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
作者 陈云敏 施建勇 +1 位作者 朱伟 詹良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5-182,共18页
地下水土环境污染评估、控制及修复已成为我国环保领域的重大需求。利用岩土工程的手段来解决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是最为经济、最符合国情的途径之一,也是环境岩土工程工作者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水土环境污染控制方面重大需求及现阶段我... 地下水土环境污染评估、控制及修复已成为我国环保领域的重大需求。利用岩土工程的手段来解决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是最为经济、最符合国情的途径之一,也是环境岩土工程工作者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水土环境污染控制方面重大需求及现阶段我国迫需解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来阐述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及工程实践进展,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可持续填埋处置,废弃泥的工程特性、工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土体和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和土工合成材料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填埋处置 废弃泥 土体污染 地下水污染 土工合成材料 可持续防控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桐油和糯米汁改善黏土的强度及环境土工特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唐晓武 林廷松 +2 位作者 罗雪 应丰 李振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4-1329,共6页
充分利用桐油防渗性好、附着力强、耐酸碱、耐水、耐日光大气等性能和糯米汁黏糊度高、吸附强、胀度小等特点,将桐油、糯米汁掺入黏土中改善其环境土工特性。渗透、强度、等温吸附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经桐油、糯米汁改良后,在最优... 充分利用桐油防渗性好、附着力强、耐酸碱、耐水、耐日光大气等性能和糯米汁黏糊度高、吸附强、胀度小等特点,将桐油、糯米汁掺入黏土中改善其环境土工特性。渗透、强度、等温吸附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经桐油、糯米汁改良后,在最优质量比例为90∶5∶5时,渗透系数比未改良土下降2个数量级,同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尤其对Cu2+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并且明显地降低Cu2+的扩散系数。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未改良土和混合土进行了微观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桐油能很好地分散并渗入黏土表面形成附着良好的包膜层。萧山黏土混合桐油和糯米汁后极大地改善了其作为黏土衬垫的环境土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衬垫 桐油 糯米汁 渗透系数 吸附性能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土工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6
3
作者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共46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固体废弃物产量迅速增大,地下水土污染不断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岩土工程研究者力图利用岩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岩土工程学科的一个新兴分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固体废弃物产量迅速增大,地下水土污染不断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岩土工程研究者力图利用岩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岩土工程学科的一个新兴分支——环境土工。环境土工问题伴随着生化反应、物理变化和机械运动等过程,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基本理论体系。该文论述了土体的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运移、溶质迁移和孔隙气运移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生化反应–骨架变形–水气运移–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模型及其控制方程,界定并明确了模型参数及测试方法;揭示了高厨余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存在严重的生化降解酸化抑制、骨架弱化和液气传导相互阻滞现象,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压缩变形和液气产生及运移、污染物迁移与土体固结相互作用、污染物击穿防污屏障及覆盖屏障防水闭气的内在机理;结合笔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环境土工研究和工程实践积累,总结了所提出的填埋场固废降解程度、渗滤液产量、填埋气收集率、填埋体沉降与填埋场容量、填埋场边坡稳定、防污屏障服役寿命评价方法以及所研发的填埋场液气立体导排、新型防污屏障和TDR污染土勘察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工 生化反应 骨架变形 水气运移 溶质迁移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某深基坑开挖的实测性状和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应宏伟 杨永文 +1 位作者 胡安峰 谢康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0-93,共4页
