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提取与修复的计算机辅助古画印章分析
1
作者 林馨怡 吴泓嘉 +2 位作者 袁稚庭 张宏鑫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印章的比对分析在历史研究、人文考古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意义.传统印章分析依赖于专家长期积累的领域知识,并需要人工在来源广泛的印章中进行比对,效率低下且极其耗费人力.针对该问题,与人文领域专家深度合作,提出一种古画印章的自动提取... 印章的比对分析在历史研究、人文考古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意义.传统印章分析依赖于专家长期积累的领域知识,并需要人工在来源广泛的印章中进行比对,效率低下且极其耗费人力.针对该问题,与人文领域专家深度合作,提出一种古画印章的自动提取与修复方法,实现高精度的完整印章批量抠取与修复;通过互联网获取的1762幅古画作品及其中的印章构建数据集,从印章整体、局部、关联特征等信息构建印章画像;设计可视分析系统对印章进行了多角度整合呈现,帮助领域专家在大量印章数据中对特定印章进行比对分析.与传统人工分析相比,该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专家的工作效率.2个案例研究证实了所提方法与系统的有效性,并在专家访谈中得到了积极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提取 修复 印章比对 分析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gma2Code:面向Figma设计稿的自动代码生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琳 封颖超杰 +8 位作者 朱航 王斯加 朱闽峰 喻晨昊 张钰荟 许达兴 赵德明 冯玉君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9,共9页
设计类创作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提高用户界面的设计效率,然而,根据设计稿开发代码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针对现有的设计稿自动转代码的方案面临的代码可用性和复现结果准确性等问题,基于Figma设计工具提出一种自动代码生成方法——Figma2Co... 设计类创作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提高用户界面的设计效率,然而,根据设计稿开发代码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工作.针对现有的设计稿自动转代码的方案面临的代码可用性和复现结果准确性等问题,基于Figma设计工具提出一种自动代码生成方法——Figma2Code.首先,通过节点和图层优化提高设计稿元数据质量;其次,采用元数据标注信息的语义理解和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组件;然后构建一套通用型的中间态数据结构,表示优化后的元数据和识别后的组件属性,以支持多种代码语言的生成;最后,基于模板生成可用代码,并通过函数抽取和元素循环输出提高代码可用性.采用生成代码的复现样式准确度量化评估和基于专家经验的代码可用性定性评估,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稿转代码 逆向工程 用户界面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ec: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数据分析推荐系统
3
作者 陈治彰 封颖超杰 +2 位作者 翁罗轩 沈健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8-1041,共14页
自然语言交互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用户与数据分析的交互流程,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来完成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兴起,近年来LLM驱动的自然语言数据分析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LLM凭借其出色的逻辑推理和工具调用能力... 自然语言交互系统极大地简化了用户与数据分析的交互流程,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来完成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兴起,近年来LLM驱动的自然语言数据分析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LLM凭借其出色的逻辑推理和工具调用能力,能够生成更为复杂的逻辑推断和图表。尽管如此,依靠LLM进行的交互式数据分析仍充满挑战。数据分析师在分析过程中必须明确分析方向以推动交互式分析的进行,通常要求其对数据有深入的了解。此外,使用LLM进行数据探索时,分析师因为较少直接操作数据,致使对数据的理解不足,从而影响对分析流程的整体掌控。为了帮助用户明确分析流程、加深对数据的理解,提出一种基于推荐和关联的LLM数据分析系统DRec。该系统通过关联信息帮助用户建立起对数据的认知,并引导数据分析的流程。同时,系统从语义和数据2个维度为用户提供洞察,并据此推荐查询,以协助用户确定数据分析的方向。通过案例研究和用户实验,证明DRec系统能够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并引导用户获得合理的数据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交互式数据分析 数据探索 自然语言界面 自然语言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Color:基于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的中国画配色方案推荐系统
4
