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计算机模型的建立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河荣 刘家好 何玲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血管疾病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因素.随着计算机建模的快速发展和有限元模拟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此展开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血管壁切应力和血流动力学对血管疾病的形成和恶化有重要作用.颅脑动脉因其存在伪影、噪... 血管疾病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因素.随着计算机建模的快速发展和有限元模拟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此展开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血管壁切应力和血流动力学对血管疾病的形成和恶化有重要作用.颅脑动脉因其存在伪影、噪声和血管树复杂、分割效果差等特殊素,比一般的血管分割和可视化更加具有挑战性.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出比较高效的可视化平台和建模方法,完成两组MRI断层脑动脉血管的重建,实现3D重建以及对局部流体动力学环境进行研究,探讨脑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验证所建的人体脑血管有限元计算机模型,为有限元分析的广泛临床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仿真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数值模拟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计算机取证的电子证据安全保护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小敏 郑河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1-162,189,共3页
计算机数据具有脆弱性,因此必须在计算机取证过程中对电子证据进行安全保护使其具有证据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HA-1、RSA和Rabin容错算法实现的电子证据安全保护策略以支持计算机取证,对原始记录进行实时、安全的转移并分散存储,保证... 计算机数据具有脆弱性,因此必须在计算机取证过程中对电子证据进行安全保护使其具有证据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HA-1、RSA和Rabin容错算法实现的电子证据安全保护策略以支持计算机取证,对原始记录进行实时、安全的转移并分散存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通过快速检测和还原对其进行有效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取证 电子证据 安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的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东勇 张健 +1 位作者 杨海清 冯若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10-113,126,共5页
文章介绍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概念、特点与开发过程;设计了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的功能和基于组件的系统结构;讨论了以MATLAB作为基础计算平台,以Delphi作为界面开发环境的关键实现技术;给出了实现结果。开发实践表... 文章介绍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概念、特点与开发过程;设计了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的功能和基于组件的系统结构;讨论了以MATLAB作为基础计算平台,以Delphi作为界面开发环境的关键实现技术;给出了实现结果。开发实践表明:采用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系统结构简洁,具有开放性,编程简单,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 控制系统 计算机辅助分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抛物面型聚光系统的自动调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金山 李松 +1 位作者 帅永辉 万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41-1748,共8页
利用单块镜面的等腰三角支撑结构,从数学模型出发,分析镜面支撑杆的长度变化与接收屏上光斑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支杆的运动和反射光斑运动有近似线性关系。当支撑杆P1和P2等量相对和相向运动时,光斑在接收屏上的轨迹是两条近似相互垂... 利用单块镜面的等腰三角支撑结构,从数学模型出发,分析镜面支撑杆的长度变化与接收屏上光斑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支杆的运动和反射光斑运动有近似线性关系。当支撑杆P1和P2等量相对和相向运动时,光斑在接收屏上的轨迹是两条近似相互垂直的直线,由此光斑在屏上的任意位置可通过这两个方向的运动组合得以实现。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此算法设计成一套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闭环自动调光系统并将其用于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传统的"Color Look-Back"和"AIMFAST"方法相比,新系统不但保持了传统方法的优点,并且在场地限制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聚光热发电 碟式斯特林系统 镜面校正 闭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电系统的软件与物理统一的形式化功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悦 刘玉生 +1 位作者 秦绪佳 汤颖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分析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物理子系统实现的连续物理变换,忽略了软件子系统控制的物理过程之间的复杂执行顺序。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软件与物理统一的形式化功能表征与分析方法。对基于流的功能表示方法进行扩展,形... 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分析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物理子系统实现的连续物理变换,忽略了软件子系统控制的物理过程之间的复杂执行顺序。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软件与物理统一的形式化功能表征与分析方法。对基于流的功能表示方法进行扩展,形成软件与物理统一的形式化功能表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功能分解方法,支持软件与物理混合功能的自动分解。以移动机器人系统为例,展示了软件与物理统一的功能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设计计算多层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应用
6
作者 徐雪松 肖刚 +3 位作者 孟航程 庄存波 张元鸣 程振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10-2323,共14页