介绍杭州某深大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深厚软土地基大型基坑的水平位移偏大,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基坑的"... 介绍杭州某深大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深厚软土地基大型基坑的水平位移偏大,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基坑的"蠕变"现象明显;坑外地表沉降呈抛物线型分布,沉降影响范围大于开挖深度的1.5倍,最大沉降位于坑外约0.62倍挖深处,最大沉降值约0.37倍挖深,最大沉降约为最大水平位移的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软土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膜/GCL界面剪切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宏伟 林伟岸 +1 位作者 詹良通 陈云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土工复合膨润土垫(GCL)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良好的防渗隔气功能以及抗张拉的能力使其与HDPE土工膜(GM)的联合使用在填埋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GM/GCL界面较低的剪切强度易导致填埋场衬垫系统等失稳。利用大尺寸界面直剪仪进行三种... 土工复合膨润土垫(GCL)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良好的防渗隔气功能以及抗张拉的能力使其与HDPE土工膜(GM)的联合使用在填埋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GM/GCL界面较低的剪切强度易导致填埋场衬垫系统等失稳。利用大尺寸界面直剪仪进行三种不同土工膜与GCL界面的剪切试验,重点研究GCL不同加载水化顺序对膨润土挤出及界面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燥状态下,粗糙土工膜/GCL界面的峰值强度较大于光滑土工膜/GCL界面的峰值强度,但粗糙土工膜/GCL界面表现出强烈的应变软化特性,其残余强度接近于光滑土工膜/GCL界面的强度;不同加载水化顺序是影响膨润土挤出的重要因素,并严重影响界面剪切强度;膨润土挤出造成粗糙土工膜/GCL界面的峰值摩擦角降低3.5°,大位移摩擦角降低7.6°,接近光滑土工膜/GCL界面的摩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复合膨润土垫 土工膜 剪切强度 应变软化 膨润土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某深厚软土基坑的实测性状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应宏伟 孙威 +1 位作者 吕蒙军 陈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24-430,共7页
详尽分析了杭州某上部带有较厚硬壳层的深厚软黏土地基中,开挖深度为17.4~19.8 m,采用地下连续墙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护结构的超深基坑工程的实测性状。现场监测内容包括基坑侧壁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及内支撑轴力。研究表... 详尽分析了杭州某上部带有较厚硬壳层的深厚软黏土地基中,开挖深度为17.4~19.8 m,采用地下连续墙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护结构的超深基坑工程的实测性状。现场监测内容包括基坑侧壁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及内支撑轴力。研究表明,本案例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之比hm m?/H介于0.24%~0.75%,最大水平位移超过100 mm,其中蠕变变形占总侧向变形的比例高达44%~56%,基坑水平位移蠕变速率为0.15~0.76 mm/d,蠕变速率与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底附近土层性质有密切关系;"T"型地下连续墙和隔断墙技术对减小侧壁土体变形有一定作用。基坑坑外横向地面沉降大致呈抛物线分布,坑外纵向沉降大致呈马鞍形,地表周围土体最大沉降与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之比vm m?/H介于0.26%~0.7%,最大沉降量与坑壁最大侧向位移量的关系大致为vmax hmax???~hmax2.57?,沉降蠕变速率为0.1~0.6 mm/d。随着开挖及相邻支撑的浇筑及拆除,多层支撑支护结构中各层支撑的轴力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水平位移 沉降 蠕变速率 支撑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土工复合排水网衬里的界面剪切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林伟岸 詹良通 +1 位作者 陈云敏 王香治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697,共5页
