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其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华静 张一烽 陈滇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5,共5页
概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反应的基本原理、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应用此技术来设计制备一系列指定拓朴结构和功能化的新型聚合物材料。ATRP是一种用途广泛、简单易行、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的聚合技术。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新型 高分子材料 合成 应用 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及其聚合物单分子膜性质研究
2
作者 徐志康 徐又一 《科技通报》 1994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聚丙烯酸十八酯以及丙烯酸十八酯/乙烯基咔唑无规共聚物在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性质,发现两种聚合物单分子膜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连续压缩的方法可消除聚合物的松弛特征,获得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聚丙...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聚丙烯酸十八酯以及丙烯酸十八酯/乙烯基咔唑无规共聚物在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性质,发现两种聚合物单分子膜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连续压缩的方法可消除聚合物的松弛特征,获得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聚丙烯酸十八酯分子链上引入咔唑基团可显著改善单分子膜的转移特性,并获得一种含光电功能基团的新型聚合物LB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膜 丙烯酸十八酯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结构星形降凝剂对油品降凝、降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胡合贵 戚国荣 +2 位作者 高建厂 周孝瑞 李新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6,共7页
多支链的星形降凝剂对不同油品和原油的降凝及降粘作用不仅与支链长度有关 ,而且与支链数有关。讨论了支链数、支链长度与凝点降、粘度降的关系。用 DSC和 PLM考察了星形降凝剂的支链长度、分子结构对油品中石蜡蜡晶的形态和析蜡温度的... 多支链的星形降凝剂对不同油品和原油的降凝及降粘作用不仅与支链长度有关 ,而且与支链数有关。讨论了支链数、支链长度与凝点降、粘度降的关系。用 DSC和 PLM考察了星形降凝剂的支链长度、分子结构对油品中石蜡蜡晶的形态和析蜡温度的影响。降凝剂与石蜡的相互作用不仅与降凝剂分子的支链长度、蜡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有关 ,而且降凝剂分子的空间结构在改变蜡晶形态、分散蜡晶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粘度 降凝机理 空间结构 分子结构 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EVA的合成及对柴油的降凝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章国林 杨云松 +1 位作者 戚国荣 吴光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2-376,共5页
采用低压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得到了数均分子量在1000—4000 之间的低分子量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聚合溶剂等对共聚... 采用低压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得到了数均分子量在1000—4000 之间的低分子量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聚合溶剂等对共聚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研究了低分子量EVA对柴油的降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低分子量 降凝剂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功能基复合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Ⅰ)──聚氨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被引量:16
5
作者 计剑 季任天 +2 位作者 邱永兴 陈宝林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4-818,共5页
通过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和环氧氯丙烷的封端反应制备了α-环氧基-ω-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大单体.并采用BF3·Et2O引发THF和大单体共聚合,得到了梳状的十八烷基聚氧乙烯接枝共聚醚.以该共聚醚为软段合成了十八烷基和聚氧... 通过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和环氧氯丙烷的封端反应制备了α-环氧基-ω-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大单体.并采用BF3·Et2O引发THF和大单体共聚合,得到了梳状的十八烷基聚氧乙烯接枝共聚醚.以该共聚醚为软段合成了十八烷基和聚氧乙烯复合修饰的聚氨酯(PEU-g-PEO-C18).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对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选择性吸附白蛋白功能的十八烷基和PEO复合修饰聚氨酯,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材料 抗感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导性聚酰亚胺的研究(Ⅰ)──含咔唑、酞菁铜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光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元胜 徐志康 +1 位作者 朱宝库 徐又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3-977,共5页
