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标记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海仁 钟卫鸿 陈建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绿色荧光蛋白 ( g 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 P)分子标记是现有遗传标记中最简单方便的一种方法 ,GF P及 GF P突变体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生物膜菌群构架、环境生态学和环境检测生物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环境微生物 分子标记 遗传标记 降解 污染物 生物膜 环境生态学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沉积物类型变化及沉积环境现状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波 蔡燕红 +2 位作者 叶慧明 项有堂 周占平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8,共8页
根据2002年6~7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评价了象山港水域的沉积物类型变化和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象山港沉积物类型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80年代的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粘土-粉砂-砂及... 根据2002年6~7月对象山港进行生态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评价了象山港水域的沉积物类型变化和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象山港沉积物类型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80年代的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粘土-粉砂-砂及砾砂4种沉积物类型变为2002年的粉砂质粘土、砂、砂-粉砂、粘土-砂、砂-粉砂-粘土、中细砂、中砂7种沉积物类型。象山港沉积物的质量良好,底质中总氮的含量较高,普遍出现超标现象;部分测站的多氯联苯(PCB)略有超标,各测站总磷硫化物、有机质、石油类等指标均符合一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沉积物 环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监测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翁国永 陈海生 +2 位作者 陆海华 华呈平 袁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8-1211,共4页
调查分析了2007年不同季节长潭水库的水质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控制水库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水库 富营养化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有机农药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海燕 徐红霞 +4 位作者 洪宜斌 马宏瑞 邱宇平 张景飞 吴吉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8-1902,共5页
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处长期受到有机农药污染的浅层含水层,采集水样,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该污染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可行,该有机污染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微生物... 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处长期受到有机农药污染的浅层含水层,采集水样,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该污染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可行,该有机污染含水层具有较好的微生物多样性,且可能有一种未经鉴定的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 地下水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园园 张朝辉 周晓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3-257,共5页
黄孢原毛平革菌能有效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因此可用来净化工业废水。其降解主要依赖于它产生的胞外木素降解酶系,此酶系主要由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本文介绍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机制和它在处理工业废水主要是造纸废水... 黄孢原毛平革菌能有效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因此可用来净化工业废水。其降解主要依赖于它产生的胞外木素降解酶系,此酶系主要由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本文介绍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机制和它在处理工业废水主要是造纸废水和印染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工业废水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木素降解酶系 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燃料脱除非水溶性有机硫的微生物菌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娟 钱俊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从杭州炼油厂和杭州运油码头采集土样 ,以噻吩为唯一硫源 ,分离筛选得到两株脱硫细菌A15、SB1,能够将噻吩有机硫降解为水溶性硫化物 ,控制一定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 ,两菌株能够降解噻吩中 9.2 %~ 11.3%的有机硫。实验证实它... 从杭州炼油厂和杭州运油码头采集土样 ,以噻吩为唯一硫源 ,分离筛选得到两株脱硫细菌A15、SB1,能够将噻吩有机硫降解为水溶性硫化物 ,控制一定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 ,两菌株能够降解噻吩中 9.2 %~ 11.3%的有机硫。实验证实它们能够使柴油中的部分有机硫成为水溶性硫而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燃料 脱除 非水溶性有机硫 微生物菌 筛选 有机硫 噻吩硫源 菌种筛选 水溶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的美拉德反应及其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龚巧玲 张建友 +2 位作者 刘书来 聂小华 丁玉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0-334,338,共6页
