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语言类比推理的神经机制: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
赵鸣
徐知媛
刘涛
杜锋磊
李永欣
陈飞燕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2
|
语言回指加工的ERP研究述评 |
赵鸣
刘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3
|
认知心理视野下的汉语语法研究——读《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 |
应学凤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4
|
自然语言形式研究的历史演进——从逻辑技术的视角看 |
胡龙彪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6 |
0 |
|
|
5
|
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
陈文莉
夏扬
杨玺
叶芊
季相通
陈巍
袁逖飞
单春雷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
6
|
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
王建安
张钢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7
|
话语研究视域下的中美轮胎贸易纠纷 |
吴鹏
黄澄澄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9
|
|
|
8
|
“其言非其意”: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 |
黄彬瑶
王小潞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9
|
语文教学与语言体验 |
王诗客
王尚文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0
|
从思辩到实验: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
周昌乐
黄华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1
|
问题求解与隐喻认知 |
徐慈华
黄华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
12
|
话语与贸易纠纷--试论中外贸易纠纷的话语研究思路 |
吴鹏
邹慧民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3
|
论认知语境动态建构中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模式 |
周红辉
周昌乐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4
|
正常被试与失语症患者镜像书写的对比研究--镜像书写发生机制新论 |
周统权
徐以中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2
|
|
|
15
|
隐喻理解的台前认知与幕后推理 |
黄华新
杨小龙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6
|
汉语隐喻加工的fMRI研究 |
王小潞
何代丽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6
|
|
|
17
|
论辩系统的动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
廖备水
|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18
|
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张迎宝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19
|
元语言否定歧义说商榷——对以“不”为否定载体的汉语元语言否定的考察 |
赵旻燕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20
|
《西国记法》的认知符号学解读 |
徐慈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