采用大尺寸界面直剪仪对土工复合排水网与粗糙土工膜以及土工织物之间界面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土工网芯较大地影响了含土工复合排水网衬里的界面剪切特性。对于挤压型土工膜/土工复合排水网界面,当正应力大于210 kPa时,土... 采用大尺寸界面直剪仪对土工复合排水网与粗糙土工膜以及土工织物之间界面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土工网芯较大地影响了含土工复合排水网衬里的界面剪切特性。对于挤压型土工膜/土工复合排水网界面,当正应力大于210 kPa时,土工网芯严重破坏了土工膜粗糙表面,导致其界面强度参数减少,峰值摩擦角从17.4°降低到8.6°。而对于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排水网界面,当正应力大于50 kPa时,土工网芯的嵌固作用较大地增加了犁沟分量,使其界面强度参数显著增加,峰值摩擦角从10.6°增加到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膜 土工复合排水网 土工织物 土工网芯 大尺寸界面直剪仪 剪切强度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界面软化特性的垃圾填埋场斜坡上土工膜内力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林伟岸 朱斌 +1 位作者 陈云敏 詹良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63-2069,共7页
为分析垃圾填埋场斜坡上防渗系统中的土工膜在上覆垃圾堆体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考虑土工膜-黏土界面的应变软化特性,通过建立土工膜受力的平衡方程获得了土工膜拉应力的解析解。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分析土工膜-黏土界面不同位... 为分析垃圾填埋场斜坡上防渗系统中的土工膜在上覆垃圾堆体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考虑土工膜-黏土界面的应变软化特性,通过建立土工膜受力的平衡方程获得了土工膜拉应力的解析解。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分析土工膜-黏土界面不同位置所处的3种应力状态:弹性状态、软化状态及残余状态,从而使得垃圾填埋场斜坡上土工膜的受力分析更为合理。参数分析显示,当软化阶段的强度损失及残余位移与峰值位移的差值较小时,土工膜-黏土界面的峰值强度对土工膜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较小,而其残余强度是主要控制因素;而当土工膜-黏土界面的软化特征较明显时,则峰值强度和残余位移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另外,土工膜上覆堆体高度、斜坡坡度及土工膜锚固长度对土工膜拉应力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膜 拉应力 黏土衬垫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壤岩土工程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世英 凌道盛 +1 位作者 吴晓君 陈云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7-784,共8页
针对中国探月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月壤特性问题,综述国内外月壤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模拟月壤和机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给出模拟月壤的粒度分布、密度、孔隙比、强度指标和压缩指数等几参数的取值范围.总结出模拟月壤三轴试验的主... 针对中国探月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月壤特性问题,综述国内外月壤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模拟月壤和机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给出模拟月壤的粒度分布、密度、孔隙比、强度指标和压缩指数等几参数的取值范围.总结出模拟月壤三轴试验的主要控制指标有:相对密度、围压、剪切速率等,并简要分析高真空度对模拟月壤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月球车研制中月壤对车轮牵引特性的影响、软着陆中月壤对足垫冲击响应等研究的发展现状的回顾,指出离散元方法在月壤特性分析和机构与模拟月壤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针对新型模拟月壤研制、模拟月壤本构关系和多种月面环境耦合下对月壤性能的影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月壤 抗剪强度 拉伸强度 压缩指数 清洁度 接触模型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俞建霖 夏霄 +1 位作者 张伟 胡立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11-318,共8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基坑的开挖必将改变周围土体应力场,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以杭州一紧邻地铁隧道的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Plaxis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以及临近隧道变形进行模...