探讨了食品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途径、底物、温度、水分活度、pH和金属离子等影响因素,同时讨论了抗菌性、抗氧化性和乳化性等食品功能性以及蛋白质的糖基化、溶解性和风味特性的修饰改进,并介绍了其对生物活性体的影响性以及丙烯酰胺等... 探讨了食品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途径、底物、温度、水分活度、pH和金属离子等影响因素,同时讨论了抗菌性、抗氧化性和乳化性等食品功能性以及蛋白质的糖基化、溶解性和风味特性的修饰改进,并介绍了其对生物活性体的影响性以及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的生成与消除,丰富了食品化学理论并对食品加工生产应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机理 影响因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特异性抑制酵母细胞壁合成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汪琨 徐峥 +2 位作者 汪倩雯 朱廷恒 崔志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筛选模型对肉桂醛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肉桂醛对细胞壁合成酶基因缺陷突变株及其野生型的抑制具有显著差异,对葡聚糖合酶缺陷突变株Δfks1的最低...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筛选模型对肉桂醛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肉桂醛对细胞壁合成酶基因缺陷突变株及其野生型的抑制具有显著差异,对葡聚糖合酶缺陷突变株Δfks1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为8μg/mL,比野生型低8倍,肉桂醛对几丁质合酶基因缺陷突变株CHS020和CHS003的MIC值也比野生型低4倍。肉桂醛对Δfks1生长的抑制能被山梨醇等渗溶液部分挽救,经肉桂醛处理后,Δfks1的β-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3.48%和31.94%。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特异性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和几丁质的合成是其抑制真菌细胞生长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抗真菌作用 葡聚糖合酶 几丁质合酶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抑菌评价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林硕 邵平 +1 位作者 马新 孙培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7-481,共5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紫苏叶和花中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利用抑菌贴片法、MIC法和光电浊度法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紫苏叶和花中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利用抑菌贴片法、MIC法和光电浊度法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抑菌性研究。结果显示,从紫苏叶和花水蒸汽蒸馏所得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12种和10种化合物,其中叶中主要成分为紫苏醛(75.88%)、柠檬烯(3.82%)、石竹烯(9.87%)和法呢烯(3.21%);花中主要成分为紫苏醛(49.23%)、石竹烯(18.53%)、法呢烯(8.99%)、芳樟醇(11.3%)和姜黄二酮(4.55%)。紫苏精油对两种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要明显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油 水蒸汽蒸馏 GC/MS分析 抑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酯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孟祥河 章银军 毛忠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正相HPLC对中性脂质进行分离。并分别采用密度扫描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折光检测器对分离的样品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实现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DG)、甘油一酯(MG)、游离脂肪酸(FFA)...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正相HPLC对中性脂质进行分离。并分别采用密度扫描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折光检测器对分离的样品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实现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DG)、甘油一酯(MG)、游离脂肪酸(FFA)的分离,而且1,3、1,2-DG位置异构体拆分明显。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完成中间产物的监测及终产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酯 薄层色谱法 中间产物监测 分析方法 HPLC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砷、铅和硒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晓陆 汪钊 叶海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1,共2页
研究了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进行茶叶中有害及有益的微量元素砷、铅和硒的测定,并对各种试验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价格便宜,能满足茶叶测定要求。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茶叶 微波消解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籽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铮 宋庆宝 +3 位作者 强根荣 孙培龙 朱晓雨 陈丹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67-269,共3页
采用石油醚抽提荞麦籽,然后将油样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荞麦籽油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50个峰中确认了23种组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6.95%。其中脂肪酸中主要成分含量:C18:2≥32.91%,C18:1≥24.73%,C16:0≥... 采用石油醚抽提荞麦籽,然后将油样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荞麦籽油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50个峰中确认了23种组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6.95%。其中脂肪酸中主要成分含量:C18:2≥32.91%,C18:1≥24.73%,C16:0≥20.04%。奇数碳原子脂肪酸、鲨烯、23s-甲基胆甾醇、5-烯-3β-豆甾醇、5,24-二烯,3-豆甾醇、12-烯-3-醇-齐墩果、12-烯-3-醇-熊果等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脂肪酸 化学组成 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食用菌液态发酵及发酵液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键 赵敏 +2 位作者 宋力 魏洪福 孙培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几种不同的食用菌发酵过程中总糖、氨基氮、pH、菌丝干重等参数变化,以及发酵液中营养成分分析,并进行比较,为食用菌发酵过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食用菌 液态发酵 发酵液 营养成分 总糖 氨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鱼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林胜利 张琦琳 聂小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5,共5页
