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胡琦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401-406,共6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 目标体系 指标体系 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性能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结构全寿命周期 结构可靠性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负刚度阻尼器防舞的风洞试验研究
3
作者 楼文娟 吴蕙蕙 +1 位作者 黄赐荣 王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7,81,共8页
利用磁体相互作用力设计了一种负刚度装置,并与电涡流阻尼器并联制得负刚度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damper,NSD)。在导线大比例缩尺模型近端部安装阻尼器进行自振试验,发现阻尼器可以提升系统一阶等效阻尼比,其中NSD的减振性能更佳... 利用磁体相互作用力设计了一种负刚度装置,并与电涡流阻尼器并联制得负刚度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damper,NSD)。在导线大比例缩尺模型近端部安装阻尼器进行自振试验,发现阻尼器可以提升系统一阶等效阻尼比,其中NSD的减振性能更佳。以某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为工程原型,基于模态分解法与动力相似关系,设计了导线-阻尼器系统的舞动风洞试验装置,在典型易舞风攻角下,进行了安装不同阻尼器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端部阻尼器对导线的竖向舞动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导线起舞风速、降低导线竖向舞动幅值,且NSD的抑舞性能优于黏滞阻尼器;但在以扭转向舞动为主的工况下,安装在分裂导线近中心的单阻尼器防舞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双阻尼器并联连接导线的方案,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案可以有效抑制扭转向舞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负刚度阻尼器(NSD) 风洞试验 防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城区场地粗糙度指数的风洞试验研究
4
作者 周文军 郑世雄 +1 位作者 祝东红 沈国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针对某复杂城区场地进行风速测试的风洞试验,获得24个风向角的平均风速剖面并拟合得到粗糙度指数,以此确定各个风向角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同时研究了上游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迎风区域为城区与山地混合地貌时更容... 针对某复杂城区场地进行风速测试的风洞试验,获得24个风向角的平均风速剖面并拟合得到粗糙度指数,以此确定各个风向角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同时研究了上游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迎风区域为城区与山地混合地貌时更容易发展成C类地貌;24个风向角的粗糙度指数值拟合优度均大于0.95,说明指数律能很好地表达该复杂城区地貌的平均风速剖面;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城市地面粗糙度类别有较大影响,当扇形角度为70°~180°时,平均风速剖面和拟合的指数均非常接近,而当迎风角度为30°~60°时指数变小,可以确定上游扇区迎风角度70°为最小扇区角度,该值与ASCE和EN规范的90°规定值比较接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议180°迎风半圆的范围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律 地貌粗糙度 风洞试验 风向角 迎风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研究
5
作者 张跃龙 郭勇 +1 位作者 楼文娟 顾逸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40,共9页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冰两种类型的重覆冰输电线路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在数值仿真中综合考虑了顺风向、垂风向风荷载的耦合影响,流固耦合作用产生的显著气动阻尼效应以及脱冰瞬间导线气动外形和气动力系数变化引起的风载突变。分析了覆冰类型、风攻角和风速对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跳跃高度和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最大不平衡张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过程中的最大不平衡张力约为覆冰静态不平衡张力的1.65倍;风的作用可能引起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最大不平衡张力和跳跃高度分别约29%、16%的增幅,而其对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研究可以为重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及现行规范修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整体式裹冰 风洞试验 冰风联合作用 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全寿命可靠性与灾害作用下的安全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金伟良 宋志刚 赵羽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2-1868,共7页
从结构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结合历史统计资料研究,指出了在常规荷载作用下使用阶段的结构可靠性可以从设计规范上得到基本保障,而对于施工阶段和老化阶段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爆炸、冲击和火灾等... 从结构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结合历史统计资料研究,指出了在常规荷载作用下使用阶段的结构可靠性可以从设计规范上得到基本保障,而对于施工阶段和老化阶段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爆炸、冲击和火灾等偶然灾害作用时的安全性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从荷载和抗力的分布模式、结构失效概率和(可接受的)目标失效概率、灵敏度分析和设计方案修正等角度对可靠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现行规范的荷载抗力系数(LRFD)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可靠度分析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 施工 老化 火灾 爆炸 安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裂缝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勇 姜帅 +2 位作者 毛江鸿 夏晋 金伟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结构裂缝监测是评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布式光纤裂缝监测技术可有效避免点式检测空间不连续造成的漏检现象,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监测。该文提出了布里渊光频域分析计(BOTDA)结合斜交光纤组的裂缝监测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得到了光纤... 结构裂缝监测是评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布式光纤裂缝监测技术可有效避免点式检测空间不连续造成的漏检现象,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监测。