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 被引量:51
1
作者 刘杏梅 徐建民 +2 位作者 章明奎 史舟 施加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2,共7页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浙江省平湖市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耕层土壤(0~20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4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很好地符合球状模型;...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浙江省平湖市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耕层土壤(0~20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4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很好地符合球状模型;速效磷经对数转换后也符合球状模型;而速效钾的变异函数曲线则符合指数模型。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自然的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速效钾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起很大作用。整个研究区东南部土壤质地较轻,大量施肥在提高其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农业非点源污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特征 浙江 平湖市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施加春 徐建民 +2 位作者 史舟 谢正苗 刘杏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大多侧重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机理、模型和控制对策等,而缺乏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来发布、管理和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使其可视化等.本文以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大多侧重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机理、模型和控制对策等,而缺乏一个良好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来发布、管理和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使其可视化等.本文以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ArcSDE)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ANPSPIS),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IMS GIS WEBGIS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系统 ASP ARCSDE 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泌氧对水稻土磷素化学行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3
3
作者 章永松 林咸永 罗安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8-212,共5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水稻根系泌氧作用对水稻土磷素化学行为以及水稻吸磷的影响。淹水极显著地增加土壤对磷的吸附 ,降低磷的解吸。而模拟的水稻泌氧作用则可明显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 ,增加根际土壤的磷解吸和离子交换树脂对磷的吸收量。...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水稻根系泌氧作用对水稻土磷素化学行为以及水稻吸磷的影响。淹水极显著地增加土壤对磷的吸附 ,降低磷的解吸。而模拟的水稻泌氧作用则可明显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 ,增加根际土壤的磷解吸和离子交换树脂对磷的吸收量。因此 ,水稻根系的泌氧作用应该是水稻在淹水明显降低土壤磷有效性情况下能正常从土壤获取磷的重要机制之一。淹水导致土壤磷有效性降低与淹水引起土壤磷组分转化有关。淹水 2周 ,经富磷预处理而增加的 Al- P组分 ,几乎全被转化为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氧作用 淹水 磷素 化学行为 水稻土 水稻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红壤作物易旱与土壤持水供水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柳云龙 吕军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低丘红壤黄筋泥为材料 ,在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分物理特性的基础上 ,对不同土壤的持水特性、释水特征及水分传导性能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水田和旱地红壤的持水量及非饱和导水率随土壤吸力的增加而快速下降 ,持水能力差 ,而下层土... 以低丘红壤黄筋泥为材料 ,在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分物理特性的基础上 ,对不同土壤的持水特性、释水特征及水分传导性能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水田和旱地红壤的持水量及非饱和导水率随土壤吸力的增加而快速下降 ,持水能力差 ,而下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要比表土弱 ,这些性质均影响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持水性 供水性 作物 干旱 易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平原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义 王深法 陈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3,共7页
从传统建筑文化出发,借鉴古人城邑择址经验,结合现代的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以江南水乡的古慈城为样区,建立了水网平原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GIS技术作评价试验.结果表现出"近正态"分布的规律性... 从传统建筑文化出发,借鉴古人城邑择址经验,结合现代的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以江南水乡的古慈城为样区,建立了水网平原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GIS技术作评价试验.结果表现出"近正态"分布的规律性;较好的样区"重现性";与自然村落布局和专家选址有较大的"趋同性".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可用于类似地区人居环境的评价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平原 人居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类型 生态学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突发性山地灾害与区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俞建强 王深法 王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利用山地灾害普查资料 ,在地理信息系统 Map Info和 ARC/ Info软件支持下 ,对山地灾害与三种地质构造作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山地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沿深 (大 )断裂展布的带状分布规律 ;被火山构造控制的斑块状分布规律 ;受新构造运动... 利用山地灾害普查资料 ,在地理信息系统 Map Info和 ARC/ Info软件支持下 ,对山地灾害与三种地质构造作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山地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沿深 (大 )断裂展布的带状分布规律 ;被火山构造控制的斑块状分布规律 ;受新构造运动制约的垂直分布规律 .这些分布规律的发现 ,可为山地环境评价与区划、山地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断裂 火山构造 新构造运动 分布规律 区域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建弟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4,共6页