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基坑的开挖必将改变周围土体应力场,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以杭州一紧邻地铁隧道的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Plaxis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以及临近隧道变形进行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基坑外土体位移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以及临近隧道产生向基坑方向的位移,变形规律与开挖工况以及距基坑远近密切相关。本文结果为类似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盾构隧道 现场监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纺土工织物保土应用中的概率设计准则 被引量:6
11
作者 佘巍 陈轮 王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2-2054,2059,共4页
保土准则是土工织物反滤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设计准则保土有余,透水不足。介绍了无纺土工织物的两种孔洞分布曲线,计算了土颗粒透过织物的概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率保土准则。该准则对土体中的骨架颗粒和小颗粒... 保土准则是土工织物反滤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设计准则保土有余,透水不足。介绍了无纺土工织物的两种孔洞分布曲线,计算了土颗粒透过织物的概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率保土准则。该准则对土体中的骨架颗粒和小颗粒透过织物的概率分别加以限制,既能保持土体稳定,又能防止淤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土工织物 反滤 孔洞分布曲线 概率保土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膜/土工织物界面大型斜坡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伟岸 张宏伟 +1 位作者 詹良通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50-1956,共7页
复合衬垫系统广泛应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是防止渗沥液污染物渗漏扩散的重要屏障。在垃圾重力及沉降作用下易造成斜坡上复合衬垫系统拉伸破坏或沿其界面产生滑移而失稳。目前,由于缺乏对复合衬垫系统内部剪力传递机理的认识,仍难完全解... 复合衬垫系统广泛应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是防止渗沥液污染物渗漏扩散的重要屏障。在垃圾重力及沉降作用下易造成斜坡上复合衬垫系统拉伸破坏或沿其界面产生滑移而失稳。目前,由于缺乏对复合衬垫系统内部剪力传递机理的认识,仍难完全解决以上两大岩土工程问题。因此,设计并采用复合衬垫系统大型斜坡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其内部剪力传递机理的研究。该装置通过砂袋加载模拟填埋过程,采用手拉葫芦为核心的滑移控制系统再现了土工膜/土工织物界面的渐进累积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当外部剪力小于峰值强度时,界面不会进入残余状态,上覆的土工合成材料锚固端的拉力也非常小;但当外部剪力超过界面峰值强度时,界面就会逐渐进入残余状态,并最终达到残余强度。同时,薄弱界面上覆的土工合成材料锚固端的拉力也显著增加,严重时甚至被完全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衬垫系统 土工膜/土工织物界面 大型斜坡模型试验 渐进累积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斜坡上土工膜受力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伟岸 张宏伟 +2 位作者 詹良通 朱斌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68-2275,共8页
由于垃圾土沉降大,斜坡上土工膜易受到较大下拽力而破损,影响衬垫系统防渗功能。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填埋场斜坡上土工膜在垃圾土重力和沉降作用下的拉力和应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FLAC数值对比分析,可获得如下结论:试验采用的模型垃圾土... 由于垃圾土沉降大,斜坡上土工膜易受到较大下拽力而破损,影响衬垫系统防渗功能。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填埋场斜坡上土工膜在垃圾土重力和沉降作用下的拉力和应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FLAC数值对比分析,可获得如下结论:试验采用的模型垃圾土能很好地模拟现场垃圾土,模型土最大沉降量可达土层厚度的20%;土工膜存在中性点,以中性点为界土工膜可分为受拉区和受压区,中性点的位置与坡度和沉降有关,从坡顶到中性点拉应变逐渐变小,从中性点到坡脚压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坡度和沉降是影响土工膜拉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坡度或沉降越大,拉力越大,沉降是通过改变界面强度的发挥程度来影响土工膜拉力的发展;当采用单糙面土工膜(上光下糙)时,外部作用力很难向土工膜下界面传递,土工膜锚固端拉力几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土工膜拉力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 强度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图像分析法研究有纺土工织物单向受拉时孔径的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佘巍 唐晓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2-1526,共5页