作者 张迪 张文安 +4 位作者 姜智德 吴爱霞 孔浩 郭显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31,共12页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在其基础上探索配色方案的使用,对现代设计师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有重要意义,但是基于国画知识的色彩推荐系统研究较少,尚未有基于主题、物象和意境等多维度特征提供有效的配色检索...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在其基础上探索配色方案的使用,对现代设计师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有重要意义,但是基于国画知识的色彩推荐系统研究较少,尚未有基于主题、物象和意境等多维度特征提供有效的配色检索和推荐的方案。为此,提出一个中国画配色方案推荐系统TCPColor,以中文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太乙为基础,使用专家标注的宋代国画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微调,然后对生成图像使用视觉显著性算法、K-Means聚类和基于色彩距离的色表匹配生成了具有国画风格的配色方案,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配色方案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客观色彩分析评估了生成配色方案的差异性及与国画配色方案的相似度。与国画专家和志愿者合作进行案例分析、专家评估和用户研究,证明了该研究在配色方案推荐方面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绘画 配色方案 色彩推荐系统 单词颜色关联 文本到图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Vis:基于谢赫六法的传统中国绘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斯加 封颖超杰 +3 位作者 朱航 张玮 朱琳 陈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TCPVis,以支持用户分析国画画派的笔法、物象、赋彩等多维度特征。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画派作品在六法维度上的特征共性,并推荐维度的权重。同时,它可视化了六法维度的标签分布以支持用户验证。基于六法维度权重,系统对画作集合进行降维聚类展示,帮助用户探索更多风格相似的画作,并支持画作的画家关联性分析。通过两个案例研究和领域专家访谈,证明了该系统对于分析画派特征与探索画派更多画家的有效性与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绘画 可视分析 谢赫六法 画派分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对关系的埋点数据可视化标注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嘉顺 翁罗轩 +4 位作者 刘实 沈健 潘启灏 张子麟 陈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2-482,共11页
埋点技术,即利用应用程序中嵌入的特殊代码收集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方便开发者分析和评估性能。多维埋点数据通常借助评估模型进行自动化分析,以减轻人工负担。然而,埋点数据标注作为训练模型的重要环节,仍存在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设... 埋点技术,即利用应用程序中嵌入的特殊代码收集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方便开发者分析和评估性能。多维埋点数据通常借助评估模型进行自动化分析,以减轻人工负担。然而,埋点数据标注作为训练模型的重要环节,仍存在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成对关系的埋点数据标注方法,实现了一个交互式可视化标注系统,有效降低了埋点数据的标注难度,减轻了标注负担,并显著提升了标注效率。通过基于真实数据的案例分析和用户实验,验证了方法和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点数据 交互式 可视分析 数据标注 成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UI评估系统
7
作者 陈晓皎 束云峰 +2 位作者 汪睿涵 周佳欢 陈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7,共10页
用户界面(UI)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设计师在UI设计过程中常面临一致性和可访问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荷,还影响了使用效率。尽管设计师对此有所认识,但目前缺乏全面的知识和工具来进行自动识别... 用户界面(UI)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设计师在UI设计过程中常面临一致性和可访问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认知负荷,还影响了使用效率。尽管设计师对此有所认识,但目前缺乏全面的知识和工具来进行自动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提出了一套全面的UI设计评估准则,涵盖色彩、文本、布局、控件和图标5个关键方面,专门针对UI设计的一致性问题和可访问性问题。基于这套评估准则,提出了针对UI一致性和可访问性评估的提示词模版,以提升大语言模型(LLMs)如GPT-4在UI评估任务中的准确率。此外,开发了基于GPT-4模型的UI评估系统。该UI评估系统能够深入理解UI设计内容,依据评估准则自动检测UI设计问题,并提供针对性改进建议,帮助设计师优化UI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提示词模版显著提高了GPT-4模型在UI评估中的准确性。用户研究表明,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使用该UI评估系统,可以显著提升UI设计的质量,从而提升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该系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自动化UI评估工具,为提升UI设计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用户界面 大语言模型 UI评估 一致性 可访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mptVis:面向文本生成图片的提示词的交互式可视分析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卢裕弘 封颖超杰 +4 位作者 朱琳 周海怡 朱航 喻晨昊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6,共9页
