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组织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树元 蒋天安 +1 位作者 余永红 胡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的优缺点,探讨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组织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8 G巴德一次性自动活检枪对甲组226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组织穿刺活检术,乙组261例慢性肾...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的优缺点,探讨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组织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8 G巴德一次性自动活检枪对甲组226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组织穿刺活检术,乙组261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按相同的穿刺活检标准决定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取出的肾组织标本能完成完整的病理诊断,视作活检成功;术中记录穿刺次数,术后观察并发症。结果甲、乙两组患者平均每例的肾活检穿刺次数各为(2.97±0.43)次和(303±0.72)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各为4.9%和2.7%、活检成功率各为98.2%和98.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穿刺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使用穿刺架法穿刺失败主要是因为患者特别肥胖或肾脏位置特殊,徒手法穿刺失败主要与穿刺时穿刺枪的稳定性有关。结论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法肾穿刺活检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徒手法更适合特别肥胖及某些肾脏位置特殊的患者,可作为使用穿刺架法重要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徒手 穿刺架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分型
2
作者 赵联霞 项尖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膀胱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并结合病理机制进行分型及超声鉴别诊断。结果:本组彩超诊断...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分型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膀胱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并结合病理机制进行分型及超声鉴别诊断。结果:本组彩超诊断符合率为78.1%(25/32例)。根据超声所见及手术、膀胱镜和病理结果,将其声像图表现分为3型,Ⅰ型:局灶性增厚型18例;Ⅱ型:结节型7例;Ⅲ型:弥漫增厚型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慢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和PGA指数对评价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芳 魏琳 +3 位作者 汤晓飞 王珊珊 包剑锋 郑哲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 cation,VTQ)技术和由凝血酶原时间、谷氨酰转肽酶与载脂蛋白A1组成的PGA指数无创评价酒精性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长期饮酒史患者64例,应用VTQ技术检测肝超声弹性...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 cation,VTQ)技术和由凝血酶原时间、谷氨酰转肽酶与载脂蛋白A1组成的PGA指数无创评价酒精性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长期饮酒史患者64例,应用VTQ技术检测肝超声弹性,测得靶区肝VTQ值,计算PGA指数。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无明显肝纤维化组(n=11)、肝纤维化组(n=10)、明显肝纤维化组(n=14)、肝硬化组(n=29),比较VTQ值和PGA指数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无明显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明显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的VTQ值分别为(1.38±0.33),(1.49±0.30),(1.76±0.22)和(2.28±0.53)m/s;PGA指数分别为2.09±0.94,2.30±1.06,3.57±1.09和5.21±1.99。两种技术测值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相关,VTQ的相关系数为0.719,PGA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683(均P<0.01)。结论:VTQ技术与PGA指数均能无创定量评价酒精性肝纤维化程度,VTQ技术作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较PGA指数更准确,两种检查方法结合有助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酒精性肝纤维化 声触诊组织量化 PGA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翁锡君 谢立平 +4 位作者 郑祥义 汪朔 蔡柏森 项尖尖 尤启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06-240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 T3a期,110例)和局...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 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_2期,112例)。采用Gleason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leason评分、tPSA、f/t及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tPSA、f/t、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95%CI(0.549,0.697)〕、0.653〔95%CI(0.582,0.725)〕、0.338〔95%CI(0.267,0.408)〕、0.708〔95%CI(0.641,0.7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最佳界点为0.27μg·L^(-1)·cm^(-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0%、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SAD是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危险因素〔OR=4.639,95%CI(1.303,16.514),P=0.018〕。结论 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包膜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