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槽道各向异性黏弹性流体中微生物游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王远 欧阳振宇 +2 位作者 夏严 朱晨琳 林昭武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8-1147,共10页
近年来,微生物游动特性的研究逐渐成为流体力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深入了解微生物在复杂流体中的游动特性可以为微型器件的设计制造提供帮助.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管道中微生物存在复杂的行为特征,其内在的动力学机理尚未清楚.本文采用浸没边... 近年来,微生物游动特性的研究逐渐成为流体力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深入了解微生物在复杂流体中的游动特性可以为微型器件的设计制造提供帮助.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管道中微生物存在复杂的行为特征,其内在的动力学机理尚未清楚.本文采用浸没边界法,引入泰勒波动板模型,探讨槽道中微生物在各向异性黏弹性流体中的游动特性;重点分析槽道壁面约束对微生物行为特征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自由游动相比,槽道中微生物游动呈现加速现象,而且槽道壁面附近加速效果更显著.另外,槽道中微生物游动效率比自由游动时更高.进一步受力分析,发现流体压力对微生物游动起推动作用,黏性力起阻碍作用.与这两者相比,聚合物产生的弹性力则小很多,几乎可以忽略.槽道中微生物受到更大的流体压力,认为加速现象与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黏弹性流体 各向异性 槽道 浸没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水平矩形腔内流体自然对流第一次逆叉形分岔的数值研究
2
作者 王小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4,261,共7页
本文采用二阶全展开ETG(Euler-Taylor-Galerkin)分裂步有限元方法,对长宽比为3.5(L/B=3.5,如图1所示)的封闭矩形腔体内,三种Pr数条件下,定常层流范围内,流体自然对流叉形分岔随Rayleigh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矩... 本文采用二阶全展开ETG(Euler-Taylor-Galerkin)分裂步有限元方法,对长宽比为3.5(L/B=3.5,如图1所示)的封闭矩形腔体内,三种Pr数条件下,定常层流范围内,流体自然对流叉形分岔随Rayleigh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矩形腔内对应三种Pr数条件下,流体的叉形分岔的演化过程中,在第二次模态Ⅱ型叉形分岔之后,均会出现两个较小尺度涡旋合并,突变为一个较大尺度涡旋的全新叉形分岔模态。即在某临界Ra数两侧,存在定常四涡结构和定常三涡结构两个定常解支,当系统控制参数Ra越过临界值,前者被后者突发性取代,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叉形分岔的逆叉形分岔。其数值预报,则采用分半法结合流动拓扑结构及典型截面处速度扩线上鞍点的变化来确定。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的Pr数条件下,随Pr数的增加逆叉形分岔对应临界Ra数的取值也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水平矩形腔 自然对流 第一次逆叉形分岔 涡合并 鞍点 Pr数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均匀湍流中重粒子运动行为的先验研究
3
作者 宾远为 武琦 +1 位作者 夏振华 史一蓬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研究以高精度可压缩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直接数值模拟数据为基础,通过点粒子模型和单向耦合方式模拟了100万个重粒子在湍流中的运动.着重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使用不同滤波宽度的谱截断滤波器来获得大尺度流场,并研究了不同滤波... 本研究以高精度可压缩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直接数值模拟数据为基础,通过点粒子模型和单向耦合方式模拟了100万个重粒子在湍流中的运动.着重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使用不同滤波宽度的谱截断滤波器来获得大尺度流场,并研究了不同滤波尺度对粒子运动的影响;其次,设置了5种不同的粒子初速度,以研究粒子聚集性和运动学性质的演化.在研究粒子聚集性方面,使用了香农熵来描述粒子的瞬时聚集性,而稳态时的统计结果则通过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来描述.研究结果表明,滤波尺度对不同Stokes数的粒子聚集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小尺度流动结构对低Stokes数的粒子聚集性有促进作用,而对高Stokes数的粒子聚集性则有抑制作用.此外,随着Stokes数的增加和截断波数的减小,粒子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变得更为集中.另外,还发现颗粒的初始速度差异会在演化的初期产生明显影响,最终会趋于相同的统计定常状态.这一发现强调了湍流中粒子运动的复杂性和统计特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重粒子 湍流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文普 阚丽丽 王丽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2-609,共8页