高效地使用提示词实现文本到图片的生成是当前大模型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工作在提示词工程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文本生成图片的提示词的交互式可视分析方法——PromptVis,帮助用户评估并迭代改进提示词,以提升图片质量.首先对用... 高效地使用提示词实现文本到图片的生成是当前大模型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工作在提示词工程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文本生成图片的提示词的交互式可视分析方法——PromptVis,帮助用户评估并迭代改进提示词,以提升图片质量.首先对用户输入的提示词语句进行成分解析,并提供改进提示词的建议,如推荐相关的提示词;然后将用户输入与系统推荐的提示词集合进行聚类呈现,并支持用户交互探索;第三,从多个维度自动评估文本提示词和生成的图片,为用户修改提示词提供参考;第四,根据推荐的提示词对现有图片进行局部调整,支持用户预览提示词的修改效果.通过用户对比实验,从提示词创作效率分析和实用性问卷评估2个角度,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辅助用户进行提示词创作上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生成图片 提示词工程 提示词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症方关联的中医药古籍交互可视分析方法
9
作者 吴泓嘉 张弛 +2 位作者 张宏鑫 陈为 夏佳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9-1452,共14页
中医药古代典籍承载了中医基础理论、药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传统的中医药古籍信息提取、过滤与简单的可视化方法未能充分地挖掘中医药理论知识内容及其相关性.针对该问题,与领域专家紧密合作,提出药症方关联的中医药... 中医药古代典籍承载了中医基础理论、药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传统的中医药古籍信息提取、过滤与简单的可视化方法未能充分地挖掘中医药理论知识内容及其相关性.针对该问题,与领域专家紧密合作,提出药症方关联的中医药古籍交互可视分析方法.基于《四库全书》语料预训练BERT模型,设计了一个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处理方法;基于中药的“君臣佐使”原理,提供了药方主症相关性计算方法;采用创新的知识图谱药方布局,支持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以药、症、方3个角度探查中医理论知识的关联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帮助专家从中医药古籍数据中进行高效率地探索、理解和推断.通过对比实验,所提BERTsiku-BiLSTM-CRF模型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上的精确率、召回率及F_(1)值分别达到90.57%,93.53%,91.99%;所提BERTsiku-PCNN模型在关系抽取任务上的精确率、召回率及F_(1)值分别为93.29%,75.14%,80.40%,结果均优于其他参比模型,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个《本草纲目》应用案例的研究,验证了交互可视分析系统的实用性,并在访谈中获得了领域专家的积极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中医药 古文处理 人文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常青藤优化算法的智算中心资源多目标配置优化
10
作者 崔广章 刘天航 +2 位作者 张巍 许威威 鲍虎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53-3566,共14页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准确高效测算大模型训练需求及合理选择硬件设备与网络拓扑成为关键挑战。鉴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常青藤优化算法来优化智算中心的资源配置。首先,根据模型训练中硬件需求和网络拓扑...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准确高效测算大模型训练需求及合理选择硬件设备与网络拓扑成为关键挑战。鉴于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常青藤优化算法来优化智算中心的资源配置。首先,根据模型训练中硬件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约束,建立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旨在最小化算力集群搭建成本和模型训练完成时间。然后,提出改进的多目标常青藤优化算法,引入活力因子来评估种群的多样性。根据当前种群的活力自适应选择种群更新策略,平衡种群的多样性和收敛性。仿真实验将所提算法与MOPSO、NSGA-Ⅱ,SPEA-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可行。此外,通过灵敏度分析实验验证了张量并行度和流水线并行度对配置方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中心资源配置 大模型训练 多目标常青藤优化算法 活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规则和数据驱动的展厅自动空间规划与布局生成
