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效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2
- 1
-
-
作者
张英
吴晓琴
丁霄霖
-
机构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
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
-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33,共8页
-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经费资助
-
文摘
以X-XOD体系产生O_2、Luminol作为发光增强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12种黄酮单体清除O_2反应的速率常数(k_3),其k_3值在10^(-5)~10^(-6)(mol/L)^(-1)sec^(-1)之间。以k_3值的大小作为比较指标,对黄酮体的结构与清O_2活力之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又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这些黄酮试样在1mol/L浓度时对V_C-H_2O_2-Cu^(2+)-酵母多糖体系产生的·OH的抑制,显示出黄酮类化合物在清除O_2和·OH时的活性部位和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认为4’-OH和△^(2(3))双键是清O_2的主要活性部位,而B环邻二羟基(3’,4’-di-OH)则是清除·OH的关键功能团。
-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活性氧自由基
清除能力
构效关系
-
Keywords
flavonoids,active oxygen radicals,scavenging capacity,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activity
-
分类号
Q946.833
[生物学—植物学]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庆利
何丹
郑晓冬
孙萍
-
机构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0-14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976037)
浙江省自然科学资助项目(399248)
-
文摘
分子印迹技术是最近才得到迅猛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其表现出来的独特优势已经越来越引人注目,可以应用于分离、抗体和酶模拟、生物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并可能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概况、发展历程以及制备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商业潜力角度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潜力,探讨了目前该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应用
生物传感器
催化
分离
分子识别
生物分离技术
-
Keywords
Molecular imprinting Preparation Marketing value Bio-mimic sensors Catalyst Separation
-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研制(英文)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马阿马特
沈建福
董绍华
-
机构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
-
出处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0,共3页
-
文摘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胚芽花生酱的生产工艺,并对小麦胚芽及花生进行了烘烤试验,同时研究了产品的配方及稳定性,得到色泽黄褐、香味浓郁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小麦胚芽花生酱,其最优配方为:小麦胚芽与花生原酱的比例为1:9,食盐浓度为1.5%,蔗糖浓度为4%,单甘油脂为1.5%~2%。添加适当的单甘油脂、磷脂、甘油和控制研磨方式,控制酱体出口温度(70℃左右及酱体装瓶前的温度(35 ℃),就可以制成均匀稳定的小麦胚芽花生酱。
-
关键词
小麦胚芽
花生酱
乳化剂
浓缩食品
-
Keywords
wheat germ
peanut butters
flavor improving
butter stability
-
分类号
TS255.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64.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