现有反滤设计中保土准则使用土工织物未受拉时的等效孔径,但平面单向拉伸会导致该值变化,变大则不满足保土准则,变小则不满足透水准则及淤堵准则。有纺织物孔径由孔径分布曲线和特征孔径反映,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对两种有纺土工织物单向... 现有反滤设计中保土准则使用土工织物未受拉时的等效孔径,但平面单向拉伸会导致该值变化,变大则不满足保土准则,变小则不满足透水准则及淤堵准则。有纺织物孔径由孔径分布曲线和特征孔径反映,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法对两种有纺土工织物单向受拉时孔径变化进行精确测定。有纺织物被单向张拉至3%,6%,9%和12%的平面应变,随着拉应变的增加,两种有纺土工织物开孔面积率增大;孔径分布曲线向孔径大的方向移动;3种特征孔径值(O30,O50和O95)增大,其变化率都与拉应变呈近似线性关系,且小孔径部分相对于大孔径部分随拉伸应变的增长而增大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纺土工织物 单向拉应变 数字图像分析 开孔面积率 孔径分布曲线 特征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阻隔墙中土工复合膨润土防水毯搭接区渗透系数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詹良通 丁兆华 +2 位作者 谢世平 李育超 何顺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87-2394,2404,共9页
土工复合膨润土防水毯(geosynthetic clay liners,简称GCLs)在污染场地竖向阻隔墙中应用是一项新技术,通过防水毯相邻幅间搭接区域土工织物的绕渗控制是该技术关键点之一,目前尚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支撑。研制了尺寸为1 200 mm×700 ... 土工复合膨润土防水毯(geosynthetic clay liners,简称GCLs)在污染场地竖向阻隔墙中应用是一项新技术,通过防水毯相邻幅间搭接区域土工织物的绕渗控制是该技术关键点之一,目前尚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支撑。研制了尺寸为1 200 mm×700 mm×700 mm的搭接渗透仪器,在1 m水头差下开展了5级压力(10、25、50、100、150 kPa)下的GCL搭接渗透试验,测量了含500mm搭接区的GCL渗流通量,探究了侧向压力和搭接区是否涂抹膨润土膏对等效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GCL搭接区在渗透初期存在明确的绕流现象,由于绕渗的存在,GCL搭接区域的等效渗透系数ko比完整GCL渗透系数大,搭接区未涂抹膨润土膏时,在低压力(p=10 kPa)作用下前者是后者的5.6倍。(2)搭接区域等效渗透系数随侧向压力增大而减小,在搭接区未涂抹膨润土膏和低压力(p=10 kPa)作用下,搭接区域等效渗透系数ko等于2.27×10^(-8) cm/s,当侧向压力达到100k Pa后,等效渗透系数ko降低至5.93×10^(-9)cm/s。(3)搭接区涂抹膨润土膏能有效提高防渗性能,在各级侧向压力下,GCL搭接区域等效渗透系数ko均低于未涂抹膨润土膏时的,且在高压力状态下(p=150k Pa),ko值降低至5.15×10^(-1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复合膨润土防水毯(GCL) 搭接 渗透系数 膨润土 竖向阻隔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土工格栅加筋铁路道床累积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边学成 陈华晗 +1 位作者 何波 宫小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8,共9页
散粒体道床层的循环累积变形是有砟轨道沉降的主要来源,文章采用有砟轨道路基模型试验来研究道砟层与底砟层间布置土工格栅加固道床控制有砟轨道沉降,开展了高速和重载等不同列车荷载下与不同类型土工格栅加固条件下的多组循环加载试验... 散粒体道床层的循环累积变形是有砟轨道沉降的主要来源,文章采用有砟轨道路基模型试验来研究道砟层与底砟层间布置土工格栅加固道床控制有砟轨道沉降,开展了高速和重载等不同列车荷载下与不同类型土工格栅加固条件下的多组循环加载试验,加载过程中全程监测道砟层累积沉降、轨枕振动、道砟层底部土压力与土工格栅应变数据并进行分析,以研究土工格栅控制有砟轨道道床沉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对于控制道砟层累积沉降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但当土工格栅的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刚度对土工格栅控制沉降效果的影响不大;土工格栅能够显著减小轨枕下方道砟层土压力峰值,从而降低道砟磨耗破碎程度及由此引起的道床沉降;道砟层累积沉降的发展意味着道砟颗粒的错动,而道砟颗粒的错动与位移将引起嵌锁于道砟层中的土工格栅发生张拉,从而土工格栅将反过来对道砟颗粒的进一步位移错动形成侧向约束,体现于宏观即表现为道砟层累积沉降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土工格栅 加固作用 加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动力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中的宏细观思维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燕国 陈仁朋 +1 位作者 陈云敏 黄博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土动力特性的复杂性和室内外试验对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促进作用,决定了土动力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目前土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土动力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宏观与细观相结合的创新思维,... 