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萌瑶 周连勇 +2 位作者 黄泽 廖晓玲 赵永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5,共7页
机械化学法修复POPs污染土壤应用前景良好,但由于无法通过实验手段获取球磨罐内颗粒运动信息,难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虑到土壤颗粒在球磨罐中的流动状态与在转鼓中十分相似,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 机械化学法修复POPs污染土壤应用前景良好,但由于无法通过实验手段获取球磨罐内颗粒运动信息,难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虑到土壤颗粒在球磨罐中的流动状态与在转鼓中十分相似,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动行为。为了模拟土壤的结块特性,本文采用基于JKR理论的Surface Cohesive Force模型建立土壤粘聚力模型,并以转鼓试验过程颗粒的坍塌周期和质心角为指标验证了仿真参数的合理性。根据试验与仿真的结果可得,土壤的含水率越高,转鼓中土体坍塌周期和单次坍塌块体体积越大;土壤含水率在仿真过程中以表面能极性分量为表征,含水率越高,表面能极性分量越大,土壤内聚力作用下的结块现象越明显。此外,在仿真过程中,土壤的滚动摩擦系数显著影响转鼓内土壤颗粒整体的分层效果。由于本文使用球形颗粒代替土壤团聚体,摩擦系数的选取不应限于SiO_(2)材料的摩擦系数取值范围,才能保证仿真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土壤 结块 转鼓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阀振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钱锦远 吴嘉懿 金志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21,共14页
为全面认识调节阀振动问题,以近年国内工程领域调节阀振动事故案例为引,从外激振动和流激振动两个方面分析了调节阀振动产生机理,从实验方法、理论模型仿真和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总结了调节阀振动研究方法,从根源减振与传播减振两种类型回... 为全面认识调节阀振动问题,以近年国内工程领域调节阀振动事故案例为引,从外激振动和流激振动两个方面分析了调节阀振动产生机理,从实验方法、理论模型仿真和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总结了调节阀振动研究方法,从根源减振与传播减振两种类型回顾了调节阀振动抑制措施。经过分析总结,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展望:流激振动机理研究还不够完善,不同类型的流激振动无法区分,应建立特征识别技术,并开展竞争机制研究;实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仿真各有局限,有待提高。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与资源消耗比较有待探索;应建立调节阀品位评价体系,对高品位调节阀开发根源减振措施,对低品位调节阀选用传播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振动 机理 研究方法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气泡减小平板湍流摩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姚琰 罗金玲 +2 位作者 朱坤 伍锐 秦世杰 《气体物理》 2017年第4期29-35,共7页
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研究微气泡减阻的效果.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二维平板微气泡湍流边界层进行了定量的可视化观察,用天平测量了平板的摩擦阻力,分析了不同通气量、来流速度、浮力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在高Reynolds数(Re=10~6)... 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研究微气泡减阻的效果.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二维平板微气泡湍流边界层进行了定量的可视化观察,用天平测量了平板的摩擦阻力,分析了不同通气量、来流速度、浮力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在高Reynolds数(Re=10~6)的流动中有效地减小了摩擦阻力,最大减阻率达到36%,证实了微气泡能显著降低平板摩擦阻力,实验结果也表明,随气体流量增加,减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平板 湍流边界层 摩擦阻力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LSTM的离心泵偏工况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荣伟 何伟挺 +3 位作者 汪琳琳 杨帅 武鹏 吴大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4-121,共8页
离心泵在各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耗电量巨大。离心泵偏工况运行时,内部流动会趋于紊乱,导致效率下降,能耗上升。针对离心泵偏工况振动信号变化微弱和强干扰的特点,采用双通道信息融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序特征提... 离心泵在各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耗电量巨大。离心泵偏工况运行时,内部流动会趋于紊乱,导致效率下降,能耗上升。针对离心泵偏工况振动信号变化微弱和强干扰的特点,采用双通道信息融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序特征提取,结合长短时记忆模型智能识别,构建离心泵偏工况诊断模型。仿真信号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凸显了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验证工况状态与低频振动信号的相关性,经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优越性,测试准确率达98.5%。该方法可以监测离心泵运行工况,保证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工况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 长短时记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诱导船体表面脉动压力的STFT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伍锐 刘恒 +1 位作者 陈伟奇 吴大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第5期843-847,852,共6页
文中结合模型试验中三种典型螺旋桨空化状态下的脉动压力信号STFT谱,分析了螺旋桨诱导船底表面脉动压力的时频特征分布.结果表明:STFT谱对于螺旋桨诱导船底表面脉动压力的时域谱、线谱和非平稳脉动的分析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同时提供螺旋... 文中结合模型试验中三种典型螺旋桨空化状态下的脉动压力信号STFT谱,分析了螺旋桨诱导船底表面脉动压力的时频特征分布.结果表明:STFT谱对于螺旋桨诱导船底表面脉动压力的时域谱、线谱和非平稳脉动的分析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同时提供螺旋桨诱导脉动压力时域与频域的丰富信息,能够在非平稳脉动压力信号的处理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FT 螺旋桨 脉动压力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典学习的船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6
