中其端面间液体膜常常发生相变,由此产生端面变形、干磨和密封失稳等现象,甚至完全失效,严重影响了有关设备或整个装置的安全可靠与稳定运行,因此开展汽液两相流端面机械密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综述了近50年来汽液两相端面机械密封的研究现状,归纳出了机械密封的典型热源及其热传播途径,阐述了机械密封的相变原理,总结了端面流体膜参数的测量技术与方法;在试验研究方面,提出机械密封的端面液膜汽化主要与操作工况、几何尺寸和表面形貌或表面织构有关,其中端面液体入口和出口工况、平衡比和端面变形程度等受到关注,但缺少关于端面形貌或织构的深度研究,也缺少端面摩擦副合理配对的系统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机械密封相变稳定性判据,以及间断沸腾模型、连续沸腾模型和薄膜均相沸腾模型等3种理论模型,比较了3种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其适用范围.指出建立合理的相变理论模型,实现相变密封的稳定运行,突破相变密封监控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型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是未来两相流机械密封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两相 液膜汽化 相变 密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结构参数对干气密封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源 彭旭东 +1 位作者 李纪云 江锦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5,共9页
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并通过小扰动法建立了螺旋槽干气密封微扰膜压控制方程,在高速高压条件下分析了螺旋槽结构参数对气膜动态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动力学相关知识,在考虑动环轴向振动和角向偏摆的情况下建立了挠性安装静环运动方程,... 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并通过小扰动法建立了螺旋槽干气密封微扰膜压控制方程,在高速高压条件下分析了螺旋槽结构参数对气膜动态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动力学相关知识,在考虑动环轴向振动和角向偏摆的情况下建立了挠性安装静环运动方程,分析了膜厚的扰动行为,同时在考虑轴向和角向气膜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提出以端面膜厚最大扰动量峰值和扰动稳定时间作为表征密封动态追随性的参数,并以此作为目标函数对螺旋槽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压条件下,当槽台宽比κ取0.9~1.5,槽坝比δ取1.8~2.4,螺旋角φ取18~24°,槽深h_g取6~8μm时,螺旋槽干气密封具有较好的动态追随性;在动态特性系数中主动态刚度对密封动态追随性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高压 干气密封 螺旋槽 动态特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布方向性椭圆孔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彭旭东 佘宝瑛 +1 位作者 孟祥铠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1-487,共7页
为提高液体润滑多孔端面密封的动压性能,提出了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考虑端面间润滑液膜的空化现象,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分布,从而对比分析了方... 为提高液体润滑多孔端面密封的动压性能,提出了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考虑端面间润滑液膜的空化现象,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分布,从而对比分析了方向性椭圆孔的排布方式对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椭圆孔的方向性排布对端面密封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高压侧下游泵送孔可有效提升密封端面的流体动压特性,上游泵送孔不论在高压侧还是在低压侧均可有效降低密封泄漏率;当形状因子γ为3~5,内外孔倾斜角α为35°-45°和β为125°-135°时,可获得最佳的动压性能,当形状因子γ为3—5,倾斜角α为30°~50°和卢为30°~50°时,可以获得最低泄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空化 上游泵送 方向性孔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列台阶-环槽端面密封机理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学忠 孟祥铠 +2 位作者 王玉明 沈明学 彭旭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5-591,共7页
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雷列台阶-环槽机械密封端面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密度比与液膜流线分布,分析了其密封机理与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内径侧的圆环浅槽和端面中... 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雷列台阶-环槽机械密封端面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密度比与液膜流线分布,分析了其密封机理与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内径侧的圆环浅槽和端面中部的圆环深槽组合结构可造成合理的空化现象,达到空化减漏的目的.其中,端面中部的圆环深槽是端面高压侧雷列台阶和端面低压侧圆环浅槽的隔离带,使得端面低压侧压力分布受端面高压侧压力分布的影响极小.密封流体进入低压侧圆环浅槽时,端面间隙突然发散,压力低于该工况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整个圆环浅槽区液膜空化,达到零泄漏并出现大量的回流现象.外径侧雷列台阶提供良好的动压承载能力,实现了端面的非接触.雷列台阶和环槽织构的组合应用使得该机械密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密封机理 密封性能 空化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旭东 金杰 +3 位作者 李定 江锦波 孟祥铠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以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以15~#液压油为试验介质,考虑循环冷却量、转速、介质压力以及不同摩擦副配对等因素,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密封试验台开展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机械密封,上述因素均对端面温度产生... 以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以15~#液压油为试验介质,考虑循环冷却量、转速、介质压力以及不同摩擦副配对等因素,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密封试验台开展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机械密封,上述因素均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其中转速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基本成线性关系,循环冷却量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建议实际设计时取阈值的120%,介质压力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较大,但是影响程度不如转速;以尽可能获得低的端面温度值来判断,用作静环时浸渍树脂石墨比普通石墨合适,用作动环时碳化硅比钼合金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泵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摩擦副 液压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于明彬 孟祥铠 +2 位作者 白少先 彭旭东 盛颂恩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3-35,共3页
