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培城 张晶晶 +2 位作者 周绪霞 丁玉庭 刘建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引人注目。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是魔芋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成膜性等功能特性,在食... 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引人注目。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是魔芋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成膜性等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为充分利用我国魔芋资源、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功能特性 衍生物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培城 赵娜娜 +1 位作者 吕飞 丁玉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7-905,共9页
综述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变化规律,指出新鲜度是海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海洋水产品新鲜度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着重介绍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即智能检测技术、新鲜度指示卡及其他... 综述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变化规律,指出新鲜度是海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海洋水产品新鲜度传统检测技术包括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着重介绍了海洋水产品新鲜度的现代检测技术,即智能检测技术、新鲜度指示卡及其他一些快速检测技术。对现有海洋水产品新鲜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产品 新鲜度 现代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大学”背景下化工实验教学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屠美玲 李琰君 +6 位作者 许轶 张建庭 贾继宁 王祁宁 蔡金法 杨阿三 曾淦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5,222,共4页
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建立"开环"教学机制,引入新的"升级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学习年限、学习机会、生生关系出发,将学生从现有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教学对象、内容和师资三开环,建立终身学习型校园环境。在&q... 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建立"开环"教学机制,引入新的"升级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学习年限、学习机会、生生关系出发,将学生从现有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教学对象、内容和师资三开环,建立终身学习型校园环境。在"开环"教学模式下,"学友"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可随时进入校园更新知识,补充实践技能,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定制化。"开环"教学还有利于现有师资力量的"升级更新",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实验教学 开环大学 升级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设计及优化方案
4
作者 潘学杰 单昕 +3 位作者 陈宏秋 程先进 周勇 高从堦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介绍了包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的深度处理线与浓水处理线。深度处理线用于去除来水的悬浮物、硬度、硝态氮与COD,然后采用反渗透分离,产生产水与浓水,产水进行回用,浓水至浓水处理线做进一步处理;浓水处理线针对反渗透浓水,用于... 介绍了包钢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的深度处理线与浓水处理线。深度处理线用于去除来水的悬浮物、硬度、硝态氮与COD,然后采用反渗透分离,产生产水与浓水,产水进行回用,浓水至浓水处理线做进一步处理;浓水处理线针对反渗透浓水,用于去除难降解COD。深度处理线采用“原水调节池+高效澄清池+反硝化生物滤池+原水臭氧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双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深度处理线总进水水量630 m^(3)/h,回收率>68%;浓水处理线采用“RO浓水池+浓水前臭氧接触氧化池+浓水曝气生物滤池+浓水后臭氧接触氧化池(后臭氧出水回流至浓水曝气生物滤池进水端)+活性炭过滤器+最终排放水池”,浓水处理线总进水水量200 m^(3)/h,活性炭过滤器作为保安措施,仅在过滤器前浓水COD超标时投运。调试完成后,反渗透产水与外排浓水均满足合同,外排浓水指标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表2直排标准(总氮≤50mg/L)。本项目直接运行成本为11.4元/m^(3)。本文总结了项目设计及运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氰废水 深度 浓水 处理 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对鱼糜凝胶特性及凝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绪霞 姜珊 +2 位作者 顾赛麒 赵丹丹 丁玉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3,共7页
为探讨脂质对鱼糜蛋白凝胶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不同油茶籽油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特性、水分分布、脂质及蛋白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籽油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显著增加(P<0.05),当油茶籽... 为探讨脂质对鱼糜蛋白凝胶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不同油茶籽油添加量对鱼糜凝胶特性、水分分布、脂质及蛋白质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籽油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显著增加(P<0.05),当油茶籽油添加量增加到8%时各指标基本稳定,此时鱼糜凝胶强度为225.1 g·cm,游离出来的液体质量分数为2.60%。拉曼光谱分析发现,油茶籽油的添加改变了鱼糜凝胶体系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主要表现为C—H谱带峰宽的增加、O—H谱带相对强度的下降,以及鱼糜蛋白中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的增加和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的降低。同时,随着油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水分以更加细小的状态分布在鱼糜凝胶体系之中。以上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油茶籽油的添加可增加鱼糜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凝胶 凝胶强度 乳化稳定性 水分分布状态 蛋白质结构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酱油电渗析脱盐工艺参数对其脱盐率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建友 王芳 +1 位作者 周垚 丁玉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7-293,共7页
