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祝一锋 刘化章 +1 位作者 韩文锋 李晓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85-1086,共2页
研究了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m、La、Sr、Ba助剂对炭的甲烷化均有效果,其中助剂Sm更好.助剂的浸渍次序对抑制效果也有影响,Sm助剂先浸渍最为合适,同时Sm的加入量在Sm/Ru摩尔比为0.5时钌基氨合成催化... 研究了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m、La、Sr、Ba助剂对炭的甲烷化均有效果,其中助剂Sm更好.助剂的浸渍次序对抑制效果也有影响,Sm助剂先浸渍最为合适,同时Sm的加入量在Sm/Ru摩尔比为0.5时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 活性炭 氨合成催化剂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化学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2 位作者 胡樟能 岑亚青 傅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发生歧化反应 ;在 1 .333≤ n( O) /n( Fe) <1 .38范围时 ,可以制取Fe3O4或非化学计量比的 Fe3- y O4;在 1 .1 1 <n( O) /n( Fe) <1 .333范围时 ,可以制取 Fe3O4和 Fe O的混合氧化物 ;在 1 .0 4 5 <n( O) /n( Fe) <1 .1 1 1范围 ,平均冷却速度大于 2 0℃ /min时 ,可以制取非化学计量比的氧化亚铁 Fe1 - x O,即维氏体 .Fe1 - x O基催化剂的制备必须采用物理熔融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工艺 .凝固冷却速度对抑制氧化亚铁的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催化剂 制备化学 熔融法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霞珍 张红 +1 位作者 霍超 刘化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5-780,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与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了Fe_(1-x)O基熔铁催化剂在纯氢气氛中300℃还原6 h后,在1 MPa、340℃、V(H_2)∶V(CO)...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与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了Fe_(1-x)O基熔铁催化剂在纯氢气氛中300℃还原6 h后,在1 MPa、340℃、V(H_2)∶V(CO)=1.5、气态空速为11 400 h^(-1)条件下进行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性能。采用XRD,TPD,Raman,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进程,CO转化率缓慢增加,低碳烯烃选择性逐渐减小,这是由反应过程中活性相粒径、物相变化和晶面发育协同作用所致。表征结果显示,Fe_3C物相和(006)晶面发育不好的Fe_7C_3物相共存且碳化铁颗粒为20 nm左右时,低碳烯烃选择性最高为60%;催化剂表面纳米碳纤维的存在可以调和表面活性相颗粒大小、碳化程度和晶面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铁催化剂 Fe3C Fe7C3 低碳烯烃 纳米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基及铁基氨合成催化剂操作条件与催化活性的比较
4
作者 韩文锋 赵波 +2 位作者 唐浩东 霍超 刘化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2-174,共3页
用高压氨合成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氮比对活性炭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与代表性的铁基催化剂(A301)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Ru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比相同条件下A301降低25℃左右.但... 用高压氨合成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氮比对活性炭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与代表性的铁基催化剂(A301)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Ru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比相同条件下A301降低25℃左右.但是,Ru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受温度的影响明显比铁基催化剂大,由于受到明显的氢吸附阻碍作用,导致在低温条件下其活性下降明显.氢氮比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A301随氢氮比变化活性变化不大,Ru的催化活性受氢氮比影响非常大,当氢氮比由3.0降为1.0~1.5,在350,375,400℃时催化剂活性分别提高了72%、57%和10%.由于Ru负载在孔隙发达的活性炭上,因此受空速影响比铁催化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A301 氨合成 操作条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