为了提升设计计算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知识图谱的设计计算知识建模方法,用于融合计算对象结构、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等不同类型的知识。提出了包括产品结构层,计算事例层,计算公式层的设计计算多层知识图谱,分别用于计算对... 为了提升设计计算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知识图谱的设计计算知识建模方法,用于融合计算对象结构、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等不同类型的知识。提出了包括产品结构层,计算事例层,计算公式层的设计计算多层知识图谱,分别用于计算对象、计算流程和计算公式的知识表示。根据设计计算知识来源于设计手册或者标准文档的特点,构建了包括特征提取、候选区域生成以及目标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事例和公式实体的自动抽取。通过事例实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建立了事例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公式实体则经由LaTeX中间表示实现了从文本实体到计算实体的转换。最后,以起重机产品的设计计算为例,通过自动完成该产品的典型设计计算任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设计计算 知识建模 语义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综述
7
作者 吴菲 陈嘉诚 王万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8,共12页
传统计算智能技术缺乏实时性和适应性,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效率,解决多模态信息兼容处理的问题.分别从智能计算的3个分支(神经网络、进化算法和群智能算法)介绍计算智能与大数据并行计算融合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行计... 传统计算智能技术缺乏实时性和适应性,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效率,解决多模态信息兼容处理的问题.分别从智能计算的3个分支(神经网络、进化算法和群智能算法)介绍计算智能与大数据并行计算融合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行计算智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思考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计算智能 神经网络 进化算法 群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供能下基于节点间合作的计算卸载方案
8
作者 许方耀 池凯凯 +1 位作者 毛科技 赵永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6-893,共8页
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Wirelessly Powered Mobile Edge Computing,WP-MEC)集成了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解决节点的能量和算力受限问题。针对WP-MEC,考虑计算节点可将计算任务卸载给空闲节点的场景,... 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Wirelessly Powered Mobile Edge Computing,WP-MEC)集成了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解决节点的能量和算力受限问题。针对WP-MEC,考虑计算节点可将计算任务卸载给空闲节点的场景,通过联合优化WPT时长、卸载决策和节点计算频率,最大化节点的总计算速率(Sum Computing Rate,SCR)。首先将其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为了有效地求解,将其分解为给定时间分配下优化卸载决策和节点计算频率的子问题和优化时间分配的主问题。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案,采用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来输出近似最优的时间分配,并将给定时间分配下的子问题转化为凸问题进行高效求解。该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接近最大的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供能 强化学习 部分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9
作者 戴瑞 介婧 +2 位作者 王万良 叶倩琳 吴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48,共22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实际应用中涌现出的越来越复杂的昂贵优化问题(EOPs),全面综述了能够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和提高求解效率的最新数据驱动智能计算(DDICs)方法.从算法和应用2个层面系统地概述了最新DDICs的研究成果,归纳和总结了广义DDICs和... 为了有效地解决实际应用中涌现出的越来越复杂的昂贵优化问题(EOPs),全面综述了能够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和提高求解效率的最新数据驱动智能计算(DDICs)方法.从算法和应用2个层面系统地概述了最新DDICs的研究成果,归纳和总结了广义DDICs和自适应DDICs中的不同技术点,剖析了DDICs在解决EOPs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未来研究的潜在发展趋势,如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探索新颖的学习范式及其在更多不同实际领域中的应用等,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与方向,激发创新思路,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复杂E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优化 代理辅助优化 智能计算 自适应学习 昂贵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线性注意力机制的语音驱动三维人脸动画技术
10
作者 童程凯 叶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0-1408,共9页
语音驱动三维人脸动画技术,旨在通过输入语音,驱动三维人脸模型生成视觉对应的人脸表情动画.当前的常用方法是基于Transformer结构以自回归形式完成人脸动画生成,但是这些方法在面对长语音生成动画时的二次运算复杂度限制了其性能瓶颈,... 语音驱动三维人脸动画技术,旨在通过输入语音,驱动三维人脸模型生成视觉对应的人脸表情动画.当前的常用方法是基于Transformer结构以自回归形式完成人脸动画生成,但是这些方法在面对长语音生成动画时的二次运算复杂度限制了其性能瓶颈,在数据集稀疏情况下的过拟合问题也使得其在生成动画的准确性以及泛化性上存在不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注意力的语音驱动三维人脸动画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端到端网络模型,通过语音自监督表示学习构建编码器提取语音特征,并利用线性注意力变体的结构RWKV构建人脸表情映射解码模块生成人脸动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人脸表情生成的准确度和时效性上都优于目前的相关方法,三维人脸网格顶点平均误差在标准化条件下上较sota方法降低了0.15,单帧人脸预测时延上也比基于传统Transformer的方法快了4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驱动 自监督 线性注意力 人脸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威胁情报共享技术研究
11
作者 朱添田 景舒楠 +2 位作者 程雯睿 翁正秋 郑向阳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8,共1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传统防御措施难以应对,威胁情报知识共享成为提升防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威胁情报知识共享进行了全面研究,详细阐述其相关背景并分析知识共享在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防御效率方面发挥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传统防御措施难以应对,威胁情报知识共享成为提升防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威胁情报知识共享进行了全面研究,详细阐述其相关背景并分析知识共享在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防御效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重点梳理了威胁情报的生产、获取与分析技术,包括多源情报获取、数据预处理、攻击链路分析、关联分析等关键技术,以及情报分析结果的多种表现形式。其次,对比了传统和现代威胁情报共享方式,突出标准化、自动化和平台化技术在提高共享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最后,本文剖析了当前威胁情报知识共享面临的挑战,如隐私与信任难题、多模态数据融合困难和大语言模型应用困境等,并展望未来的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威胁情报 情报分析 大语言模型 多模态数据融合 威胁情报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多目标跟踪的电路模块可靠性计算方法
