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百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楼雨晨 黄璐 +2 位作者 李昂 冯天 王珂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31,共12页
[目的]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代表性城市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基于历史地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等多源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10... [目的]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为太湖流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代表性城市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基于历史地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等多源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1910年代至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变轨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湖州市乡村聚落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东部平原水乡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明显高于西部山地丘陵区。(2)100年来,乡村聚落面积扩张,数量减少,聚落间的规模差异增大,聚落分布更偏向于城市中心附近,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城乡融合趋势。(3)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作用,其中地形对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分布驱动力最大。(4)缓冲区分析显示,湖州乡村聚落具有很强的水系依赖性,且城镇和景点对乡村聚落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结论]100年来湖州乡村聚落格局呈扩张趋势,自然因素奠定了乡村聚落的基础格局,社会经济因素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演变 历史地图 地理探测器 湖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软件漏洞感知技术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詹奇 潘圣益 +2 位作者 胡星 鲍凌峰 夏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7,共19页
随着现代软件规模不断扩大,软件漏洞给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运行、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进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其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漏洞感知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开源软件用户在漏... 随着现代软件规模不断扩大,软件漏洞给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运行、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进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其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漏洞感知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开源软件用户在漏洞纰漏之前提前感知到漏洞的存在,从而进行有效防御.与传统软件的漏洞检测不同,开源漏洞的透明性和协同性给开源软件的漏洞感知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有许多学者和从业人员提出多种技术,从代码和开源社区中感知开源软件中潜在的漏洞和风险,以尽早发现开源软件中的漏洞从而降低漏洞所带来的损失.为了促进开源软件漏洞感知技术的发展,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点评.选取45篇开源漏洞感知技术的高水平论文,将其分为3大类:基于代码的漏洞感知技术、基于开源社区讨论的漏洞感知技术和基于软件补丁的漏洞感知技术,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近几年最新研究的总结,首次提出基于开源软件漏洞生命周期的感知技术分类,对已有的漏洞感知技术分类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探索该领域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软件 漏洞感知 软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oubleGAN的电网时序暂态数据生成
3
作者 张启飞 陈润泽 +2 位作者 张亶 叶瑞涛 梁秀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为解决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中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对时序数据生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CDoubleGAN模型。结合编解码器和两对生成器-鉴别器,采用ARFNN替代RNN解决Lipschitz连续性问题,实现使用Wasserstein距离对目标函数的稳定优化。... 为解决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中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对时序数据生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CDoubleGAN模型。结合编解码器和两对生成器-鉴别器,采用ARFNN替代RNN解决Lipschitz连续性问题,实现使用Wasserstein距离对目标函数的稳定优化。将数据类别标签融入模型中,生成特定类别的样本。在IEEE-39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CDoubleGAN在类别生成上的准确度超过98%,与TimeGAN相比,生成的数据与原数据具有更高的相似度,更好保留了数据原始特性以应用于数据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数据生成 编解码器 生成对抗网络 时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驱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再造方法研究
4
作者 罗仕鉴 易珮琦 +5 位作者 刘悦 汤皓钰 张景森 邵景峰 石建亮 季之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13-3122,共10页
