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双组分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武灿 卢春山 +2 位作者 马磊 项益智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90-1392,共3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氮化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双金属Co、Mo氮化物催化剂.系统考察了浸溃顺序、助剂效应等对催化氨分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催化氨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利用XRD、TPD/H2-M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结合程序升温氮化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双金属Co、Mo氮化物催化剂.系统考察了浸溃顺序、助剂效应等对催化氨分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催化氨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利用XRD、TPD/H2-M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组分的浸渍次序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因素,助剂对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负载双金属氮化物催化氨分解动力学符合Arrhenius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助剂效应 氨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祝一锋 刘化章 +1 位作者 韩文锋 李晓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85-1086,共2页
研究了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m、La、Sr、Ba助剂对炭的甲烷化均有效果,其中助剂Sm更好.助剂的浸渍次序对抑制效果也有影响,Sm助剂先浸渍最为合适,同时Sm的加入量在Sm/Ru摩尔比为0.5时钌基氨合成催化... 研究了助剂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炭甲烷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m、La、Sr、Ba助剂对炭的甲烷化均有效果,其中助剂Sm更好.助剂的浸渍次序对抑制效果也有影响,Sm助剂先浸渍最为合适,同时Sm的加入量在Sm/Ru摩尔比为0.5时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 活性炭 氨合成催化剂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文强 程载哲 +1 位作者 蓝国钧 李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2,共10页
甲醇作为氢能载体,利用蒸汽重整反应能够产生富氢气体,可以满足工业、燃料电池等对氢气的需求。综述了近几年重整反应中主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归纳了重整反应在Cu基和P... 甲醇作为氢能载体,利用蒸汽重整反应能够产生富氢气体,可以满足工业、燃料电池等对氢气的需求。综述了近几年重整反应中主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归纳了重整反应在Cu基和Pd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系统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深入剖析失活机理和稳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催化剂,进一步提高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蒸汽重整 催化剂 载体 氢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文强 程载哲 +1 位作者 蓝国钧 李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甲醇作为氢能载体,利用蒸汽重整反应能够产生富氢气体,可以满足工业、燃料电池等对氢气的需求。综述了近几年重整反应中主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归纳了重整反应在Cu基和P... 甲醇作为氢能载体,利用蒸汽重整反应能够产生富氢气体,可以满足工业、燃料电池等对氢气的需求。综述了近几年重整反应中主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助剂和载体等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归纳了重整反应在Cu基和Pd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对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系统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深入剖析失活机理和稳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催化剂,进一步提高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蒸汽重整 催化剂 载体 氢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化学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化章 李小年 +2 位作者 胡樟能 岑亚青 傅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各类铁氧化物 ,用 XRD分析了熔融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EOS考察了熔融体凝固 -冷却速率对助催化剂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大气气氛中的高温熔融法不能制取 Fe2 O3和化学计量比的 Fe O,前者会发生分解反应 ,后者会发生歧化反应 ;在 1 .333≤ n( O) /n( Fe) <1 .38范围时 ,可以制取Fe3O4或非化学计量比的 Fe3- y O4;在 1 .1 1 <n( O) /n( Fe) <1 .333范围时 ,可以制取 Fe3O4和 Fe O的混合氧化物 ;在 1 .0 4 5 <n( O) /n( Fe) <1 .1 1 1范围 ,平均冷却速度大于 2 0℃ /min时 ,可以制取非化学计量比的氧化亚铁 Fe1 - x O,即维氏体 .Fe1 - x O基催化剂的制备必须采用物理熔融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工艺 .凝固冷却速度对抑制氧化亚铁的氧化反应和歧化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催化剂 制备化学 熔融法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载体孔结构对负载钯催化剂催化C_9石油树脂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鲁佳 马磊 +3 位作者 江大好 卢春山 张群峰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选择了3种不同的工业化γ-Al2O3载体,其中W203型和W217型是典型的中孔γ-Al2O3载体,而W251型是特殊的大孔γ-Al2O3载体,考察了它们负载的Pd/γ-Al2O3催化剂催化C9石油树脂加氢的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CO化学吸附、SEM、TEM、XRD等表征... 选择了3种不同的工业化γ-Al2O3载体,其中W203型和W217型是典型的中孔γ-Al2O3载体,而W251型是特殊的大孔γ-Al2O3载体,考察了它们负载的Pd/γ-Al2O3催化剂催化C9石油树脂加氢的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CO化学吸附、SEM、TEM、XRD等表征手段对γ-Al2O3载体及Pd/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催化剂载体的孔性质对其催化C9石油树脂加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存在大量大孔的载体制备的Pd/γ-Al2 O3催化剂在大分子催化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3种工业化γ-Al2O3载体的平均孔径及其负载的Pd/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高低均遵循同样的顺序:W203<W217<W251。W251型γ-Al2O3载体有大量的大孔,Pd前体容易进入载体的大孔内部,有利于Pd的分散,倾向于形成"蛋白型"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九石油树脂 γ-氧化铝载体 催化加氢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9石油树脂显色原因及其加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俞陆军 江大好 +2 位作者 徐娇 马磊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81-1185,共5页