作者 罗强 傅顺军 +2 位作者 蔡洪钧 沈金平 王环 《机电设备》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轴承实时监测对于旋转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侧重于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提取,受限于解调频谱分辨率与采样时间限制,不能更加实时判断轴承故障类型。为实现轴承故障状态的有效识别,提出增强字典完备性以及稀疏系... 轴承实时监测对于旋转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侧重于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提取,受限于解调频谱分辨率与采样时间限制,不能更加实时判断轴承故障类型。为实现轴承故障状态的有效识别,提出增强字典完备性以及稀疏系数稀疏度的拓展策略,建立基于字典学习的自适应特征向量提取,对于不同转速,混合负载下的4种轴承故障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仅需少量样本数据(500采样点,250样本)就可达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字典学习 自适应特征向量提取 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流场螺旋桨空泡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恒 伍锐 孙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6-983,共8页
以某油船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采用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可实现的k-ε两层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模拟了非均匀来流条件下螺旋桨的空泡形态.通过对螺旋桨叶梢区域进行有效合理的网格加密... 以某油船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采用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可实现的k-ε两层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模拟了非均匀来流条件下螺旋桨的空泡形态.通过对螺旋桨叶梢区域进行有效合理的网格加密,以较少的网格数量成功捕获梢涡空泡.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准确再现了桨叶进出伴流区域空泡初生、发展和溃灭的整个历程;每个相位角叶背片空泡形态与试验观察吻合,片空泡面积相差在5%以内;该数值方法虽然能够捕捉到梢涡空泡,但是还不能对梢涡空泡的非定常特性和空间结构进行准确预测.基于上述结果,该方法适用于非均匀流螺旋桨空泡流动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均匀流 空泡 螺旋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结构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钱锦远 于龙杰 +4 位作者 侯聪伟 蒋永兵 郝娇山 王伟波 金志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5-152,共8页
多孔套筒式控制阀对于降低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双层多孔套筒可以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为研究套筒间距和套筒厚度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数值模型;对不同套筒间距及不同套筒厚度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 多孔套筒式控制阀对于降低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双层多孔套筒可以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为研究套筒间距和套筒厚度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数值模型;对不同套筒间距及不同套筒厚度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套筒间距对于双层套筒式控制阀的气动噪声影响较大,且随着套筒间距增大,在小开度情况下降噪效果更加明显;套筒厚度对于双层套筒式控制阀的气动噪声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套筒式控制阀内套筒结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套筒式控制阀 套筒厚度 套筒间距 气动噪声 宽频噪声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复合型槽纹管换热器壳程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晨 王风磊 +2 位作者 吴嘉懿 金志江 钱锦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为研究1.0×10^(4)≤Re≤3.5×10^(4)范围内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复合型槽纹管的管外流动和换热情况,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文中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恒壁温条件下壳程流体的对流换热过程,考察了结构参数(螺距和槽... 为研究1.0×10^(4)≤Re≤3.5×10^(4)范围内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复合型槽纹管的管外流动和换热情况,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文中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恒壁温条件下壳程流体的对流换热过程,考察了结构参数(螺距和槽深)对流场、温度场和其他湍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壳程的流动情况不如管程剧烈,但由于螺旋槽纹部分的长度选取得当,整个流域内都存在二次流,流体的换热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导致了压力损失的增加;当螺旋复合型槽纹管的螺距比为3.50时,综合换热能力评价指标最高;当槽深比为0.22时,换热能力提升得最多,但引起的压力损失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复合型槽纹管 传热 数值模拟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出口管参数对核泵入口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聪 王悦荟 +3 位作者 马腾跃 王鹏飞 许忠斌 阮晓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29-833,共5页