土动力特性的复杂性和室内外试验对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促进作用,决定了土动力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目前土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土动力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宏观与细观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提高其宏观调查与问题抽象能力、细观观测与机理揭示能力,正确掌握土的基本动力特性及其工程性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创新性 实验教学 宏细观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非线性模糊随机损伤
18
作者 王亚军 张我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针对非确定损伤理论在非线性损伤力学研究中的空白,基于3种典型模糊损伤分布:降半分布、秋千分布和组合秋千分布,提出了服从β分布平面应变各向异性初始模糊随机损伤场,推演了损伤矢量临界值算法及平面应变损伤有效张量和模糊随机有效... 针对非确定损伤理论在非线性损伤力学研究中的空白,基于3种典型模糊损伤分布:降半分布、秋千分布和组合秋千分布,提出了服从β分布平面应变各向异性初始模糊随机损伤场,推演了损伤矢量临界值算法及平面应变损伤有效张量和模糊随机有效弹性矩阵族。由损伤材料粘-弹-塑性应变率演化通式,修正了Mohr-Coulomb损伤破坏准则下粘-弹-塑性模糊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就土方开挖损伤增益特征,构造了基于模糊衰减模型的模糊随机损伤增量方程及其随机数字特征,实现了对粘-弹-塑性模糊随机损伤增量方程卸载模型的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模糊随机损伤 模糊衰减模型 卸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与离心机模型试验验证
19
作者 夏鹏 周燕国 +1 位作者 刘凯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7-211,共5页
2008汶川地震出现了砂砾土大范围液化致灾现象,现场震害调查表明砂砾土场地存在砾石效应影响,现有砂土场地的震后沉降评价方法不适用于砂砾土场地。对此,在“张-社本”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考虑砾石含量的砂砾土振动体... 2008汶川地震出现了砂砾土大范围液化致灾现象,现场震害调查表明砂砾土场地存在砾石效应影响,现有砂土场地的震后沉降评价方法不适用于砂砾土场地。对此,在“张-社本”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考虑砾石含量的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然后开展动三轴试验确定评价方法中的相关参数,最后开展3组典型砾石含量的砂砾土地基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砾石含量越高,振动引起的场地沉降变形越小;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新近沉积砂砾土场地的震后沉降,但对存在地震历史影响的砂砾土场地,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较为保守,建议进一步发展考虑地震历史效应的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土 动三轴试验 振动体变 沉降 离心机振动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衬垫土工膜褶皱网络水力连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成 詹良通 +1 位作者 徐文杰 陈云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85-3694,共10页
褶皱的水力连通长度是复合褶皱渗漏量评估的关键参数,褶皱网络的水力连通性分析还缺乏客观高效的分析方法。基于对漏洞周围水头分布的简化,提出以搜索长度为标准判定褶皱间水力连通性。通过将褶皱线段化,建立了褶皱网络连通性数字化分... 褶皱的水力连通长度是复合褶皱渗漏量评估的关键参数,褶皱网络的水力连通性分析还缺乏客观高效的分析方法。基于对漏洞周围水头分布的简化,提出以搜索长度为标准判定褶皱间水力连通性。通过将褶皱线段化,建立了褶皱网络连通性数字化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研究了该方法在文献报道的褶皱网络和处于良好状态的GM/GCL(土工膜/土工复合膨润土垫)衬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搜索长度的定义给出了判定褶皱间水力连通性的客观标准,能反映衬垫的不同参数(如水头、界面导水系数以及渗透系数等)对褶皱间水力连通性的影响。褶皱线段化使褶皱位置和尺寸的描述更容易,数字化的水力连通分析简便且高效。基于该水力连通性分析方法的渗漏量评估结果偏保守。在进行渗漏量计算时,若假定统一的长度来描述褶皱网络,则需要根据漏洞频率的不同选择不同值。该水力连通性分析方法作为渗漏量评估完全数字化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衬垫 褶皱 水力连通分析 渗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