目的:定量研究肺动脉(PA)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寻求其与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结合临床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影像数据,对肺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真实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立体几何结构;针对重建后的肺... 目的:定量研究肺动脉(PA)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寻求其与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结合临床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影像数据,对肺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真实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立体几何结构;针对重建后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几何模型,主肺动脉入口条件采用Womersley脉动速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求解了心动周期内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心动周期内不同时期的流场、压力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仿真计算表明,正常成人在心脏收缩期,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压力均较舒张期高,收缩期右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左肺动脉,右叶间动脉压力较左侧高;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的流速有显著性差异,右肺动脉远端流速远大于左肺动脉;在收缩期,右肺动脉分叉前近端血流形成高壁面剪切力场。结论:右肺动脉近端和右叶间动脉是承受压力较大,最早出现改变的阶段,对于早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应着眼于此段动脉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数据 右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 血流动力学参数 数值研究 image based pulmonary artery 主肺动脉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 收缩期 左肺动脉 叶间动脉 心动周期 血流动力学环境 三维几何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壁面剪切应力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率支架对颅内动脉瘤血流流场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星 黄清海 +3 位作者 刘建民 施洋 余钊胜 邵雪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孔率的支架对颅内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窄颈及宽颈两种动脉瘤的三维模型。模拟四种不同孔率(82%、78%、74%及70%)的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并完全覆盖瘤颈。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 目的探讨不同孔率的支架对颅内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窄颈及宽颈两种动脉瘤的三维模型。模拟四种不同孔率(82%、78%、74%及70%)的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并完全覆盖瘤颈。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软件,计算各种孔率支架置入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压力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置入82%、78%、74%、70%孔率的支架后,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瘤颈远侧壁峰值流速及壁面切应力均随支架孔率的降低而降低;窄颈动脉瘤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平均流速值分别为0.054、0.036、0.024及0.016m/s,壁面切应力分别为0.529、0.314、0.177及0.122Pa。流速-孔率曲线显示,孔率降至70%左右时,流速随孔率变化趋于平缓;壁面切应力-孔率曲线显示,孔率降至74%左右时,壁面切应力随孔率变化趋于平缓。置入上述4种孔率支架后,宽颈动脉瘤平均流速值依次为0.194、0.178、0.170及0.147m/s;壁面切应力分别为8.466、7.327、7.003及5.744Pa。流速-孔率曲线和壁面切应力-孔率曲线均未显示出速度和壁面切应力随孔率减小趋于平缓的趋势。支架的孔率对窄颈及宽颈动脉瘤瘤颈远侧壁及瘤顶部的压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支架的孔率是影响动脉瘤内血流流场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孔率的降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相应降低;孔率对动脉瘤内压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支架 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流量平衡阀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新荣 陆冰 +1 位作者 李江莉 李增珍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针对设计的一种自动流量平衡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采用BNGk-ε三维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SI MPLE计算方法,对不同阀芯位置时进行三维流动的数值计算,获得了平衡阀流量压差特性关系。实验研究在自行建造的具... 针对设计的一种自动流量平衡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采用BNGk-ε三维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SI MPLE计算方法,对不同阀芯位置时进行三维流动的数值计算,获得了平衡阀流量压差特性关系。实验研究在自行建造的具有高精度数据采样功能的实验台中进行,得到了不同压差下的流量特性。计算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三维CFD数值模拟设计平衡阀的方法完全可行,且控制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平衡 自动流量平衡阎 数值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边界法研究正交双圆柱及串列双圆球绕流 被引量:7