为研究蒸汽发生器出口管参数对核主泵入口流场的影响,将蒸汽发生器下封头与核主泵统一建模,采用CFD方法对其耦合模型进行全三维流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出口管长对核主泵入口流场有较大的影响,且该影响在入口管较短时尤为明显... 为研究蒸汽发生器出口管参数对核主泵入口流场的影响,将蒸汽发生器下封头与核主泵统一建模,采用CFD方法对其耦合模型进行全三维流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出口管长对核主泵入口流场有较大的影响,且该影响在入口管较短时尤为明显,随着蒸汽发生器管长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小,核主泵入口流场趋于稳定;蒸汽发生器出口管的位置对核主泵入口流场紊乱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不同位置管内流场发展趋势相近,但是会对流场的高速区以及低速区产生的位置造成影响;蒸汽发生器出口管中的流场极为紊乱,并在开始部分存在较大的回流区;随着流场的发展,在离蒸汽发生器出口350 mm附近回流区消失,之后流场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流场的偏心现象不会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蒸汽发生器 非均匀入流 耦合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WP-SVR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荣阳 毛阗 +2 位作者 高晗 彭建仁 杨健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85-2599,共15页
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是评估锂离子电池老化程度和剩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然而,SOH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获得,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规整图(time warp profile,TWP)提取间接健康特征参数,使用支持向量机回归(vector machine r... 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是评估锂离子电池老化程度和剩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然而,SOH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获得,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规整图(time warp profile,TWP)提取间接健康特征参数,使用支持向量机回归(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模型估计SOH的方法。首先,通过TWP将锂离子电池不同循环充放电压曲线转换为相位差异曲线。然后,从相位差异曲线中提取出4个间接健康特征。接着,采用线性核函数的SVR模型估计SOH。最后,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公司和普渡大学(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Purdue University,UL-PUR)的开源数据集和储能电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其中,储能电站数据实验结果表明,TWP-SVR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的样本标准差(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SSD)小于0.0015,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小于0.002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的SSD和IQR分别为0.0152和0.0220,表明所提TWP-SVR方法保持较高准确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时间规整图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锥形混合器叶片结构对颗粒混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瑞环 赵永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7-2075,共9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双螺旋锥形混合器的叶片结构对颗粒混合的影响.研究主要考察螺径比(双螺旋叶片的螺距和螺旋直径的比例)以及螺旋直径比(较短螺杆和较长螺杆的螺旋叶片直径的比例)对混合器混合效率、设备功率、设... 采用离散单元法(DEM),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双螺旋锥形混合器的叶片结构对颗粒混合的影响.研究主要考察螺径比(双螺旋叶片的螺距和螺旋直径的比例)以及螺旋直径比(较短螺杆和较长螺杆的螺旋叶片直径的比例)对混合器混合效率、设备功率、设备磨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双螺旋锥形混合器的叶片结构对颗粒的混合、设备功率、设备磨损产生影响,但是总体而言,在不同叶片结构的混合器中,颗粒经过100 s的混合之后都能够达到完全混合状态.当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时,随着螺径比的增大,混合器混合效率基本一致,设备功率增大,而设备磨损减小;随着螺旋直径比的增大,混合器混合效率有所提升,设备功率增大,而设备磨损并没有显著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DEM) 双螺旋锥形混合器 颗粒混合 叶片结构 设备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喷动床CFD-DEM模拟中曳力模型的影响
13
作者 周连勇 赵永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0-356,共7页
CFD-DEM已经广泛应用到喷动床的研究中,其模拟的准确性与用于处理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曳力模型密切相关。为了探究不同曳力模型对喷动床CFD-DEM模拟结果的影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喷动床仿真,使用7个曳力模型分别对锥底喷动床内气固两... CFD-DEM已经广泛应用到喷动床的研究中,其模拟的准确性与用于处理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曳力模型密切相关。为了探究不同曳力模型对喷动床CFD-DEM模拟结果的影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喷动床仿真,使用7个曳力模型分别对锥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床层压降、喷动高度和颗粒速度特性三个方面,Wen-Yu模型和Gibilaro模型预测的气固两相运动最剧烈,其次是Di Felice模型、Syamlal-O’Brien模型、Gidaspow模型和Huilin-Gidaspow模型,BVK模型预测的气固两相运动最平缓。由于模拟的气固两相体系属于密相体系,Huilin-Gidaspow模型的光滑过渡函数没有产生效果,所以Gidaspow模型和Huilin-Gidaspow模型在各个方面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动床 CFD-DEM 曳力模型 非结构化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