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改变胺单体扩散速率制备高性能复合反渗透膜
1
作者 何金 赖裕文 +3 位作者 李艳春 周士林 周勇 高从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1980,共9页
在常用的提高复合膜性能的方法中,调控复合膜形成的关键步骤界面聚合(IP)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然而,对低共熔溶剂在界面聚合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在此,本文提出了将低共熔溶剂(DES)引入界面聚合过程中,制备了聚酰胺复合反渗透... 在常用的提高复合膜性能的方法中,调控复合膜形成的关键步骤界面聚合(IP)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然而,对低共熔溶剂在界面聚合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在此,本文提出了将低共熔溶剂(DES)引入界面聚合过程中,制备了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DES的加入量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分析了黏度对胺单体扩散速率的影响。得出了DES添加量为5%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佳,通量为63L/(m^(2)·h),截留率为99%。研究结果表明:DES的掺入使膜表面粗糙度降低、亲水性和电负性增强,此外,相比于未改性的复合膜,DES改性后的复合反渗透膜通量都有所提升。这项工作对制备出高性能的复合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扩散 低共熔溶剂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用阴离子交换膜抗有机污染的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杰峰 谭瑞卿 +1 位作者 丁金成 沈江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20,共7页
随着电渗析技术在各种水体系中的广泛应用,电渗析膜污染问题正逐渐被提上日程.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也针对污染现象本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污染现象主要分为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现存的已经工业化的解决方法,如倒极电渗析、酸碱洗涤... 随着电渗析技术在各种水体系中的广泛应用,电渗析膜污染问题正逐渐被提上日程.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也针对污染现象本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污染现象主要分为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现存的已经工业化的解决方法,如倒极电渗析、酸碱洗涤等,主要对象是无机污染而无法解决有机污染问题.针对有机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阴离子交换膜上),科研工作者们正着力研发抗有机污染型阴离子交换膜.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阴离子交换膜污染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概括和阐述国内外抗污染阴离子交换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膜污染 抗污染 膜改性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异丁烯胺改性的耐甲醇溶胀新型薄膜复合膜
3
作者 丁俊毅 陈营东 +3 位作者 王书浩 严文韬 周勇 高从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30-5540,共11页
聚合物膜可以在甲醇/染料废液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膜在甲醇处理过程中的高性能,提高膜的耐甲醇溶胀性是必要的。然而,关于耐甲醇溶胀膜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提出将活性聚合物(聚异丁烯胺,PIBA)引入分离层,制备新型耐甲醇溶胀... 聚合物膜可以在甲醇/染料废液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膜在甲醇处理过程中的高性能,提高膜的耐甲醇溶胀性是必要的。然而,关于耐甲醇溶胀膜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提出将活性聚合物(聚异丁烯胺,PIBA)引入分离层,制备新型耐甲醇溶胀聚酰胺(PA)薄膜复合(TFC)膜。PIBA的掺入增加了膜的表面粗糙度、活性层厚度和活性层背面的致密性。PIBA提高了膜的耐甲醇溶胀性能:当PIBA的添加量从0增加到1g/L时,溶胀率从46.81%下降到15.00%。因此,PA/PIBA膜表现出比PA膜更高的染料(藏红T)截留率(99.53%与94.62%)。此外,在20bar(1bar=0.1MPa)的操作压力下,PA/PIBA膜保持了高通量[84.62L/(m~2·h)]和良好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最后,由于聚异丁烯(PIB)在先前的工作中同样用于提高膜的耐甲醇溶胀性,本工作将PIBA与PIB进行了比较,得出PIBA优于PIB。这项工作为开发一种用于甲醇流出物处理的分离膜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聚合物 耐甲醇溶胀 聚异丁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高透湿高阻隔三元混合基质全热交换膜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苌现 杨文杰 +3 位作者 李士洋 张秀敏 吴涛 薛立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1-919,共9页
探讨了通过蒙脱土(MMT)和无水氯化钙(CaCl_(2))共混掺杂改性,来打破透湿和阻气性之间的博弈(trade-off)效应,全面提升聚乙烯醇(PVA)全热交换膜性能的可行性。本文系统研究了氯化钙和蒙脱土的含量对膜的形态、接触角、热稳定性、力学性... 探讨了通过蒙脱土(MMT)和无水氯化钙(CaCl_(2))共混掺杂改性,来打破透湿和阻气性之间的博弈(trade-off)效应,全面提升聚乙烯醇(PVA)全热交换膜性能的可行性。本文系统研究了氯化钙和蒙脱土的含量对膜的形态、接触角、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透过率和总换热效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适量氯化钙的杂化可以引入水传导通道,提升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焓交换效率,适量蒙脱土掺杂可以提升膜的高CO_(2)气体阻隔性能、改善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提升粗糙度、提高湿度和焓交换效率;但是当无水氯化钙和蒙脱土含量过高时,膜的机械性能、透湿度和CO_(2)气体阻隔性能又会变差。综合考虑,PVA∶CaCl_(2)∶MMT的质量比为8∶1.6∶0.8的三元混合基质膜不仅具有高的透湿性和焓交换效率(68%),而且保持了聚乙烯醇膜的极高CO_(2)气体阻隔性,有望作为节能通风系统中全热交换膜的优化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无水氯化钙 蒙脱土 透湿 阻气 全热交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