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胶束体系中青霉素酰化酶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普 陈希杨 +1 位作者 应国清 杨根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6-429,共4页
反胶束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酶反应介质体系。构建合适的反应体系,使青霉素酰化酶在该体系中保持较高的酶活性,是实现反胶束体系中酶法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关键所在。本文分别考察了青霉素酰化酶在CTAB/正己醇和CTAB/异辛烷/正己醇两种反胶... 反胶束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酶反应介质体系。构建合适的反应体系,使青霉素酰化酶在该体系中保持较高的酶活性,是实现反胶束体系中酶法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关键所在。本文分别考察了青霉素酰化酶在CTAB/正己醇和CTAB/异辛烷/正己醇两种反胶束体系中不同水含量和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埋于CTAB/异辛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中的青霉素酰化酶在W0为14、pH为7.2时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试验中还考察了不同温度对包埋于CTAB/异辛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中的青霉素酰化酶活力的影响,并与游离酶液进行了比较。该酶在所采用的反胶束体系中的最适水解反应温度为39℃,较游离酶液的最适水解温度升高了2℃。同时酶的热稳定性亦较游离酶液有所提高,表现在CTAB/异辛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中,经50℃保温240 min,酶活保留率为76.0%, 而在同样条件下游离酶液仅为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体系 稳定性 青霉素酰化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酶活性 Β-内酰胺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系对染料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朝晖 夏黎明 +1 位作者 林建平 岑沛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由两类同功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对所研究的染料都有降解作用 ,锰过氧化物酶只对部分染料起作用。加入 H2 O2 ,胞外酶液可以降解多种酸性染料如卡布龙红、...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由两类同功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对所研究的染料都有降解作用 ,锰过氧化物酶只对部分染料起作用。加入 H2 O2 ,胞外酶液可以降解多种酸性染料如卡布龙红、酸性大兰、弱酸黄和弱酸大红 ,它们的脱色速率依次下降。以卡布龙红为例研究了各种条件因素对其降解脱色的影响 ,最佳 H2 O2 浓度是 10 0μmol/L,最佳 p H为 4.0 ,温度越高 ,脱色越快 ,但高于 5 0℃酶将明显失活 ,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脱色速率越快 ,高浓度染料对其脱色有抑制作用。最佳条件下 ,5 0 mg/L 浓度卡布龙红第一分钟的脱色率达 70 %。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 ,酶液的降解速率呈抛物线加速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素过氧化物酶 染料 降解 锰过氧化物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废渣以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晓云 王飞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3-226,共4页
为了将食品工业废渣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构成蛋白质的微生物菌体,采用以固态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组合菌株,在2t规模的发酵池里进行连续培养,较佳的控制工艺条件是: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水份65... 为了将食品工业废渣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构成蛋白质的微生物菌体,采用以固态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组合菌株,在2t规模的发酵池里进行连续培养,较佳的控制工艺条件是: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水份65%,培养时间80h,产品的菌体蛋白达到了30%以上,粗纤维含量下降60%以下,废渣中灰分降低了30%以上,钙和磷分别提高了70%和2.5倍,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酶,提高了食品工业废渣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废渣 固体发酵 蛋白饲料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沈佳佳 张晓军 周晓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8-160,共3页
ε-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无毒的聚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本文综述了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生产及其作为一类新型的食品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开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发酵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军 沈佳佳 +1 位作者 王浩 孙新宇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饲料 半纤维素酶 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体系 Β-甘露聚糖酶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虾青素 被引量:17
6
作者 应国清 王晓艳 沈寅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3-44,共2页
 采用HPLC反相色谱法 ,通过外标法定量测定了红法夫酵母和虾壳提取物中的虾青素含量 ,计算公式为 :A =2 96 39C+ 70 6 0。该方法的回收率为 98 0 %~ 10 0 8%