该文提出了布里渊光频域分析计(BOTDA)结合斜交光纤组的裂缝监测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得到了光纤应变和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向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标定试验建立了由光纤测试应变反算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向的数值方程。同时开展了光纤裂缝传感器标距和预拉力大小对测量精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标定了300mm标距的光纤裂缝传感器实测应变和裂缝宽度及夹角的定量关系。最后通过裂缝模拟试验对裂缝开展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斜交光纤组能有效得到光纤与裂缝之间夹角值并实时监测裂缝宽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混凝土结构 裂缝监测 裂缝扩展 光纤传感 BOT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金伟良 吴航通 +1 位作者 许晨 金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6,135,共1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可以从"防"、"抗"、"治"3个方面考虑。从"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统修补方法和电化学修复方法的研究,介绍了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可以从"防"、"抗"、"治"3个方面考虑。从"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统修补方法和电化学修复方法的研究,介绍了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化法、电沉积修复法、电化学除氯法以及电渗阻锈剂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评述了各种修复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在结合电迁移型阻锈剂和电化学除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双向电渗修复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和技术难点。最后,在双向电渗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将纳米材料引入双向电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混凝土再碱化 阴极保护 电沉积 电化学除氯 双向电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中铁锈分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余江 赵羽习 金伟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34,共5页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锈胀开裂过程中,铁锈是否填充到锈胀开展的裂缝中,是影响锈裂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工气候环境下加速劣化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切片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观...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锈胀开裂过程中,铁锈是否填充到锈胀开展的裂缝中,是影响锈裂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工气候环境下加速劣化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切片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观察了混凝土锈胀开裂裂缝中铁锈分布的情况,由此分析随裂缝开展铁锈发展的过程。试验研究认为,对于外裂裂缝,在裂缝开展到保护层表面之前,铁锈对裂缝的填充可忽略不计;只有在裂缝贯通到保护层表面后,铁锈才会逐渐填入钢筋附近的裂缝之中,并能在较远位置的裂缝边缘观察到铁锈的吸附。而对于内裂裂缝,钢筋锈蚀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有少量的铁锈填入裂缝中,但填充过程要缓慢得多。铁锈发展的这一特性,对混凝土结构锈裂过程的分析和合理锈裂模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锈蚀 混凝土 开裂 铁锈分布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0
作者 曹万林 赵羽习 叶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共17页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是再生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是再生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徐变性能、再生混凝土内钢筋锈蚀及锈裂、锈蚀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和再生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工作性能是决定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上7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归纳了亟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1)以上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均有不同程度进展,并取得了很多较有价值的结论,但也有部分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究其原因,主要因再生骨料来源、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不同所致,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2)多数研究围绕中、低强再生混凝土展开,高强再生混凝土方面涉及较少,可多开展高强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与目前大力推广使用的高强钢筋同步进行,使二者充分发挥其性能,避免浪费;3)宏观规律性结论较多,细微观结构机理研究较少,可多进行细微观机理研究;4)相较再生混凝土材料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成果而言,再生混凝土构件和结构部分的研究相对薄弱,后续可多开展构件或结构方面的研究;5)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多为单因素作用研究,而实际工程多为多因素耦合作用,后续可进一步深入多因素耦合作用效果研究,以最大程度实现理论与实际吻合.期望本文能为后续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长期工作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损伤机理及抗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小勇 龚顺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93-199,共7页