分析了C9石油树脂中的显色物种的来源,采用拉曼光谱、1H NMR、无机元素半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加氢前后的C9石油树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9石油树脂显色可能是由于石油树脂中存在的芳烃和富烯结构以及少量重金属离子和硫、溴等杂质的... 分析了C9石油树脂中的显色物种的来源,采用拉曼光谱、1H NMR、无机元素半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加氢前后的C9石油树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9石油树脂显色可能是由于石油树脂中存在的芳烃和富烯结构以及少量重金属离子和硫、溴等杂质的共同作用。通过对C9石油树脂中的苯环和烯烃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可基本脱除硫、溴等杂质。加氢后得到的高品质C9石油树脂无色透明、性能稳定,在空气气氛中于393 K下加热100 h颜色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石油树脂 加氢改性 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MO_x(M=La^(3+),Ca^(2+))改性Pd/γ-Al_2O_3催化甲烷燃烧性能(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利华 孙鲲鹏 徐贤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08-2113,共6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固溶体CeO2-MOx(M=La3+,Ca2+)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利用XRD、Raman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M)离子进入CeO2的晶格,形成CeO2-MOx固溶体,Raman谱上463cm-1处对应于Ce—O键的F2g对称伸缩振动强度...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固溶体CeO2-MOx(M=La3+,Ca2+)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利用XRD、Raman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M)离子进入CeO2的晶格,形成CeO2-MOx固溶体,Raman谱上463cm-1处对应于Ce—O键的F2g对称伸缩振动强度降低.其中,样品Pd/γ-Al2O3-CeO2-CaO在615cm-1处出现一小峰,样品Pd/γ-Al2O3-CeO2-La2O3在320cm-1处出现的肩峰,都表明固溶体CeO2-MOx的形成使O2-亚晶格结构对称性降低.XPS分析表明,固溶体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中Pd的3d5/2结合能比正常价态的PdO的结合能高出0.5-0.6eV,形成了一种高度离子化的,与载体具有强相互作用的Pd物种.催化甲烷燃烧实验证明,固溶体CeO2-MOx(M=La3+,Ca2+)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未经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和仅用CeO2改性的Pd/γ-Al2O3催化剂,在空速为50000h-1时,可使1%CH4-99%空气(体积分数)混合气中甲烷的10%转化温度降至254℃,转化率100%时的转化温度降至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MOx固溶体 Pd/γ-Al2O3催化剂 甲烷催化燃烧 XRD RAMAN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反应器中熔铁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加清 刘化章 +3 位作者 宁文生 杨霞珍 徐云 吴勇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研究了浆态床反应器中熔铁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并与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熔铁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具有较好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浆态床反应器中CH4和CO2的选择性明显降低。... 研究了浆态床反应器中熔铁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并与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熔铁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具有较好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浆态床反应器中CH4和CO2的选择性明显降低。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合成气空速、合成气n(H2)∶n(CO)对浆态床反应器中熔铁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调变反应条件,可有效提高熔铁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并使产物分布得到优化。在n(H2)∶n(CO)=1.6、2.0M Pa、250℃、GHSV=3 000h-1的条件下运行900h,浆态床反应器中CO的转化率达92%左右,CH4的选择性为5%左右,CO2的选择性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熔铁催化剂 浆态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霞珍 张红 +1 位作者 霍超 刘化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5-780,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与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了Fe_(1-x)O基熔铁催化剂在纯氢气氛中300℃还原6 h后,在1 MPa、340℃、V(H_2)∶V(CO)...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Fe_(1-x)O基熔铁催化剂物相及结构变化与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了Fe_(1-x)O基熔铁催化剂在纯氢气氛中300℃还原6 h后,在1 MPa、340℃、V(H_2)∶V(CO)=1.5、气态空速为11 400 h^(-1)条件下进行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性能。采用XRD,TPD,Raman,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进程,CO转化率缓慢增加,低碳烯烃选择性逐渐减小,这是由反应过程中活性相粒径、物相变化和晶面发育协同作用所致。表征结果显示,Fe_3C物相和(006)晶面发育不好的Fe_7C_3物相共存且碳化铁颗粒为20 nm左右时,低碳烯烃选择性最高为60%;催化剂表面纳米碳纤维的存在可以调和表面活性相颗粒大小、碳化程度和晶面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铁催化剂 Fe3C Fe7C3 低碳烯烃 纳米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基及铁基氨合成催化剂操作条件与催化活性的比较