为了降低大豆酱油的含盐量,该文利用电渗析技术对大豆酱油进行脱盐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电压、流速、p H值对电渗析脱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电渗析工艺。结果表明在电压为9 V,流速为2.4 cm/s,p H值为4.2,电渗析50 min时脱盐效果... 为了降低大豆酱油的含盐量,该文利用电渗析技术对大豆酱油进行脱盐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电压、流速、p H值对电渗析脱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电渗析工艺。结果表明在电压为9 V,流速为2.4 cm/s,p H值为4.2,电渗析50 min时脱盐效果较好,氨基酸态氮损失较小,氨基酸态氮损失19.4%,脱盐率达到81.6%。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分析了电渗析前后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渗析过程中氨基酸及风味物质均有损失。几种苦味氨基酸如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损失较大,分别损失了23.79%、26.39%和28.5%;电渗析过程中,酱油风味物质中醇类、酚类损失较大,尤其是4-乙基愈创木酚损失最多,但因其气味阈值较低,因此对酱油风味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减盐酱油系列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风味 电渗析 脱盐 大豆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GC-O联用法分析佛手精油关键香气成分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君 郜海燕 +5 位作者 储国海 李泽桦 牛云蔚 蔡铭 胡安福 蒋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4-197,共4页
研究佛手精油的挥发性物质和关键香气成分。佛手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对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研究佛手精油的挥发性物质和关键香气成分。佛手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对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GC-MS-O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4.69%)、γ-松油烯(20.42%)、β-甜没药烯(4.59%)。采用稀释法和强度法分析发现D-α-蒎烯、D-柠檬烯、β-芳樟醇、别罗勒烯、4-松油醇、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的香气强度;D-α-蒎烯、β-蒎烯、β-罗勒烯、橙花乙酸酯、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风味稀释因子。综合分析认为D-α-蒎烯和α-佛手柑烯是佛手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精油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离子筛的制备方法及构效性能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珊珊 阮慧敏 +1 位作者 沈江南 高从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0-1698,1736,共10页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离子筛作为一种溶液提锂的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在实际研究与推广应用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多的三种锂锰氧化物离子筛前体(Li Mn2O4、Li4Mn5O12和Li1.6Mn1.6...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离子筛作为一种溶液提锂的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在实际研究与推广应用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多的三种锂锰氧化物离子筛前体(Li Mn2O4、Li4Mn5O12和Li1.6Mn1.6O4)和对应锰氧化物离子筛(λ-Mn O2、Mn O2·0.31H2O和Mn O2·0.5H2O)制备方法的比较;重点分析了三种前体和离子筛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离子筛吸附性能的本质区别;对粉状离子筛的成型(造粒和成膜)作了详细阐述并与粉状离子筛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目前锂锰氧化物离子筛实际吸附量与理论吸附量的差异和选择性以及离子筛溶损等现存的问题。随着离子筛成型技术的改善和掺杂新型离子筛的开发,有望制备工业化应用的海水提锂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筛 吸附剂 提取 晶体结构 造粒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亚籽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3
9
作者 荣旭 陶宁萍 +1 位作者 李玉琪 顾赛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93,共5页
对奇亚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奇亚籽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为(34.20±1.31)g/100 g(湿基)、(23.31±0.18)g/100 g(湿基)、(27.71±0.09)g/100 g(湿基),为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 对奇亚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奇亚籽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为(34.20±1.31)g/100 g(湿基)、(23.31±0.18)g/100 g(湿基)、(27.71±0.09)g/100 g(湿基),为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芡欧鼠尾草种子;奇亚籽中18种氨基酸总量为23.10 g/100 g(湿基),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8.20 g/100 g(湿基),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4.08 g/100 g),其次是精氨酸(2.46 g/100 g)和天冬氨酸(2.13 g/100 g),根据氨基酸评分,奇亚籽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奇亚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奇亚籽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7;奇亚籽油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22.43%)和α-亚麻酸(62.48%)为主;奇亚籽中矿物质含量丰富,Ca含量最高,为829.21 mg/100 g,具有高K(673.48mg/100 g)低Na(22.37 mg/100 g)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亚籽 营养成分 膳食纤维 Α-亚麻酸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白鲢鱼肉蛋白质与特征腥味物结合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璘 崇云青 +2 位作者 丁玉庭 顾赛麒 周绪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0-105,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典型呈腥味挥发物(庚醛、辛醛、壬醛和1-辛烯-3-醇)与白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作为肌原纤维蛋白主要的组分,是白鲢鱼肉中典...