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含咔唑、酞菁铜的聚酸胺酸,利用热处理方法使之转化为相应的聚酰亚胺.热失重分析表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在空气中的起始分解温度为53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所采用的热处理方法能使聚酰胶酸转... 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含咔唑、酞菁铜的聚酸胺酸,利用热处理方法使之转化为相应的聚酰亚胺.热失重分析表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在空气中的起始分解温度为53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所采用的热处理方法能使聚酰胶酸转化为聚酰亚胶.以含酞菁铜、咔唑基团的聚酰亚胺为光生层时,光电导性能明显优于酞菁铜,为光生层的光电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酞菁铜 聚酰亚胺 缩聚 光电导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g-(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阻抗血小板粘附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计剑 孙永红 +2 位作者 仝凤芹 邱永兴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99-1901,共3页
The platelet adhesion and protein(Fibrinogen and albumin) adsorption ontoamphiphilic polystyrene-graft-poly(ethylene oxide) (PS-g-PEO) and polystyrene-graft -ω-stearyl-poly(ethyleneoxide) (PS-G-SPEO) were investigate... The platelet adhesion and protein(Fibrinogen and albumin) adsorption ontoamphiphilic polystyrene-graft-poly(ethylene oxide) (PS-g-PEO) and polystyrene-graft -ω-stearyl-poly(ethyleneoxide) (PS-G-SPEO)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lateletadhesion on PS-g-SPEO was lower than that on PS-g-PEO. The PS-g-SPEO surface shows apreference for Albumin, while the PS-g-PEO surface absorbed Fibrinogen selectivelyu. Twoeffects of stearyl end group on PS-g-SPEO surface: (1) the lower surface free energe leadsto SPEO enrich at surface; (2) the stearyl end group absorbed albumin selectively, seems tocontribute to resistant the platelet adhesion. So the polymer surface modificed by both stearylgroup and poly(ethylene oxide) chain may be a new ideal way to improve material’s bloodcompa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相容性 血小板粘附 PS-g-SPEO PS-g-P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明生 季振国 +2 位作者 阙端麟 汪茫 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3期92-99,共8页
与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相比 ,有机太阳能电池还面临许多关键性问题。为了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尤其是转换效率 ,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这些研究包括掺杂、敏化、使用 SPP激发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原理、施主——受主共轭体系以及开发多... 与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相比 ,有机太阳能电池还面临许多关键性问题。为了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尤其是转换效率 ,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这些研究包括掺杂、敏化、使用 SPP激发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原理、施主——受主共轭体系以及开发多层结构电池和创造新型光伏打材料。对光伏打理论 ,部分表征方法 ,效率损失机制 ,未来发展模式也给了简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结构 光伏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及其LB膜光电导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志康 朱宝库 徐又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9,共4页
对芳香性聚酰亚胺及其 L angmuir- Blodgett膜的光电导性研究作了总结 ,讨论了分子链结构、取向、掺杂等因素对其光电导性的影响和电荷转移络合物光电导机理。结果表明 ,给电子基团的引入有利于分子链间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 ,从而提高... 对芳香性聚酰亚胺及其 L angmuir- Blodgett膜的光电导性研究作了总结 ,讨论了分子链结构、取向、掺杂等因素对其光电导性的影响和电荷转移络合物光电导机理。结果表明 ,给电子基团的引入有利于分子链间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 ,从而提高其光敏性 ;大分子链的紧密堆积和高度有序的排列、取向 ,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定向传输和光电导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光电导性 电荷转移络合物 LB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十八醇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戚国荣 胡合贵 杨云松 《科技通报》 1999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甲苯等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丙烯酸与十八醇进行酯化反应,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丙烯酸和水混合液中的水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在122±1℃下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x/dt= 0.0458... 