11
作者 韩文锋 赵波 +2 位作者 唐浩东 霍超 刘化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2-174,共3页
用高压氨合成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氮比对活性炭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与代表性的铁基催化剂(A301)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Ru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比相同条件下A301降低25℃左右.但... 用高压氨合成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氮比对活性炭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与代表性的铁基催化剂(A301)进行了比较.在实验条件下,Ru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比相同条件下A301降低25℃左右.但是,Ru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受温度的影响明显比铁基催化剂大,由于受到明显的氢吸附阻碍作用,导致在低温条件下其活性下降明显.氢氮比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A301随氢氮比变化活性变化不大,Ru的催化活性受氢氮比影响非常大,当氢氮比由3.0降为1.0~1.5,在350,375,400℃时催化剂活性分别提高了72%、57%和10%.由于Ru负载在孔隙发达的活性炭上,因此受空速影响比铁催化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A301 氨合成 操作条件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C在CO2加氢中碳载体的甲烷化和气化行为的研究
12
作者 易丽丽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6-267,共2页
在对γ-Al2O3、SiO2和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在CO2和氢气气氛中活性炭的甲烷化和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钌催化作用下的CO2加氢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和甲烷选择性都很高.在加氢过程中,活性炭与氢气的甲烷化反应... 在对γ-Al2O3、SiO2和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在CO2和氢气气氛中活性炭的甲烷化和气化行为.结果表明,在钌催化作用下的CO2加氢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和甲烷选择性都很高.在加氢过程中,活性炭与氢气的甲烷化反应和与CO2的气化反应都会导致Ru/C催化剂的流失.活性炭与CO2的气化反应是一个很显著的反应,但是同时也会因为氢气的存在而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 气化 R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调控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静 徐龙玉 +3 位作者 黄伟民 王清涛 张群峰 李小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7-479,共13页
催化加氢可以有效去除乙烯原料气中微量的乙炔。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以Pd基催化剂为主的关于调控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进展,探讨了活性组分粒径、形貌对催化剂吸/脱附乙烯性能的影响;评述了添加助剂形... 催化加氢可以有效去除乙烯原料气中微量的乙炔。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以Pd基催化剂为主的关于调控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进展,探讨了活性组分粒径、形貌对催化剂吸/脱附乙烯性能的影响;评述了添加助剂形成的合金或者金属间化合物,利用其几何效应提高活性中心分散度,利用电子效应优化电子性质使反应关键步骤的吸脱附行为发生改变;阐述了通过调控载体对金属原子锚定,使金属的分散度提高进而获得优异的催化性能;叙述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指出提高催化剂性能是当今研究的重中之重,未来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方向依旧是构建高乙烯选择性和良好稳定性的高分散乃至单原子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加氢 选择性 催化剂 载体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合成偏二氯乙烯的高稳定CsNO_3/SiO_2催化剂 被引量:4
14
作者 靳燕霞 汤岑 +4 位作者 孟秀清 王小霞 谢冠群 罗孟飞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518,共9页
用浸渍法制备CsNO_3/SiO_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制偏二氯乙烯(VDC)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对CsNO_3/SiO_2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反应温度(<350℃)时,CsNO_3/SiO_2催化剂容易失活,在较高反应温度(>... 用浸渍法制备CsNO_3/SiO_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制偏二氯乙烯(VDC)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对CsNO_3/SiO_2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反应温度(<350℃)时,CsNO_3/SiO_2催化剂容易失活,在较高反应温度(>400℃)时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且不易失活。反应后CsNO_3/SiO_2催化剂中CsNO_3物种转变为CsCl,催化剂表面存在积炭。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不是Cs物种转变和积炭,而是含氯反应产物在低温反应时难以从催化剂表面脱附。这些含氯反应产物能够高温脱附,从而使低温反应失活的催化剂再生。CsNO_3/SiO_2催化剂在400℃下100 h寿命实验中,TGE转化率和VDC选择性分别稳定为98%和78%,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氯乙烯 1 1 2-三氯乙烷 CsNO3 脱氯化氢反应 多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质子交换膜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丹 杨乐斌 +2 位作者 沈杭燕 宁文生 舒康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从固体酸膜、有机聚合膜、无机复合导体、有机-无机复合膜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温质子交换膜材料结构、性能、导电机理等的研究进展。将有机-无机复合膜按不同无机添加剂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方向。研制成功且比较完善的有机... 从固体酸膜、有机聚合膜、无机复合导体、有机-无机复合膜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温质子交换膜材料结构、性能、导电机理等的研究进展。将有机-无机复合膜按不同无机添加剂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方向。研制成功且比较完善的有机-无机复合膜添加剂有:吸湿性氧化物、具有离子交换性能材料、无机酸、杂多酸、磷酸锆与其他金属磷酸盐、固体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解质材料 中温电解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MnO_x高效催化1,2,3,4-四氢喹啉氧化脱氢芳构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福山 赵松林 +4 位作者 杨涛 江涛涛 倪珺 张群峰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5-786,共12页