12
作者 金矫波 朱添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52-957,共6页
在电路可靠性的计算过程中,实现对多目标轨迹的有效跟踪,是有针对性地实施电路高可靠设计的关键措施之一。选择了在电路可靠性精确评估中已得到有效验证的PTM方法用作多目标跟踪的建模工具,以保证计算的精度;分析了电路的结构和PTM方法... 在电路可靠性的计算过程中,实现对多目标轨迹的有效跟踪,是有针对性地实施电路高可靠设计的关键措施之一。选择了在电路可靠性精确评估中已得到有效验证的PTM方法用作多目标跟踪的建模工具,以保证计算的精度;分析了电路的结构和PTM方法的计算原理,在考虑输入信号故障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二进制与十进制相结合的混合编码机制,以实施多目标轨迹跟踪的计算策略。它可计算从原始输入到电路任意位置的可靠度,并在计算过程中实现了对电路敏感元素的分析,且计算复杂性与门的数目呈线性关系。在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还分析比较了计算结果对各跟踪目标的敏感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编码 多目标跟踪 PTM方法 电路可靠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安全技术发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蒋融融 翁正秋 陈铁明 《电信科学》 2020年第3期3-10,共8页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关键要素使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新的基础建设项目,标识体系、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带来终端安全、控制安全、业务安...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关键要素使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新的基础建设项目,标识体系、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带来终端安全、控制安全、业务安全等新的安全威胁。从工业互联网现状出发,梳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发展,分析总结安全技术挑战,并阐述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工业互联网“泛安全”保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据 计算 服务 平台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供能和节点间合作的二进制计算卸载方案
14
作者 秦娥 许方耀 +4 位作者 徐也淳 池凯凯 毛科技 李卫锋 何文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4-1024,共11页
针对性研究了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其中计算节点能够自主执行计算任务或将其卸载给空闲节点或边缘服务器,以最大化节点的总计算速率(Sum Computing Rate,SCR)。首先,将SCR最大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考虑到能量因果和任务因果... 针对性研究了无线供能下的移动边缘计算,其中计算节点能够自主执行计算任务或将其卸载给空闲节点或边缘服务器,以最大化节点的总计算速率(Sum Computing Rate,SCR)。首先,将SCR最大化问题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考虑到能量因果和任务因果等约束。接着,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解决方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输出近似最优的二进制卸载决策。最后,设计了高效算法来解决在给定卸载决策下的子问题。该方案具备在线学习能力,具有快速收敛和低计算复杂度的特点,实现了近似最大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供能 节点间协作 二进制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缺陷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景山 祝颖丹 +3 位作者 宋康康 吕东喜 陈明达 胡海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1-275,共15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缺陷检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传统方法可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分析近年来深度学习在缺陷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归纳其难点与相关的解决方法,将问题分为缺陷数据集在...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缺陷检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传统方法可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分析近年来深度学习在缺陷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归纳其难点与相关的解决方法,将问题分为缺陷数据集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检测模型的选择两个方面。首先,在数据层面,针对缺陷的样本少、数据标注类型复杂、数据成像质量低等问题,对应分析了少样本学习,无监督、半监督、自监督、弱监督学习以及数据增强、图像增强、图像翻译的应用;其次,在检测算法模型的选择上,根据模型类型的不同,分为基于CNN、基于Transformer以及混合模型3类进行讨论,同时根据检测任务需求的不同,又分别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3个方面展开论述。此外,总结了工业上常用的轻量化模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系统多维传感数据的异常检测与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融融 顾国民 +2 位作者 刘洋 周丹 周君良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32,665,共13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了更敏锐、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和资源分配。对于系统中存在的设备故障、性能下降、质量缺陷等生产问题,进行异常检测和检测结果解释是工业系统的基本要求。然而,现有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解释...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了更敏锐、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和资源分配。对于系统中存在的设备故障、性能下降、质量缺陷等生产问题,进行异常检测和检测结果解释是工业系统的基本要求。然而,现有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都专注于有监督学习模型,对于自编码器等新型的深度无监督学习模型,几乎无法让现有的深度学习可解释框架学习到异常样本与语义特征之间的关联,导致无法对深度无监督学习模型进行解释。为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多维时序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案,结合图注意力网络实现检测结果解释,基于一个真实的造纸数据集进行实验,异常检测结果的AUC值超过0.88,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异常诊断 工业控制系统 多维时序数据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联邦学习:问题、方法与挑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鑫 熊书博 孙凌云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2-373,共12页
