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资源耦合的未来社区低碳生活场景设计
1
作者 高宁 谭世杰 +1 位作者 徐象国 俞坚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社区内低碳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能源资源耦合关系理论,构建“资源耦合—空间集约—技术集成—行为优化”的社区低碳生活场景设计模型,围绕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场景,... 在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社区内低碳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能源资源耦合关系理论,构建“资源耦合—空间集约—技术集成—行为优化”的社区低碳生活场景设计模型,围绕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场景,将社区级能源资源系统、社区生活空间、绿色低碳技术、低碳生活行为整体性纳入设计研究范畴。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平台的实践,探索发现社区内低碳生活场景构建中暴露的能源资源系统运行模式单一、社区能源转型存在技术短板、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等现实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从社区交互、食物系统、交通系统、共享厨房、用能行为等不同生活场景对该模型进行了设计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设计模型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社区生活品质,社区蔬菜自给率可达40%,可再生能源自给率可达20%,社区烹饪环节可实现零碳排放,社区交通环节可实现减排6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能源—水耦合关系 未来社区 碳中和 低碳 社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的准确计算
2
作者 王宁娜 王苗苗 +9 位作者 曹强 王智平 王鹏程 陈昱吉 葛立春 李芃 王博 赵钦宇 王建军 甘智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更新现有的低温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的准确数值,为液化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标准,分析了该理论最小液化功的计算方法,对其表达式进行改进,并应用最新的物性数据,对低温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进行了准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新现有的低温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的准确数值,为液化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标准,分析了该理论最小液化功的计算方法,对其表达式进行改进,并应用最新的物性数据,对低温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进行了准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气体沸点的降低,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差异有增大趋势。在一个大气压下,当沸点从239.83 K降至3.19 K时,此差异从0增加到7%。以3He为例,理论最小功准确计算结果为8750.166 kJ/kg,相比于原有文献数据8178 kJ/kg差异达7%。同时,首次公开给出了考虑氢气转化热情况下的液化理论最小功数值,由于转化热的存在使得氢气液化理论最小功(13487.28 kJ/kg)相比无转化热(12081.476 kJ/kg)时增加了1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液化 低温气体物性 理论最小功 准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单东日 柯映林 刘云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数据采集是反求建模的第一环节 ,测量数据的好坏决定了反求CAD模型的品质和精度。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三坐标测量机 ,提出了产品反求建模过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的基本规则 ,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为最终构造出精度高、品质好的 CAD... 数据采集是反求建模的第一环节 ,测量数据的好坏决定了反求CAD模型的品质和精度。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三坐标测量机 ,提出了产品反求建模过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的基本规则 ,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为最终构造出精度高、品质好的 CAD模型奠定了基础。这些规则在汽车、飞机零部件的测量造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反求工程 曲面造型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喷射微通道散热器的流动传热特性
4
作者 王卓然 孙志坚 俞自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9-1546,共8页
优化微通道肋片结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均温性并改善流场均匀性.利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比较并讨论封闭通道与4组非封闭不同肋高通道的冷却性能,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非封闭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流场均匀性,使流... 优化微通道肋片结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均温性并改善流场均匀性.利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比较并讨论封闭通道与4组非封闭不同肋高通道的冷却性能,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非封闭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流场均匀性,使流场速度分布均匀;当通道由封闭式向肋高逐渐降低的非封闭式转变时,存在肋高最优值,使散热器的均温性能和散热性能达到最优.在相同条件下,5组模型中肋高为1.8 mm的微通道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均温性能最佳,与封闭式通道相比,平均温度降低了4.22%,最大温差降低了7.4%;与肋高为1.2 mm的非封闭式通道相比,平均温度降低了14.95%,最大温差降低了1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散热器 狭缝射流 均温性 散热性能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63
5
