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正义:慈善法的基本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9,共9页
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正义,而促进分配正义则是慈善法的基本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慈善法的产生上,其与济贫法构建了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而且还体现在慈善法的演进中,其通过解决慈善的资格问题和执行问题,推动了基于慈善的财产再分配,进... 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正义,而促进分配正义则是慈善法的基本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慈善法的产生上,其与济贫法构建了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而且还体现在慈善法的演进中,其通过解决慈善的资格问题和执行问题,推动了基于慈善的财产再分配,进而促进了分配正义。而如若基于分配正义之视角审视我国的《慈善法》,可以发现不仅其资格问题仍然有待解决,需要构建以公益原则为核心的界定模式,以此认定具有促进公共利益(福利)之价值的慈善,而且其执行问题也并未解决,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以履行对非法行为的监督职责和对合法行为的促进职权,并尽可能确保慈善捐赠及其设立信托和开展募捐等活动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法 分配正义 基本价值 慈善目的 公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给付判决的适用范围——以《行政诉讼法》第73条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锴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6,共9页
《行政诉讼法》第73条新设了给付判决这一判决类型,厘清给付判决的适用范围是对给付判决进一步研究和适用的必要前提。关于立法者新增给付判决条款的动因,主要有专门解决"行政给付"案件与等同于比较法上"一般给付判决&qu... 《行政诉讼法》第73条新设了给付判决这一判决类型,厘清给付判决的适用范围是对给付判决进一步研究和适用的必要前提。关于立法者新增给付判决条款的动因,主要有专门解决"行政给付"案件与等同于比较法上"一般给付判决"两种不同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在论证过程中均存在缺陷,但共同指出了给付判决是作为履行判决补丁存在的。通过对《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半来法院适用给付判决的173份裁判文书的分析,可知法院在最宽泛意义上适用给付判决,使得履行判决与给付判决适用出现混同趋势。基于给付判决与履行判决概念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给付判决所处行政诉讼判决体系中的定位,得出给付判决适用于原告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给付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给付诉讼 给付判决 履行判决 给付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开展慈善的正当性反思——以《慈善法》第三十条为切入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吕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4,47,共8页
政府开展慈善是现今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地方性慈善法规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而且《慈善法》第三十条也规定政府可以引导开展募捐,但以上规定究竟是否具有正当性仍值得商榷。正当性的论证主要包括了合道德性和合法性两... 政府开展慈善是现今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地方性慈善法规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而且《慈善法》第三十条也规定政府可以引导开展募捐,但以上规定究竟是否具有正当性仍值得商榷。正当性的论证主要包括了合道德性和合法性两种路径,先从合道德性来看,由于政府行为既不能成为慈善行为,也不能仅基于行为的合道德性来论证其正当性,因此必须基于合法性来证成其正当性。再从合法性来看,针对政府开展慈善的两类形式予以分析,一方面政府开展募捐存在违反税收法定主义和侵犯公民财产权等问题,因此并不具有合法性,而《慈善法》则需要对政府引导开展募捐相应做限定解释;另一方面政府接受捐赠虽然具有合法性,但仍需要在行为开展和使用监督上予以合理的规制,而基于以上正当性的分析也就可以划分出政府开展慈善的法律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法》 政府 慈善 正当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