根据我国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 ,进行了县级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本系统是由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数学模型库、辅助决策服务子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家的规范和用户要求。该系统... 根据我国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 ,进行了县级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本系统是由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数学模型库、辅助决策服务子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家的规范和用户要求。该系统通过浙江省瑞安市的试运行 ,证明能够满足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 县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突发性山地水土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和平 王深法 胡先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3,共5页
经对庆元县突发性山地水土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作相关研究后发现 ,林业用地灾害发生绝对量最大 ,尤其是杉、松用材林 ,而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材用毛竹林几乎没有发生 .灾害发生密度以耕地最高 ,尤其是山坡旱地 ,居二级土地利用类型之首 ,其... 经对庆元县突发性山地水土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作相关研究后发现 ,林业用地灾害发生绝对量最大 ,尤其是杉、松用材林 ,而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材用毛竹林几乎没有发生 .灾害发生密度以耕地最高 ,尤其是山坡旱地 ,居二级土地利用类型之首 ,其次是望天田 .因此 ,防治山地灾害必须考虑梯地、梯田的退耕还林 .在南方山区 ,封山育林、保护自然植被 ,是防止山地灾害的有效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山地灾害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性 浙江 地质灾害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耐铝性的小麦基因型在酸性铝毒土壤的适应性及其与体内养分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陶勤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35-639,共5页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 4个不同耐铝性的小麦基因型在酸性高铝土壤中的适应性及其与体内养分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 ,酸性高铝条件明显抑制小麦的生长 ,但耐铝基因型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敏感基因型 ,表现出对酸性铝毒土...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 4个不同耐铝性的小麦基因型在酸性高铝土壤中的适应性及其与体内养分状况的关系 .结果表明 ,酸性高铝条件明显抑制小麦的生长 ,但耐铝基因型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敏感基因型 ,表现出对酸性铝毒土壤较强的适应性 .低 p H高铝处理降低了小麦地上部氮、钾、钙、磷和锌的含量 ,提高了铝含量 ,对镁、铁和锰含量则无明显的影响 ,但耐铝基因型植株地上部比铝敏感基因型有较高的氮、钾、钙和磷含量及较低的铝含量 .耐铝基因型对酸性铝毒土壤的适应性强可能与其在低 p H高铝条件下维持较高的钙、磷含量 ,较低的铝含量以及较高的 Ca/ Al,P/ Al和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基因型 酸性铝毒土壤 适应性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长链酯的Huggins常数与其分子量的依赖性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云松 彭红云 戚国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5-549,553,共6页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PBA)及聚丙烯酸十八醇酯(POA)是具有长烷基侧链的梳状聚合物,在溶剂苯中的Huggins常数(k′)随其分子量(M)的变化而变化.在PB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L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某临界分...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PBA)及聚丙烯酸十八醇酯(POA)是具有长烷基侧链的梳状聚合物,在溶剂苯中的Huggins常数(k′)随其分子量(M)的变化而变化.在PB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L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某临界分子量(MHC)时,k′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大;当M在MLC~MHC时,k′基本上保持不变.而在POA-苯体系中发现,当M低于某一临界分子量(MC)时,k′随分子量的降低显著增大;当M大于该临界分子量(MC)时,k′在0.33~0.43变化.文中同时给出了精确算法用来计算PBA-苯体系及POA-苯体系中PBA及POA的特性粘度.当k′>0.758时,用稀释外推法计算;当0.758>k′>0.426时,用一点法公式[η]=ηsp/Cηr计算;当0.426>k′>0.334时,用另一一点法公式[η]=2(ηsp-lnηr)/C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长链酯 Huggins常数 分子量 特性粘度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 聚丙烯酸十八醇酯 依赖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山地灾害与土壤发生学类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深法 俞建强 +2 位作者 陈和平 王帅 胡先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按地层—构造单元、山地灾害差异选择典型研究区,利用地质灾害普查和土壤普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进行山地灾害点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定位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17种山地土壤上,其中以棕泥土、棕泥田、黄砾泥和紫砂土等4种... 按地层—构造单元、山地灾害差异选择典型研究区,利用地质灾害普查和土壤普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进行山地灾害点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定位研究。结果发现,浙江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17种山地土壤上,其中以棕泥土、棕泥田、黄砾泥和紫砂土等4种土壤最易发生;黄泥土、黄砾泥和黄红泥等3种土壤发生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土壤 发生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园土壤锌营养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吾钟 龙新宪 +2 位作者 孙琴 何积秀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0-642,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杭州市郊主要菜园土壤锌营养状况 ,并对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作了探讨 .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区域菜园土壤全锌含量在 75.5~ 30 2 .0 mg/ kg之间 ,平均为 ( 168.1± 58.0 ) mg/ kg;...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杭州市郊主要菜园土壤锌营养状况 ,并对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作了探讨 .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区域菜园土壤全锌含量在 75.5~ 30 2 .0 mg/ kg之间 ,平均为 ( 168.1± 58.0 ) mg/ kg;有效锌含量在 0 .78~ 9.15mg/ kg之间 ,平均为 ( 3.90± 2 .0 1) mg/kg.同时还发现 ,菜园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全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菜园土壤有效锌的供给是以全锌量为基础的 .全锌含量与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有效锌含量也与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园土壤 总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红壤肥力恢复性能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章明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6,共5页
