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鱼共生系统甲烷排放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范东东 胡亮亮 +3 位作者 赵璐峰 何磊 唐建军 陈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8-526,共9页
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保持较长时间和较深的淹水状况,因而稻鱼共生是否会增加稻田甲烷(CH_(4))排放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田间受控试验,研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CH_(4)排放特征以及鱼饲养量提升和饲料投放比例对CH_... 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保持较长时间和较深的淹水状况,因而稻鱼共生是否会增加稻田甲烷(CH_(4))排放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田间受控试验,研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CH_(4)排放特征以及鱼饲养量提升和饲料投放比例对CH_(4)排放的影响;并通过行为扰动模拟实验,分析鱼扰动是否对CH_(4)排放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的CH_(4)排放通量变化动态呈相似的趋势(即移栽后排放通量逐渐增加,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达高峰,开花期后逐渐下降),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平均CH_(4)排放通量低于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中,实际鱼产量随着所设目标产量和相应饲料输入量的提高而增加,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田CH_(4)排放通量随鱼产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当鱼目标产量达1.5t∙hm^(-2)时,稻田CH_(4)排放通量的增加达显著水平。在目标产量为1.5t∙hm^(-2)、总输入氮(肥料氮+饲料氮)量为120kg∙hm^(-2)的情景下,随着饲料氮占总氮比例提高,鱼的产量显著增加而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但稻田CH_(4)排放通量呈增加趋势;当饲料氮占总氮比例提高到62.5%时,稻田CH_(4)排放通量的增加达显著水平(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模拟实验表明,鱼的活动所引起的土壤扰动对稻田CH_(4)排放通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甲烷氧化菌功能基因(pmoA)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系统 水稻产量 鱼产量 甲烷排放 鱼养殖密度 饲料氮比例 模拟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影像技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型真菌自然教育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磊 江天 +5 位作者 张思琴 林文飞 胡礼贵 胡思源 李盛韬 曾念开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6期401-404,共4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拥有我国最完整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其中,大型真菌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组分,在物质循环、共生关系、生物多样性维护及气候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同时,该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拥有我国最完整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其中,大型真菌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组分,在物质循环、共生关系、生物多样性维护及气候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同时,该区域分布的大型真菌中,大部分具有食药用开发潜力[3],而有毒种类则可导致区域内中毒事件的发生[4—6]。这一生物类群兼具生态服务功能、经济开发潜力和公共安全风险,其相关知识有待通过自然教育加以普及。然而,当前依赖静态媒介的传统自然教育模式存在时空局限、互动不足等缺陷,难以有效传播这类生物的复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 大型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