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中不同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云飞
聂天宏
+4 位作者
徐辰
于宁宁
孙营军
陈立波
顾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7-1472,共6页
分别以类Fenton试剂、H_(2)O_(2)活化过硫酸钠、碱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ISCO)的FT、H-SP、A-SP、PP氧化体系,对比了4个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2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苯和三氯乙烯(TCE)的...
分别以类Fenton试剂、H_(2)O_(2)活化过硫酸钠、碱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ISCO)的FT、H-SP、A-SP、PP氧化体系,对比了4个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2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苯和三氯乙烯(TC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个氧化体系对苯和TCE的去除效果均随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FT氧化体系对苯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82%、99.50%;PP氧化体系对TCE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TCE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66%、76.68%。H-SP、A-SP、PP氧化体系对于土壤环境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而FT氧化体系对于地下水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结合修复效果和修复成本,FT氧化体系在ISCO修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电镀场地含氟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云飞
张璐
+1 位作者
吴玉娇
于宁宁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2429-2432,共4页
以电镀场地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镍)含氟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多硫化钙(CaS_(x))、氢氧化钙[Ca(OH)_(2)]、水泥、海泡石等5种固化/稳定化材料,开展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实施。研究结果表...
以电镀场地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镍)含氟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多硫化钙(CaS_(x))、氢氧化钙[Ca(OH)_(2)]、水泥、海泡石等5种固化/稳定化材料,开展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实施。研究结果表明:(1)单独添加Na_(2)S_(2)O_(3)和CaS_(x)对六价铬的去除率均达到100%,单独添加1.5%Ca(OH)_(2)对镍和氟化物的去除率为93.3%和12.3%;(2)低浓度的Na_(2)S_(2)O_(3)(0.2%)和Ca(OH)_(2)(2%)复配对六价铬、镍、氟化物的去除率为100%、57.6%、76.5%;(3)实际工程应用中,添加0.1%Na_(2)S_(2)O_(3)和1.5%Ca(OH)_(2)进行搅拌、养护7 d后,目标污染物浸出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Ⅳ类标准,达到修复目标。本项目成功实施为同类型重金属含氟复合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实施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场地
复合污染土壤
固化/稳定化
复配药剂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中不同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云飞
聂天宏
徐辰
于宁宁
孙营军
陈立波
顾冰
机构
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7-1472,共6页
文摘
分别以类Fenton试剂、H_(2)O_(2)活化过硫酸钠、碱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ISCO)的FT、H-SP、A-SP、PP氧化体系,对比了4个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2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苯和三氯乙烯(TC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个氧化体系对苯和TCE的去除效果均随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FT氧化体系对苯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82%、99.50%;PP氧化体系对TCE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TCE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66%、76.68%。H-SP、A-SP、PP氧化体系对于土壤环境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而FT氧化体系对于地下水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结合修复效果和修复成本,FT氧化体系在ISCO修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适用性更强。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地下水
Keywords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oil
groundwater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电镀场地含氟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云飞
张璐
吴玉娇
于宁宁
机构
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
浙江
德睿
环境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2429-2432,共4页
文摘
以电镀场地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镍)含氟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多硫化钙(CaS_(x))、氢氧化钙[Ca(OH)_(2)]、水泥、海泡石等5种固化/稳定化材料,开展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实施。研究结果表明:(1)单独添加Na_(2)S_(2)O_(3)和CaS_(x)对六价铬的去除率均达到100%,单独添加1.5%Ca(OH)_(2)对镍和氟化物的去除率为93.3%和12.3%;(2)低浓度的Na_(2)S_(2)O_(3)(0.2%)和Ca(OH)_(2)(2%)复配对六价铬、镍、氟化物的去除率为100%、57.6%、76.5%;(3)实际工程应用中,添加0.1%Na_(2)S_(2)O_(3)和1.5%Ca(OH)_(2)进行搅拌、养护7 d后,目标污染物浸出浓度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Ⅳ类标准,达到修复目标。本项目成功实施为同类型重金属含氟复合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实施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电镀场地
复合污染土壤
固化/稳定化
复配药剂
硫代硫酸钠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中不同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李云飞
聂天宏
徐辰
于宁宁
孙营军
陈立波
顾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电镀场地含氟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李云飞
张璐
吴玉娇
于宁宁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