为研究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抗爆性能,采用AUTODYN软件建立炸药-空气-衬砌结构-围岩与土体三维耦合体系模型,并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影响及炸药-空气-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分析隧道内爆炸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动力响应... 为研究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抗爆性能,采用AUTODYN软件建立炸药-空气-衬砌结构-围岩与土体三维耦合体系模型,并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影响及炸药-空气-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分析隧道内爆炸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机理,研究不同炸药量、衬砌结构配筋率及地质条件等对隧道衬砌结构抗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爆炸作用下爆炸荷载存在振荡且沿隧道纵向、径向以不同规律衰减;损伤主要发生在衬砌结构底板、底板与侧帮及侧帮与拱肋连接部位;衬砌结构配筋率越高,围岩质量越好,衬砌结构损伤程度越低,隧道整体抗爆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衬砌结构 爆炸荷载 动力响应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内锈蚀钢筋的疲劳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军 金伟良 +2 位作者 张凯 毛江鸿 李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0,共9页
腐蚀环境和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裂缝为腐蚀介质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引起开裂区域钢筋局部坑蚀。动态荷载作用下疲劳裂纹在蚀坑底部形成并扩展,导致钢筋脆性断裂,... 腐蚀环境和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裂缝为腐蚀介质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引起开裂区域钢筋局部坑蚀。动态荷载作用下疲劳裂纹在蚀坑底部形成并扩展,导致钢筋脆性断裂,进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疲劳失效。回顾并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对钢筋疲劳性能的影响、坑蚀钢筋疲劳性能研究进展和基于弱磁效应的钢筋疲劳研究,指出掌握坑蚀钢筋的裂纹扩展行为是进行服役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关键。弱磁效应能够实时地表征锈蚀钢筋的疲劳断裂行为,建立基于弱磁理论的锈蚀钢筋等效裂纹扩展长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变幅表征方法,是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一个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锈蚀钢筋 钢筋疲劳 弱磁理论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港码头混凝土结构干湿交替区域氯离子侵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晓舟 金伟良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4,110,共9页
基于对乍浦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干湿交替区域氯离子侵蚀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建立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随高程、季节、材料、及服役时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海域气象条件推定扩散模型统计参数的经验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潮位确... 基于对乍浦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干湿交替区域氯离子侵蚀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建立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随高程、季节、材料、及服役时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海域气象条件推定扩散模型统计参数的经验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潮位确定氯离子严重侵蚀区域范围,可为耐久性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干湿交替 氯离子侵蚀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平台结构关键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磊 毛江鸿 +2 位作者 葛晓丹 潘崇根 金伟良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共10页
深水半潜式平台结构在深海环境荷载及作业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损伤累积,加速疲劳裂纹扩展,导致结构发生疲劳破坏。对深水半潜式平台横撑部位的两类关键节点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分析了关键节点的疲劳破坏现象、疲劳破坏过程以及... 深水半潜式平台结构在深海环境荷载及作业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损伤累积,加速疲劳裂纹扩展,导致结构发生疲劳破坏。对深水半潜式平台横撑部位的两类关键节点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分析了关键节点的疲劳破坏现象、疲劳破坏过程以及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规范给出的裂纹扩展模型和参数估算关键节点的疲劳寿命低于试验所得的疲劳寿命,说明应用规范给出的裂纹扩展模型和参数估算节点的疲劳寿命比较安全;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建立的关键节点的S-N曲线参数与DNV规范给出的较为吻合;关键节点焊趾处的ε-N关系曲线可以反映出关键节点疲劳破坏的三个阶段破坏规律。研究结果为有效地预测平台结构关键节点的疲劳损伤程度,及时进行维修加固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半潜式平台 关键节点 疲劳损伤机理 参数估算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 横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可变作用取值标准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小平 金伟良 王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0-1838,共9页
为了满足业主和用户对结构性能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可变作用取值的依据,结合规范研究荷载作用和环境作用的荷载取值标准.对于荷载作用,在分析可变荷载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等超概率原则,给出海港和河港码头堆货荷载在不... 为了满足业主和用户对结构性能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可变作用取值的依据,结合规范研究荷载作用和环境作用的荷载取值标准.对于荷载作用,在分析可变荷载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等超概率原则,给出海港和河港码头堆货荷载在不同设计使用年限时的荷载调整系数.对于环境作用,以GB/T 50476-2008规范中的海洋氯化物环境等级划分为基础,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外对表面氯离子质量浓度的研究成果后,给出不同氯盐环境作用等级的氯离子荷载取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混凝土结构 荷载作用 环境作用 设计使用年限 标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全寿命设计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小平 金伟良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4,共10页
