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共享文化符号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沈桂萍
王迎春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共享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体系构成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共享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符号、以共享物质遗存为载体的物质文化符号、以共享传统节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以共享象征标识为载体的政治象征符号四重维度,分...
共享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体系构成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共享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符号、以共享物质遗存为载体的物质文化符号、以共享传统节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以共享象征标识为载体的政治象征符号四重维度,分别对应认知功能、情感功能、价值功能与行为功能。在长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四重维度分别诠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形成“符号认知、情感投射、价值内化、行为外显”的完整闭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需从多维时空场域活跃的共享文化符号入手,从构建彰显中华文化整体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符号的表达体系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认同实践路径:树立和突出共享语言文字符号,构筑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根基;树立和突出共享物质文化符号,激发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鸣;树立和突出共享传统节庆符号,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树立和突出共享政治象征符号,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文化符号
中华文化认同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共享文化符号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沈桂萍
王迎春
机构
浙江大学
国家制度研究院
浙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
中央
民族
大学
民族
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博物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23VXJ005)。
文摘
共享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体系构成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共享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符号、以共享物质遗存为载体的物质文化符号、以共享传统节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以共享象征标识为载体的政治象征符号四重维度,分别对应认知功能、情感功能、价值功能与行为功能。在长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四重维度分别诠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形成“符号认知、情感投射、价值内化、行为外显”的完整闭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需从多维时空场域活跃的共享文化符号入手,从构建彰显中华文化整体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符号的表达体系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认同实践路径:树立和突出共享语言文字符号,构筑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根基;树立和突出共享物质文化符号,激发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鸣;树立和突出共享传统节庆符号,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树立和突出共享政治象征符号,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方向。
关键词
共享文化符号
中华文化认同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Keywords
Shared cultural symbols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ternal logic
Practical path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共享文化符号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沈桂萍
王迎春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