图作为一种高效、灵活、通用的数据结构,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图的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涌现,并在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推荐系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公开的图数据量在增加,但高质量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数据... 图作为一种高效、灵活、通用的数据结构,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图的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涌现,并在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推荐系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公开的图数据量在增加,但高质量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数据所有者手中。随着社会对数据隐私保护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图学习算法面临着许多挑战。图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文中系统回顾了图联邦学习领域近五年的研究进展,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划分为3个部分,并在结构上进行了垂直整合,在关系上进行了递进阐述,包括:1)原始图数据差异导致的结构异构性;2)图联邦特性导致的模型聚合问题;3)模型整体调优方面的挑战。针对每个问题,详细分析了代表性工作及其优缺点,并总结了图联邦学习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图联邦学习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安全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晋音 席昌坤 +2 位作者 郑海斌 高铭 张甜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341,共27页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因其在语言、图像等多种模态上的卓越表现而备受瞩目。其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成为用户的得力助手,还逐渐渗透到自动驾驶、医学诊断等各大应用领域。与传统的大型语言模型相比,多模态大语言模...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因其在语言、图像等多种模态上的卓越表现而备受瞩目。其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成为用户的得力助手,还逐渐渗透到自动驾驶、医学诊断等各大应用领域。与传统的大型语言模型相比,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由于更接近于多资源的现实世界应用以及多模态处理的复杂性而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然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安全性挑战。为此,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尤其是大型视觉-语言模型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调查。首先,概述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使用全周期的安全风险成因,分析了模型结构与安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再次,系统总结了当前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图像和文本安全性的评估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模型幻觉、隐私安全、偏见和鲁棒性4个方面,并将针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攻击分为越狱攻击、对抗攻击、后门攻击和中毒攻击;然后,综合概述了一系列针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幻觉、隐私泄露和偏见等威胁的可信增强方法以及针对模型恶意攻击的防御措施;最后,讨论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安全性研究的主要机遇与挑战,为研究人员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复杂应用和研究领域提供了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大语言模型 安全 幻觉 对抗 越狱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BERT-ZESHEL:基于中文特征的零样本实体链接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建 吴志伟 李燕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2-270,共9页
目前,在实体链接任务的研究中,对中文实体链接、新兴实体与不知名实体链接的研究较少。此外,传统的BERT模型忽略了中文的两个关键方面,即字形和部首,这两者为语言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文特征... 目前,在实体链接任务的研究中,对中文实体链接、新兴实体与不知名实体链接的研究较少。此外,传统的BERT模型忽略了中文的两个关键方面,即字形和部首,这两者为语言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文特征的零样本实体链接模型CGR-BERT-ZESHEL。该模型首先通过引入视觉图像嵌入和传统字符嵌入,分别将字形特征和部首特征输入模型,从而增强词向量特征并缓解未登录词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候选实体生成和候选实体排序两阶段的方法得到实体链接的结果。在Hansel和CLEEK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相比,CGR-BERT-ZESHEL模型在候选实体生成阶段的性能指标Recall@100提高了17.49%和7.34%,在候选实体排序阶段的性能指标Accuracy提高了3.02%和3.11%;同时,在Recall@100和Accuracy指标上的性能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链接 中文零样本 BERT 候选实体生成 候选实体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分层强化学习的知识图谱推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旭华 高良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088,共8页
强化学习可以将知识图谱多跳推理建模成马尔科夫序列决策过程,提高预测实体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现有的强化知识推理任务经常涉及庞大的状态和动作空间,容易造成维度灾难,从而导致算法在解决复杂的动作选择问题时表现不... 强化学习可以将知识图谱多跳推理建模成马尔科夫序列决策过程,提高预测实体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现有的强化知识推理任务经常涉及庞大的状态和动作空间,容易造成维度灾难,从而导致算法在解决复杂的动作选择问题时表现不佳;同时大多数知识图谱存在不完整的问题,导致模型在推理时无法高效地搜索路径.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分层强化学习的知识图谱推理模型,将知识推理分解成三级分层决策任务,每一级都有一个智能体从各自的动作空间中做出选择,从而降低了问题的复杂度.具体地,首先选择关系,其次选择与关系相连的预聚类的实体簇,最后采用动态选择机制从实体簇中选择相应的尾实体.此外,本文设计一个同时考虑答案准确性和路径合理性的的奖励重塑函数,指导智能体选择更为合理的路径,同时缓解奖励稀疏的问题.本文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将所提出的模型与7种知名推理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取得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推理 动态分层强化学习 动态选择 奖励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