自传统发酵鱼制品中分离得到98株乳酸菌,通过发酵适应性和发酵特性等试验筛选出2株优良乳酸菌Z40和Y33,其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和耐盐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Z40和Y33均为植物乳杆菌。将乳酸菌Z40应用于鱼糜发酵,结... 自传统发酵鱼制品中分离得到98株乳酸菌,通过发酵适应性和发酵特性等试验筛选出2株优良乳酸菌Z40和Y33,其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和耐盐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Z40和Y33均为植物乳杆菌。将乳酸菌Z40应用于鱼糜发酵,结果表明该菌可快速降低鱼糜体系的pH值,显著抑制挥发性盐基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发酵鱼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抑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鲁萍 刘书来 +1 位作者 毛泽明 丁玉庭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9-642,共4页
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差异,并研究了抗坏血酸、曲酸、4-己基间苯二酚、葡萄糖酸-δ-内酯、植酸等抑制剂对对虾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头胸部的PPO活力最高。其中,0.12 g/L曲酸、2 g/L 4... 分析了凡纳滨对虾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的差异,并研究了抗坏血酸、曲酸、4-己基间苯二酚、葡萄糖酸-δ-内酯、植酸等抑制剂对对虾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头胸部的PPO活力最高。其中,0.12 g/L曲酸、2 g/L 4-己基间苯二酚5、g/L植酸对对虾PPO活力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对虾处理30 min,抑制率分别为38%、3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多酚氧化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PSE肉与正常肉肌动球蛋白的生化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艳 丁玉庭 邹礼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对PSE肉和正常猪肉肌动球蛋白的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冷藏时间、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对其超沉淀、SH基数量和ATP感度等生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猪PSE肉肌动球蛋白对热敏感温度发生在35~45℃,同时发现其... 本文对PSE肉和正常猪肉肌动球蛋白的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冷藏时间、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对其超沉淀、SH基数量和ATP感度等生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猪PSE肉肌动球蛋白对热敏感温度发生在35~45℃,同时发现其肌动球蛋白ATP酶活性及热稳定性比正常猪肉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PSE肉 肌动球蛋白 生化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鲢鳙鳊鲫鱼肉蛋白质冷藏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玉庭 骆肇荛 季家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5,共4页
采用肌原纤维(Mf)ATP酶活性和溶解度考察鲢鳙鳊鲫四种淡水鱼的冷藏稳定性,显示出完全一致的对应结果,即-20℃鲢鳙变性严重,鳊鲫轻微,结果表明:MfCa2+-ATPase活性在考察蛋白质冷藏变性中是一个可靠而又实用... 采用肌原纤维(Mf)ATP酶活性和溶解度考察鲢鳙鳊鲫四种淡水鱼的冷藏稳定性,显示出完全一致的对应结果,即-20℃鲢鳙变性严重,鳊鲫轻微,结果表明:MfCa2+-ATPase活性在考察蛋白质冷藏变性中是一个可靠而又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冷藏稳定性 鲢鱼 鳙鱼 鳊鱼 鲫鱼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肝油精制前后光氧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桑卫国 丁玉庭 +2 位作者 张朝晖 袁煌 赵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针对鱼肝油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选用POV值、TBA值和酸价作为鱼肝油的氧化程度的指标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鱼肝油的光氧化。结果发现 ,光线因素比温度因素更易加速氧化 ,鱼肝油精炼后 ,由于除去了部分天然抗氧化剂 。
关键词 鱼肝油 光氧化 抗氧化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因子对黑豚皮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玉庭 杨更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4,共3页
黑豚皮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1)抑制酶活性的物质有:H2O2,KCr2O7,Vc>(NH4)2SO4,H2SO3,葡萄糖、蔗糖、食盐。(2)促进酶活性的辛香料和二价金属离子为:八角茴香>小豆蔻>丁香>月桂,Zn2+>Cu2+>Mg... 黑豚皮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1)抑制酶活性的物质有:H2O2,KCr2O7,Vc>(NH4)2SO4,H2SO3,葡萄糖、蔗糖、食盐。(2)促进酶活性的辛香料和二价金属离子为:八角茴香>小豆蔻>丁香>月桂,Zn2+>Cu2+>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豚皮 酪氨酸酶 抑制剂 黑色素 黑亮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志峰 罗文杰 +1 位作者 吴春程 杨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X期34-36,共3页
从杭州双峰茶园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酸性淀粉酶产生菌,经16s rDNA鉴定为芽胞杆菌(Bacillales bacterium.),命名为Bacillalesbacterium.SF-8。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最高达到6440U/mL(60℃、pH5.0),60℃处理100min后仍有66%酶活性,4℃... 从杭州双峰茶园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酸性淀粉酶产生菌,经16s rDNA鉴定为芽胞杆菌(Bacillales bacterium.),命名为Bacillalesbacterium.SF-8。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性最高达到6440U/mL(60℃、pH5.0),60℃处理100min后仍有66%酶活性,4℃放置10d后仍有57%的活性。酶的热稳定性和活性对Ca2+没有依赖性,Fe2+,Mg2+,Mn2+等常见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酶活性染色揭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60kDa。SF-8菌株产酸性淀粉酶活性高并且耐热性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耐高温α-淀粉酶 16SrDNA鉴定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