7
作者 邓见 邹建锋 +1 位作者 任安禄 邵雪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2-550,共9页
把Goldstein等人提出的虚拟边界法推广到三维情况,研究了Re=150时不同间距下正交双圆柱绕流,和Re=250时不同间距下串列双圆球绕流流场.对于正交双圆柱绕流,当间距比大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只限定在下游圆柱的尾流所扫过的... 把Goldstein等人提出的虚拟边界法推广到三维情况,研究了Re=150时不同间距下正交双圆柱绕流,和Re=250时不同间距下串列双圆球绕流流场.对于正交双圆柱绕流,当间距比大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只限定在下游圆柱的尾流所扫过的范围之内;当间距比小于等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扩大,下游圆柱尾流扫过区上下出现两排三维流向二次涡结构.对于串列圆球绕流,研究发现,在小间距比(L/D≈1.5)的情况下,由于上下游圆球尾流区的相互抑制消除了压力不稳定性,整个流场呈现稳态轴对称特征;间距比为2.0时,周向压力梯度诱发出流体的周向输运,流场呈现稳态非对称性,但流场中存在特定的对称面;间距比增大到2.5后,绕流场开始周期振荡,原有的对称面依旧存在;在间距比3.5时下游圆球下表面的涡结构强度有所减弱,导致占优频率发生交替;间距比增至7.0时,整个流场恢复稳态特征,两圆球尾部同时出现双线涡,这时流场对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边界法 正交双圆柱 串列双圆球 三维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动蝶阀调节特性的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新荣 李江莉 +1 位作者 李增珍 陆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针对作者自行开发的一类安装配流板的新型电动蝶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采用RNGκ-ε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SIMPLE计算方法,对不同开度下电动蝶阀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实验研究在自行建造的具有高精度数... 针对作者自行开发的一类安装配流板的新型电动蝶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数值分析采用RNGκ-ε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SIMPLE计算方法,对不同开度下电动蝶阀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实验研究在自行建造的具有高精度数据采样功能的调节阀专门实验台中进行。计算和实验所获得的阀门相对KVS值与蝶阀开度特性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维CFD进行新蝶阀模型设计开发的技术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交换 流动控制 阀门调节特性 数值计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流线型孔板流量计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炜芳 沈新荣 +3 位作者 潘康 朱文斌 章威军 黎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该文阐述了一种新型流线型孔板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并对所设计的孔板流量计进行了三维CFD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孔板流量计压力损失小,量程比宽、安装方便,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差压式流量计 孔板 流出系数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性调节阀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新荣 章威军 +1 位作者 黎焱 朱文斌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56,共3页
针对一种安装配流板的新型调节蝶阀产品模型,采用RNGK-ε三维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的SIMPLE方法,对调节阀门在各个开度下的内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通过对CFD计算结果进行人工优化选型后,在专门搭建的配有高精度传感器的实验装置... 针对一种安装配流板的新型调节蝶阀产品模型,采用RNGK-ε三维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的SIMPLE方法,对调节阀门在各个开度下的内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通过对CFD计算结果进行人工优化选型后,在专门搭建的配有高精度传感器的实验装置上对阀门实物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FD对阀门模型的数值结果是可行的,所开发的安装配流板的调节蝶阀具有线性流量的调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CFD 数值模拟 实验测试 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泵系统中的能量分布与效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常斌 林建忠 林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7-300,共4页