传统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存在跨流程响应迟滞和跨角色协同低效等挑战,为了提升设计效率、增强智能支持并兼顾个性化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技术驱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再造方法。提炼了流程再造的框架与特征,并分析了产品定义与建模、设计生... 传统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存在跨流程响应迟滞和跨角色协同低效等挑战,为了提升设计效率、增强智能支持并兼顾个性化需求,提出了一种智能技术驱动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再造方法。提炼了流程再造的框架与特征,并分析了产品定义与建模、设计生成与优化、设计验证与用户测试、执行与反馈优化4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初步原型系统,通过实验案例对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智能化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为人智协同和智能设计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设计 设计流程再造 智能设计系统 人智团队智能体 人机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属性的多模态可解释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辉 黄宇廷 +3 位作者 夏玉婷 范自柱 罗国亮 杨辉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56,共12页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tral networks,DNN)的分类方法因缺乏可解释性,导致在金融、医疗、法律等关键领域难以获得完全信任,极大限制了其应用.现有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单模态数据的可解释性,多模态数据的可解释性方面仍存在挑战.为解决...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tral networks,DNN)的分类方法因缺乏可解释性,导致在金融、医疗、法律等关键领域难以获得完全信任,极大限制了其应用.现有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单模态数据的可解释性,多模态数据的可解释性方面仍存在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属性的多模态可解释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将可见光和深度图等不同视觉模态提取的属性融入模型的训练过程,不仅能通过视觉属性和决策树对已有的神经网络黑盒模型进行解释,而且能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模型解释信息的能力.引入可解释性通常会造成模型精度的降低,该方法在保持模型具有良好可解释性的同时,仍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在NYUDv2、SUN RGB-D和RGB-NIR三个数据集上,相比于单模态可解释方法,该模型准确率明显提升,并达到与多模态不可解释模型相媲美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性 视觉属性 多模态融合 决策树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zyStore:基于混合存储架构的写优化键值存储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杜云箫 陈珂 +3 位作者 寿黎但 江大伟 骆歆远 陈刚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5-829,共25页
基于日志合并树(LSM-tree)的键值(key-value)存储由于其出色的读写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许多应用中.大多数现有的日志合并树采用多层结构来存储数据.尽管多层数据结构可以很好地服务于适度的写密集型应用,但这种结构并不十分适合高写密集型... 基于日志合并树(LSM-tree)的键值(key-value)存储由于其出色的读写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许多应用中.大多数现有的日志合并树采用多层结构来存储数据.尽管多层数据结构可以很好地服务于适度的写密集型应用,但这种结构并不十分适合高写密集型应用.这是因为以多层方式保存数据会引入写放大问题,即新的数据插入会引发很大一部分已经存储在多层中的数据被重组的问题.这种巨大的(有时是频繁的)数据重组是昂贵的,并且在许多高写密集型的应用中降低了写入性能.此外,多层结构不能为热数据持续提供出色的读取性能.这是因为多级结构不能通过及时合并重叠的范围来优化热数据的读取操作.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出LazyStore,一种基于混合存储架构的新型单层日志合并树.LazyStore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单一逻辑层而不是多个逻辑层来解决写放大的问题.因此,昂贵的多级数据重组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为了进一步提高写入性能,LazyStore根据每个存储设备的容量和读/写性能,将逻辑层中的数据分布到多个存储设备中,如内存、非易失性内存和闪存.此外,LazyStore引入实时合并操作,以提高热数据范围的读取性能.实验表明,与其他多级日志合并树相比,LazyStore最多将写入性能提高3倍,并将写入放大率降低至1/4.而对于热门范围的读取,LazyStore的实时数据合并优化可以将范围查询处理的延迟降低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值存储 日志合并树 非易失性内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gma2Code:面向Figma设计稿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琳 封颖超杰 +8 位作者 朱航 王斯加 朱闽峰 喻晨昊 张钰荟 许达兴 赵德明 冯玉君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9,共9页
设计类创作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提高用户界面的设计效率,然而,根据设计稿开发代码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针对现有的设计稿自动转代码的方案面临的代码可用性和复现结果准确性等问题,基于Figma设计工具提出一种自动代码生成方法——Figma2Co... 设计类创作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提高用户界面的设计效率,然而,根据设计稿开发代码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针对现有的设计稿自动转代码的方案面临的代码可用性和复现结果准确性等问题,基于Figma设计工具提出一种自动代码生成方法——Figma2Code.首先,通过节点和图层优化提高设计稿元数据质量;其次,采用元数据标注信息的语义理解和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组件;然后构建一套通用型的中间态数据结构,表示优化后的元数据和识别后的组件属性,以支持多种代码语言的生成;最后,基于模板生成可用代码,并通过函数抽取和元素循环输出提高代码可用性.采用生成代码的复现样式准确度量化评估和基于专家经验的代码可用性定性评估,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稿转代码 逆向工程 用户界面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的多度量空间数据聚类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轶凡 罗程阳 +3 位作者 马瑞遥 陈璐 毛玉仁 高云君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873,共23页