以核主泵用圆弧槽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端面液膜压力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稳态工况下圆弧槽几何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以在较高液膜刚度条件下获得较低泄漏量为几何参数的优化准则,得到了密封具有优良综合... 以核主泵用圆弧槽流体动压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端面液膜压力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稳态工况下圆弧槽几何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以在较高液膜刚度条件下获得较低泄漏量为几何参数的优化准则,得到了密封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几何参数优选范围。结果表明:当槽深比为2.0~6.0,槽数为8~24,槽宽范围在0.75mm至端面外内半径之差的1/2,圆弧槽内半径小于和等于时端面外内半径之差的1/2时,密封具有优良综合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圆弧槽 流体动压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排微孔端面机械密封富集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鑫 彭旭东 +2 位作者 孟祥铠 钟伟明 古通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449,共6页
在周向部分开孔直排微孔端面机械密封富集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周向部分开孔斜排微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获得了斜排微孔密封的端面液膜压力分布,分析了微孔斜排倾斜角、孔栏数、端面半径比等... 在周向部分开孔直排微孔端面机械密封富集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周向部分开孔斜排微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雷诺方程,获得了斜排微孔密封的端面液膜压力分布,分析了微孔斜排倾斜角、孔栏数、端面半径比等几何参数在不同转速、不同介质压力等操作条件下对端面液膜刚度、开启力和泄漏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斜排微孔端面密封产生承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倾斜角在60°~90°之间取值,且每栏微孔的径向微孔数与周向微孔数相等或相差±1个时,密封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激光加工 斜排微孔端面 富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条件下菱形孔织构端面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香平 康林萍 +4 位作者 张友亮 孟祥铠 彭旭东 王德 付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应用UMT-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制的磨损测试试验台,考察供液充分条件下菱形孔的尺寸、形状、排布方式及深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合适孔型和孔深的菱形孔织构端面,可极大地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 应用UMT-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自制的磨损测试试验台,考察供液充分条件下菱形孔的尺寸、形状、排布方式及深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合适孔型和孔深的菱形孔织构端面,可极大地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系数.在研究的工况条件下,双向双列倾斜菱形孔和孔深为10μm的菱形孔,具有较好的摩擦学特性;某些类型的织构端面在进入流体动力润滑阶段后,摩擦系数随Herscy数的增大产生波动,而非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滑动面间能够产生空化,而空化区的气液边界处将产生界面滑移,空化区越大,滑移长度越长,滑移效应增强,则减摩性越好,从而导致摩擦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织构端面 STRIBECK曲线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油环境下橡胶密封材料在粗糙表面上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峰 沈明学 +3 位作者 彭旭东 张兆想 孟祥铠 王玉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694,共8页
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丁腈橡胶/Si C砂纸配副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乏油(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环境下橡胶密封材料在不同粗糙表面上的摩擦学特性,重点考察了乏油工况下橡胶/粗糙表面摩擦配副的摩擦系数时变性、减摩程度和减... 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丁腈橡胶/Si C砂纸配副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乏油(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环境下橡胶密封材料在不同粗糙表面上的摩擦学特性,重点考察了乏油工况下橡胶/粗糙表面摩擦配副的摩擦系数时变性、减摩程度和减摩持久性,揭示了乏油工况下橡胶在粗糙表面上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乏润滑剂工况下,润滑剂的减摩程度和减摩持久性强烈依赖于对偶件表面粗糙程度;随着对偶件表面粗糙度的降低,润滑剂的减摩程度呈先缓慢提高后迅速增强的变化趋势,然而减摩持久性先降低后又逐渐升高.同时,乏油工况下的减摩持久性均优于乏脂环境;在磨损机制上,随着对偶件表面粗糙度的降低,乏润滑剂环境下橡胶材料的表面均由伴随明显犁沟特征的严重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损伤轻微的磨粒磨损.而在无润滑条件下,橡胶由典型的磨粒磨损机制损伤特征转变为花纹磨损形貌,最后又向黏着磨损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密封材料 粗糙表面 磨粒磨损 乏油润滑 减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微孔端面气体密封的动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柏林清 白少先 +2 位作者 彭旭东 孟祥铠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提高多孔端面气体密封的动压特性,提出1种双列倾斜椭圆微孔端面密封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操作参数和微孔几何参数对密封泄漏率和开启力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倾斜微孔的上、下游泵送作用对气体密封动压特性的作... 