作者 张淑婷 陆海 +2 位作者 林小杰 钟崴 刘斯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城市能源互联网系统通过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起着重要作用。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城市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因此,围绕一个存在电、热、冷、天然气等多种能流并服务于生... 城市能源互联网系统通过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起着重要作用。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城市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因此,围绕一个存在电、热、冷、天然气等多种能流并服务于生产生活负荷统筹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开展了建模,结合系统储能特性,提出了日前运行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供能管网和储能水罐储能特性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针对涉及生产生活用能的工业园区进行优化,同时对供能管网储能能力进行量化。这一技术被应用于某实际工业园区,进行冬季供暖工况运行调度优化。储热水罐的出力优化增加了系统设备组合的灵活性,而热网热惯性的考虑稳定了机组出力。优化方案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性和输出稳定性,单日节省运行成本1 44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综合能源系统 运行优化 储能 热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式热泵的CO_(2)-MDEA/PZ碳捕集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俞苗 徐燕洁 +4 位作者 方梦祥 聂涛涛 王涛 吴海茜 曾伟强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76,共8页
当前化学法CO_(2)捕集系统的高投资、高吸收液再生能耗和高运行费用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回收解吸塔塔顶蒸汽中的潜热与显热,促进解吸反应的进行,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有机胺法捕集CO_(2)流程模... 当前化学法CO_(2)捕集系统的高投资、高吸收液再生能耗和高运行费用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回收解吸塔塔顶蒸汽中的潜热与显热,促进解吸反应的进行,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基于压缩式热泵技术的有机胺法捕集CO_(2)流程模拟模型,主要探究了解吸塔塔底压力、进解吸塔富液温度、有机工质气化率以及工艺流程对CO_(2)再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工质R123制热系数较R141b和R245fa高,其性能系数(COP)高达2.35,而排气温度较R141b和R245fa更低。压缩式热泵采用R123为循环工艺介质,热泵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贫富液换热器后的热富液以降低吸收液再生能耗。综合考虑解吸系统的再生能耗、工质循环量和解吸效果,通过12级位置注入15%的富液比合适。热泵回收余热工艺的投资回收期为0.82 a,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MDEA-PZ吸收剂 有机胺吸收法 Aspen Plus 压缩式热泵 再生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萌瑶 周连勇 +2 位作者 黄泽 廖晓玲 赵永志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5,共7页
机械化学法修复POPs污染土壤应用前景良好,但由于无法通过实验手段获取球磨罐内颗粒运动信息,难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虑到土壤颗粒在球磨罐中的流动状态与在转鼓中十分相似,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 机械化学法修复POPs污染土壤应用前景良好,但由于无法通过实验手段获取球磨罐内颗粒运动信息,难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虑到土壤颗粒在球磨罐中的流动状态与在转鼓中十分相似,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研究不同含水率土壤在转鼓中的流动行为。为了模拟土壤的结块特性,本文采用基于JKR理论的Surface Cohesive Force模型建立土壤粘聚力模型,并以转鼓试验过程颗粒的坍塌周期和质心角为指标验证了仿真参数的合理性。根据试验与仿真的结果可得,土壤的含水率越高,转鼓中土体坍塌周期和单次坍塌块体体积越大;土壤含水率在仿真过程中以表面能极性分量为表征,含水率越高,表面能极性分量越大,土壤内聚力作用下的结块现象越明显。此外,在仿真过程中,土壤的滚动摩擦系数显著影响转鼓内土壤颗粒整体的分层效果。由于本文使用球形颗粒代替土壤团聚体,摩擦系数的选取不应限于SiO_(2)材料的摩擦系数取值范围,才能保证仿真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土壤 结块 转鼓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及新型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黄浩 王涛 方梦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63-4373,共11页
CO2矿化养护技术利用早期成型后的混凝土材料和CO2之间的碳酸化反应和产物沉积过程实现产品力学强度等特性的提升,主要关注的是预养护/早期水化成型后的混凝土中胶凝成分和CO2之间的矿化反应(即加速碳酸化)。此过程中胶凝材料的水化过... CO2矿化养护技术利用早期成型后的混凝土材料和CO2之间的碳酸化反应和产物沉积过程实现产品力学强度等特性的提升,主要关注的是预养护/早期水化成型后的混凝土中胶凝成分和CO2之间的矿化反应(即加速碳酸化)。此过程中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不再是强度形成的主要反应,因此为了充分实现矿化成型和CO2固定,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研究者近几年积极开发具有CO2矿化潜力的碱金属矿物材料,并探究其反应后对于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性能的促进效应。本文综述了CO2矿化养护技术在新型混凝土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传统混凝土采用的水化活性硅酸钙材料、水化惰性硅酸钙材料、镁基水泥材料以及工业固废材料等进行了具体介绍,比较了在不同材料与CO2反应特性以及养护后建材制品性能优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对CO2矿化养护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主要建议:一是着眼于微观反应机制和矿物材料特性,开发有效的矿化反应强化方法;二是开发水化惰性的低钙硅比硅酸钙材料;三是将工业固废资源化与矿化养护技术结合,实现固废和气废利用流程耦合,推进特定工艺开发和装置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矿化养护 显微结构 水化惰性硅酸钙 镁基水泥 工业固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阀振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钱锦远 吴嘉懿 金志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21,共14页
