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量芳香共聚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4
1
作者 单国荣 潘智存 +3 位作者 王慧芬 刘德山 周其庠 单国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系统地对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三元共缩聚体系低温溶液聚合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对数比浓粘度为5.8~7.0dl/g的芳香共聚酰胺。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二酰氯与二胺的摩尔比... 系统地对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三元共缩聚体系低温溶液聚合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对数比浓粘度为5.8~7.0dl/g的芳香共聚酰胺。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二酰氯与二胺的摩尔比、酸吸收剂吡啶用量、助溶盐氯化锂用量、4,4′-二氨基二苯醚用量以及单体浓度对共缩聚物的对数比浓粘度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共聚酰胺 分子量 苯二甲酰氯 苯二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刚性长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被引量:7
2
作者 解孝林 李伯耿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9-491,共3页
主链液晶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和发展[1].含马来酸酐共聚物(如与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苯乙烯和氯乙烯等交替、无规结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质量分数为5%~50%)是一种耐热性和加工... 主链液晶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和发展[1].含马来酸酐共聚物(如与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苯乙烯和氯乙烯等交替、无规结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质量分数为5%~50%)是一种耐热性和加工性优良的树脂,无规共聚物还具有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长侧链液晶 分子间氢键 向列型 液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二酐型聚酰亚胺的透气性能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悦生 丁孟贤 徐纪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43-945,共3页
联苯二酐型聚酰亚胺的透气性能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研究李悦生,丁孟贤,徐纪平(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聚酰亚胺,膜,气体分离,透气性,透气选择性联苯二酐(B... 联苯二酐型聚酰亚胺的透气性能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研究李悦生,丁孟贤,徐纪平(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聚酰亚胺,膜,气体分离,透气性,透气选择性联苯二酐(BPDA)型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透气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透气性 联苯二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C-MA悬浮共聚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峰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21,共6页
联用宽分布VDC-MA悬浮共聚物试样的[η]和GPC谱图数据,确定了此共聚物在四氢呋喃溶剂中、30℃下的Mark-Houwink常数:K=2.54×10-2,α=0.6757。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配比、转化率、引发剂... 联用宽分布VDC-MA悬浮共聚物试样的[η]和GPC谱图数据,确定了此共聚物在四氢呋喃溶剂中、30℃下的Mark-Houwink常数:K=2.54×10-2,α=0.6757。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配比、转化率、引发剂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于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分子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氯乙烯 丙烯酸甲酯 分子量分布 悬浮共聚
全文增补中
MMA/BA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研究──三阶段成粒机理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茂根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用Coulter LS230 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中单分散粒子的成粒机理. 根据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 其成核过程为均相成核机理. 根据粒径分布和粒子数变化情况,把无皂乳液聚合过程分为3 个阶段: 第... 用Coulter LS230 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中单分散粒子的成粒机理. 根据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 其成核过程为均相成核机理. 根据粒径分布和粒子数变化情况,把无皂乳液聚合过程分为3 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成核-凝聚阶段, 体系粒子数密度迅速增加, 而粒径变化较小; 第二阶段为成核-凝聚、增长-聚并共存阶段, 当粒子数密度开始快速减少时, 标志着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开始, 当初级粒子开始消失时, 标志着第二阶段结束; 第三阶段为增长-聚并阶段. 成核过程结束后, 粒子迅速增长, 较小粒子在增长过程中的优先聚并, 导致粒径逐渐趋向均一, 最终生成单分散性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成核机理 三阶段 成粒理论 MMA 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树脂缓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黄岐善 翁志学 +2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刘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丙烯酸系高吸油树脂缓释过程为研究对象 ,以α-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主单体 ,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及溶剂溶度参数对树脂缓释行为的影响 ,提出描述高吸油树脂作为缓释材料基材的缓释速率方程 :t1/ 2 / Q=A+kt。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缓释动力学 交联密度 自由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悬浮共聚合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杜淼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4-308,共5页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使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使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数的倒数值δ2=53.65,共聚表观活化能Ea=127.9kJ/mol,增长活化能Ep=63.7kJ/mol,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悬浮共聚 PMI 耐热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志明 包永忠 +1 位作者 翁志学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8-81,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原粉树脂和重结晶试样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VC原粉树脂具有110~220℃的结晶熔融峰,结晶度随聚合温度的下降而线性增加;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热处理条件对PVC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原粉树脂和重结晶试样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VC原粉树脂具有110~220℃的结晶熔融峰,结晶度随聚合温度的下降而线性增加;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热处理条件对PVC的重结晶行为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增塑剂DOP的加入使树脂的结晶度下降;聚合度越高的树脂,其结晶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结晶度 差示扫描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g-VC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温绍国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50,共4页
