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忠 张世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9-558,共10页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的副作用较少见。深部脑刺激正在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神经精神疾病 帕金森病/治疗 癫痫/治疗 慢性痛 抑郁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忠 孙红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目前临床上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通过调节神经元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近年来随着对癫痫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癫痫的形成、发... 目前临床上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通过调节神经元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近年来随着对癫痫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癫痫的形成、发作过程常常伴随星形胶质细胞明显的功能改变,这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发现新的抗癫痫药物作用靶点,对癫痫治疗策略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病理生理学 星形胶质细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对大鼠原肠胚前期内细胞团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洪缨 楼宜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探讨药源性胚泡不同生物学功能细胞损伤对孕 d8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影响 ,大鼠孕 d3分别 ig阿司匹林 (Asp) ,对乙酰氨基酚 (Par) 0 .2 5,0 .50 ,1 .0 g·kg-1,免疫外科术评价 Asp及 Par对孕 d4胚胎内细胞团 (ICM)细胞和滋养层细胞... 为探讨药源性胚泡不同生物学功能细胞损伤对孕 d8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影响 ,大鼠孕 d3分别 ig阿司匹林 (Asp) ,对乙酰氨基酚 (Par) 0 .2 5,0 .50 ,1 .0 g·kg-1,免疫外科术评价 Asp及 Par对孕 d4胚胎内细胞团 (ICM)细胞和滋养层细胞的发育毒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评价Asp和 Par对孕 d 8胚胎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Asp 0 .50 ,1 .0 g· kg-1组及 Par各剂量组ICM细胞数显著减少 (1 3.2± 2 .3,1 1 .1± 1 .7,及1 3.8± 1 .2 ,1 3.5± 1 .3,1 0 .0± 1 .4vs1 6.8± 1 .3,P<0 .0 1 ) .Asp1 .0 g· kg-1组及 Par各剂量均可诱导胚泡微核率增加 (P<0 .0 1 ) .Par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d 8胚胎 70 ku蛋白表达的同时 ,下调小于1 4.4ku蛋白 (胚泡化特征蛋白 )表达 .提示 Asp及Par对大鼠 ICM呈选择性细胞毒作用 ,Par诱导孕d8胚胎 70 ku蛋白表达上调和胚泡特征化蛋白表达下调与 Par胚泡遗传毒作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凝胶电泳 胚胎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