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象劳动: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1
作者 王绍梁 何云峰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20,159,160,共12页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理论的人本主义阐释困境、传统剥削理论的主体性悖论以及资本逻辑与生产(劳动)逻辑的对立。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在现实与逻辑的双重维度上寻找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理论的人本主义阐释困境、传统剥削理论的主体性悖论以及资本逻辑与生产(劳动)逻辑的对立。这些问题指向的是,在现实与逻辑的双重维度上寻找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对此,我们首先要区分资本、资本物与资本人格化,将资本价值还原为抽象劳动,把批判对象从异化劳动深化为抽象劳动,进而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定出发,把剥削理解为抽象劳动再生产自身的中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解读资本运动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建构过程表现出与黑格尔自我意识运动逻辑的同构性质,资本形态的循环展开正是抽象劳动以自身为起点和终点的主体化运动过程。然而,资本逻辑作为抽象劳动的衍生物并不能上升为统摄一切的绝对精神,而必须依赖人的感性劳动。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劳动 人本主义 异化劳动 资本逻辑 剥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