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DBSCAN)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经典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发现数据中潜藏的复杂关系,还能过滤其中的数据噪声,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聚类.然而,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算法仅支持单模态(类型)数据的聚类,难... 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DBSCAN)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经典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发现数据中潜藏的复杂关系,还能过滤其中的数据噪声,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聚类.然而,现有的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算法仅支持单模态(类型)数据的聚类,难以应对多模态(类型)数据并存的应用场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呈现多模态化的发展态势,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不再是单一的数据类型,而是多种数据模态(类型)的组合,如文本、图像、地理坐标、数据特征等.因此,现有的数据聚类方法难以对复杂的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建模,更无法进行高效的多模态数据聚类.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多度量空间聚类算法.首先,为了刻画多模态数据间的复杂关系,利用多度量空间表征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并且利用聚合多度量图索引(AMG)实现多模态数据建模.接着,利用差分化的相似性关系优化聚合多度量图的图结构,并且结合最优策略优先的搜索策略进行剪枝,以实现高效的多模态数据聚类.最后,在真实与合成数据集上针对多种参数设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运行效率提升了至少1个数量级,并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与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度量空间 多度量图 基于密度的数据聚类 数据挖掘 多模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被引量:82
9
作者 刘强 陈越 +5 位作者 骆斌 古天龙 吴洁明 裴小兵 朱少民 白晓颖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4,共4页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结合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侧重点,并从课程实验和综合训练两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波动注意力时序通道的质量预测算法
10
作者 李浩勇 邹会来 +2 位作者 张启飞 李文娟 梁秀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1547,共7页
为解决使用设备振动等直接因素进行质量预测存在的感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异常波动注意力时序通道的质量预测算法。以旁路工艺参数的时序通道特征提取为基础,以旁路数据的异常波动和时频域特征为多头注意力的关注点,融... 为解决使用设备振动等直接因素进行质量预测存在的感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异常波动注意力时序通道的质量预测算法。以旁路工艺参数的时序通道特征提取为基础,以旁路数据的异常波动和时频域特征为多头注意力的关注点,融合生产过程的时序和非时序特征,克服传统门控机制面对超长序列,由于被动聚焦导致的记忆效果差的问题。在真实的电缆绞合过程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达到85.7%,超过传统的质量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预测 数据采集 循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门控机制 互信息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紫草素的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抑菌/新鲜度感知性能评价
11
作者 沈超怡 邹时光 +4 位作者 郭晓宏 吴迪 蒋琪 李启雷 陈昆松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农产品贮运过程的新鲜度感知是产业关注热点。为满足农产品贮运过程中对新鲜度监测的产业需求,采用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技术创制了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基聚己内酯比色传感薄膜,并通过多尺度手段系统表征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理化特... 农产品贮运过程的新鲜度感知是产业关注热点。为满足农产品贮运过程中对新鲜度监测的产业需求,采用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技术创制了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基聚己内酯比色传感薄膜,并通过多尺度手段系统表征了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理化特性,然后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究纳米纤维膜抑菌活性,以新鲜猪肉和鱼肉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纳米纤维膜作为农产品新鲜度监测包装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紫草素对不同pH值存在不同颜色响应,且能够均匀分布于纳米纤维中。负载紫草素的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和热稳定性有所增加,但对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紫草素/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SKN/PC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随着贮藏期间猪肉和鱼肉腐败程度的增加展现出从红粉色转变为蓝紫色的颜色变化。研究结果为农产品新鲜度感知/抑菌双功能包装材料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产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抑菌 新鲜度 紫草素 微流体纳米气喷纺丝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缺失多元时间序列的图神经网络异常检测算法
12
作者 高杨 王新宇 +2 位作者 贺达 宋明黎 周春燕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0,共9页
针对真实物联网环境中的缺失多元时间序列异常检测难题,提出一种融合缺失信息图嵌入的多元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基于预插值与异常检测任务融合的联合学习框架,设计一个基于时序高斯核函数的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预插... 针对真实物联网环境中的缺失多元时间序列异常检测难题,提出一种融合缺失信息图嵌入的多元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基于预插值与异常检测任务融合的联合学习框架,设计一个基于时序高斯核函数的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预插值模块,实现了预插值与异常检测任务的共同优化;提出一种时间序列数据缺失信息嵌入的图结构学习方法,采用图注意力机制融合缺失信息掩蔽矩阵和时空特征向量,有效建模多元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分布的潜在联系。在真实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集上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失多元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任务上显著优于主流两阶段方法,预插值模块对比实验论部分充分证明了基于高斯核函数的GNN预插值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时间序列 异常检测 图神经网络 预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环境下的光照体验设计
13
作者 邹宁 侯志鹏 +4 位作者 柴一伟 孔文琦 赵博 龚卿 方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75-2185,共11页