11
作者 许渠 李佳佳 张俊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0-789,共10页
针对传统展厅布局设计周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规则和数据驱动的展厅空间自动规划与布局生成方法.首先根据展厅设计规则划分指定空间,并通过美化和连接等方式进行优化;然后计算展厅空间视觉显著度,利用优先队列选择展品的位... 针对传统展厅布局设计周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规则和数据驱动的展厅空间自动规划与布局生成方法.首先根据展厅设计规则划分指定空间,并通过美化和连接等方式进行优化;然后计算展厅空间视觉显著度,利用优先队列选择展品的位置和摆放方式;再采用规则生成的数据作为数据集,以区域中心布局搜索结果作为输入,结合语义预测网络和拓扑预测网络进行多样化的生成;最后通过预测模型,按重要度递减的顺序确定展品的最佳摆放位置.在展厅数据集上,将所提方法与HouseGAN++, Deeplayout和DCGAN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视觉相似度,图编辑距离平均降低22.64%,连通性平均提高25.33%,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展厅 自动化布局 空间规划 展厅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图纸的机载线缆三维重建方法
12
作者 李默 蔡晨曙 +5 位作者 陈俊诏 王萍 赵博 曾龙 李明 方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线缆在飞机等航空器上广泛存在,连接着飞机上各种设备和动力系统。目前,在飞机线缆大规模敷设过程中,仍主要根据二维图纸手动完成,效率低、精度差。如何从复杂的二维图纸中提取线缆数据信息,将其转化为清晰、直观的三维模型,优化线缆的... 线缆在飞机等航空器上广泛存在,连接着飞机上各种设备和动力系统。目前,在飞机线缆大规模敷设过程中,仍主要根据二维图纸手动完成,效率低、精度差。如何从复杂的二维图纸中提取线缆数据信息,将其转化为清晰、直观的三维模型,优化线缆的布线过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领域关键问题。二维图纸包含大量线缆图形结构和标注信息,其布局密集,表现形式不直观,且相互干扰,对线缆三维重建造成巨大挑战。针对此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二维图纸的机载线缆三维重建方法,对二维图纸信息进行准确、高效的提取、整合和重建,以真实反映出线缆三维空间位置关系。通过二维线缆敷设图纸的自动读取,提出了结合双向最佳匹配策略的断线连接算法和二维线缆敷设图的线缆重建方法,最终实现了三维线缆拓扑和几何结构的重建,并在工程实际数据上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线缆重建 图纸识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射不变性特征的冷冻电子断层图像无标记对位
13
作者 俸楷文 郭珂诚 冯结青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820,共12页
图像对位是冷冻电子断层三维重构中的重要步骤,对位精度对于生物大分子的三维重构质量至关重要.针对无标记对位技术中图像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对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性特征的冷冻电子断层图像无标记对位方法.首先通... 图像对位是冷冻电子断层三维重构中的重要步骤,对位精度对于生物大分子的三维重构质量至关重要.针对无标记对位技术中图像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对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性特征的冷冻电子断层图像无标记对位方法.首先通过仿射变换模拟电子断层图像在投影成像时的旋转变换,以缩小特征对应搜索空间,得到对于平移、旋转、尺度、视角变换都具有不变性的图像特征点;然后通过运动一致性约束去除大量误匹配特征点,再采用RANSAC方法二次筛选获得正确的特征匹配结果;最后求解电子断层图像的对位参数.对多组电子断层图像序列数据的对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SIFT方法和IMOD软件,提高仿射不变性特征计算效率70%,增加所保留特征点的数量81%172%,减小重投影误差12%26%,提高了冷冻电子断层图像无标记对位方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子断层三维重构 无标记对位 仿射不变性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SAM:面向工笔画数据的SAM边界框提示增强方法
14
作者 张天圣 朱闽峰 +4 位作者 任怡雯 王琛涵 张立冬 张玮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由于缺乏带有像素级标注的公开工笔画数据集,使得图像分割技术在工笔画领域的发展严重受阻。工笔画具有物象与背景颜色纹理相似、使用晕染渐变导致物象边界模糊等特性,给图像分割带来了挑战,SAM的出现为解决这些挑战带来新的可能性。尽... 由于缺乏带有像素级标注的公开工笔画数据集,使得图像分割技术在工笔画领域的发展严重受阻。工笔画具有物象与背景颜色纹理相似、使用晕染渐变导致物象边界模糊等特性,给图像分割带来了挑战,SAM的出现为解决这些挑战带来新的可能性。尽管SAM在自然图像领域里展现出惊人分割能力和零样本泛化能力,但在处理工笔画图像时存在对物象不敏感、前景背景混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403幅图像的花鸟主题工笔画数据集SegTCRP,其中包含5类前景对象。随后,采用LoRA方法对SAM进行微调,使其适应工笔画图像的特点。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SAM边界框提示增强方法BPA-SAM,通过借助U-Net在边界框提示范围内基于一定策略辅助生成额外点提示来改善SAM前景背景混淆的问题。最终,实验验证了BPA-SAM较原始SAM在边界框提示条件下的分割性能提升了7.1%,为SAM在工笔画领域的图像分割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工笔画 提示增强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板刚度可定制的双分辨率晶格结构智能生成方法