为得出喷射泵系统内各种能量损失的大小及变化规律 ,提出提高效率的针对性措施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及动力定理 ,推导出喷射泵系统中各种能量的量纲一形式的表达式 ,并绘制出各能量及效率随体积流量比变化的对比曲线。根据该对比关系进一... 为得出喷射泵系统内各种能量损失的大小及变化规律 ,提出提高效率的针对性措施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及动力定理 ,推导出喷射泵系统中各种能量的量纲一形式的表达式 ,并绘制出各能量及效率随体积流量比变化的对比曲线。根据该对比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各种摩擦损失系数对效率的影响 ,提出了影响喷射泵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计算结果表明 ,在最佳效率点处 ,各种能量损失处于同一量级上 ,它是决定喷射泵效率较低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损失随流量比的改变而变化 ;喉管与扩散管的摩擦损失系数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泵 能量 效率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射流场纳米颗粒的形成与凝聚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招琴 林建忠 周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对平行双射流中H2SO4蒸气扩散进行了大涡模拟,给出了硫酸/水系统成核生成纳米颗粒及颗粒的凝聚过程中颗粒的分布特性,分析了燃料中硫的浓度、环境相对湿度以及射流Reynolds数对于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水系统会成核... 对平行双射流中H2SO4蒸气扩散进行了大涡模拟,给出了硫酸/水系统成核生成纳米颗粒及颗粒的凝聚过程中颗粒的分布特性,分析了燃料中硫的浓度、环境相对湿度以及射流Reynolds数对于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水系统会成核生成大量的纳米颗粒,在双管射流的中间和射流场周围,颗粒具有较高的浓度;颗粒的凝聚过程使颗粒的数量减少、直径变大;随着硫的浓度的增加,流场中的颗粒浓度有明显增加,而成核后形成的颗粒直径减小;环境湿度和Reynolds数的增大,有利于成核过程,因而导致形成更多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双射流 成核 凝聚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探测中的大气制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波 张文普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2-651,共10页
大气制动技术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行星探测技术,该技术利用目的行星的大气阻力作用来减缓探测器的速度以达到预定轨道,不需要或很少使用携带的燃料进行反推减速入轨,能够降低行星探测器的发射成本,增加探测器的入轨有效载荷.本文描述了大... 大气制动技术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行星探测技术,该技术利用目的行星的大气阻力作用来减缓探测器的速度以达到预定轨道,不需要或很少使用携带的燃料进行反推减速入轨,能够降低行星探测器的发射成本,增加探测器的入轨有效载荷.本文描述了大气制动的特点,以及NASA成功应用大气制动技术的4次行星探测任务,重点评述了大气制动期间气体动力学特性和轨道模拟的研究情况,并对大气制动技术的风险性和成本分析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今后大气制动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探测 大气制动技术 气动特性模拟 轨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中颗粒参数分布的矩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演华 林建忠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663,共8页
对矩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积分矩方法和直接积分矩方法对4个典型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比较了积分矩方法和直接积分矩方法的精度、效率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与积分矩方法相比,用直接积分矩方法计算时计算效率略高、稳定性好,且计算结果的... 对矩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积分矩方法和直接积分矩方法对4个典型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比较了积分矩方法和直接积分矩方法的精度、效率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与积分矩方法相比,用直接积分矩方法计算时计算效率略高、稳定性好,且计算结果的精度相当。结论对于两相流中颗粒参数的数值计算乃至了解颗粒的演变特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矩方法 数值计算 颗粒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恒流量控制阀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新荣 林雄伟 徐炜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该文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的SIMPLE计算方法,对自行设计的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流动的数值分析;同时还制作了几个特定翼板角度的产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与数值分析吻合较好。对比结果表... 该文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的SIMPLE计算方法,对自行设计的一种机械自力式恒流量控制阀模型进行了三维流动的数值分析;同时还制作了几个特定翼板角度的产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与数值分析吻合较好。对比结果表明CFD技术在控制阀产品的研发与优化分析方面是可行有效的;恒流量控制阀产品具有流量控制精度高、机械结构简单等优点,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量控制阀 计算流体力学 CFD 数值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两相弯管湍流场中圆柱状颗粒取向和沉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亮 石瑞芳 林建忠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718,共12页
