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38
1
作者 范骁辉 叶正良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 用信息融合算法合并多张色谱指纹图谱,解决中药多元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难题,提出一种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先对各单元指纹图谱进行串行或并行象素级信息融合,再对融合了各指纹峰信息的多元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计算机仿真和复方丹参滴丸多元HPLC指纹图谱应用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评价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定量表征中成药产品批次间质量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学指纹图谱 信息融合 中药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渗漉提取过程分析的中药有效组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全 瞿海斌 程翼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
研究提出一种快速测定中药渗漉提取液中有效组分的近红外 (NIR)光谱分析方法 ,可用于中药渗漉提取过程在线分析 .以中药三七为对象 ,采用人参皂苷Rg1、Rb1、Rd的HPLC测定值及三七总皂苷 (PNS)的比色法测定值作对照值 ,建立了NIR光谱与... 研究提出一种快速测定中药渗漉提取液中有效组分的近红外 (NIR)光谱分析方法 ,可用于中药渗漉提取过程在线分析 .以中药三七为对象 ,采用人参皂苷Rg1、Rb1、Rd的HPLC测定值及三七总皂苷 (PNS)的比色法测定值作对照值 ,建立了NIR光谱与对照值之间的校正模型 .比较研究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RBFNN)和偏最小二乘回归 (PLSR)两种建模方法 ,其中RBFNN校正模型对Rg1、Rb1、Rd和PNS 4种组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 (RMSECV)分别为 1 12 0、 1 2 30、 0 2 6 7、 4 74 9,预测均方差 (RMSEP)分别为 0 6 77、 0 96 9、0 15 5、 8 0 6 5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方便、准确、无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 中药 渗漉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勇 蔡铭 +1 位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柱型结构中药材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提取过程试验数据,通过温度和液固比的变化,优化参数,得到提取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丹参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生产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预测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佳,可用于中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型结构 中药 提取 动力学模型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进化学习的中药定量组效关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雪松 王毅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9,共5页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传算法(GA)在编码与解码时产生的截断误差,从而提高了QCAR模型的训练与预报精度.以中药当归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交叉验证还是独立检验均取得较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建模方法,可用于对中药药效进行智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效关系 药效预测 进化计算 神经网络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醇沉工艺及装备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勇 李页瑞 +3 位作者 金胤池 蔡圣 程翼宇 瞿海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分析了目前中药生产中的主流分离精制技术-醇沉工艺的技术特点及装备技术现状,指出了这一传统技术存在的长期未解决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有效成分包裹损失大、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低等难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加强醇沉过程微... 分析了目前中药生产中的主流分离精制技术-醇沉工艺的技术特点及装备技术现状,指出了这一传统技术存在的长期未解决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有效成分包裹损失大、工艺参数控制水平低等难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加强醇沉过程微观机理和化学物质迁移规律的研究,提高醇沉工艺的控制水平,实现整个醇沉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连续化操作;针对高能耗环节,采用先进工艺,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醇沉 工艺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Q-Markers”的辨析研究——丹红注射液研究实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静 江振作 +4 位作者 柴欣 王毅 赵步长 赵筱萍 王跃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56-2061,共6页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丹红注射液为例,从化学物质基础、质量标志物、质控方法 3个层次,阐述中药注射液"Q-Markers"辨析策略,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中药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药材提取工艺的近红外光谱实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严诗楷 罗国安 +1 位作者 王义明 程翼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控制中药提取工艺的新方法。采用光纤近红外光谱法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栀子药材提取液样本,通过SIMCA方法建立了工艺稳态监控模型,用于评价26个未知样本的工艺状态,成功地判别了其中的全部异常工艺样本。结...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控制中药提取工艺的新方法。采用光纤近红外光谱法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栀子药材提取液样本,通过SIMCA方法建立了工艺稳态监控模型,用于评价26个未知样本的工艺状态,成功地判别了其中的全部异常工艺样本。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方便、有效的工艺监测手段,该方法无需对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即可通过样品整体近红外光谱监控其工艺是否正常,从而为中药提取工艺的实时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近红外光谱 SIMCA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氨基酸的人工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43
8
作者 赵琛 瞿海斌 程翼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发酵冬虫夏草中氨基酸含量的新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虫草菌粉中氨基酸含量。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数据与氨基酸、精氨酸和总氨酸含量间的定量关联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光... 提出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发酵冬虫夏草中氨基酸含量的新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虫草菌粉中氨基酸含量。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数据与氨基酸、精氨酸和总氨酸含量间的定量关联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光谱范围 ,得到最优模型 ,即在 75 0 1 7~ 6 0 97 8,5 4 5 3 7~ 42 4 6 5cm- 1 区域内 ,近红外光谱的一阶微分光谱与其氨基酸含量之间建立模型。甘氨酸、精氨酸和总氨基酸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 0 0 8,0 0 7和 0 36 ,均优于主成分回归 (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 (PLS)等线性模型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实用的非线性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氨基酸 人工神经网络 近红外光谱 快速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 比色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的五类有效成分 被引量:8
9
作者 严诗楷 辛文峰 +2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程翼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2-486,共5页
建立了复方清开灵注射液中5类主要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ELSD),根据各类成分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分别在240,254,280和330nm波长下检测栀子苷、核苷(包括尿苷... 建立了复方清开灵注射液中5类主要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ELSD),根据各类成分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分别在240,254,280和330nm波长下检测栀子苷、核苷(包括尿苷和腺苷)、黄芩苷和有机酸(包括绿原酸和咖啡酸)等4类成分,同时使用ELSD测定胆酸、熊去氧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等3种甾体化合物,从而实现了清开灵注射液中5类有效成分(共9个化合物)的同时分离和定量测定。用该法测定了3个不同厂家的19批清开灵注射液成品。该法快速、准确,操作相对简单,为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的多组分定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靠、合理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有效成分 清开灵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分离动力学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永兴 瞿海斌 +1 位作者 陈赟 程翼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1-756,共6页
