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的舆论生态挑战与治理进路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文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对舆论生态和话语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割裂着舆论事实的认知图景、操纵着舆论话语的公共导向、绑架着舆论价值的社会信任。在群体武器、时空脱域、数据围猎的三重作用下,舆论生态出现异化,呈现出舆论载体“武装...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对舆论生态和话语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割裂着舆论事实的认知图景、操纵着舆论话语的公共导向、绑架着舆论价值的社会信任。在群体武器、时空脱域、数据围猎的三重作用下,舆论生态出现异化,呈现出舆论载体“武装化”、舆论主体“脱域化”、舆论客体“失控化”的特征。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对舆论生成和走向的设置会分割舆论主流观点、控制舆论传播路径、诱发新型舆论风险,主要表现为公权力受到遵循资本与技术逻辑运作的私权力挟持,定制化的情感偏向信息营造虚假意见环境,虚假视觉信息生成引发舆情并误导舆论走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的舆论治理应以数据基础设施的统合实现“中台”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侧芽效应以破解顶端优势带来的治理困局,构建以“FAITH”为核心要素的治理体系以消除新型舆论治理的悬浮状态,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舆论结构和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虚假信息 舆论生态 智能传播 舆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与智能时代的平台治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兴东 钟祥铭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DeepSeek事件是AI(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一次里程碑式的历史突破,是一场全球科技界的盛事,也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一次信心重树。DeepSeek掀起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主流化浪潮,AIGC进入新的爆发阶段,并将逐步占据主导性地位,这也预示... DeepSeek事件是AI(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一次里程碑式的历史突破,是一场全球科技界的盛事,也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一次信心重树。DeepSeek掀起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主流化浪潮,AIGC进入新的爆发阶段,并将逐步占据主导性地位,这也预示着未来网络空间信息和内容构成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欢呼和欣喜的同时,必须正视正在出现的新问题与新风险:数据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盛行、意识形态风险、“AI幻觉”困境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技术自主性与责任弥散化让平台主体责任和内容主体责任都面临“空心化”趋势,这是智能时代平台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智能传播范式的结构性转型,如何评估智能时代平台的主体责任,如何调试动态适应性治理框架,如何构建智能时代的传播新秩序等,这一系列技术伴生风险与问题亟待通过建构有效的制度体系与创新监管方式来实现系统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平台治理 智能传播 “AI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共通”:中国电影“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
3
作者 何可 方兴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共7页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是最适合“讲故事”的国际传播媒介或载体之一,这一特性决定它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美国电影的“好莱坞模式”虽然在叙事和传媒产业上取得成功,但鲜有人将其视为国际传播的典范。好莱坞凭借其经典叙事...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是最适合“讲故事”的国际传播媒介或载体之一,这一特性决定它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美国电影的“好莱坞模式”虽然在叙事和传媒产业上取得成功,但鲜有人将其视为国际传播的典范。好莱坞凭借其经典叙事法则和先进视听技术长期主导全球市场,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电影产业也正通过电影节、合拍片等多样化形式,积极拓展市场。数智时代的到来为“共同背景知识”的分享提供了新动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和价值观的转型。将电影视作“全球共通”的媒介,既突破过去“内向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也为中国提供一种有别于西方主导下的“文明冲突论”价值选择——“文明互鉴论”国际传播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第二个十年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电影的历史角色,总结美国电影的“好莱坞模式”的传播优势,分析中外电影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国际传播理论,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战略转型、价值提升及“出海”路径提供理论观照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国际传播 讲故事 “一带一路” 全球共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物流”:技术张力与结构性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程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大模型时代,传统物流行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实现产业迭代,构建“人工智能+物流”的新型行业生态。智能程度与泛化能力日益提升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统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方技术资源,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与制... 大模型时代,传统物流行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实现产业迭代,构建“人工智能+物流”的新型行业生态。智能程度与泛化能力日益提升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统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方技术资源,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与制造业、零售业、互联网商业等多维产业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化升级。然而,“人工智能+物流”这一模式在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落实与扩张也正在面临升级成本不低廉、平台构建不完善、数据保护不充分、政策配套不全面等现实障碍。为实现“人工智能+物流”的推广应用与高质量发展,应当完善定价机制、深化产业融合、突破技术困境、着眼数据安全,以可持续产业政策继续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物流” 技术张力 新质生产力 结构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元架构:数字共通的技术逻辑与价值基础 被引量:4
5
作者 顾烨烨 钟祥铭 方兴东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数字共通何以成为可能?首先源于全球开放一体化、互联互通的互联网这一独特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而互联网开放系统的本质源于以TCP/IP为核心的互联网元架构。互联网元架构不仅是技术的产物,它首先是思想的产物。这一通常被我们称为互联... 数字共通何以成为可能?首先源于全球开放一体化、互联互通的互联网这一独特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而互联网开放系统的本质源于以TCP/IP为核心的互联网元架构。互联网元架构不仅是技术的产物,它首先是思想的产物。这一通常被我们称为互联网精神的思想核心体现于互联网元架构之上,而数字共通背后的逻辑和内在精神,与互联网元架构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考察互联网元架构的机制和演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数字共通的本质。互联网独特的开放性基础源于科学精神而不是商业逻辑和政治逻辑驱动的互联网元架构。元架构定义了互联网协议层的开放性,也奠定了整个技术层形成分层解耦的开放系统的基础,其开放性进一步延伸到传播层和社会层,缔造了互联网独特的社会变革力量。互联网正在驱动和支撑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之基础设施,数字共通才顺理成章。如今互联网的开放性正面临着技术、商业和政治等全新的挑战,也将对数字共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亟须重新梳理互联网开放性的来龙去脉,深入技术和思想源头,并从基础设施视角,系统解析互联网开放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内在规律。只有理解互联网开放性的内在逻辑,理解开放性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才能洞察互联网的革命性所在,更好地应对今天互联网面临的各方面挑战,确保互联网的未来,实现数字共通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元架构 数字共通 开放系统 基础设施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