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凝胶与纳米碳管复合体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人工味觉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希山 潘敏 +2 位作者 李光 陈裕泉 王立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纳米碳管与高聚物复合体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光学、机械等性质 ,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并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其导电机理 ,首次制备了两种基于凝胶高聚物与单壁纳米碳管复合体薄膜的化学传感器 ,并将其应用于实验... 纳米碳管与高聚物复合体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光学、机械等性质 ,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并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其导电机理 ,首次制备了两种基于凝胶高聚物与单壁纳米碳管复合体薄膜的化学传感器 ,并将其应用于实验室开发的电子舌系统 ,采用阻抗法测量传感器在不同液体中的频率响应 ,最后对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能较好的区别酸、甜、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化学传感器 人工味觉 凝胶高聚物 电子舌系统 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W表面气液相效应和GC分离柱的气敏传感器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希山 童基均 +1 位作者 陈裕泉 王立人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8-322,共5页
限于传统涂敷敏感膜的声表面波(SAW)气敏传感器存在成膜困难和选择性差、重复性差以及再生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压电基底表面气体气液相转换效应机理的瑞利波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瑞利声表面波传感器和气相色谱(GC... 限于传统涂敷敏感膜的声表面波(SAW)气敏传感器存在成膜困难和选择性差、重复性差以及再生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压电基底表面气体气液相转换效应机理的瑞利波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瑞利声表面波传感器和气相色谱(GC)分离柱的便携式气体检测系统。最后实验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分析时间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检测ppb(10-9)浓度的混合VOCs以及成本低等优势,显示其在痕量挥发性有机气体检测和分析应用上有良好的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传感器 气液相转换 毛细管分离柱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室内有毒气体快速检测的便携式CC/SAW电子鼻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希山 童基均 +1 位作者 陈裕泉 杨祥龙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3,共6页
开发了一种用于室内空气质量快速检测的便携式电子鼻气体分析仪。该仪器利用毛细管分离柱(CC)将混合气体选择性分离,实现对气体的分类识别,然后借助声表面波(SAW)传感器频率响应测量每种组分对应的浓度,实现对气体的量化。实验针对17种... 开发了一种用于室内空气质量快速检测的便携式电子鼻气体分析仪。该仪器利用毛细管分离柱(CC)将混合气体选择性分离,实现对气体的分类识别,然后借助声表面波(SAW)传感器频率响应测量每种组分对应的浓度,实现对气体的量化。实验针对17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低浓度复杂混合气体进行快速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这为不同应用场合下的痕量气体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分离柱 声表面波传感器 电子鼻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蚯蚓”机器人的SMA执行器实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伟庭 方向生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3-626,共4页
虽然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蚯蚓的波浪式运动机制已经相当清楚,但在小尺寸下人工蚯蚓的实现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采用记忆合金材料(SMA),设计实现了用于仿生蚯蚓机器人的执行器,并通过该执行器的动作循环模仿,实现了蚯蚓的波浪式运动。... 虽然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蚯蚓的波浪式运动机制已经相当清楚,但在小尺寸下人工蚯蚓的实现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采用记忆合金材料(SMA),设计实现了用于仿生蚯蚓机器人的执行器,并通过该执行器的动作循环模仿,实现了蚯蚓的波浪式运动。实现的人工蚯蚓共有四单元,每一单元都有可独立驱动的执行器。执行器由一根或三根SMA弹簧构成,其波动式运动的最高频率为0.6 Hz。每一单元人工蚯蚓,都被覆特定形状的软硅胶皮,该硅胶皮提供了SMA执行器的对抗力,同时也是安装微型腿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工蚯蚓的运动效率。初步的测试显示该执行器工作有效,人工蚯蚓的运动速度可达2.5mm/s,与真实的蚯蚓运动速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人 SMA执行器 波动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束迭代算法的超声波色差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音飞 邱飞岳 +2 位作者 李鹏 胡大可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3,共4页
医学超声成像中的色差通常是通过换能器阵列信号的到达时间和振幅波动来建模的,该方法是对物理色差过程的近似,并可通过使用延时和振幅滤波器来校正发射信号,但在严重色差出现时对这种滤波器的测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本文给出一种迭代... 医学超声成像中的色差通常是通过换能器阵列信号的到达时间和振幅波动来建模的,该方法是对物理色差过程的近似,并可通过使用延时和振幅滤波器来校正发射信号,但在严重色差出现时对这种滤波器的测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本文给出一种迭代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滤波器估算来校正发射声束,得到的声束引起声波的背向散射,这种背向散射声束更适合对信号到达的时间和振幅进行估算,从而使得对换能器的建模变得更加方便;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与理想的色差校正滤波器相比,只需很少几个迭代即可得到校正的发射声束剖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场 超声波色差 发射声束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换能器发射激励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音飞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376,共3页
在全数字化B超或者是彩色B超当中前级收发电路和回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而超声换能器发射激励的不同更大程度上决定了超声图像的质量。在试验中发现利用双极性发射,3.5M探头回波信号的峰峰值达到了1V,而单极性的回波信号只... 在全数字化B超或者是彩色B超当中前级收发电路和回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而超声换能器发射激励的不同更大程度上决定了超声图像的质量。在试验中发现利用双极性发射,3.5M探头回波信号的峰峰值达到了1V,而单极性的回波信号只有500mV左右;这说明了不同发射激励对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双极性发射方式的能量利用率最高,可以有效地控制发射频率,从而使变频等效果明显的显现出来,能够提高回波信号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换能器 双极性发射 多脉冲发射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传感阵列在信号传导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庆梅 李蓉 +2 位作者 肖丽丹 刘清君 王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9-365,共7页
为了对心肌组织的搏动信号及其传导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设计一种用于离体心肌组织电生理检测的组织传感阵列.根据组织/器件耦合原理,该传感阵列能够检测伴随心肌细胞搏动产生的场电位的变化.利用组织传感阵列,同步采集多通道的心肌信号... 为了对心肌组织的搏动信号及其传导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设计一种用于离体心肌组织电生理检测的组织传感阵列.根据组织/器件耦合原理,该传感阵列能够检测伴随心肌细胞搏动产生的场电位的变化.利用组织传感阵列,同步采集多通道的心肌信号并观察心血管药物盐酸肾上腺素和氯化乙酰胆碱对搏动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离体心肌组织及切片表现出良好的搏动和信号传导;盐酸肾上腺素和氯化乙酰胆碱对心肌组织搏动信号的幅度、频率、持续时间甚至信号的传导分别表现出兴奋和抑制作用.说明组织传感阵列技术对离体心肌组织搏动信号的提取是可行的,并且对心肌信号的传导及药物作用分析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传感阵列 搏动 信号传导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的微弱信号直接数字化测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凌齐文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3-446,476,共5页
首次提出了在现有的恒流源混沌映射信号测量系统中,增加一次保序变换,将N位的自然排序混沌轨道符号序列起始段直接映射到N位的自然排序标准二进制序列,从而在混沌映射测量结果与传统线性A/D转换结果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的方法。该... 首次提出了在现有的恒流源混沌映射信号测量系统中,增加一次保序变换,将N位的自然排序混沌轨道符号序列起始段直接映射到N位的自然排序标准二进制序列,从而在混沌映射测量结果与传统线性A/D转换结果之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混沌映射信号测量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混沌映射和保序变换,可以用于微弱信号的直接数字化测量,也可作为数字化传感器或传感器阵列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 混沌映射 保序变换 直接数字化测量 数字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