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改善顺铂肾损伤 被引量:22
1
作者 单娟萍 官继超 +3 位作者 董志超 谢海英 何剑零 沈水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观察顺铂(cisplatin,CP)小鼠肾损伤后肾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及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冬虫夏草干预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cisplatin的方法建立顺铂肾损伤模型,28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 目的:观察顺铂(cisplatin,CP)小鼠肾损伤后肾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及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冬虫夏草干预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cisplatin的方法建立顺铂肾损伤模型,28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P组、冬虫夏草组、冬虫夏草+CP组,每组7只。72 h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HE染色观察小鼠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ELISA的方法测定组织中TNF-α、IL-1β、IL-6。结果:与对照组及冬虫夏草相比,CP组与冬虫夏草+CP组小鼠的BUN、Scr及肾组织MDA水平增高(P<0.01),肾组织SOD降低(P<0.01),肾小管病理半定量计分显示小管间质损伤明显加重(P<0.01),TUNE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TNF-α、IL-1β、IL-6明显增加(P<0.01);与CP组相比较,冬虫夏草+CP组的血清BUN、Scr及肾组织MDA水平下降(P<0.01),肾组织SOD上升(P<0.05),肾小管病理半定量计分显示冬虫夏草+CP组较CP组小管间质损伤明显改善(P<0.01),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TNF-α、IL-1β、IL-6明显减少(P<0.01)。结论:顺铂肾损伤肾组织中MDA明显增高,SOD活性降低,TNF-α、IL-1β、IL-6及凋亡细胞显著增加,提示顺铂至急性肾损伤与其诱导氧化应激、炎症及细胞凋亡有关。冬虫夏草干预后肾组织中MDA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TNF-α、IL-1β、IL-6及凋亡细胞显著减少,提示冬虫夏草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凋亡 顺铂急性肾损伤 冬虫夏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NPP1浓度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秀娟 狄枫 +3 位作者 沈水娟 李青华 王玉 王飞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血清ENPP1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02月期间在我院定期随访的透析患者124例(腹膜透析54例,血液透析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ENPP1浓度,用腹部侧位X线半定...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血清ENPP1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02月期间在我院定期随访的透析患者124例(腹膜透析54例,血液透析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ENPP1浓度,用腹部侧位X线半定量积分法评估腹主动脉的血管钙化程度,根据评分对钙化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即无或轻度钙化组(AACS≤4)、中度钙化组(5≤AACS≤15)和重度钙化组(AACS≥16)。结果:透析患者血清ENPP1平均水平为(7.68±1.67)ng/ml。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之间血清ENP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轻度钙化者血清ENPP1水平为(8.98±1.70)ng/ml,中度钙化者血清ENPP1水平为(7.60±1.41)ng/ml,重度钙化者血清ENPP1水平为(5.88±1.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析患者AACS评分与血清ENPP1值呈负相关(r=-0.70)。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血清ENPP1水平与血管钙化的程度呈负相关,能够部分反应血管钙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PP1 透析 血管钙化 腹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胱抑素c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水娟 胡作祥 +6 位作者 李青华 王时敏 宋春娇 吴东东 何剑零 官继超 单娟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NGAL、胱抑素c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CKD2~4期患者共92例:其中CKD2期患者34例,CKD3期患者30例,CKD4期患者28例。同时以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GA...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NGAL、胱抑素c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CKD2~4期患者共92例:其中CKD2期患者34例,CKD3期患者30例,CKD4期患者28例。同时以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GAL的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分析NGAL与胱抑素c、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KD2期、3期、4期血NGAL浓度,与对照组浓度比显著升高,P均<0.01。CKD2期、3期、4期胱抑素c浓度,与对照组浓度比显著升高,P均<0.01。CKD3期、4期血肌酐浓度,与对照组比P均<0.01;CKD2期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血NGAL与胱抑素c、血肌酐呈正相关。血NGAL和血胱抑素c的水平均与GFR存在负相关。结论:CKD2~4期患者血NGAL、胱抑素水平升高,且血NGAL与血胱抑素c、血肌酐成正相关、与GFR负相关,血NGAL可作为CKD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腹膜透析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官继超 龚淑文 +2 位作者 龚屠健 张素梅 王时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PD的425例患者资料,分为高RDW组(n=193,RDW>14.5%)与低RDW组(n=232,RDW≤14.5%),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PD的425例患者资料,分为高RDW组(n=193,RDW>14.5%)与低RDW组(n=232,RDW≤14.5%),比较两组基线临床及生化指标、合并症、用药、临床结局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DW的影响因素,竞争风险模型评估RDW对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RDW、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尿素清除指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sCRP、低血清白蛋白、低eGFR是高RDW的风险因素(P<0.05),高RDW组的累积CVD死亡率和累积全因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RDW组(Gray=6.331,P=0.012;Gray=9.397,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RDW是PD患者CVD死亡(SHR=1.437,P=0.036)和全因死亡(SHR=1.465,P=0.02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与PD患者的CVD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预测PD患者临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腹膜透析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