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减碳运行调控及工程验证
1
作者
李钦武
俞李斌
+7 位作者
刘庭宇
张京旭
翁卫国
郑政杰
王韬
王海
郑成航
高翔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8-1627,共10页
构建基于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及炉膛出口压力的锅炉运行协同控制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预测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提前给定锅炉二次风机和引风机控制指令,显著减小了不同负荷条件下锅炉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负压等关键运行参数...
构建基于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及炉膛出口压力的锅炉运行协同控制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预测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提前给定锅炉二次风机和引风机控制指令,显著减小了不同负荷条件下锅炉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负压等关键运行参数的波动.在30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工业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协同控制模型可以提高锅炉运行控制的品质,锅炉变负荷工况条件下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控制在目标值±0.25%范围内,炉膛出口压力控制在目标值±45 Pa范围内的统计概率为99%.运行一周的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控制,协同控制模型投运后单位产汽量耗煤可以减小1.508%,单位产汽量风机耗电可以减少1.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体积分数
协同控制模型
炉膛出口压力
节能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碳”背景下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龙龙
盛雅琪
+3 位作者
徐丽丽
高翔
张涌新
邓劲松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56,共11页
稻田生态系统作为人为耕作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和潜力,对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遥感技术提取2021年的我国水稻种植区信息,构建了5995个图斑模拟单元,应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
稻田生态系统作为人为耕作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和潜力,对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遥感技术提取2021年的我国水稻种植区信息,构建了5995个图斑模拟单元,应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模拟了2021—2040年全国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预测了我国未来稻田SOC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现有种植条件下全国稻田土壤呈现碳汇状态,2021年的稻田表层土壤(0~20 cm)碳储量平均值为4.1 Pg C, 2030年、2040年的对应值分别为4.32 Pg C、4.49 Pg C,稻田土壤碳储量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2021—2030年的稻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22 Tg C/a,2030—2040年为17 Tg C/a,年均变化率趋缓,稻田土壤固碳潜力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未来2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稻田SOC密度将出现变化,增加面积明显高于下降面积,最高增长率为9.2%,最大下降率为8%。情景模拟表明,秸秆还田、化肥施用可显著提高稻田土壤的碳储量。相关结论在充分利用稻田土壤的碳汇功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进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等方面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
土壤碳储量
固碳潜力
DNDC模型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减碳运行调控及工程验证
1
作者
李钦武
俞李斌
刘庭宇
张京旭
翁卫国
郑政杰
王韬
王海
郑成航
高翔
机构
浙江大学
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浙江
浩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浙江大学
嘉兴
研究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8-162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3412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2ZJJH02-03).
文摘
构建基于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及炉膛出口压力的锅炉运行协同控制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预测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提前给定锅炉二次风机和引风机控制指令,显著减小了不同负荷条件下锅炉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负压等关键运行参数的波动.在30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工业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协同控制模型可以提高锅炉运行控制的品质,锅炉变负荷工况条件下烟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控制在目标值±0.25%范围内,炉膛出口压力控制在目标值±45 Pa范围内的统计概率为99%.运行一周的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控制,协同控制模型投运后单位产汽量耗煤可以减小1.508%,单位产汽量风机耗电可以减少1.886%.
关键词
氧气体积分数
协同控制模型
炉膛出口压力
节能减碳
Keywords
volume fraction of oxygen
cooperative control model
furnace outlet pressure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背景下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龙龙
盛雅琪
徐丽丽
高翔
张涌新
邓劲松
机构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
生态文明
研究院
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56,共11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及对策”(2023-XY-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76179)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3FY100102)。
文摘
稻田生态系统作为人为耕作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和潜力,对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遥感技术提取2021年的我国水稻种植区信息,构建了5995个图斑模拟单元,应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模拟了2021—2040年全国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预测了我国未来稻田SOC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现有种植条件下全国稻田土壤呈现碳汇状态,2021年的稻田表层土壤(0~20 cm)碳储量平均值为4.1 Pg C, 2030年、2040年的对应值分别为4.32 Pg C、4.49 Pg C,稻田土壤碳储量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2021—2030年的稻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22 Tg C/a,2030—2040年为17 Tg C/a,年均变化率趋缓,稻田土壤固碳潜力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未来2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稻田SOC密度将出现变化,增加面积明显高于下降面积,最高增长率为9.2%,最大下降率为8%。情景模拟表明,秸秆还田、化肥施用可显著提高稻田土壤的碳储量。相关结论在充分利用稻田土壤的碳汇功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进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等方面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
土壤碳储量
固碳潜力
DNDC模型
情景模拟
Keywords
paddy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i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DNDC model
scenario simulati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减碳运行调控及工程验证
李钦武
俞李斌
刘庭宇
张京旭
翁卫国
郑政杰
王韬
王海
郑成航
高翔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碳”背景下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分析
白龙龙
盛雅琪
徐丽丽
高翔
张涌新
邓劲松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