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鸭血吸虫病流行学及诊断防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文德 黄蓉蓉 +2 位作者 张峰山 董善民 蕾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浙江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毛毕吸虫 稻田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资金管理问题探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欣悦 骆水娣 郑燕娜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8,共3页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缓解了"就医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就资源下沉中资金管理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加强合作各方医院的财务管理,建立可持续性... 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缓解了"就医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就资源下沉中资金管理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加强合作各方医院的财务管理,建立可持续性激励机制,落实"人、财、物"下沉,促进各级医院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资源下沉 资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昊 刘海涛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朱宇 玄研华 栾波 杨桂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房颤患者27例,分析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置入LAmbre封堵器22例(81.5%),置入Watchman封堵器5例(18.5%),其中24 mm Watchman FLX封堵器1例。术中所有患者达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并转复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0.0±9.2)个月,12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4例(88.9%),24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2例(81.5%)。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周围残余分流和表面附壁血栓;11例患者术后12~36个月完成心脏增强CT,其中检测出周围残余分流1例(9.1%),Watchman封堵器未完全内皮化1例(9.1%);26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出现表面附壁血栓1例(3.7%)。结论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且有高脑卒中风险患者,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球囊消融 左心耳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大威 叶祥明 +2 位作者 林坚 谭同才 孙德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770,共3页
步行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研究显示,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1%,有资料表明,发生摔倒的成人中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比例最高,在回归社区生活的脑卒中患者中跌倒发生比例为37... 步行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研究显示,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1%,有资料表明,发生摔倒的成人中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比例最高,在回归社区生活的脑卒中患者中跌倒发生比例为37.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慢性期 步行能力 导向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步行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敏洁 陆树良 +7 位作者 廖镇江 陈银娣 周天骍 韩春茂 许荣锋 张文奎 许云波 史济湘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 /或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为建立合理的烧伤后心理治疗模式充实内容。方法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以及抑郁量表 (HAMD)对 2 2 ... 目的 :研究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 /或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为建立合理的烧伤后心理治疗模式充实内容。方法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以及抑郁量表 (HAMD)对 2 2 0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筛选 ,将 6 6例具有焦虑障碍和 /或抑郁障碍的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根据其焦虑或抑郁症状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HAMA焦虑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的分值下降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精神障碍是烧伤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 ,抗焦虑和 /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焦虑障碍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焦虑 抑郁障碍 药物疗法 应激性刺激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MDA、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谭克平 刘光国 +1 位作者 姚旭 杜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MDA、SOD、血浆血栓素β2水平、VA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MDA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治疗后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AS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用主要为降低血清细胞因子、MDA、血浆血栓素β2以及提高SOD水平,且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酶 血栓素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必普软胶囊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 被引量:161
7
作者 崔丽英 李舜伟 +22 位作者 吕传真 董强 董鹏 史朗峰 黄鉴政 毛善英 张朝东 曹云鹏 聂莹雪 王维治 梁庆成 杨春晓 董为伟 李光勤 彭国光 罗祖明 何俐 万琪 韩军良 黄如训 李玲 李承宴 蒙振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 进一步观察国家一类新药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对中度急 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144例脑梗患者死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 究(Ⅰ组),其中用药组每次口服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 目的 进一步观察国家一类新药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对中度急 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144例脑梗患者死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 究(Ⅰ组),其中用药组每次口服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1个疗程为20d;对照组用 安慰剂替代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299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开放研究(Ⅱ组),服药方法同Ⅰ组用 药组。两组患者基础用药均为复方丹参注射液。 结果 Ⅰ组和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1%和 63.9%,治疗后第11天和第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和中度升高为主,Ⅰ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 1.4%,Ⅱ组为8.7%。