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兵 李铁林 +5 位作者 段传志 王义荣 汪求精 何旭英 赵庆平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 方法 回 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者(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 (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首次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特征。 方法 回 顾性研究277例颅内AVM患者(281个颅内畸形团)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组畸形团167个 (59.4%),非出血组114个(40.6%),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的血管构筑特征,采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模式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小畸形团 (<30mm)、幕下畸形、深部畸形、单支深静脉引流、单支静脉引流、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 径r≤2与出血表现具有相关性;引流静脉扩张、狭窄及合并颅内动脉瘤与畸形出血无关。当采 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时,只有小畸形团(OR:3.72;95% CI:1.76~7.85)、幕下畸形(OR: 6.54;95% CI:2.07~20.72)、r≤2(OR:2.55;95% CI:1.32—4.94)与出血表现相关(P< 0.01),当r≤1.5时,OR为7.08(95% CI:2.90~17.27,P<0.001)。 结论 位于幕下、小 畸形团、引流静脉直径/供血动脉直径r≤2是颅内AVM出血的高危因素,当r≤1.5时,颅内 AVM出血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血管构筑 畸形团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管饲肠内营养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先理 杨树旭 +1 位作者 高敏 胡兴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PEG)在神经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神经内、外科病人,需肠道内营养而又无法经口进食者,行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结果:经造口管喂养后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使肺部感染得到了控制。... 目的:旨在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PEG)在神经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神经内、外科病人,需肠道内营养而又无法经口进食者,行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结果:经造口管喂养后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使肺部感染得到了控制。其中能经口进食而拔管者7例,术后带管出院者10例。因原发疾病加重而死亡者3例。除2例出现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外,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神经内、外科病人,PEG是一种创伤小、管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造口术 肠道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