为全面认识调节阀振动问题,以近年国内工程领域调节阀振动事故案例为引,从外激振动和流激振动两个方面分析了调节阀振动产生机理,从实验方法、理论模型仿真和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总结了调节阀振动研究方法,从根源减振与传播减振两种类型回... 为全面认识调节阀振动问题,以近年国内工程领域调节阀振动事故案例为引,从外激振动和流激振动两个方面分析了调节阀振动产生机理,从实验方法、理论模型仿真和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总结了调节阀振动研究方法,从根源减振与传播减振两种类型回顾了调节阀振动抑制措施。经过分析总结,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展望:流激振动机理研究还不够完善,不同类型的流激振动无法区分,应建立特征识别技术,并开展竞争机制研究;实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仿真各有局限,有待提高。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与资源消耗比较有待探索;应建立调节阀品位评价体系,对高品位调节阀开发根源减振措施,对低品位调节阀选用传播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振动 机理 研究方法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的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代文强 郑旭 +1 位作者 郝志勇 邱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96-2403,共8页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并引入车体隔声效应建立高速列车(HST)车厢结构和声腔模型,综合考虑机械激励和声激励源,预测分析车内全频噪声.通过试验及仿真计算获取模型结构和声腔参数;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声学有限元法和非线性声学方法...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并引入车体隔声效应建立高速列车(HST)车厢结构和声腔模型,综合考虑机械激励和声激励源,预测分析车内全频噪声.通过试验及仿真计算获取模型结构和声腔参数;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声学有限元法和非线性声学方法求解得到车外激励源,包括轮轨力、二系悬挂力、轮轨噪声和气动噪声.通过验证激励源频谱结果的声压级(SPL)峰值频率保证激励源的准确性.将模型参数和激励源施加到车内噪声EFEA模型上,并预测不同区域的车内噪声。将车内声腔各区域的预测与搭载试验车内噪声SPL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与试验车内噪声声压级在分析频段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声压级总值(OASPL)误差小于3 dB(A).由此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对于HST车内全频噪声仿真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HST) 车内噪声 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 隔声效应 声学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斯拉阀型微通道热沉换热强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钱锦远 陈珉芮 +1 位作者 李晓娟 金志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42,共7页
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微电子领域的散热设备必须满足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微通道热沉因其优良的特性,能够满足微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为了设备能够高效平稳运行,对... 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微电子领域的散热设备必须满足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微通道热沉因其优良的特性,能够满足微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为了设备能够高效平稳运行,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特斯拉型通道包含了分叉结构,当冷却流体流经时分叉结构可以增强对流体的扰动,达到增强换热的目的。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特斯拉阀型微通道热沉的强化换热进行研究。改变特斯拉阀型通道级数、特斯拉阀弧形通道外侧半径以及特斯拉阀的设置方向,得到不同几何参数下特斯拉阀型微通道热沉底面的温度分布、平均温度和冷却流体的进出口压降,从而研究其换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当特斯拉阀级数为12,特斯拉阀弧形通道外侧半径为750μm时,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效果最好。当冷却流体流量小于5 mL/min时,特斯拉阀正向设置的散热性能及流动性能均优于逆向设置;当冷却流体流量大于5 mL/min时,特斯拉阀逆向设置的散热效果优于正向设置,但需要以更大的流体压降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斯拉阀 微通道 热沉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低温超导磁体冷却系统设计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祁云 孙大明 +1 位作者 苏峙岳 乔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5-971,共7页
为了减小冷却磁共振成像(MRI)低温超导磁体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成本,设计可快速冷却室温磁体至60 K以下的系统,并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深入分析.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大冷量单级斯特林制冷机为冷源,包括低温... 为了减小冷却磁共振成像(MRI)低温超导磁体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成本,设计可快速冷却室温磁体至60 K以下的系统,并通过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深入分析.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大冷量单级斯特林制冷机为冷源,包括低温风机、低温调控阀和氦气罐等组成部分.研究表明,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冷却性能,其中系统内氦气的压力和流速尤为关键,因为两者能够显著影响压降与换热,进而影响冷却时间以及磁体最终所能达到的冷却温度.此外,当前斯特林制冷机的冷端换热器性能尚有提升空间.