采用新型无模板草酸盐路线制备了系列不同Cu含量的MnOx催化剂(MnOx、Cu1-MnOx、Cu2-MnOx、Cu3-MnOx、Cu4-MnOx、Cu2-450及Cu2-550),并应用于1,2,3,4-四氢喹啉(THQL)氧化脱氢芳构化。通过热重和热流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N2物... 采用新型无模板草酸盐路线制备了系列不同Cu含量的MnOx催化剂(MnOx、Cu1-MnOx、Cu2-MnOx、Cu3-MnOx、Cu4-MnOx、Cu2-450及Cu2-550),并应用于1,2,3,4-四氢喹啉(THQL)氧化脱氢芳构化。通过热重和热流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子吸收光谱(AAS)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这七种锰氧化物中,Cu2-MnOx具有高比表面积、增大的介孔平均孔径、较低的还原温度、最高的Mn^3+含量和吸附氧含量,最高的Mn^3+/Mn^4+。Cu2-MnOx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廉价的空气为氧化剂、无碱添加剂的情况下对THQL芳构化转化率和喹啉(QL)选择性分别达99.1%、97.2%。催化剂套用五次后转化率还可达95.8%,选择性随着套用次数增加略有降低,这可能是Cu元素的流失所致。催化剂无定型结构、Mn^3+和吸附氧含量,Mn^3+/Mn^4+、晶格氧的流动性及CuO和MnOx的协同作用是高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盐路线 锰氧化物 CuO掺杂 1 2 3 4-四氢喹啉 氧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Ni基催化剂 被引量:4
17
作者 季明瑞 岑洁 姚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3-1019,共7页
CO_2在大气中含量高、寿命长,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甲烷化反应可将多余的CO_2转化为甲烷这种可直接利用的能源,CO_2甲烷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镍基催化剂,其催化性能主要受制备方法、化学组成、载体效应的影响。介绍了CO_2甲烷化反应... CO_2在大气中含量高、寿命长,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甲烷化反应可将多余的CO_2转化为甲烷这种可直接利用的能源,CO_2甲烷化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镍基催化剂,其催化性能主要受制备方法、化学组成、载体效应的影响。介绍了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阐述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化学组成、载体效应对甲烷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对适用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镍基催化剂的设计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化 镍基催化剂 载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误:Cu2-MnOx高效催化1,2,3,4-四氢喹啉氧化脱氢芳构化
18
作者 陈福山 赵松林 +4 位作者 杨涛 江涛涛 倪珺 张群峰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2-1423,共2页
作者希望对2019年发表的论文1进行一下更正。原论文中的图8和图10使用有误,正确的图8和图10如下图所示。原论文中2.1部分催化剂制备中第一句的部分修改如下:再称取0.0528 mol(7.503g)的(NH4)2C2O4。
关键词 脱氢芳构化 四氢喹啉 催化剂制备 高效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金宁 许孝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以乙醇酸和二甲胺为原料,固体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合成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种催化剂中,MoO3... 以乙醇酸和二甲胺为原料,固体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合成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种催化剂中,MoO3和ZnO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以MoO3为催化剂时,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适宜的合成条件为:甲醇为溶剂、n(二甲胺)∶n(乙醇酸)=5.0、n(催化剂)∶n(乙醇酸)=2%、乙醇酸0.2 mol、甲醇200 mL、150℃、2.4 MPa、5 h。在此条件下,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的收率达到77.0%。1H 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N,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其纯度高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 二甲胺 N N-二甲基羟基乙酰胺 氧化钼催化剂 氧化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甲酯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热化学平衡分析
20
作者 鞠耀明 袁从慧 +2 位作者 张群峰 丁慧勇 谢黎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3,共5页
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对乙酸甲酯(MC)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反应进行热化学平衡计算,考察了温度、水酯比(n(H2O):n(MC))和压力等因素对MC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合成气含量明显增大,... 采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对乙酸甲酯(MC)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反应进行热化学平衡计算,考察了温度、水酯比(n(H2O):n(MC))和压力等因素对MC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合成气含量明显增大,氢碳比(n(H2):n(CO))、CH4和CO2含量则减小,在800~1000℃时,合成气含量达最大,氢碳比较稳定,有利于合成气的制备;在温度大于800℃时,随水酯比的增加,合成气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水酯比为4时较为适宜;随压力增加,合成气含量减小,CH4和CO2含量增加,低压有利于合成气的制备。在800~1000℃、水酯比为4、常压条件下,MC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含量可达86%(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 水蒸气重整 合成气 热化学平衡 Gibbs自由能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