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DNA 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研究中国沿海7个长蛸(Octopus variabili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梅英 李继姬 +3 位作者 郭宝英 吕振明 周超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80个个体分别检出64(12S)和27(COⅢ)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984(12S)和0.909(COⅢ),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8(12S)和0.034(COⅢ),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9.403(12S)和17.265(COⅢ),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种基因遗传分析结果均显示厦门群体与其它群体的显著分化。初步分析长蛸各群体遗传分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洋流格局的形成阻隔了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蛸 12S rRNA COⅢ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菖鲉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朱爱意 赵向炯 付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100,共6页
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褐菖鲉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盐度24.5、水温17℃的水质条件下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P=0.422),平均值晚上略高于白天,凌晨05∶00耗氧率最高,为233.04±25.36mg/... 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褐菖鲉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盐度24.5、水温17℃的水质条件下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P=0.422),平均值晚上略高于白天,凌晨05∶00耗氧率最高,为233.04±25.36mg/kg·h;耗氧率、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QR=1433.9W-0.7077(R2=0.992,P<0.001)、QC=1.4298W0.2926(R2=0.956,P<0.001);水温对褐菖鲉的耗氧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值在8.0时耗氧率最低。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体重的鱼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氧率 窒息点 褐菖鲉 溶氧量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环境因子对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莹莹 徐梅英 吴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研究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海水盐度、温度、pH对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在15~35,最适生长盐度在25~35之间,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适宜pH为6.00~9.00,最适pH... 研究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海水盐度、温度、pH对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壳贻贝浮游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在15~35,最适生长盐度在25~35之间,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适宜pH为6.00~9.00,最适pH为8.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幼虫 盐度 温度 pH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叶莹莹 徐梅英 +1 位作者 郭宝英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沿海4个厚壳贻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筛选出13条引物对4个群体120个样品共扩增出192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8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92%,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遗传多样...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沿海4个厚壳贻贝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筛选出13条引物对4个群体120个样品共扩增出192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8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92%,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PPL在81.77%—89.58%之间,H在0.2950—0.2818之间,I在0.4213—0.4447之间,其中福州群体多样性指数最低,温州群体最高。4个群体间GST为0.1519,Nm值范围介于3.0576—5.9714之间,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群体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显示,温州群体和宁德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舟山群体聚类,最后与福州群体聚在一起。表明地理位置较远的群体,遗传距离也较大,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群体遗传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杂交鲟对环境变化耐受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常文 朱爱意 赵向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杂交鲟的适宜温度为5.0~22.0℃,临界上限水温为26.0℃,临界下限水温为3.0℃;耐受盐度的范围比较广泛,为1.0~38.0,适宜养殖的盐度为8.0~32.0;耐pH值的范围为4.7~9.8,适宜养殖的pH值为6.9~8.8.杂交鲟对环境变... 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杂交鲟的适宜温度为5.0~22.0℃,临界上限水温为26.0℃,临界下限水温为3.0℃;耐受盐度的范围比较广泛,为1.0~38.0,适宜养殖的盐度为8.0~32.0;耐pH值的范围为4.7~9.8,适宜养殖的pH值为6.9~8.8.杂交鲟对环境变化耐受性范围较大,可以保证杂交鲟可以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以避免由于环境因子的激变造成海水养殖杂交鲟的大规模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水温 盐度 pH值 杂交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常文 朱爱意 赵向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g,体长38.5~42.9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314.17~31328.99mg/h,耗氧率为63.93~102.14mg/kg...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g,体长38.5~42.9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314.17~31328.99mg/h,耗氧率为63.93~102.14mg/kg·h,窒息点为0.51~0.63mg/L。在一定范围内杂交鲟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提高;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pH值对杂交鲟的耗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淡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水温 盐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4个群体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叶莹莹 徐梅英 +1 位作者 郭宝英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6-381,共6页
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我国东南沿海4个地理群体的厚壳贻贝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通过对4个厚壳贻贝群体共83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305bp的同源序列,共检测到150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49.... 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我国东南沿海4个地理群体的厚壳贻贝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通过对4个厚壳贻贝群体共83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305bp的同源序列,共检测到150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49.18%。8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1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960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达27.846。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检测结果表明,舟山群体、温州群体、宁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小,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41—0.0059之间,群体内部无显著分化(P>0.05),而福州群体与其它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大,为0.215—0.217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也较大,为0.6217—0.6319之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16S RR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域扁玉螺和玉螺食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慧慧 徐梅英 吴常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8-231,共4页
