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59
1
作者 章丽萍 赵张耀 +1 位作者 徐敏娜 叶恭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1,共4页
从深入剖析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入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所处困境,介绍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全面重塑和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体现研究生教学特色的研究型、国际化课程的实践历程,对高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体系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浙江大学“求是导师学校”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章丽萍 葛盈辉 徐敏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介绍了浙江大学自2007年开始举办四期"求是导师学校"的情况,以导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出发点,打造了一个研究生导师共享经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导师质量的提升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队伍建设 导师学校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章丽萍 徐敏娜 杨树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为学院构建有效的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是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采用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学院的管理过程、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控制点为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本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学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培养过程评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丽萍 陈谷纲 杨树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68,共4页
在分析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培养过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理论模型,并根据模型阐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质量 过程评估模型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互动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柏铭 王晓莹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2,共6页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研究生尤其是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相对缺乏怀疑精神。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学生本位、开放平等、面临挑战、学习关怀、疑问显化等特点。传授非编码知识是互动式教学的灵魂...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研究生尤其是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相对缺乏怀疑精神。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怀疑精神,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学生本位、开放平等、面临挑战、学习关怀、疑问显化等特点。传授非编码知识是互动式教学的灵魂,以非编码知识作为互动基础的课堂往往是“干货满满”的课堂,更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这样的教师往往是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非编码知识 怀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过程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研究生过程管理质量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多 瞿海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认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了以管理者、研究生、教师三方交互反馈为基础的研究生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过程管理 培养质量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机制创新推动MPA教育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章丽萍 徐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7-50,共4页
认为当前我国MPA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不足、培养院校特色不鲜明以及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MPA教育... 认为当前我国MPA教育中广泛存在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性"不足、培养院校特色不鲜明以及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管理实践,MPA教育必须不断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类别的公务员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机制创新 MPA教育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与道德:本科生导师的职业责任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恭银 徐敏娜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本科生导师制的广泛实施,对担任导师一职的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责任要求。文章从导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认为本科生导师承担着以学术和道德为核心,以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精神塑造为内涵的职业责任,并为如何更好地履行这一责任建立保障机制。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 职业责任 学术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