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典型呈腥味挥发物(庚醛、辛醛、壬醛和1-辛烯-3-醇)与白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作为肌原纤维蛋白主要的组分,是白鲢鱼肉中典型腥味物质的主要结合受体。基于热力学模型(Scatchard方程及其Klotz图)的研究发现,肌球蛋白与4种腥味物质的结合自由能(ΔG)均小于0,表明所有结合反应均是自发的。与直链醛(庚醛、辛醛、壬醛)相比,1-辛烯-3-醇和肌球蛋白有更多的结合位点数(n)和较高的结合常数(K),且肌球蛋白对直链醛的结合能力随着链长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在淡水鱼糜生产过程中改良现有漂洗方法以实现有效脱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蛋白 腥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顶空浓度 结合位点 结合常数 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在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及等级评定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晶晶 顾赛麒 +2 位作者 丁玉庭 王锡昌 姜文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6,共6页
采用电子舌对产自阳澄湖、松江、崇明的不同等级雌性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位的滋味轮廓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电子舌测定数据后发现,特级、1级、2级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个部位滋味轮廓区分显著。采用软独立... 采用电子舌对产自阳澄湖、松江、崇明的不同等级雌性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位的滋味轮廓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电子舌测定数据后发现,特级、1级、2级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个部位滋味轮廓区分显著。采用软独立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单部位及联合多部位的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模型,无论是单部位还是多部位模型,对非阳澄湖蟹样的拒绝率均为100%。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中华绒螯蟹的等级评定模型,特级、1级、2级蟹样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采用上述模型可100%正确识别16个未知蟹样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滋味 产地鉴别 等级评定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3
12
作者 聂小华 孙培龙 +1 位作者 何晋浙 孟祥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5-276,280,共3页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对食品营养学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从内容、模式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和实践动...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对食品营养学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从内容、模式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学 建构主义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苯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神经毒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彭涛 王思思 +4 位作者 任琳 芮倩倩 邵璐滢 孙立伟 傅正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4-260,共7页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作为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替代产品,是一类生产和需求量均相当高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内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由于结构和有机磷农药具有相似性,其对生物的神经毒性...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作为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替代产品,是一类生产和需求量均相当高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内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由于结构和有机磷农药具有相似性,其对生物的神经毒性值得关注。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研究了TPP(5~625%g·L-1)的胚胎发育毒性和行为毒性,并通过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神经系统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研究发现,TPP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孵化时间延长,体长变短,心率变慢。同时,TPP暴露也可以影响斑马鱼幼鱼在持续光照和明暗周期刺激下的游泳行为,表现为低浓度增加而高浓度降低其游泳速度。而TPP暴露后幼鱼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行为毒性的原因。虽然实验中所设定的暴露浓度高于环境中一般浓度,但TPP在短期暴露中所表现出的胚胎和神经发育毒性表明TPP对于水生生物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胚胎毒性 行为毒性 基因转录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斌 郁听 +1 位作者 栗磊 孟祥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能同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在2010年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文中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的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总结了典型的植物甾醇分离提取工艺,并综述了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和甾醇氧化产物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天然植物甾醇及其氧化物的安全性问题,为甾醇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分离提取 改性研究 甾醇氧化产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解改性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书来 周欢 +2 位作者 何小庆 刘建华 丁玉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采用不同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复合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改性,在酶解过程中,通过对水解度、蛋白分子量大小、肌原纤维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与观察,探究其功能性质随改性程度的... 