停药后,ALT和AST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用药3d后出现腹泻,停 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 dl 3 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疗效显著,不良反 应可逆,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必普软胶囊 药物治疗 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 多中心开放 神经功能 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形态与腰椎曲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兰俊 陈其昕 +1 位作者 翟晓军 陈之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162,共4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的形态变化以及腰椎曲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2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33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5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MRI片输入电脑,在MRI正中失状面的T2WI图像上观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的形态变化以及腰椎曲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2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33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5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MRI片输入电脑,在MRI正中失状面的T2WI图像上观察椎间盘的信号,椎间隙的前高、中高和后高,椎间隙的角度以及腰椎曲度。结果:(1) 椎间隙高度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 (2)椎间隙角度以及腰椎曲度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椎间隙的角度和腰椎曲度呈正相关, (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椎间隙的形态以及腰椎曲度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形态 腰椎曲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玲 徐梦菲 +4 位作者 刘曦 王维维 陈三妹 程锦国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2,338,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脂治疗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治疗组及糖尿病...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脂治疗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高脂治疗组及糖尿病治疗组用0.2 mg·kg-1·d-1B06灌胃8周。治疗结束后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AMP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磷酸化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组及糖尿病组大鼠肝脏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2型糖尿病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组织p-AMPKα表达降低;经B06干预后,糖尿病大鼠和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形态学损害明显得到改善,且肝脏组织p-AMPK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肝脏p-AMPKα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姜黄素衍生物B06 AMP活化蛋白激酶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细胞信号通路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国平 郑强 +6 位作者 杨金凤 郭春娟 沈丹 石东燕 徐玉林 潘志军 王金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6,共10页
通过模拟来研究微重力对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利用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剂或抑制剂来调节这一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骨细胞分化诱导条件下,微重力降低了hMSC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并且成骨细胞标记性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R... 通过模拟来研究微重力对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利用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剂或抑制剂来调节这一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骨细胞分化诱导条件下,微重力降低了hMSC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并且成骨细胞标记性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受到抑制.相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2)的表达则增加.同时,微重力也降低了ERK的磷酸化水平,而增加了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使用p38MAPK的抑制剂SB203580能够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但不能降低PPARγ2的表达水平.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能增加Runx2的表达水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增加了ERK的磷酸化水平,但也不能显著增加成骨细胞标记性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BMP,FGF2和SB203580三种因子组合来调控微重力下的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表明三者的协同作用能显著逆转微重力对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还说明,模拟微重力应该是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来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提升脂肪细胞分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形成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重力 成骨形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的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之青 陈其昕 +1 位作者 李方财 楼才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27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1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X线片及MRI片输入计算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前高、后高及矢状...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11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对照组27例,L4/5椎间盘轻度退变组53例,重度退变组31例。将所有研究对象的X线片及MRI片输入计算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的前高、后高及矢状径,并计算椎体矩形指数及相对高度和矢状径,在MRI上观察退变椎间盘相邻椎体骨髓信号改变。结果:(1)对照组L4、L5椎体矩形指数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L4、L5椎体矩形指数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L4、L5椎体相对前高和后高在对照组、腰椎间盘轻度和重度退变组逐渐减小而相对矢状径逐渐增加,两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椎体骨髓的MRI信号改变区域主要位于外周终板的下方,重度退变组的信号改变率大于轻度退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时椎体倾向扁平化,其扁平化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体结构 形态学 影像学检查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产KPC大肠埃希菌ST131和ST405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永禄 李佳萍 +3 位作者 顾丹霞 林晓伟 吕火烊 张嵘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快速检测产KPC大肠埃希菌ST131、ST405,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46株大肠埃希菌,扩增blaKPC耐药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进行分...