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环境类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思政建设探索
1
作者 焦龙 胡艳军 +1 位作者 潘梓冰 元越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环境学科教育体系,教师需要承担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能源环境类专业课程思政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嵌入僵硬、不系统、缺乏优秀案例等,以《现代热物理测试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系...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环境学科教育体系,教师需要承担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能源环境类专业课程思政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嵌入僵硬、不系统、缺乏优秀案例等,以《现代热物理测试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了系统化思政建设方案。该方案将核心思政元素、科技和时政新闻以及理论知识相融合,通过覆盖多个章节的引人入胜的高质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一系统化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建设理念显著提升了能源环境类专业课程的德育效果,为工科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专业 课程思政 系统化方案 科技和时政新闻 高质量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燃烧NO_(x)排放特性研究
2
作者 邓凯 刘镇宇 +5 位作者 蔡路茵 陈建林 梁志荣 何艾迪 叶识恒 林文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针对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生成特性,基于OH-PLIF图像测试技术,对声频率为180 Hz和压力振幅为200 Pa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火焰结构及表面密度分布,探讨了不同当量比和掺氢比下燃烧和声场脉动耦合作用对... 针对声场作用下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生成特性,基于OH-PLIF图像测试技术,对声频率为180 Hz和压力振幅为200 Pa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火焰结构及表面密度分布,探讨了不同当量比和掺氢比下燃烧和声场脉动耦合作用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场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氨氢旋流预混火焰NO_(x)的生成,其减排效果受到当量比Φ和掺氢比Z_(f)的影响;声场对燃烧流场的影响主要作用于火焰周围的空气,形成周期性脉动流,因此声场对低当量比(Φ≤0.8)、以空气动量主导的燃烧场下产生的NO_(x)有较好的减排作用,对高当量比(Φ>0.8)、以燃料化学反应主导的燃烧场下产生的NO_(x)影响较小;声场作用下贫燃火焰表面密度增大,平均OH强度降低,这是因为声场强化了火焰燃烧强度,加快了燃烧速率以及与周围流场的传热传质;当掺氢比较低(0.20≤Z_(f)<0.30)时,声场作用使火焰面积缩小,NO_(x)减排幅度相对较高;当掺氢比较高(0.30≤Z_(f)≤0.35)时,对火焰面积的压缩效应减弱,NO_(x)减排幅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燃烧 氨氢旋流预混火焰 NO_(x) 当量比 掺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金属表面预处理策略: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卢功勋 袁华栋 +7 位作者 罗剑敏 王垚 刘育京 石鹏 邹世辉 周光敏 陶新永 佴建威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7-964,共18页
锂金属负极因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其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锂枝晶在重复循环过程中引起的寿命短和安全性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实用化。锂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复杂界面在调节锂沉积和提高电池循环稳定... 锂金属负极因具有极高的比容量和最低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其应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锂枝晶在重复循环过程中引起的寿命短和安全性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实用化。锂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复杂界面在调节锂沉积和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当前构建保护层作为人工SEI的有效预处理策略的关键进展,着重介绍了不同物质状态的处理策略及人工界面稳定锂金属负极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未来预处理技术与锂金属负极的应用,包含开发先进策略、探索应用前景、解析影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当前的挑战、机遇和可能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负极 固体电解质界面相 锂枝晶 表面预处理 人工S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效稳定吸附CO_(2)的胺基功能化MOF-808开发及机理
4
作者 沈遥 鲁恒霞 +3 位作者 潘幸迪 叶杰旭 赵景开 张士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7,共11页
胺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具有孔隙率高、CO_(2)吸附容量大、抗水性好的优点,被认为是适用于燃煤烟气CO_(2)捕集的吸附材料,但其表面胺基分子在高温脱附过程易发生团聚,导致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下降。采用物理浸渍将四乙烯五胺分子(TEPA)... 胺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具有孔隙率高、CO_(2)吸附容量大、抗水性好的优点,被认为是适用于燃煤烟气CO_(2)捕集的吸附材料,但其表面胺基分子在高温脱附过程易发生团聚,导致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下降。采用物理浸渍将四乙烯五胺分子(TEPA)封装入MOF-808的孔道内,开发了一种胺基分子高度分散的胺基功能化吸附材料TEPA@MOF-808。TEPA@MOF-808的吸附容量相比MOF-808提高了2.15倍,吸附速率常数、吸附选择性分别提高了13%和498%,10次吸脱附循环后吸附容量仅下降10.9%,说明基于TEPA的胺基功能化策略可显著提高CO_(2)吸附性能和稳定性。热力学结果显示TEPA@MOF-808的等量吸附热仅为40 kJ/mol,小于普遍认为的化学吸附门槛,^(13)C固体核磁和原位红外表征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其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CO_(2)吸附 胺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