为了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采用不同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复合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改性,在酶解过程中,通过对水解度、蛋白分子量大小、肌原纤维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与观察,探究其功能性质随改性程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的进行,鲢鱼肌原纤维长度逐渐变短,蛋白的溶解性逐渐增加,酶解80 min时,肌原纤维主要以1~3个肌节形式存在,3组蛋白质的溶解性分别达到61.2%、36.9%和58.4%;3组酶解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复合蛋白酶酶解40 min时乳化活性及起泡性最大,分别达到65.5m2·g-1和110%,胰蛋白酶改性20min时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好,可达46.6 min,远大于未酶解蛋白的14.7 min。分子量分布及SDS-PAGE图谱显示,蛋白平均分子量均为20~30 k Da,水解度均低于5%。综上,酶的选择对溶解性的改善至关重要,而乳化性及起泡性的改善不仅需要对酶进行筛选,还需对水解度进行严格限制,保持酶解后蛋白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避免酶解过度。本研究结果为蛋白质乳化性和起泡性的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限制性酶解 溶解性 乳化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健 徐燕青 +2 位作者 阮慧敏 沈江南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总结了国内外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单价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重点比较了电沉积表面改性、光化学反应表面改性和浸渍法改性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存在的限制因素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表面改性 电渗析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熏鲣鱼粉复合酶解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赛麒 彭玲玲 +3 位作者 丁玉庭 高莹 赵丹丹 周绪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85,共6页
采用优化后的酶解工艺(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活力配比2∶1、总加酶量3 000 U/g),对烟熏鲣鱼加工副产物"烟熏鲣鱼粉"进行双酶水解,并对酶解液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30 h内水解度不断增大,酶解液感官评分10 h内较高... 采用优化后的酶解工艺(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活力配比2∶1、总加酶量3 000 U/g),对烟熏鲣鱼加工副产物"烟熏鲣鱼粉"进行双酶水解,并对酶解液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30 h内水解度不断增大,酶解液感官评分10 h内较高,10 h后急剧下降,挥发性盐基氮含量10 h内缓慢增加,后急速增加;可溶性氮指数20 h内呈不断上升趋势,之后增幅不大;整个酶解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始终呈上升趋势,20 h后增速变缓,谷氨酸对酶解液整体滋味轮廓贡献最为显著,其滋味活性值较高。酶解液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以酚类和醛类为主,两者相对含量均随酶解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醛类具有较高的相对气味活性值,对酶解液烟熏风味具有显著贡献。本研究结果可指导制备高风味品质的烟熏鲣鱼粉酶解液,可为相关企业进一步研发海鲜调味制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熏鲣鱼粉 复合酶解 感官评价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脱酰胺处理对大米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聂小华 龚燕丹 +1 位作者 许丹 沈燕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88,共4页
采用HCl对大米蛋白进行脱酰胺处理,比较了脱酰胺处理前后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及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脱酰胺处理过程中大米蛋白脱酰胺度和水解度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逐步增加,其功能性质均得到显著提高;中性条件下,脱... 采用HCl对大米蛋白进行脱酰胺处理,比较了脱酰胺处理前后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及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脱酰胺处理过程中大米蛋白脱酰胺度和水解度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逐步增加,其功能性质均得到显著提高;中性条件下,脱酰胺处理4 h的大米蛋白溶解性提高了约7.86倍,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4.67倍和3.39倍;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在脱酰胺2 h后达到较佳,分别提高了5.92倍和1.92倍。此外,脱酰胺大米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发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脱酰胺 功能性质 表面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海产养殖废水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淦宁 张茹霞 +4 位作者 高露露 沈江南 屠美玲 阮慧敏 张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253,共6页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盐度冲击 粉末活性炭 海产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山茶油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葛杭丽 彭丽 +1 位作者 孟祥河 肖朝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5-1200,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法、HPLC、GC-MS法分析水酶法、水代溶剂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所得山茶油的理化指标、角鲨烯、维生素E、主要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水酶法和水代溶剂法提取山茶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相近,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所提山茶... 采用化学分析法、HPLC、GC-MS法分析水酶法、水代溶剂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所得山茶油的理化指标、角鲨烯、维生素E、主要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显示,水酶法和水代溶剂法提取山茶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相近,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所提山茶油。水酶法所提山茶油中的角鲨烯(255.00μg·g^(-1))、α-维生素E(247.44μg·g^(-1))、β-维生素E(46.05μg·g^(-1))、δ-维生素E(11.65μg·g^(-1))含量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山茶油。各方法提取的山茶油中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感官、理化指标和特征活性物质角鲨烯及维生素E含量综合来看,水酶法提取山茶油的品质较优,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水酶法 山茶油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