由两步乳液聚合合成了核 -壳结构型ACR胶乳 ,并进一步通过ACR胶乳存在下的VC悬浮聚合合成ACR-g -VC共聚物 ,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ACR胶乳的存在影响VC悬浮聚合的稳定性 ,增加分散剂用量能得到颗粒特性较好的共... 由两步乳液聚合合成了核 -壳结构型ACR胶乳 ,并进一步通过ACR胶乳存在下的VC悬浮聚合合成ACR-g -VC共聚物 ,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ACR胶乳的存在影响VC悬浮聚合的稳定性 ,增加分散剂用量能得到颗粒特性较好的共聚树脂 ;ACR -g -VC共聚物的溶胶聚合度略低于相同聚合温度的均聚PVC ,凝胶含量随共聚组成中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ACR -g -VC共聚物的塑化时间小于聚合度接近的均聚PVC ,而加工转矩大于均聚PVC ;ACR -g -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随AC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物 接枝共聚 聚氯乙烯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RA共混物耐热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PMI-St-AN三元共聚物为热改性剂(HRA),以ACR为抗冲改性剂,对PVC进行耐热和抗冲改性研究,探讨了共混温度及两种改性剂用量等对共混物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了耐热。
关键词 HRA 共混物 耐热 共混 聚氯乙烯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温绍国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从单体、引发剂。聚合实施方法、水化方法、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等方面,对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论述,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期推动我国水溶性丙烯酸涂料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水溶性 丙烯酸共聚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PVC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54,共4页
以PMI_St_AN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 ,考察其用量对PVC耐热、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改性剂能明显提高PVC的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 ,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加工性能则随改性剂分子质量的降低而提高。
关键词 苯基 马来酰亚胺 聚氯乙烯 共混 改性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源 罗英武 +1 位作者 李宝芳 李伯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4-27,共4页
透明高抗冲聚苯乙烯 (THIPS)树脂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型树脂 ,本文对THIPS树脂的制备原理和研究开发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比较了共混法和共聚法两种制备工艺 ,认为共聚工艺是一种较好的生产工艺 ,同时讨论了共聚工艺中两种影响产... 透明高抗冲聚苯乙烯 (THIPS)树脂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型树脂 ,本文对THIPS树脂的制备原理和研究开发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比较了共混法和共聚法两种制备工艺 ,认为共聚工艺是一种较好的生产工艺 ,同时讨论了共聚工艺中两种影响产品透明性和强度主要的因素基体树脂和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抗冲 透明 共混法 共聚法 THI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系超临界流体脱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家龙 潘勤敏 蒋春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综述了聚合物系超临界流体脱挥 (SFDV)中的相平衡和质量传递研究进展 ,分析、总结了超临界流体 (SCF)对聚合物的溶胀、温度、压力及SCF流速等因素对脱挥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脱挥 超临界流体 聚合物 相平衡 质量传递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62,共6页
研究了聚合度、分子量分布和支化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加工流变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PVC的加工流变性能随聚合度的增加而恶化;拓宽分子量分布和引入支化结构均有利于加工流变性能的提高;增塑PVC的拉伸强度随... 研究了聚合度、分子量分布和支化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加工流变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PVC的加工流变性能随聚合度的增加而恶化;拓宽分子量分布和引入支化结构均有利于加工流变性能的提高;增塑PVC的拉伸强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压缩永久变形却随之减小;分子量分布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支化PVC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合度 分子量 分子结构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淼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656-1659,共4页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转化率和加料方式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用序列模型模拟了玻璃化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 可较好地反映变化趋势. 分批加料可使共聚物的耐热性能提高,
关键词 氯乙烯 苯基马来酰亚胺 共聚物 温度 PVC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内高粘假塑性流体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均洪 顾培韵 +2 位作者 潘勤敏 孙建中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对垂直管内高粘假塑性流体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实验数据与前人工作做了比较,并建立了考虑轴向变粘度效应的传热关联式.
关键词 流体 流动 传热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VC溶胀特性和EVA溶胀粉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志明 包永忠 +1 位作者 谢东方 翁志学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EVA/VC)溶胀和EVA溶胀粉化研究结果表明,EVA/VC饱和溶胀临界点前,VC在EVA中的溶胀量随VC分压增加而增加;临界点后,VC分压保持不变,VC在EVA中达到饱和溶胀;65℃时,EVA溶胀粉化的VC与EVA配比应大于3.68,粉化温度... 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EVA/VC)溶胀和EVA溶胀粉化研究结果表明,EVA/VC饱和溶胀临界点前,VC在EVA中的溶胀量随VC分压增加而增加;临界点后,VC分压保持不变,VC在EVA中达到饱和溶胀;65℃时,EVA溶胀粉化的VC与EVA配比应大于3.68,粉化温度、粉化时间、搅拌速率、分散剂和助溶胀剂浓度对粉化EVA的颗粒特性均有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优化的粉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醋酸乙烯酯 共聚物 氯乙烯 溶胀 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淀粉作为LLDPE/淀粉共混体系增容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晓 袁惠根 +2 位作者 唐舜英 周其云 潘仁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6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接枝改性淀粉作为LLDPE/淀粉共混体系增容剂,对其单体作用和与接枝改性PE配合作用的增容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作用增容效果比较明显,体系拉伸强度可达9.77MPa,伸长率为128%,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偶联淀粉与LLDPE共混的效果。
关键词 淀粉 接枝共聚 改性 低密度聚乙烯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分子量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1 位作者 翁志学 潘祖仁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示差折光仪(DR)、紫外光谱仪(UV)联机,测定共聚物的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组成分布(CD);建立含共聚组成、序列不均匀性对共聚物分子量影响的理论,并对联机测定结果进行修...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示差折光仪(DR)、紫外光谱仪(UV)联机,测定共聚物的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组成分布(CD);建立含共聚组成、序列不均匀性对共聚物分子量影响的理论,并对联机测定结果进行修正;针对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原理,提出共聚物分子量模型;运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分子量 苯乙烯 N-苯基马来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