甲苯等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丙烯酸与十八醇进行酯化反应,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丙烯酸和水混合液中的水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在122±1℃下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x/dt= 0.0458( C A0 - x)( C B0 - x)(x 为反应生成的丙烯酸十八酯浓度, C A0、 C B0 分别为反应物丙烯酸和十八醇的初始浓度), 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温度等对丙烯酸与十八醇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本实验条件下的活化能(158.5 k J/m ol)⒚该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 dx/dt= [3.123 E1019×exp(- 19060/ T)]×( C A O- x)( C B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十八醇 酯化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功能基复合修饰聚氨酯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Ⅱ)—聚氨酯—接枝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剑 季任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74-977,共4页
采用以碘酸基为末端基的聚氧乙烯(PEO)接枝聚醚氨酯和氨基酸反应,将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通过PEO为“间隔臂”固定在聚醚氨酯上,制备了氨基酸和PEO复合修饰的聚醚氨酯PEU-g-PEO-SO2Lys和PEU-g-PEO-SO2Tyr。通过血小板粘附... 采用以碘酸基为末端基的聚氧乙烯(PEO)接枝聚醚氨酯和氨基酸反应,将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通过PEO为“间隔臂”固定在聚醚氨酯上,制备了氨基酸和PEO复合修饰的聚醚氨酯PEU-g-PEO-SO2Lys和PEU-g-PEO-SO2Tyr。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对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进行 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选择性吸附纤溶酶原功能的赖氨酸和PEO复合修聚氨酯,不仅减少了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量,而且减少了材料表面栓的形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接枝聚氧乙烯氨基酸衍生物 血液相容性 生物材料 体外抗凝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铕及其C_(60)共混复合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
12
作者 陈红征 骆晓宏 汪茫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合成了稀土酞菁铕二聚体(HEuPc2),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晶型和溶剂对HEuPc2的荧光特性影响较大;在275.5nm的紫外光激发下,晶型a的HEuPc2在DMF溶剂中可在615nm附近发出高亮度的红... 本文合成了稀土酞菁铕二聚体(HEuPc2),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晶型和溶剂对HEuPc2的荧光特性影响较大;在275.5nm的紫外光激发下,晶型a的HEuPc2在DMF溶剂中可在615nm附近发出高亮度的红光。对HEuPc2/C60共混复合体系的荧光和紫外谱图分析发现C60对HEuPc2起猝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铕二聚体 共混复合 发光性 碳60 激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在CS_2/H_2O_2体系中与烯烃接枝共聚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一烽 殷雄 沈之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 CS2 /H2 O2 体系在碱性条件下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苯乙烯接枝共聚 ,系统研究了 Na OH、CS2 和单体的浓度、CS2 /H2 O2 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等与接枝效应关系。结果发现在适宜条件下 ,室温 (2 5~ 3 5℃ )接枝反应0 .5~ 1 .0 h... 采用 CS2 /H2 O2 体系在碱性条件下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苯乙烯接枝共聚 ,系统研究了 Na OH、CS2 和单体的浓度、CS2 /H2 O2 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等与接枝效应关系。结果发现在适宜条件下 ,室温 (2 5~ 3 5℃ )接枝反应0 .5~ 1 .0 h,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可达 96%以上。在相同条件下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优于苯乙烯。判断该引发体系为氧化还原型 ,属自由基机理 ,并有利于亲水性单体的接枝共聚 ,具有高效、反应条件温和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过氧化氢 淀粉 接枝共聚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酞菁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明生 季振国 +2 位作者 阙端麟 汪茫 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酞菁化合物的简史;综述了酞菁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对酞菁化合物在光电导体,能量转换器,非线性光学,发光,气体传感器,变色和有机超晶格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 酞菁化合物 酞菁 应用 薄膜 有机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降凝降粘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红云 杨云松 +1 位作者 戚国荣 钱锦文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直接酯化法制备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单体和富马酸双混合醇酯单体,游离基事合成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OF-CO-VA)及富马酸双混合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B...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直接酯化法制备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单体和富马酸双混合醇酯单体,游离基事合成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OF-CO-VA)及富马酸双混合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BF-CO-VA)。