在虚拟现实(VR)环境下,特别是精细作业场景中,研究照明对用户操作和视觉感知的影响.在VR环境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通过控制光照强度、色温和照明角度测试用户对于虚拟物体的感知精度变化,提升虚拟环境中用户的交互体验和认知效率.在虚拟... 在虚拟现实(VR)环境下,特别是精细作业场景中,研究照明对用户操作和视觉感知的影响.在VR环境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通过控制光照强度、色温和照明角度测试用户对于虚拟物体的感知精度变化,提升虚拟环境中用户的交互体验和认知效率.在虚拟光照实验中,进行操作对象的图形分析和细节提取以优化虚拟环境中的照明设计方案,使虚拟环境更加真实,进一步指导虚拟光照环境的搭建与VR环境中的交互设计.在三维场景设计中,通过实验表明照明在增强数字展品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交互体验中的积极作用,论证光照作为互动媒介进行细节展示在沉浸感、专注度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特定的光照组合(如较高强度、中性色温、侧向45°照明)能显著提升用户的操作精度和细节辨识能力,有效增强沉浸感与任务专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照明感知 照明设计 交互设计 引导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工程实践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小虎 陈越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4-167,共4页
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在实战中培养从事大规模软件工程的软件人才,是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以大规模国际化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基础,在教... 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在实战中培养从事大规模软件工程的软件人才,是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以大规模国际化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基础,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体系和校企合作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十余年的实践效果表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工程实践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完整时序数据补全方法综述
15
作者 周立 吴洋洋 苗晓晔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3-2258,共26页
时序数据广泛存在于工业、金融、交通、气象及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分析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人为或偶发因素导致的缺失,时序数据的完整性经常遭到破坏,进而削弱基于其开展的分析与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完整时序数据通常包含复杂的时... 时序数据广泛存在于工业、金融、交通、气象及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分析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人为或偶发因素导致的缺失,时序数据的完整性经常遭到破坏,进而削弱基于其开展的分析与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完整时序数据通常包含复杂的时序依赖和变量间关系,为缺失值的有效补全带来较大挑战.深度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建模能力,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技术,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故系统综述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完整时序数据补全方法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其相关概念和定义,进而对现有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各类代表性方法的核心思想与特点.随后整理常用的开源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并设计全面系统的实验方案.实验从缺失场景、缺失率、变量数量、序列长度以及对下游任务的提升效果等多个角度,评估10种主流深度学习方法的补全质量与效率,最终总结实验结果并依据场景推荐合适的补全方法.最后,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总结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大模型 时间序列 不完整数据补全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语言模型安全部署的可信评估体系
16
作者 叶文涛 胡家齐 +2 位作者 王皓波 陈刚 赵俊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8-1684,共17页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以下简称“大模型”)的流行在众多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它们的开放式生态系统,如应用程序接口、开源模型和插件.然而,尽管大模型已经广泛部署,对其潜在风险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的研究...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以下简称“大模型”)的流行在众多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它们的开放式生态系统,如应用程序接口、开源模型和插件.然而,尽管大模型已经广泛部署,对其潜在风险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的研究仍然普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大模型系统的鲁棒性、一致性和可信性进行一项初步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由于大模型时代的许多文献都尚未被实证,提出了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用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查询和响应.总体而言,对包括ChatGPT,LLaMA,OPT在内的主流大模型进行了100多万次查询.工作流程的核心是一个数据原语,然后是一个自动解释器,它在不同的对抗性度量系统下评估这些大模型.最终,从这一主流社区中得出了几个十分不同寻常的结论(一定程度上不太乐观).简而言之,这些结论包括:1)用户生成的查询输入中的微小但不可避免的错误可能偶然地导致大模型的意外响应;2)大模型在处理语义相似的查询时具有较差的一致性.此外,还附带发现ChatGPT即使在输入受到极端污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产生正确的答案.这一现象虽然表明了大模型的强大记忆力,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在学术发展中使用大模型参与评估的严重关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与数据集相关联的新指标,该指标大致决定了基于这些数据对大模型进行评估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以支持上述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规模化部署 鲁棒性 自动化工作流 可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样例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
17