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快速检测产KPC大肠埃希菌ST131、ST405,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46株大肠埃希菌,扩增blaKPC耐药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进行分型。MALDI-TOF MS对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并对不同克隆的峰图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算法统计,获得分型区分的特征峰。结果 46株KPC型大肠埃希菌均携带KPC-2耐药基因,MLST方法检测到2种ST型,分别为ST131和ST405。主成分分析图显示ST131和ST405可分为2簇,其中2株ST131和3株ST405分类错误。ClinProTools软件4种算法结果基本相似,方法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3.27%和97.92%。用于区分ST131和ST405的特征峰主要为8 331.84、4 166.44、4 860.21和2 783.66 Da。这4个峰区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有较高准确性。结论采用MALDI-TOF MS可快速区分产KPC大肠埃希菌ST131和ST405,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区分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能用于大肠埃希菌克隆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大肠埃希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质谱分型 ST131 ST4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蔡立柏 刘延锦 +6 位作者 刘阳阳 梁郝 魏泽旭 白井双 张玉坤 王楚 崔妙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辅助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9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辅助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主动和被动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住院天数和相关费用的差异。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主动和被动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抗病毒药物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费琳 胡征 +1 位作者 吴丹丹 刘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评价2种抗病毒药物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或预先应用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或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VGC)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上述药物对... 目的评价2种抗病毒药物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或预先应用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或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VGC)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上述药物对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8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本项研究。术后6个月内,VGC组、PCV组和空白对照组(Sham组)患者CMV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7.5%,18.9%和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GC组和PCV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VGC组、PCV组和Sham组患者CMV肺炎发病率分别为6例(20.6%),5例(13.5%)和3例(18.7%),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6个月后,VGC组、PCV组和Sham组患者重症CMV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3.8%,0和12.5%,其中PCV组重症CMV肺炎发病率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PCV可以预防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发生。与VGC相比,PCV对术后早期重症CMV肺炎的预防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 缬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 肺炎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前体蛋白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园园 吴玉泉 +3 位作者 蔡韵 吴晓虹 胡金华 陈怀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分析血栓前体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栓前体蛋白[(9.27±2.29)mg/Lvs(2.20±0.30)mg/L,P=0.000]、纤维蛋白原[(3.79±1.06)g/L vs(3.30±0.69)g/L,P=0.012]和D-二聚体[(1154.05±1038.54)μg/L vs(696.33±443.18)μg/L,P=0.035]明显升高。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mm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内膜中层厚度<1.0mm患者[(10.12±2.46)mg/L vs(7.79±0.30)mg/L,P<0.01];脑梗死组患者血栓前体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518,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蛋白质前体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c-myc基因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海卫 沈中华 +2 位作者 王军 景华 李德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是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应答基因c-myc是促进平滑肌细胞持续增殖的关键基因。探讨针对c-myc基因的RNA干扰对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体...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是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应答基因c-myc是促进平滑肌细胞持续增殖的关键基因。探讨针对c-myc基因的RNA干扰对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s,构建3对针对c-myc基因的RNA干扰序列(siRNA-1#、siRNA-2#、siRNA-3#)和1组阴性对照序列,以Lipo2000为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细胞,Q-RT-PCR检测c-my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c-myc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和活性。结果转染3对siRNA序列48h后,各组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组,3组转染组之间c-myc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转染siRNA-1#、siRNA-2#序列后,c-myc蛋白表达低于转染siRNA-3#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组,而转染siRNA-3#序列组c-myc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转染24 h各组间细胞活性未见显著差异,48h时细胞活性与24h相比无显著增加,至72h时各组细胞活性有明显增加,以转染siRNA-1#序列组增加量最少。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组抑制效率基本保持为零水平。