为提高多孔端面气体密封的动压特性,提出1种双列倾斜椭圆微孔端面密封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操作参数和微孔几何参数对密封泄漏率和开启力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倾斜微孔的上、下游泵送作用对气体密封动压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单列倾斜微孔端面气体密封相比,双列倾斜微孔端面气体密封可使动压开启力显著增加,低压侧微孔环带可将下游流体沿微孔倾斜方向向上游泵送,使得泄漏率显著降低,气体密封动压效应明显增强;密封动压性能受反向开孔比、微孔倾角、面积比和孔深等几何参数的影响,本文给出了这些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气体润滑 倾斜微孔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变深T型槽干气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岳林 白少先 +2 位作者 孟祥铠 李纪云 彭旭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增强T型槽干气密封的气膜承载能力及其稳定性,提出一种变深T型槽干气密封端面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雷诺方程,在不同操作参数下对比分析变深T型槽与等深T型槽干气密封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与等深结构相比,... 为增强T型槽干气密封的气膜承载能力及其稳定性,提出一种变深T型槽干气密封端面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雷诺方程,在不同操作参数下对比分析变深T型槽与等深T型槽干气密封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与等深结构相比,变深结构有更好的气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尤其在低速低压或高速高压条件下,变深T型槽比等深T型槽具有更高气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T型槽 变深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rFace液体润滑端面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钮建良 孟祥铠 +2 位作者 白少先 盛颂恩 彭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3,73,共6页
LaserFace液体润滑端面密封(LF-MS)能提供全膜润滑,密封寿命得到延长,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清洁液体介质润滑的场合,特别适用于易汽化介质等苛刻工况。针对LF-MS,采用混合接触理论,建立了其二维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液膜压力分布和液膜速度... LaserFace液体润滑端面密封(LF-MS)能提供全膜润滑,密封寿命得到延长,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清洁液体介质润滑的场合,特别适用于易汽化介质等苛刻工况。针对LF-MS,采用混合接触理论,建立了其二维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液膜压力分布和液膜速度场的分析揭示了LF-MS的工作机理,对比分析了等深和变深动压槽LF-MS、普通平面端面密封及含矩形引流槽端面密封等4种不同端面结构机械密封的性能。结果表明:LF-MS具有端面动压效应好、摩擦系数低及液膜刚度高的优点,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端面密封和含矩形引流槽端面密封,且与等深动压槽相比变深动压槽对提高LF-MS的密封性能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Face 动压效应 机械密封 液体润滑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叠罗汉槽干气密封的结构优选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宗聪 彭旭东 +1 位作者 江锦波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针对现有干气密封在高速条件下所存在的泄漏率大、气膜刚度不足等问题,在干气密封螺旋槽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叠加组合思想提出一种似叠罗汉槽端面密封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立了似叠罗汉槽端面的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 针对现有干气密封在高速条件下所存在的泄漏率大、气膜刚度不足等问题,在干气密封螺旋槽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叠加组合思想提出一种似叠罗汉槽端面密封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立了似叠罗汉槽端面的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稳态雷诺方程,获得了密封端面压力分布.以气膜刚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型式的优选叠加组合槽干气密封与普通螺旋槽干气密封的密封性能参数,数值分析了周向槽宽比、径向槽宽比和槽深比等结构参数对似叠罗汉槽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似叠罗汉槽主要结构参数的优选值范围.结果表明:在高速低压条件下,相较于普通螺旋槽干气密封,似叠罗汉槽干气密封在泄漏率基本不变的同时能显著提升气膜刚度,综合密封性能显著提升,且转速越高,压力越小,这种性能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叠加组合 似叠罗汉槽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材料耐液体介质老化与摩擦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旭东 阙刚 +2 位作者 沈明学 郭生荣 孟祥铠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30,共11页
综述橡胶材料在不同液体介质(润滑油、溶剂、燃料和潮湿/含水环境)中老化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橡胶材料耐液体介质浸泡老化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法、测试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概述橡胶制品特别是橡胶类材料密封件的寿命预测和摩擦磨损... 综述橡胶材料在不同液体介质(润滑油、溶剂、燃料和潮湿/含水环境)中老化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橡胶材料耐液体介质浸泡老化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法、测试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概述橡胶制品特别是橡胶类材料密封件的寿命预测和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高铁、海洋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迫切需求,提出今后开展不同液体介质环境下橡胶类材料包括橡胶密封件的老化试验、摩擦学特性、力学性能和寿命预测等方向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材料 液体介质 老化试验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下干气密封型槽仿生改进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旭东 张风云 +1 位作者 白少先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解决干式气体端面密封在中低速或启动停车阶段密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在现有螺旋槽端面型槽结构的基础上借鉴仿生学设计方法提出了仿生多流通道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气体端面气膜压力... 