通过参数优化,系统在氦气压力为0.3 MPa、流速为13 m/s时能够达到较快的冷却速率,可在73.5 h内将质量为2 t的室温超导磁体冷却至60 K以下,有潜力在实际应用中实现MRI低温超导磁体的低能耗高效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低温 超导磁体 循环冷却 斯特林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及传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钱锦远 李晓娟 +3 位作者 吴赞 陈珉芮 金志江 蒙特.桑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4-1633,共10页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动在微化工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体流动和传质规律对推动其工业化应用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简述了不同工况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和混合传质效率,...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动在微化工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体流动和传质规律对推动其工业化应用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简述了不同工况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和混合传质效率,分析了微通道特征、流体性质和流体流动速度等对流型形成和传质效率的影响。指出目前对于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研究多处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仅针对某一体系展开,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传质研究实验较多而数值模拟方法相对较少,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应该考虑建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基础研究的数据库,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获得有效的流型划分准则和相关经验式以此推动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的工业化应用。同时在传质研究过程中应研究开发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保证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出有效的传质效率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两相流 流型 混合传质 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阀阀芯与孔板间距对节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锦远 侯聪伟 +2 位作者 金亮 金志江 查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4,共4页
使用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而针对蒸汽的调控直接影响到能量的转化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减压阀作为蒸汽辅助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对高温高压蒸汽进行调控,使其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被调节到特定范围。节流特性是减... 使用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而针对蒸汽的调控直接影响到能量的转化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减压阀作为蒸汽辅助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对高温高压蒸汽进行调控,使其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被调节到特定范围。节流特性是减压阀的主要性能指标,以一种新型多级角式减压阀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察了笼罩式阀芯和节流孔板的间距对节流特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不同间距下流动特性、湍流耗散率、温度特性和压比特性等节流性能。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类似减压阀的节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阀 多孔板 笼罩式阀芯 节流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颗粒集热的超临界CO2流化床换热器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博 倪明江 +2 位作者 应振镇 岑可法 肖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6,共7页
基于太阳能颗粒集热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效率高,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应用更加精确的颗粒侧传热模型,构建了超临界CO2流化床换热器模型,以100 kW换热功率的换热器工况参数为基础,对传热管外径尺寸、管束数量、颗粒粒径和流化气体温... 基于太阳能颗粒集热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系统效率高,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应用更加精确的颗粒侧传热模型,构建了超临界CO2流化床换热器模型,以100 kW换热功率的换热器工况参数为基础,对传热管外径尺寸、管束数量、颗粒粒径和流化气体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CO2流动压损为0.01MPa的条件下,优化后换热器的管束参数为管外径10 mm,壁厚2.9 mm,管束数量97根;选择小粒径颗粒时,临界流化速度较低、流量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气体热损失,提高换热器热效率和降低风机能耗,优化管束参数条件下,当颗粒粒径从100μm增至500μm时,气体热损失从70.32 W增至1 176.00 W,热效率从99.93%降至98.84%,风机能耗从21.60 W增至405.97 W;流化气体入口温度从570℃提高到630℃,换热器热效率从98.52%提升至9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热发电 超临界CO2 流化床 换热器 热效率 压力损失 风机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变冷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瑞 洪文华 +3 位作者 俞小莉 陈俊玄 李智 何晓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85,共5页
