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问题考辨——论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何以可能
1
作者 严松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马克思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建构理论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论”问题,即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基础”的“第一哲学”,还是一种具有特定建构基础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政治哲学证成与建构必须有其“基础”,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考... 马克思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建构理论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论”问题,即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基础”的“第一哲学”,还是一种具有特定建构基础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政治哲学证成与建构必须有其“基础”,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考辨,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着规范性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必然具有“超越性”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具体包括批判性与建构性两个层面:批判性既体现在资本主义现存政治秩序的正义理论的否定层面,也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正义关怀层面;建构性体现在对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规范性引领与事实性描述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超越性 建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控制与抽象劳动的本质
2
作者 王绍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1,共8页
与传统技艺不同,现代技术蕴含着一种控制的自然观,其独特性在于通过数学公式将“自然”逻辑化和计量化。现代技术的本体论基础是关于“抽象物质”的观点,即把自然物质由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变成概念的“抽象存在”。抽象劳动完美地表... 与传统技艺不同,现代技术蕴含着一种控制的自然观,其独特性在于通过数学公式将“自然”逻辑化和计量化。现代技术的本体论基础是关于“抽象物质”的观点,即把自然物质由感性的“对象性存在”变成概念的“抽象存在”。抽象劳动完美地表现了现代技术的控制本质,在其主体化运动中将存在物降格为受资本增殖目的规定的质料。感性的具体劳动进而沦为控制自然的技术活动。现代技术对人和物的控制表现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时间量化逻辑,“资本的生产结构”由此转变为“时间的技术结构”。这种统治结构潜藏着向“非劳动”的休闲领域延伸的内在趋势。在技术控制下,人与自然都要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支配,劳动主体性在自动机器体系中被逐渐消解。因此,生产过程的技术化与技术对劳动时间的控制是抽象劳动统治的不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自然观 物质本体论 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力
3
作者 赵永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世界发展历史的新进阶、与时俱进开辟指导思想抵御风险挑战的新境界。在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以直面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历史主动的把局定势能力和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能力,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准度、政治判断高度和政治判断深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外交领域的政治主动,担起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百年大党的胸怀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判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