研究了自然封禁条件下亚热带地区因水土流失导致的退化红壤肥力恢复性能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退化红壤肥力恢复主要有水分因素和养分因素 ,其中水分因素决定了土壤肥力能否自然恢复 ,对于土层浅薄、砂化严重的土壤 ,由于蓄... 研究了自然封禁条件下亚热带地区因水土流失导致的退化红壤肥力恢复性能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退化红壤肥力恢复主要有水分因素和养分因素 ,其中水分因素决定了土壤肥力能否自然恢复 ,对于土层浅薄、砂化严重的土壤 ,由于蓄水能力极低 ,季节性干旱使植被和土壤肥力难以自然恢复。土壤肥力的恢复还与土壤本身的养分状况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养分较高的土壤 ,较易恢复植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土壤肥力 恢复性能 土壤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红壤中结核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明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根据颜色和氧化物组成 ,红壤结核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红色结核 ,其铁活化度低 ,晶态氧化铁由赤铁矿和针铁矿组成 ;第二类为黄色结核 ,其晶态氧化铁以针铁矿为主 ;第三类为黑褐色结核 ,铁活化度高 ,铁矿物以针铁矿为主。前二者含锰氧化... 根据颜色和氧化物组成 ,红壤结核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红色结核 ,其铁活化度低 ,晶态氧化铁由赤铁矿和针铁矿组成 ;第二类为黄色结核 ,其晶态氧化铁以针铁矿为主 ;第三类为黑褐色结核 ,铁活化度高 ,铁矿物以针铁矿为主。前二者含锰氧化物量很低 ,形成时间较早 ;后者含较高量的氧化锰 ,是新近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红壤 氧化铁 氧化锰 铁活化度 颜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市)级山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以庆元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建强 王深法 陈和平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3期78-83,共6页
介绍了县(市)级山地环境管理信息系统(MEMIS)结构功能的设计、系统的实现和配置。以庆元县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山地环境稳定性评价和区划的功能,可为山地防灾区划提供新技术。
关键词 山地环境 信息系统 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山地生态重建信息系统研制及应用
16
作者 王深法 胡珍珍 +1 位作者 俞建强 陈和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500,共6页
在石灰岩山地的土壤和土地基层分类、生态重建模式试验、生态经济开发规划等项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石灰岩山地的乡级生态重建信息系统研制 .实践应用表明 ,该系统具有生态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基层分类单元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生态规... 在石灰岩山地的土壤和土地基层分类、生态重建模式试验、生态经济开发规划等项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石灰岩山地的乡级生态重建信息系统研制 .实践应用表明 ,该系统具有生态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基层分类单元划分、土地适宜性评价和生态规划布局等功能 ,达到了科学、可行、超越传统规划的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重建信息系统 研制 应用 石灰岩山地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红壤微生物群落结构BIOLOG体系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槐应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试验研究了BIOLOG盘内红四氮唑 (TTC)的生物影响效应及特征介质在红壤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TTC能显著降低BIOLOG盘内的平均吸光值 ,对微生物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通过对不同pH值 (4 7和 7 0 )测试盘在红壤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pH值 4 7... 试验研究了BIOLOG盘内红四氮唑 (TTC)的生物影响效应及特征介质在红壤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TTC能显著降低BIOLOG盘内的平均吸光值 ,对微生物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通过对不同pH值 (4 7和 7 0 )测试盘在红壤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pH值 4 7的测试盘明显优于pH值 7 0的测试盘。因此 ,在碳素利用测试中 ,特征介质的pH值应与土壤pH值相似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微生物 群落结构 BIOLOG体系 改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 被引量:117
18
作者 王光火 张奇春 黄昌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有养分的供应能力,养分利用效率和平衡养分供应,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同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同时,SSNM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减少氮肥用量约30%,从源头上遏制了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SS-NM具有在广大稻区推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适地养分管理技术 肥料利用率 肥料污染 面源污染 SS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淹水过程中不同土层铁形态的变化及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苏玲 林咸永 +1 位作者 章永松 杨玉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稻土淹水过程中不同土层铁形态的变化及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淹水使土壤中结晶态氧化铁含量减少 ,同时使无定形氧化铁大大增加 ,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大为提高 ,磷最大吸附量增大 ,磷解吸率降低 ... 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稻土淹水过程中不同土层铁形态的变化及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淹水使土壤中结晶态氧化铁含量减少 ,同时使无定形氧化铁大大增加 ,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大为提高 ,磷最大吸附量增大 ,磷解吸率降低 ,从而影响水稻土中磷的有效性 .淹水土壤还原层铁形态和磷吸附、解吸的变化比氧化层更为剧烈 ,尤其是红壤性水稻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淹水 铁形态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的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20
作者 刘方 黄昌勇 +2 位作者 何腾兵 刘元生 钱晓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上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对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磷素流失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黄壤旱地磷素流失以颗粒态形式流失为主 ,其占地表径流总磷含量的 86 .4%~ 99.9%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随地表径流流失...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上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方法 ,对不同类型黄壤旱地磷素流失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黄壤旱地磷素流失以颗粒态形式流失为主 ,其占地表径流总磷含量的 86 .4%~ 99.9% ;不同类型黄壤旱地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颗粒态磷 (泥沙结合态磷 )量和磷酸根态磷 (水溶态磷 )量存在较大差异 ,高肥力旱地磷的流失量明显高于低肥力旱地。影响黄壤旱地颗粒态磷和磷酸根态磷流失量的首要土壤因子都是有效磷含量 ;在土壤磷素水平一致下 ,黄壤旱地颗粒态磷流失量与 <0 .0 0 1mm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磷酸根态磷流失量与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此外 ,降雨强度对旱地磷素流失产生明显影响 ,高降雨强度将加速颗粒态磷的流失 ,从而明显地提高旱地磷素流失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 旱地 磷素流失 有效磷含量 降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