考虑混凝土结构全寿命设计的多目标要求,提出结构全寿命设计指标由核心指标和绿色指标两个层次构成。将结构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时间指标作为全寿命设计的核心指标;将CO2排放量指标、用户满意度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作为结构设... 考虑混凝土结构全寿命设计的多目标要求,提出结构全寿命设计指标由核心指标和绿色指标两个层次构成。将结构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时间指标作为全寿命设计的核心指标;将CO2排放量指标、用户满意度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作为结构设计的绿色指标。提出混凝土结构全寿命设计需以结构的性能设计为中心,并将结构的性能指标分为风险性能指标、技术性能指标、材料性能指标三类。针对结构性能退化的特点,建议了有害介质扩散深度、钢筋锈蚀率、锈胀裂缝宽度作为耐久性的设计指标,同时定义了退化率指标γt用以反映结构性能退化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指标体系,为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全寿命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全寿命 核心指标 绿色指标 耐久性 退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容器撞击对减振层结构水平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伟良 龚顺风 李卓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乏燃料容器在卸料厂房内运输过程中有可能脱钩坠落撞击厂房结构,国际上核电厂建设工程安全标准中均需考虑到乏燃料容器万一脱钩坠落时,应保证厂房结构及其他核设施的安全,使相邻贮存水池结构的水平动力加速度必须控制在0.8g内.本文在秦... 乏燃料容器在卸料厂房内运输过程中有可能脱钩坠落撞击厂房结构,国际上核电厂建设工程安全标准中均需考虑到乏燃料容器万一脱钩坠落时,应保证厂房结构及其他核设施的安全,使相邻贮存水池结构的水平动力加速度必须控制在0.8g内.本文在秦山核电站燃料厂房乏燃料容器撞击下减振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试验结构建立了计算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中把乏燃料容器对结构的撞击作用转化为一个与撞击接触时间有关的等腰三角形冲量荷载,对减振层结构在不同布置情况下分别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得到结构底板水平动力加速度最大值与撞击接触时间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关系和计算结构动力响应的计算撞击接触时间,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模拟计算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通过减振层消振作用后结构底板水平动力加速度响应的方法,为以后类似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整套比较实用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容器 核设施 冲击荷载 撞击接触时间 水平动力加速度 有限元法 水平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及实体性能监测 被引量:24
18
作者 朱勇年 张鸿儒 +1 位作者 孟涛 赵羽习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144,共7页
研究采用纳米SiO2浸渍再生粗骨料的方式对再生骨料混凝进行改性处理,将经纳米改性和未经纳米改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中,并以普通预拌混凝土作对照,采用同配合比的三种混凝土各原位浇筑一根梁,对这三根结构对称、受... 研究采用纳米SiO2浸渍再生粗骨料的方式对再生骨料混凝进行改性处理,将经纳米改性和未经纳米改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中,并以普通预拌混凝土作对照,采用同配合比的三种混凝土各原位浇筑一根梁,对这三根结构对称、受荷相似的梁开展构件应变监测,同时对同批浇筑的试块进行试验室力学性能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纳米SiO2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效果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未经纳米改性处理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劣于同配合比的普通预拌混凝土,但经过纳米SiO2改性处理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其强度与变形性能可与普通预拌混凝土相当。研究同时证明,冬季低温施工对于混凝土、尤其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提升及抵抗变形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改性效应 纳米SIO2 工程应用 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修复效果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景锋 裘泳 +4 位作者 陈柳君 李明明 毛江鸿 金伟良 沈建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68-3872,3877,共6页
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一大病害,电化学修复技术是确保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对耐久性修复的发展过程以及每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相关作用原理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电化学修复效果,并介绍了现行电化学修复效果... 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一大病害,电化学修复技术是确保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对耐久性修复的发展过程以及每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相关作用原理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电化学修复效果,并介绍了现行电化学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耐久性 电化学修复 即时效果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钢结构全尺度应变监测方法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麒 毛江鸿 +3 位作者 陈佳芸 许斌锋 陆飞 俞凯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3-448,共6页
大型钢结构因为超载或者腐蚀等问题引起的结构失效越来越多,对大型钢结构进行全尺度监测是评估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做出维修决策的关键。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备分布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钢结构的全尺度监测。设计了传感... 大型钢结构因为超载或者腐蚀等问题引起的结构失效越来越多,对大型钢结构进行全尺度监测是评估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做出维修决策的关键。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备分布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钢结构的全尺度监测。设计了传感光纤的全面和局部布设方法,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标定、重复性等试验,并将其应用于钢桁架的全尺度应变监测中。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有效获取钢结构全尺度应变,同时,提出的基于电磁铁方式具备快速、可拆卸等优点。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以集成大型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钢结构的全寿命健康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应变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