制备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并测试其热物性参数,搭建了相变冷却锂电池模块充放电实验台架.针对一个25并的锂电池模块,在低温,常温,高温等不同工况下进行电池充放电测试,得到电池模块不同测点的温升曲线,并探究了不同工况下放电... 制备了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并测试其热物性参数,搭建了相变冷却锂电池模块充放电实验台架.针对一个25并的锂电池模块,在低温,常温,高温等不同工况下进行电池充放电测试,得到电池模块不同测点的温升曲线,并探究了不同工况下放电结束时刻锂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温度分布均匀性情况.研究表明,相变冷却对锂电池模块具有很好的控温和均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相变冷却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四驱电动汽车电机故障诊断及失效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绍鹏 傅琪涛 +2 位作者 黄小燕 王志威 杨兴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4-1291,共8页
本文针对分布式四驱电动汽车电机的软性及硬性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失效控制增益的故障诊断和失效控制策略。设计了故障诊断模块和失效模式判断与驱动力再分配模块,与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基于故障诊断的驱动力二次分... 本文针对分布式四驱电动汽车电机的软性及硬性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失效控制增益的故障诊断和失效控制策略。设计了故障诊断模块和失效模式判断与驱动力再分配模块,与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基于故障诊断的驱动力二次分配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和RCP实车试验,验证了提出的故障诊断与失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控制策略能充分利用分布式驱动的电机冗余特性,保证分布式四驱电动汽车在常见的多种电机失效工况下安全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四驱电动汽车 电机故障 故障诊断 失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内气液Taylor流动的气泡及阻力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井志 李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2-948,共7页
采用相对坐标系方法,研究毛细管(d=2mm)内充分发展垂直上升气液Taylor流动,分析两种工作介质下Taylor气泡的形状、上升速度、液膜厚度以及压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两相表观速度(Vtp)增大,Taylor气泡长度增大,气泡尾部曲率半径增大。气... 采用相对坐标系方法,研究毛细管(d=2mm)内充分发展垂直上升气液Taylor流动,分析两种工作介质下Taylor气泡的形状、上升速度、液膜厚度以及压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两相表观速度(Vtp)增大,Taylor气泡长度增大,气泡尾部曲率半径增大。气泡长度及内部回流区随着气泡体积分数(ξg)增大而增大,量纲1液膜厚度与气泡上升速度与毛细数(Ca)正相关,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吻合较好。摩擦阻力因子(fc)随Vtp与ξg的增大而降低,N2/乙二醇为工质的Taylor流动fc低于单相情况,而N2/水为工质的Taylor流动fc高于单相情况。Kreutzer等的流型依赖公式以及Lockhart等的分离模型可较好预测本文的两相压降,模拟结果与预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常规通道所推荐C=5仍然适用于本文毛细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ylor气泡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毛细管 相对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斯拉阀水力空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涛 王昊文 +2 位作者 林煜琛 陈珉芮 钱锦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4-889,共6页
为了研究特斯拉阀在反向流动时会发生的水力空化现象,基于流场仿真软件Fluent,选择标准k-ε湍流模型,针对特斯拉阀的角度、圆的半径、出半圆后的直流管长度这3个参数,采用有效空化面积对水力空化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角度越小... 为了研究特斯拉阀在反向流动时会发生的水力空化现象,基于流场仿真软件Fluent,选择标准k-ε湍流模型,针对特斯拉阀的角度、圆的半径、出半圆后的直流管长度这3个参数,采用有效空化面积对水力空化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角度越小、圆的半径越小、出半圆后的直流道长度越小、整体空化效果越好,最终优化结果为φ=35°,R=12.28 mm,L=14.87 mm。同时,基于空化数表征的空化强度研究发现,特斯拉阀的空化效果明显优于圆形孔板空化器。研究可为特斯拉阀在水力空化以及对应的水力空化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特斯拉阀 汽含率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结构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锦远 于龙杰 +4 位作者 侯聪伟 蒋永兵 郝娇山 王伟波 金志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5-152,共8页
多孔套筒式控制阀对于降低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双层多孔套筒可以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为研究套筒间距和套筒厚度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数值模型;对不同套筒间距及不同套筒厚度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 多孔套筒式控制阀对于降低噪声有很好的效果,而双层多孔套筒可以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为研究套筒间距和套筒厚度对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气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双层套筒式控制阀数值模型;对不同套筒间距及不同套筒厚度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套筒间距对于双层套筒式控制阀的气动噪声影响较大,且随着套筒间距增大,在小开度情况下降噪效果更加明显;套筒厚度对于双层套筒式控制阀的气动噪声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套筒式控制阀内套筒结构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套筒式控制阀 套筒厚度 套筒间距 气动噪声 宽频噪声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