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栲树果实大小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波 王良衍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9-14,共6页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大小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间有明显差异(p<0.01)。栲树果实大小有较大的变异,果实平均高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1.141±0.11cm和 0.984±...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大小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间有明显差异(p<0.01)。栲树果实大小有较大的变异,果实平均高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1.141±0.11cm和 0.984±0.12cm,变异幅度分别是9.64%和12.19%;果实高宽比为0.868±0.122,变异幅度为14.06%;栲树果实的平均重量为0.682±0.183g,重量变异幅度最大,约为26.83%,栲树果实重量相差6倍左右。因子分析表明,栲树果实的宽度和重量是最重要的性状指标;栲树果实大小性状的变异与其在群落中的更新策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栲树 果实 大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东钱湖山体生态林优化的群落学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希华 闫恩荣 +2 位作者 王良衍 钱世祥 陶春福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1-4,14,共5页
以东钱湖生态林优化模式为例,提出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从大尺度上确定生态林优化目标的依据,而具体地点生态林优化模式确定的依据是该地点的潜在植被类型;生态林优化模式的群落结构(主要包括种类组成和配比)的确定主要是借助群落学手段参... 以东钱湖生态林优化模式为例,提出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从大尺度上确定生态林优化目标的依据,而具体地点生态林优化模式确定的依据是该地点的潜在植被类型;生态林优化模式的群落结构(主要包括种类组成和配比)的确定主要是借助群落学手段参考天然森林群落的特征而制定。最后就群落学手段选择植被优化模式的特点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 优化模式 群落解析 群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种功能性状改造浙东沿海低山抗风雪冰冻防护林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阎恩荣 王良衍 李修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6,共9页
如何选择恰当的目标树种,营造具有抗风和抗寒能力的防护林一直是沿海山区造林实践面临的难题之一。以浙江天童盘山台风和冰冻雨雪灾后受损的柳杉林为改造对象,依据林木功能性状,筛选出抗机械受损和抗寒能力优良的树种作为目标功能种... 如何选择恰当的目标树种,营造具有抗风和抗寒能力的防护林一直是沿海山区造林实践面临的难题之一。以浙江天童盘山台风和冰冻雨雪灾后受损的柳杉林为改造对象,依据林木功能性状,筛选出抗机械受损和抗寒能力优良的树种作为目标功能种,通过补植,在坡面和坡谷立地上营建抗风雪冰冻防护林,并分析7年后目标功能种的生长和林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小叶青冈、赤皮青冈、细叶青冈和木荷等树种抵抗风雪冰冻灾害能力较高。目标功能种在改造群落形成树高5~6 m、盖度达15%以上的乔木亚层;灌木层高度达到2~4 m,盖度达70%。综合重要值在乔木层达50%以上,在灌木层达70%以上。坡面乔木层蓄积量比对照增长51.8%,坡谷乔木层蓄积量比对照增长59.6%。研究结果表明由功能目标种构建的抗风雪冰冻防护林可快速形成复层群落结构,林分蓄积量显著增加,起到有效的防风雪冰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功能性状 抗冰冻 抗台风 防护林 浙东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