转染siRNA-1#、siRNA-2#序列后,24、48、72 h后抑制效率逐渐增加,转染siRNA-3#序列后72h后其抑制效率开始降低,各相同时间点以转染siRNA-1#序列后抑制效率最高。结论体外转染c-myc基因siRNA序列,能显著降低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细胞活性和增殖。随着作用时间延长,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后细胞活性缓慢增加,而抑制效应持续显著增加,以siRNA-1#序列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血管平滑肌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弱视患者空间视觉缺损特点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峰伟 孙朝晖 +4 位作者 杨羿 王丽萍 汤霞靖 陈彬彬 于晓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目的:评价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并基于M-P视觉通道理论分析单眼弱视空间视觉缺损的机制.方法:采用ETDRS数字视力表和OptecR6500视功能检测仪检测111例7~34岁单眼弱视者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视锐度和对比敏... 目的:评价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并基于M-P视觉通道理论分析单眼弱视空间视觉缺损的机制.方法:采用ETDRS数字视力表和OptecR6500视功能检测仪检测111例7~34岁单眼弱视者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视锐度和对比敏感度函数,通过视锐度和对比敏感度函数衍生计算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AULCSF)、峰值对比敏感度(Smax)、Smax所对应的空间频率(Frmax)以及截止空间频率(CutSF),分析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特点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单眼弱视者的弱视程度与双眼对比敏感度AULCSF差值呈负相关(r=-0.83,P〈0.01),弱视眼视锐度与AULCSF、CutSF、Smax、Frmax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0.80、-0.73和-0.56,P〈0.01).不同程度弱视患者视锐度、AULCSF、Smax、Frmax及CutSF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弱视者非弱视眼视锐度、AULCSF、Smax、Frmax及CutS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者的弱视眼与非弱视眼AULCSF和Frmax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max和Cut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重度弱视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AULCSF、Smax、Frmax及Cut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弱视者弱视眼在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弱视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视锐度与AULCSF、CutSF、Smax、Frmax在弱视者空间视觉评价时呈现趋势一致性.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弱视眼的整体空间视觉功能逐渐下降,视觉系统的高频端分辨率逐渐减弱和最佳对比度识别能力降低,最适空间频率向低空间频率偏移.在轻度弱视者中,M细胞通道无明显异常,P细胞各亚型的敏感性下降;而中高度弱视者中,M和P细胞通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以P细胞通道受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病理生理学 视觉 对比敏感度 曲线下面积 统计学(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骨肉瘤患者PBMCs来源γδT细胞抗骨肉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朝旭 唐际存 +1 位作者 孙凌凌 叶招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唑来膦酸联合IL-2体外扩增原发性、复发性和转移性骨肉瘤患者PBMCs来源γδT细胞,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γδT细...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唑来膦酸联合IL-2体外扩增原发性、复发性和转移性骨肉瘤患者PBMCs来源γδT细胞,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γδT细胞分泌IFN-γ情况,并应用不同的抗体确定γδT细胞识别、杀伤骨肉瘤细胞的途径。建立裸鼠HOS骨肉瘤移植瘤模型,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唑来膦酸、γδT细胞及唑来膦酸联合γδT细胞,观察并比较不同方法对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骨肉瘤患者PBMCs体外经过唑来膦酸联合IL-2刺激可高度选择性扩增γδT细胞,并且扩增后的γδT细胞具有杀伤骨肉瘤细胞的能力。唑来膦酸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可显著增强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γδT细胞识别、杀伤唑来膦酸预处理骨肉瘤细胞主要通过TCR途径和穿孔素-纤溶酶途径,NKG2D途径和TRAIL途径发挥作用较小。体内实验表明,唑来膦酸联合γδT细胞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强烈而持久,显著优于单独唑来膦酸治疗组和单独γδT细胞治疗组。结论唑来膦酸能够促进骨肉瘤患者PBMCs来源γδT细胞的增殖,并能够增强γδT细胞的抗骨肉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ΓΔT细胞 唑来膦酸 细胞毒活性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增强人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朝旭 唐际存 叶招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唑来磷酸法扩增骨肉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情况;LDH法检测骨...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唑来磷酸法扩增骨肉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情况;LDH法检测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IFN-γ对骨肉瘤细胞Fas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P<0.01)。抗人FasL抗体对γδT细胞杀伤OS细胞作用影响较小(P>0.05);但能显著阻断γδT细胞杀伤IFN-γ预处理OS细胞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γ可增强骨肉瘤患者γδT细胞的抗骨肉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骨肉瘤 干扰素Γ ΓΔ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假体柄形状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俞学中 郭乙木 +2 位作者 李俊 张蕴秋 何荣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柄承受压力作用下,假设股骨和假体柄为完全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面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获得了界面剪切应力和径向应力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界面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z=0处,即股骨颈的截面上.随着z的增...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柄承受压力作用下,假设股骨和假体柄为完全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面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获得了界面剪切应力和径向应力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界面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z=0处,即股骨颈的截面上.随着z的增大,界面剪应力呈幂指数减小.重要的是使得股骨假体柄与股骨之间界面应力在假体柄轴向上沿长度保持为一定常数且与施加于假体柄z=0处的压力相平衡,这样就不会出现股骨局部应力集中和假体柄下沉的现象.假设0<z<0.1 m区域内的剪应力值等于z=0.1 m处的值,计算出假体柄半径a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进而为假体柄表面尺寸的设计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关节 应力分析 假体柄 尺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