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英对贫困问题的认知和精英的社会意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小章 冯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9,共9页
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除了要关注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那些并非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感知与体认,这种感知和体认构成了应对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和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而在这方面,又有两类... 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除了要关注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那些并非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感知与体认,这种感知和体认构成了应对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和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而在这方面,又有两类人的认知尤其重要,一是直接为贫困问题所困扰的那些不幸的穷人,一是社会中那些精英。本文从四个方面,即何为贫困、贫困归因、贫困问题的社会影响、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及主要责任者,叙述了精英对贫困问题认知状况的经验调查结果;进而又参照德·斯旺关于"社会意识"的界定,简要考评了精英的"社会意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 对贫困的认知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 被引量:91
2
作者 邓小南 渠敬东 +17 位作者 渠岩 王南溟 郑振满 张圣琳 赵世瑜 吴飞 王铭铭 李人庆 周飞舟 王长百 马琳 梁钦东 李华东 毛丹 江湄 张志强 陈进国 任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78,共28页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乡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至今日,中国乡村的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随着政治运动以及资本侵蚀,陷入到空壳化、原始化的险境之中,陷入到荒漠与冷漠的生态与世态之中。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即是重新探索城乡建设与...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乡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至今日,中国乡村的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随着政治运动以及资本侵蚀,陷入到空壳化、原始化的险境之中,陷入到荒漠与冷漠的生态与世态之中。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即是重新探索城乡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实现对文明传统的再追索及当下社会的再修复。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于2016年7月28日组织召开"乡村建设及其艺术实践"学术研讨会,基于上述主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艺术实践 传统文化 社会转型 文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与他们:关于社区内部分隔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赖金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70,共8页
本文根据对杭州市NW镇若干社区(或村庄)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访谈,分别从两个层面描述了社区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分隔,进而探讨了导致这种社区内部分隔的相关原因,指出与族群特性、城乡差别、生活方式、职业类型、受教育水平等因... 本文根据对杭州市NW镇若干社区(或村庄)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访谈,分别从两个层面描述了社区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分隔,进而探讨了导致这种社区内部分隔的相关原因,指出与族群特性、城乡差别、生活方式、职业类型、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并无多大联系,主要是各种涉及现实利益、权利或资源分配的制度性障碍,营造了当地社区原居民社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进而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导致了社区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分隔。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外来流动人口大部分只是作为抽象意义上的市场要素即劳动力在流动,而不是作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在流动;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内部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只有消除社会内部空间结构上的"龟裂"、封闭状态,才能真正建成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内部分隔 制度性障碍 社会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