15
作者 潘万彬 占钰琪 +2 位作者 王姝钫 王毅刚 陶秀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3-779,共17页
晶格化是生成轻质高刚度薄板的理想方法,具有大幅度减少材料消耗和提升产品性能的巨大潜力.为了快速有效且通用地对薄板进行晶格化,使其成为满足刚度需求的轻质薄板,提出一种智能的双分辨率晶格化方法.首先对给定的标准形状的薄板(矩形... 晶格化是生成轻质高刚度薄板的理想方法,具有大幅度减少材料消耗和提升产品性能的巨大潜力.为了快速有效且通用地对薄板进行晶格化,使其成为满足刚度需求的轻质薄板,提出一种智能的双分辨率晶格化方法.首先对给定的标准形状的薄板(矩形横截面)采用不同的双分辨率晶格单元数量比例,并以均匀随机采样布局的方式构建一系列双分辨率晶格化薄板;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它们进行力学分析,计算相关的刚度;再收集上述数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构建刚度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给定的薄板在不同双分辨率晶格结构下的刚度(相互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最后以生成满足刚度需求的双分辨率晶格化薄板为目标,构造数学规划问题,通过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融入上述刚度预测模型对上述问题实施求解,获得优化的双分辨率晶格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有效且通用地生成刚度满足要求的轻质薄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辨率晶格 刚度可定制 薄板 神经网络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样例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
16
作者 陈俊旭 吴子梁 +1 位作者 朱闽峰 陈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传统的自动图布局算法虽然能保证图布局的整体美学特性,但却无法生成定制化的图布局。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下,用户常常需要对自动布局后的图进行调整以满足具体的需求。现有的图布局调整主要分为2类:节点级别的手动调整和基于约束的图... 传统的自动图布局算法虽然能保证图布局的整体美学特性,但却无法生成定制化的图布局。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下,用户常常需要对自动布局后的图进行调整以满足具体的需求。现有的图布局调整主要分为2类:节点级别的手动调整和基于约束的图布局,前者非常耗时且枯燥,后者常常缺乏灵活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样例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方法,主要基于图混合理论将样例图的属性和特点混合到源图上,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图布局定制化调整。首先对样例进行预处理,然后设计2种映射样例和6种映射模式来生成样例和源图之间节点级的映射矩阵,并使用该映射矩阵将样例图向源图对齐,最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定制化调整的图布局。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交互系统来实现该方法,系统支持样例草图绘制、样例导入和选取、源图导入和选取、映射模式选择、图混合比例控制、节点级的微调。同时开展了案例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布局 节点连接图 用户交互 图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结构的多视图三维场景重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婧怡 张栖桐 冯结青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基于PatchMatch的多视图高效和高精度三维重建一直是一个挑战性问题。红黑棋盘格模式的传播方式并行计算效率高,但对应的视图选择策略精度较差;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视图选择策略能获取更为准确的匹配结果,但算法并行度较低。为了达成场景... 基于PatchMatch的多视图高效和高精度三维重建一直是一个挑战性问题。红黑棋盘格模式的传播方式并行计算效率高,但对应的视图选择策略精度较差;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视图选择策略能获取更为准确的匹配结果,但算法并行度较低。为了达成场景重建质量与重建时间的平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结构的多视图三维重建算法,在第一阶段采用沿行/列并行的传播策略和马尔可夫链式的视图选择策略,得到质量较高的初始深度图,并通过引入多层次处理提升弱纹理区域的重建质量;在第二阶段采用棋盘格式传播方式和基于投票的视图选择策略提高计算效率,缩短重建所需时间。通过在Strecha和ETH3D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和对比表明,本文算法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效率提高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多视图立体匹配 视图选择 传播策略 多层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辐射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吉洋 程乐超 +1 位作者 何靖璇 王章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5-1013,共19页