作者 陈俊旭 吴子梁 +1 位作者 朱闽峰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传统的自动图布局算法虽然能保证图布局的整体美学特性,但却无法生成定制化的图布局。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下,用户常常需要对自动布局后的图进行调整以满足具体的需求。现有的图布局调整主要分为2类:节点级别的手动调整和基于约束的图... 传统的自动图布局算法虽然能保证图布局的整体美学特性,但却无法生成定制化的图布局。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下,用户常常需要对自动布局后的图进行调整以满足具体的需求。现有的图布局调整主要分为2类:节点级别的手动调整和基于约束的图布局,前者非常耗时且枯燥,后者常常缺乏灵活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样例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方法,主要基于图混合理论将样例图的属性和特点混合到源图上,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首先对样例进行预处理,然后设计2种映射样例和6种映射模式来生成样例和源图之间节点级的映射矩阵,并使用该映射矩阵将样例图向源图对齐,最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定制化调整的图布局。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交互系统来实现该方法,系统支持样例草图绘制、样例导入和选取、源图导入和选取、映射模式选择、图混合比例控制、节点级的微调。同时开展了案例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布局 节点连接图 用户交互 图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SAM:面向工笔画数据的SAM边界框提示增强方法
18
作者 张天圣 朱闽峰 +4 位作者 任怡雯 王琛涵 张立冬 张玮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由于缺乏带有像素级标注的公开工笔画数据集,使得图像分割技术在工笔画领域的发展严重受阻。工笔画具有物象与背景颜色纹理相似、使用晕染渐变导致物象边界模糊等特性,给图像分割带来了挑战,SAM的出现为解决这些挑战带来新的可能性。尽... 由于缺乏带有像素级标注的公开工笔画数据集,使得图像分割技术在工笔画领域的发展严重受阻。工笔画具有物象与背景颜色纹理相似、使用晕染渐变导致物象边界模糊等特性,给图像分割带来了挑战,SAM的出现为解决这些挑战带来新的可能性。尽管SAM在自然图像领域里展现出惊人分割能力和零样本泛化能力,但在处理工笔画图像时存在对物象不敏感、前景背景混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403幅图像的花鸟主题工笔画数据集SegTCRP,其中包含5类前景对象。随后,采用LoRA方法对SAM进行微调,使其适应工笔画图像的特点。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SAM边界框提示增强方法BPA-SAM,通过借助U-Net在边界框提示范围内基于一定策略辅助生成额外点提示来改善SAM前景背景混淆的问题。最终,实验验证了BPA-SAM较原始SAM在边界框提示条件下的分割性能提升了7.1%,为SAM在工笔画领域的图像分割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工笔画 提示增强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商务社交知识图谱高效增量预训练的双向模仿蒸馏
19
作者 朱渝珊 张文 +5 位作者 王晓珂 李志宇 陈名杨 姚祯 陈辉 陈华钧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8-1239,共22页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预训练模型有助于电子商务应用中各种下游任务,然而,对于具有高动态性的大规模电商社交知识图谱来说,预训练模型需要及时更新以感知由用户交互引起的节点特征变化.提出一种针对电商社交知识图谱预训练模型...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预训练模型有助于电子商务应用中各种下游任务,然而,对于具有高动态性的大规模电商社交知识图谱来说,预训练模型需要及时更新以感知由用户交互引起的节点特征变化.提出一种针对电商社交知识图谱预训练模型的高效增量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双向模仿蒸馏的训练策略充分挖掘不同样本对模型更新的作用,并通过基于样本常规性和反常性的采样策略来减少训练数据规模,提升模型更新效率.此外,还提出一种逆重放机制,为社交知识图谱预训练模型的增量训练生成高质量的负样本.在真实的电子商务数据集和相关下游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最先进的方法,所提方法可以更有效且高效地增量更新社交知识图谱预训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预训练 增量学习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溯源分析与入侵检测:洞察、挑战与展望
20
作者 李振源 韦洋洋 +1 位作者 王征凯 纪守领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06-2429,共24页
“构建系统行为全局透明可观测性,并通过全局行为关联分析检测攻击”的研究思路在网络空间攻击检测和威胁分析领域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研究者提出利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对系统行为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攻击检测的方... “构建系统行为全局透明可观测性,并通过全局行为关联分析检测攻击”的研究思路在网络空间攻击检测和威胁分析领域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研究者提出利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对系统行为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攻击检测的方案。方案基于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将系统中的实体和行为抽象为节点和边,并构建成图的形式。由于该图的构造与分析过程类似于数据分析领域的溯源分析(Provenance Analysis),因此被称为溯源图。近年来,基于溯源图分析的检测、分析和取证研究受到全球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顶尖研发团队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基于这些成果构建的工具与系统在国内外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公司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时间序列分析、图表示学习、学习索引、深度图搜索等机器学习技术被大量引入基于溯源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学术界和业界提出了许多新技术方案,从数据压缩、存储、管理到攻击检测、溯源和重建,对基于溯源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重新思考与重构,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相应的风险和挑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网络安全是对抗性学科,而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训练数据的完整性和检测数据的纯净性,容易受到模型投毒、数据污染等攻击,导致模型失效。另一方面,机器学习高昂的训练和预测成本,以及较差的结果可解释性,使其在实际部署时面临计算成本和人工处置成本的压力,影响其实用性。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溯源的入侵检测中机器学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内容梳理,对方法准确率、效率、鲁棒性、结果可解释性等影响系统效果的属性进行了系统性比较,总结了研究现状和未解决的挑战,旨在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威胁狩猎 审计日志分析 溯源分析 图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