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孢白僵菌与天然除虫菊素混配及防治害虫的应用
1
作者 刘芬 古开平 +4 位作者 温嘉祺 刘辉 张珂 胡琼波 翁群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但因其杀虫速度较慢、防效不稳定等,限制了大规模应用。除虫菊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杀虫剂,常用于有机农业害虫防治,但价格昂贵,且持效期短。本研究旨在将球孢白僵菌与除虫...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但因其杀虫速度较慢、防效不稳定等,限制了大规模应用。除虫菊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杀虫剂,常用于有机农业害虫防治,但价格昂贵,且持效期短。本研究旨在将球孢白僵菌与除虫菊素混配,研发效果好、成本低的混配组合和适当制剂。【方法】以喷雾法测定球孢白僵菌BbPs01菌株的分生孢子、天然除虫菊素及混配液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活性,用协同毒力指数评价联合毒力,筛选增效组合;制备1.0%(φ)球孢白僵菌·除虫菊素可分散油悬浮剂(1.0%BbPy OD),对棉蚜开展室内活性测定,对黄瓜棉蚜、番茄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白菜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开展田间防效测定。【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处理后3 d,球孢白僵菌、除虫菊素以质量比0.8∶0.2、1.8∶0.2、0.7∶0.3、0.6∶0.4和0.5∶0.5混配表现出对棉蚜的增效作用,质量比0.7∶0.3时协同毒力指数最大,因此选择该组合制备1.0%BbPy OD。室内活性测定表明,1.0%BbPy OD对棉蚜的LC50为1.98 mg/L,低于阳性对照1.5%(φ)除虫菊素水乳剂(1.5%Py EW)的5.05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BbPy OD对黄瓜棉蚜、番茄烟粉虱和白菜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防效。【结论】球孢白僵菌与除虫菊素混配对蚜虫有增效作用,其二元混配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蚜虫等害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该研究为发展真菌与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除虫菊素 棉蚜 增效作用 烟粉虱 黄曲条跳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智能堆肥系统堆沤腐熟农业有机物料示范效果初报
2
作者 贺生兵 余彩芬 +2 位作者 范彦鹏 邹恒 李振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19期73-74,77,共3页
为有效降低农业有机物料堆沤腐熟中的劳动用工投入,提高发酵效果、易于操作,引进微秸宝智能堆肥系统,用粉碎的葡萄果枝和羊粪混合物作为有机物料,开展堆沤腐熟示范效果观测。示范表明:利用该系统对有机物料进行堆沤腐熟发酵,具有场地无... 为有效降低农业有机物料堆沤腐熟中的劳动用工投入,提高发酵效果、易于操作,引进微秸宝智能堆肥系统,用粉碎的葡萄果枝和羊粪混合物作为有机物料,开展堆沤腐熟示范效果观测。示范表明:利用该系统对有机物料进行堆沤腐熟发酵,具有场地无须硬化、过程全程可控、发酵时间短、效果好、无须翻堆、节省用工等优点,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农业有机物料堆沤腐熟还田技术探索出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堆肥系统 堆沤腐熟 有机物料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微秸宝设备曝气系统对提升堆肥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邹恒 姚婧 +2 位作者 李根 许晓丽 李建勇 《上海蔬菜》 2021年第6期52-54,共3页
秸秆堆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促进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仅为14.78%。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秸秆肥料化水平,作者应用微秸宝膜式智能堆肥设备开展了2种不同曝气系统(单风机曝气和双风机曝气)对堆肥... 秸秆堆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促进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仅为14.78%。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秸秆肥料化水平,作者应用微秸宝膜式智能堆肥设备开展了2种不同曝气系统(单风机曝气和双风机曝气)对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秸宝膜式智能堆肥双风机曝气系统将原来需要6~8周发酵腐熟物料缩短至4周,且满足秸秆废料无害化处理要求,大大提高了堆肥效率。利用微秸宝膜式智能堆肥系统处理蔬菜废弃物操作简单,无需翻堆,省时省力,堆肥成本低,肥料生产成本约200元/t,发酵周期短,发酵过程无臭味,对环境友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秸宝设备曝气系统 双风机曝气 堆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