基于2D图片的视点合成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旨在通过一组目标场景的2D图片合成新视角下的场景图片.神经辐射场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式场景表达方式,因其出色的视觉效果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对神经辐射场的发展... 基于2D图片的视点合成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旨在通过一组目标场景的2D图片合成新视角下的场景图片.神经辐射场作为一种新颖的隐式场景表达方式,因其出色的视觉效果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对神经辐射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理论基础、优化与扩展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在神经辐射场的优化与扩展方面,通过优化网络结构、模型压缩等方式加速训练及渲染过程,还有一些工作致力于降低对输入图片的要求以及提高渲染质量;在应用方面,神经辐射场在人、物及场景的建模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有工作将其扩展到动态场景的表达.此外,神经辐射场与生成式模型结合,可以实现通过文本或者图像来引导三维模型生成的目标.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并指出加速神经辐射场的训练与渲染,优化渲染结果,以及进一步扩展应用场景仍然是未来相关工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辐射场 深度学习 神经渲染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ogVis:面向模型服务的日志异常可视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裕弘 朱琳 +4 位作者 封颖超杰 王斯加 林正轩 潘嘉铖 陈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6-1114,共9页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运行维护过程产生的海量日志信息,进行模型的优化与故障排查,是当前人工智能运维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工作缺少模型工作流分析的问题,提出面向模型服务的日志异常可视分析方法ModelLogVis.该方法采用日志异常检测...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运行维护过程产生的海量日志信息,进行模型的优化与故障排查,是当前人工智能运维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工作缺少模型工作流分析的问题,提出面向模型服务的日志异常可视分析方法ModelLogVis.该方法采用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定位模型工作流中的潜在故障,帮助用户聚焦主要的故障类型;支持用户从数据流、状态、实例性能和原始日志等多个角度对工作流中的事件进行交互式可视化与分析,快速、准确地排查问题.通过真实的模型服务数据的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证明ModelLogVis方法可高效地辅助用户快速挖掘日志中的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分析 日志可视化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数据的地表太阳形状B-样条函数模型
20
作者 沈童 赵乐 冯结青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描述地面上接收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函数被称为地表太阳形状模型。它对塔式光热太阳能发电中接收器上辐射能密度分布的精确仿真至关重要。光晕辐射能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百分比,也被称为光晕辐射能占比(CircumSolar Ratio,CSR),它是地表太... 描述地面上接收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函数被称为地表太阳形状模型。它对塔式光热太阳能发电中接收器上辐射能密度分布的精确仿真至关重要。光晕辐射能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百分比,也被称为光晕辐射能占比(CircumSolar Ratio,CSR),它是地表太阳形状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常用的地表太阳形状模型普遍存在精度不高、计算所得CSR无法与输入CSR对齐、辐射能分布不连续、模型函数不能解析积分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观测数据拟合的地表太阳形状张量积B-样条函数模型。首先,对两个观测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去噪、归一化、分组平均和拼接,得到具有不同CSR值、随入射角度偏移θ变化的84组太阳辐射能扫描剖面数据;其次,选择变化最剧烈的CSR为0.005这组数据,以θ为自变量,进行带约束的B-样条函数拟合(二次规划问题),拟合过程中,通过差分进化算法优化节点向量,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控制系数的数量;然后,采用上述节点向量、控制系数数量,以相同的方式拟合其他CSR值的83组数据;最后,将所得84个单变量B-样条函数模型作为输入,以CSR为自变量对其控制系数进行拟合,并类似地确定节点向量和控制系数数目,最终得到以CSR和θ为自变量、具有12×15个控制系数的张量积B-样条函数模型,即地表太阳形状模型。与已有模型相比,该B-样条函数模型是一个C2光滑的模型,具有CSR对齐、拟合精度高和辐射能分布可解析积分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形状模型 CSR对齐 B-样条函数拟合 二次规划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