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球囊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单中心经验
1
作者 王昊 刘海涛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朱宇 玄研华 栾波 杨桂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房颤患者27例,分析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置入LAmbre封堵器22例(81.5%),置入Watchman封堵器5例(18.5%),其中24 mm Watchman FLX封堵器1例。术中所有患者达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并转复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0.0±9.2)个月,12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4例(88.9%),24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2例(81.5%)。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周围残余分流和表面附壁血栓;11例患者术后12~36个月完成心脏增强CT,其中检测出周围残余分流1例(9.1%),Watchman封堵器未完全内皮化1例(9.1%);26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出现表面附壁血栓1例(3.7%)。结论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且有高脑卒中风险患者,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球囊消融 左心耳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阻滞剂的合用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于路 傅国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醛固酮拮抗药 EPLEREN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昊 杨桂棠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崔丽杰 刘海涛 玄研华 朱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术式:分段隔离、扩大前庭消融、左心耳隔离、上腔静脉隔离及顶壁线消融。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的成功率;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结果入选房颤患者96例并完成1年随访。其中阵发性房颤62例(64.6%),持续性房颤34例(35.4%),女性36例(37.5%),平均年龄(65.4±16.7)岁。急性PVI成功率99.0%,平均手术时间(72±24)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13±7)min,曝光量(153±86)mGy。术中3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2例在10 min后恢复,1例在6个月后恢复。未发生严重外周血管并发症、心脏压塞、左心房食道瘘、支气管损伤及死亡。96例完成1年随访,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92.1%,持续性房颤成功率80%,总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冷冻消融术式可提高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左心房肺静脉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姜文兵 傅国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7-900,共4页
关键词 肾病 造影剂 水化 乙酰半胱氨酸 血液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LOX-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薛莉 单江 +1 位作者 陈乃云 胡忠荣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2-555,559,共5页
目的 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 LDL)是否能在基因和蛋白两个水平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 likeoxidizedLDLreceptor,LOX 1),以探讨LOX 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 目的 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 LDL)是否能在基因和蛋白两个水平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 likeoxidizedLDLreceptor,LOX 1),以探讨LOX 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ox LDL(20,40,60,80mg/L)与内皮细胞共孵育24h及浓度40mg/L的ox LDL作用内皮细胞不同时间(0、3、6、12、24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OX 1mRNA水平表达,细胞酶联免疫法测定LOX 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加入Ox LDL20mg/L使LOX 1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40mg/L使其表达量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同一浓度下从0h~24h的趋势是LOX 1mRNA和蛋白逐渐增加(P<0.01),在12h增加最明显.结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上调LOX 1mRNA和蛋白表达,LOX 1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 细胞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