关键词 虾青素 红法大酵母 虾壳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法转化获得转基因西瓜植株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慧中 赵培洁 周晓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西瓜子叶外植体能被含双元载体 p BPMWMV的根瘤农杆菌感染 .该质粒载体含有一个 npt- 基因以供选择 Kanr的转基因西瓜植株以及一个 WMV- 2 CP基因 . Kanr西瓜植株经 NPT- 酶活性检测、DNA分子点杂交及 Southern杂交试验证明 ,外源的 W... 西瓜子叶外植体能被含双元载体 p BPMWMV的根瘤农杆菌感染 .该质粒载体含有一个 npt- 基因以供选择 Kanr的转基因西瓜植株以及一个 WMV- 2 CP基因 . Kanr西瓜植株经 NPT- 酶活性检测、DNA分子点杂交及 Southern杂交试验证明 ,外源的 WMV- 2 CP基因已导入西瓜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根瘤农杆菌 WWV-2 转基因植株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在表面活性剂介质中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晓云 包广粮 +1 位作者 钟卫鸿 欧志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运用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AES ,AOS)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X 1 0 ,AE0 9)进行了试验。表面活性剂与碱性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 ,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激活了酶活 ,但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临界... 运用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AES ,AOS)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X 1 0 ,AE0 9)进行了试验。表面活性剂与碱性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 ,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激活了酶活 ,但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抑制了酶活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它总是增强和稳定了碱性脂肪酶的活力并且在高于临界浓度时酶活基本上不再变化。抑制脂肪酶脂解活性的机理可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酶疏水部分形成了不溶性的 (BR)n E型复合物而引起的。另一方面 ,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酶亲水基团之间形成的可溶性 (RB)n E型复合物导致了脂肪酶脂解活性的增加。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发生变化时的脂解行为进行了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催化反应动力学 脂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多糖浸提过程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朝晖 吴叶明 江蕾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8,235,共7页
对红豆杉多糖热水浸提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原料是细颗粒的外扩散控制过程,并且原料中溶质含量较大,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浸水后的原料看成由固相和渗透水相两相组成,并... 对红豆杉多糖热水浸提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原料是细颗粒的外扩散控制过程,并且原料中溶质含量较大,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浸水后的原料看成由固相和渗透水相两相组成,并考虑多糖从固相到渗透水相的持续溶出效应,即在浸提起始阶段,少部分溶质溶出到渗透水相使其达到溶解饱和,然后剩余溶质不断溶出并维持渗透水相处于该饱和状态,这个阶段称为"饱和扩散"阶段,是多糖浸提的主要阶段.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红豆杉多糖的浸提过程.根据"持续溶出效应",本文对内扩散控制模型和溶出速率控制模型进行了讨论,最后还讨论了溶质浓度-扩散系数间的关系及对本模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水溶性多糖 浸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抑制剂产生菌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卫鸿 卢静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为了开发减肥用品的微生物菌种 ,用脂肪酶活性为筛选模型分别以肉汤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培养土壤分离获得 1 1个菌株LA、LB、LC、LD、LE、LF、LG、MA、MB、MC和MD ,且同时考察了各菌株发酵液对淀粉酶、蛋白酶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LC、L... 为了开发减肥用品的微生物菌种 ,用脂肪酶活性为筛选模型分别以肉汤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培养土壤分离获得 1 1个菌株LA、LB、LC、LD、LE、LF、LG、MA、MB、MC和MD ,且同时考察了各菌株发酵液对淀粉酶、蛋白酶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LC、LE、LF、LG、MC和MD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分别为3 7%、5 8%、32 %、3 2 %、70 2 %和 73 5 % ;LA、LB、LC、MB对蛋白酶有抑制效果 ,抑制率分别为 55 %、31 2 5 %、37 5 %和 2 7 3 % ;LA、LB、LC、LD、LE、LF、MC和MD对脂肪酶有抑制效果 ,抑制率分别为 79%、54 8%、2 0 9%、1 2 9%、61 3 %、80 6 %、2 4 7%和 35 1 %。菌种LF对脂肪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淀粉酶抑制作用较小 ,对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初步鉴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 ,命名为Bacillussp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抑制剂 产生菌 筛选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柠檬酸渣转化为多酶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云 王飞雁 +2 位作者 何晋浙 潘文宙 黄建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18,共5页
研究了用黑曲霉A1、A15和酵母Y7固态发酵柠檬酸渣生产多酶蛋白饲料。在30℃的最适温度下,3株菌种混合进行固体发酵,粗蛋白增加量(绝干)约为16%~18%,酸性蛋白酶活性5139u/g,纤维素酶活性达61u/g。试... 研究了用黑曲霉A1、A15和酵母Y7固态发酵柠檬酸渣生产多酶蛋白饲料。在30℃的最适温度下,3株菌种混合进行固体发酵,粗蛋白增加量(绝干)约为16%~18%,酸性蛋白酶活性5139u/g,纤维素酶活性达61u/g。试验结果表明:该酸性蛋白酶在100℃加热1h有80%的酶存活,系耐高温酸性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渣 固态发酵 混合培养 多酶蛋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