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金融的文化语境——来自CGSS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意义上,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差序格局之下以"孝"为特征的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促进金融普惠的作用;儒家文化形成的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能...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意义上,儒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差序格局之下以"孝"为特征的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促进金融普惠的作用;儒家文化形成的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能让人们绝对性地否定这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在制度均衡上的积极作用,形成金融的社会利益倾斜机制和社会权利能力机制,凸显普惠金融应有的社会责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普惠金融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基于CGSS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中国化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差序格局"在儒家文化的伦理层面、社会关系格局上对普惠金融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差序格局下儒家文化对普惠金融中国化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差序格局"在儒家文化的伦理层面、社会关系格局上对普惠金融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源配置格局上不具有显著作用;在金融意义上,差序格局之下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孝"为特征的"家"文化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对普惠金融普及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所导致的金融普惠意义上的逆向选择,并不能让我们绝对否定儒家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相反,我们应发挥儒家文化在制度均衡以及稳定家庭与社会上的积极作用,在普惠金融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一种社会利益倾斜机制和社会权利能力培育机制,实现普惠金融担当社会责任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差序格局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