单体及共聚物用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共聚物对几种高蜡、高粘原油及渣油的降凝、降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酯 醋酸乙烯酯 降凝 降粘 共聚物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镁对杯芳烃钕催化苯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炎松 沈之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3-654,共2页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initiated by calixarene neodymium/di n butylmagnesium/hexamethylphosphoramide catalyst system. The average viscosity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styrene increa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initiated by calixarene neodymium/di n butylmagnesium/hexamethylphosphoramide catalyst system. The average viscosity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styrene increa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 n butylmagnesium or the Mg/Al molar ratio in the di n butylmagnesium increases. This result was explained by the state of association of butylmagnesium. As the state of association of di n butylmagnesium increases, the average viscosity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styrene increases.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钕配合物 苯乙烯 聚合反应 催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流动改进剂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红云 戚国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合成了聚丙烯酸酯 ( PA)、丙烯酸十八胺 -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 ( POAM)、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EVA)、富马酸双十八醇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FVA)等几种流动改进剂 ,并考察了它们对改善胜利渣油流变性的效果 ,其中以相对分子质量为 ... 合成了聚丙烯酸酯 ( PA)、丙烯酸十八胺 -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 ( POAM)、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EVA)、富马酸双十八醇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FVA)等几种流动改进剂 ,并考察了它们对改善胜利渣油流变性的效果 ,其中以相对分子质量为 1 530 0、醋酸乙烯酯 ( VA)的质量分数为 32 .0 %的 EVA的降凝降粘效果最好 ,在加剂量为1 50 0 μg/g时 ,渣油的凝点降低 1 0℃ ,粘度下降 64.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渣油 聚合物 降凝 降粘 渣油流动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铕与有机染料共混复合体系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红征 骆晓宏 +1 位作者 吴雪峰 汪茫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66-270,共5页
通过荧光和UV/VIS研究了酞菁铕二聚体(HEuPc2)和罗丹明B、罗丹明6G、1,10-邻菲罗啉铕络合物[Eu(phen)2Cl3·2H2O]等有机染料共混复合体系的发光特性,发现HEuPc2的晶型对复合物的发... 通过荧光和UV/VIS研究了酞菁铕二聚体(HEuPc2)和罗丹明B、罗丹明6G、1,10-邻菲罗啉铕络合物[Eu(phen)2Cl3·2H2O]等有机染料共混复合体系的发光特性,发现HEuPc2的晶型对复合物的发光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酞菁 有机染料 发光特性 共混复合 酞菁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长链1-烯烃共聚物复合膜的氧氮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志康 徐又一 《科技通报》 1998年第4期276-278,269,共4页
采用Ziegler-Nata催化配位聚合得到的丙烯/长链1-烯烃无规共聚物为功能膜,以聚丙烯微孔膜为支撑膜,制备其复合膜.详细考察了溶剂、溶液浓度、复合层数和1-烯烃的种类等因素对该种复合膜氧氮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 采用Ziegler-Nata催化配位聚合得到的丙烯/长链1-烯烃无规共聚物为功能膜,以聚丙烯微孔膜为支撑膜,制备其复合膜.详细考察了溶剂、溶液浓度、复合层数和1-烯烃的种类等因素对该种复合膜氧氮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丙烯/长链1-烯烃无规共聚物作为富氧膜材料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长链1-烯烃 无规共聚物 复合膜 氮氧分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膦引发丙炔醇光聚合
20
作者 郑敏 杨慕杰 +1 位作者 刘尚志 张来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首次应用三苯膦引发丙炔醇光聚合,制得黄色粉末状、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聚丙炔醇。研究了该光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发现三苯膦与丙炔醇C≡C叁键能形成基态电荷转移络合物,在光照下引发自由基聚合。聚合速率方程为Rp=... 本文首次应用三苯膦引发丙炔醇光聚合,制得黄色粉末状、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聚丙炔醇。研究了该光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发现三苯膦与丙炔醇C≡C叁键能形成基态电荷转移络合物,在光照下引发自由基聚合。聚合速率方程为Rp=kp[OHP](0.5)[PPh3](0.7),表观速率常数kp=2.90×10(-5)L(0.2)·mol(-0.2)·s(-1),聚合活化能Ea=21.7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炔醇 三苯膦 光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