为解决干式气体端面密封在中低速或启动停车阶段密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在现有螺旋槽端面型槽结构的基础上借鉴仿生学设计方法提出了仿生多流通道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结构.基于气体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气体端面气膜压力控制方程-雷诺方程,研究对比了普通螺旋槽和多流通道槽的端面压力分布.在改变操作参数和端面气膜厚度的条件下分析对比了普通螺旋槽和多流通道槽两种干气密封的开启力,泄漏率,刚度和刚漏比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槽的通道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低速下多流通道细长螺旋槽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好的密封性,汇流槽在增加密封稳定性的同时可降低泄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型槽 密封性能 仿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端面气体密封无压开启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叶枫 盛颂恩 +1 位作者 白少先 彭旭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1,共4页
通过无压开启特性实验,对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动压效应进行研究。实验中采用2种不同结构端面,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密封开启气膜厚度和摩擦扭矩进行测量,对密封端面的动压开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向性微孔端面能够增大干式气... 通过无压开启特性实验,对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动压效应进行研究。实验中采用2种不同结构端面,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密封开启气膜厚度和摩擦扭矩进行测量,对密封端面的动压开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向性微孔端面能够增大干式气体密封的动压开启力,保证机器启动时密封端面迅速打开,从而避免端面的接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微孔 气体密封 动压效应 开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式直线深槽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杰 李鲲 +2 位作者 吴兆山 李香 彭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26,共7页
以端面开有直线深槽的镶嵌式密封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密封环与润滑液膜间的流固力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分别求解润滑方程和变形方程,研究了密封压力和转速对润滑液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 以端面开有直线深槽的镶嵌式密封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密封环与润滑液膜间的流固力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法分别求解润滑方程和变形方程,研究了密封压力和转速对润滑液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直线深槽作用,密封端面形成了一定的波度和锥度,波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变大,但锥度增幅不是很明显,而对波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密封端面的波度和锥度随转速的变化不大。密封压力升高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增大,摩擦系数相应地减小;密封转速增大时,密封端面间的泄漏率变化不是很明显,而摩擦系数相应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直线深槽 密封性能 流体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变深雁形槽干气密封开启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坤 白少先 +2 位作者 李纪云 盛颂恩 彭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在低速、低压工况下的开启性能,在等深雁型槽的基础上对槽底结构进行变深优化,提出了收敛型锥度、收敛型阶梯、发散型锥度和发散性阶梯4种槽底变深结构。基于气体混合润滑理论,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和... 为进一步提高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在低速、低压工况下的开启性能,在等深雁型槽的基础上对槽底结构进行变深优化,提出了收敛型锥度、收敛型阶梯、发散型锥度和发散性阶梯4种槽底变深结构。基于气体混合润滑理论,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和端面间气体滑移流效应,建立了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动压开启分析模型,数值分析了槽底变深结构干气密封的气膜压力分布,研究了相对变深坡度、环颈深度和密封压力对变深雁型槽端面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和气膜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深槽相比,槽底变深结构可提高密封端面间气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相对变深坡度λ=3/8~4/8时,变深结构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nc取得最小值,且发散型变深结构略优于收敛型变深结构;相对变深坡度取最优值时,发散型结构干气密封的临界开启转速nc与等深槽相比降低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雁型槽 变槽深 开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SiC密封表面润湿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春红 白少先 彭旭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对激光加工前后碳化硅(SiC)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研究了激光加工对密封环表面的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光纤激光器制备不同形貌的SiC表面。分别采用三维白光干涉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仪测定表面几何形貌及化学成分。采用Dataphysics光学视... 通过对激光加工前后碳化硅(SiC)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研究了激光加工对密封环表面的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光纤激光器制备不同形貌的SiC表面。分别采用三维白光干涉仪和拉曼光谱分析仪测定表面几何形貌及化学成分。采用Dataphysics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用座滴法进行接触角的测量。结果表明,激光加工之后,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使表面疏水性增强,接触角由88.7°增长到111.3°;对于加工有微孔形貌的SiC表面,水滴迅速填充孔区部位,接触角迅速减小,直至充满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碳化硅 润湿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