为评估舟山海域扁玉螺和玉螺的营养水平,确定其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两种玉螺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等组成,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扁玉... 为评估舟山海域扁玉螺和玉螺的营养水平,确定其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两种玉螺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等组成,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扁玉螺和玉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征,扁玉螺蛋白质总含量(以湿质量计)为19.34%,玉螺为15.55%,二者包括常见的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分别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3.93%(扁玉螺)和36.19%(玉螺),两种玉螺中的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将近40%,扁玉螺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51.59,玉螺为45.41;两种玉螺软体部分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均超过6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稀酸(EPA+DHA)接近20%;两种玉螺软体部分K含量最高,其次为Mg;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其次为Zn,扁玉螺和玉螺的Zn与Cu质量比分别为3.39和5.05,Zn与Fe质量比分别为0.33和0.80,说明两种玉螺的Cu、Fe、Zn的比值较为合理。扁玉螺和玉螺均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海水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广阔的养殖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玉螺 玉螺 软体部分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ISSR体系优化及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梅英 叶莹莹 +2 位作者 郭宝英 祁鹏志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8-542,共5页
采用ISSR-PCR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筛选分析了ISSR-PCR扩增时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并用8条ISSR引物对舟山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确立的适用于曼氏无... 采用ISSR-PCR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筛选分析了ISSR-PCR扩增时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并用8条ISSR引物对舟山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最终确立的适用于曼氏无针乌贼ISSR扩增的25?l反应体系为:Mg2+1.5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15?mol/L,dNTPs2.0mmol/L,退火温度为52.2℃。结果表明,扩增得到70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0个,多态位点率为85.71%,Nei's基因多样性为0.3105±0.1760,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4610±0.2397。本研究结果表明,舟山曼氏无针乌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因此舟山曼氏无针乌贼养殖群体可能有比较高的适应生存的能力,蕴藏着比较大的进化潜能及比较丰富的育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ISSR 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近海紫贻贝生物学性状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爱意 吴常文 赵向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对274只紫贻贝的壳长、壳宽、壳高、体重、软组织湿重、软组织干重等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紫贻贝壳长与壳重关系为W=0.368 61L2.63529,壳长与软组织湿重的关系为WW=0.206 3L2.72 023,壳长与软组织干重的关系为DW=0.0363L2.69236,壳... 对274只紫贻贝的壳长、壳宽、壳高、体重、软组织湿重、软组织干重等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紫贻贝壳长与壳重关系为W=0.368 61L2.63529,壳长与软组织湿重的关系为WW=0.206 3L2.72 023,壳长与软组织干重的关系为DW=0.0363L2.69236,壳长与壳宽关系为SW=0.047 91+0.371 05L,壳长与壳高关系为H=0.378 37+0.454 44L,软组织含水率为WP=83.33034%±2.486 59%;雌雄群体在壳长、壳宽、壳高、体重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贻贝 生物学性状 舟山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行程数字液压伺服缸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海 陈胜 +2 位作者 贾宝书 裴翔 阮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利用双自由度原理设计的小行程数字液压伺服缸克服了传统步进液压缸的一些缺点 ,本文对其建立线性模型 ,然后对静态刚度、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 ,通过性能分析确定关键尺寸的范围 ,以保证数字液压伺服缸具有较好的动静特性。
关键词 数字液压伺服缸 刚度 稳定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鲟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梅英 郭建平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杂交鲟 深水网箱养殖 海水驯化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CD蛋白结构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灵敏 马晟杰 +1 位作者 吴常文 徐梅英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采用了BLASTp,ProtScale等蛋白质和核酸序列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对曼氏无针乌贼SCD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蛋白质结构域,螺旋卷曲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碱性跨膜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为脂肪酸代谢起到关键调控作... 采用了BLASTp,ProtScale等蛋白质和核酸序列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对曼氏无针乌贼SCD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蛋白质结构域,螺旋卷曲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碱性跨膜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为脂肪酸代谢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SCD基因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斑原鮡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14
作者 郭宝英 谢从新 +1 位作者 祁鹏志 吴常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建立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AFLP反应体系,对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40μLTaqI酶切体系中65℃先酶切2h,EcoRI酶切和连接同时进行,EcoRI酶和T4DNA连接酶的用量均以2U为宜... 建立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AFLP反应体系,对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40μLTaqI酶切体系中65℃先酶切2h,EcoRI酶切和连接同时进行,EcoRI酶和T4DNA连接酶的用量均以2U为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37℃和3h,连接产物稀释10倍作为预扩增的模板。利用这种优化的反应体系,5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清晰度和多态性,它们分别是:E-AAC/T-AAT、E-AAC/T-AAG、E-AAG/T-ACA、E-AAG/T-AAT和E-AAT/T-AGA。5对引物组合对96个样本扩增,共得到332条清晰可辨、可重复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66.4条带,其中51条带是多态的。将AFLP技术用于黑斑原鮡的研究,通过优化体系的建立,为其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黑斑原鮡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生态育苗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梅英 常抗美 邵国洱 《科学养鱼》 2003年第11期12-13,共2页
一、材料和方法 (一)亲鱼 1.亲鱼来源:亲鱼一部分取自人工养殖,一部分取自野生捕捞,要求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疾病,雌鱼体重100克以上腹部饱满,生殖突红润且较突出的;雄鱼体重120克以上,生殖突浅红色的。共收购亲鱼600尾,约90千克。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生态育苗 试验 亲鱼 苗种生产 亲鱼催产 产卵受精 孵化 仔稚鱼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鲟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梅英 常抗美 《科学养鱼》 2004年第5期30-31,共2页
杂交鲟是鲟鱼类种间或属间杂交育种的产物,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怀卵量大的优点,是商品饲养中比较适宜的品种,能在淡水和咸淡水中生活。为寻找深水网箱适宜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2003年6月我们进行了杂交鲟海水... 杂交鲟是鲟鱼类种间或属间杂交育种的产物,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怀卵量大的优点,是商品饲养中比较适宜的品种,能在淡水和咸淡水中生活。为寻找深水网箱适宜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2003年6月我们进行了杂交鲟海水驯化和深水网箱健康养殖试验,均获成功,海水驯化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海水驯化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衢族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浅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英艳 徐梅英 毛建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育苗技术 大黄鱼 石首鱼科 雷州半岛 黄海南部 地理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红鱼人工育苗试验
18
作者 闫瑞红 徐梅英 毛建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美国红鱼 深水网箱养殖 眼斑拟石首鱼 河鲈 人工育苗 饲养 试验 出口创汇 产品 野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