针对在Reynolds数Re=3000~50000、Stokes数S_(tk)=0.1~10、Dean数De=1400~2800的情况下,长径比β=2~12的圆柱状颗粒流经弯管湍流场时的取向与沉积特性进行了研究.圆柱状颗粒的运动采用细长体理论结合Newton第二定律进行描述,取向分布函... 针对在Reynolds数Re=3000~50000、Stokes数S_(tk)=0.1~10、Dean数De=1400~2800的情况下,长径比β=2~12的圆柱状颗粒流经弯管湍流场时的取向与沉积特性进行了研究.圆柱状颗粒的运动采用细长体理论结合Newton第二定律进行描述,取向分布函数由Fokker-Planck方程给出,平均湍流场通过求解Reynolds平均运动方程结合Reynolds应力方程得到,作用在颗粒上的湍流脉动速度由动力学模拟扫掠模型描述.通过求解湍流场以及颗粒的运动方程和取向分布函数方程,得到并分析了沿流向不同截面和出口处颗粒的取向分布,讨论了各因素对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_(tk)和颗粒长径比β的增加、De和Re的减少,颗粒的主轴更趋向于流动方向.颗粒的沉积率随着De,Re,S_(tk)和颗粒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加,所得结论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状颗粒 取向分布 沉积率 弯管湍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游推进的水动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卉 邵雪明 +1 位作者 潘定一 赵良明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B08期18-21,共4页
自然界中的鱼类游动时有着高速、高效和低噪等优点,人类一直以来试图通过对其游动机理的探索,获得借鉴并为自己所用。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鱼游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鱼游... 自然界中的鱼类游动时有着高速、高效和低噪等优点,人类一直以来试图通过对其游动机理的探索,获得借鉴并为自己所用。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鱼游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鱼游推进重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鱼类游动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对鱼形体波动、尾鳍拍动以及复杂流场下鱼游推进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游推进 水动力学 形波运动 拍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培杰 林建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3-549,共7页
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其特殊的流动属性使其成为一些新兴技术领域的核心突破点.同时,该流动又比较复杂,即便是在低固粒浓度的情况下,非牛顿流体特性也会对整个系统的微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固粒的运动... 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其特殊的流动属性使其成为一些新兴技术领域的核心突破点.同时,该流动又比较复杂,即便是在低固粒浓度的情况下,非牛顿流体特性也会对整个系统的微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固粒的运动.本文给出了非牛顿流体方程、固粒运动方程和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的特征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的作用;阐述了单个固粒在管道中的径向移动、多固粒的相互作用和聚集、多固粒形成的链状结构以及非圆球固粒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分析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给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具体问题和内容,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固粒 悬浮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颗粒两相流系统中湍流脉动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海林 林建忠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8,I0003,共13页
给出了微纳颗粒两相湍流中颗粒一般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该方程包含的因湍流脉动导致的未封闭源项;回顾了湍流脉动对颗粒成核、生长、凝并以及破碎作用的研究,包括从源项核函数的构造发展到对方程进行雷诺平均或亚格子滤波;叙述了用直接数... 给出了微纳颗粒两相湍流中颗粒一般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该方程包含的因湍流脉动导致的未封闭源项;回顾了湍流脉动对颗粒成核、生长、凝并以及破碎作用的研究,包括从源项核函数的构造发展到对方程进行雷诺平均或亚格子滤波;叙述了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蒙特卡洛法、大涡模拟方法(LES)以及雷诺平均方法(RANS)对方程进行求解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对颗粒一般动力学方程进行封闭求解的研究途径,包括引入相关函数建立未封闭源项与颗粒性质、湍流场特性的关系以及直接将概率密度函数(PDF)代入未封闭源项,再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得源项的平均效应;提出了将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包括湍流脉动对颗粒凝并的影响、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以及对颗粒一般动力学方程中未知项的模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颗粒两相流 颗粒一般动力学方程 湍流脉动 成核 凝并 破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
20
作者 阚丽丽 王丽华 张文普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参数 肺动脉血流 肺血管重构 致病机制 数值模拟研究 数值研究 血管阻力 分支 影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