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分离技术是中药分离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葛根提取液中的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过程,建立了普通速率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层析过程中的轴向扩散、外扩散、内扩散和树脂内部的非线性吸附平衡,... 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分离技术是中药分离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葛根提取液中的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过程,建立了普通速率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层析过程中的轴向扩散、外扩散、内扩散和树脂内部的非线性吸附平衡,此动力学模型能准确模拟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色谱行为。用该模型对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层析分离进行了仿真研究,考察了流动相流速变化对葛根素和大豆甙元层析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动力学模型能用来指导葛根素和大豆甙元层析分离过程操作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层析动力学模型 葛根素 大豆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明 严建伟 +2 位作者 俞庆森 商志才 吕建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应用简化的Hummel-Dreyer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CZE)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在位点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实用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公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模拟计算公式计... 应用简化的Hummel-Dreyer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capillaryzoneelectrophoresis,CZE)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在位点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实用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公式,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根据模拟计算公式计算了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反应 带毛细管电泳 作用机制 抗生素 非线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挥发油提取新技术——亚临界水萃取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赟 田景奎 程翼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62,共4页
介绍一种中药挥发油提取的新技术,对亚临界水在中药挥发油提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亚临界水在中药挥发油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索氏提取及目前流行的... 介绍一种中药挥发油提取的新技术,对亚临界水在中药挥发油提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亚临界水在中药挥发油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索氏提取及目前流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亚临界水提取技术不仅挥发油收率高,提取时间更为迅速,是一种新型而更贴近传统的中药提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挥发油 亚临界水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预测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毅 俞凌燕 +1 位作者 范骁辉 瞿海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01-240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NIR)光谱的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计算预测新方法。采用1,1-二苯-2-苦肼基(DPPH)法测定28种黄酮类中药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在400010000cm2范围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黄...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NIR)光谱的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计算预测新方法。采用1,1-二苯-2-苦肼基(DPPH)法测定28种黄酮类中药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在400010000cm2范围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黄酮类组分近红外光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校正模型。建模过程中,以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指标,确定了用于建模的最优近红外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校正模型的RSECV为9.50%,R2为0.9017,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为14.8%。该方法快速无损、操作简便,可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詹淑玉 阮钰尔 +2 位作者 刘国强 丁宝月 邵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葛根素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和零净通量法计算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考察灌流液成分、外液浓度、灌流速度、介质温... 目的:建立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葛根素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和零净通量法计算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考察灌流液成分、外液浓度、灌流速度、介质温度和搅拌速率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对于同一探针,三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回收率存在差异。采用等渗氯化钠溶液、林格液、PBS和葡萄糖溶液为灌流液时,得到的回收率分别为(71.25±2.36)%、(73.48±1.41)%、(68.50±2.43)%和(74.98±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灌流速度下,探针回收率在外液葛根素浓度为0.2~25μg/m L的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浓度下,探针的回收率随灌流速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在25~40℃范围内,探针回收率随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速率达到200转/min时,回收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葛根素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介质中葛根素浓度无关,而受计算方法、灌流液成分、灌流速度、介质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率 葛根素/药代动力学 微透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眩片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赟 刘洪梅 +2 位作者 江周虹 田景奎 程翼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62-1663,共2页
关键词 薄荷 荆芥穗 挥发油提取 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作用下急性心梗大鼠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莹 王毅 +1 位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518,共4页
以急性心梗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法(2-DE)分析比较了维拉帕米作用下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蛋白表达的差异,从蛋白质水平探讨了维拉帕米心肌保护作用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维拉帕米给药组心肌组织中有8个蛋... 以急性心梗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法(2-DE)分析比较了维拉帕米作用下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蛋白表达的差异,从蛋白质水平探讨了维拉帕米心肌保护作用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维拉帕米给药组心肌组织中有8个蛋白点表达显著上调,7个蛋白点表达显著下调.采用质谱(MALDI-TOF-MS)分析结合数据库检索,共鉴定了其中的15种蛋白质,可按功能分为如下4类:(1)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2)氧化应激相关蛋白;(3)细胞骨架蛋白;(4)其它蛋白.研究结果表明,维拉帕米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恢复心肌损伤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及对抗氧化应激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