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催青后期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钟伯雄 陈金娥 +2 位作者 颜新培 徐孟奎 梁建设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642,共6页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催青后期胚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头胸分化期(戊3)、反转期(己1)、毛瘤发生期(己2)、点青期(己3)、转青期(己4)和孵化期(己5)胚胎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共检测到209个特异蛋白斑...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催青后期胚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头胸分化期(戊3)、反转期(己1)、毛瘤发生期(己2)、点青期(己3)、转青期(己4)和孵化期(己5)胚胎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共检测到209个特异蛋白斑点,其中己3和己4两个胚胎出现的特异蛋白斑点数在整个催青期胚胎中为最多,分别达55和77个。与催青前期胚胎出现的特异蛋白斑点变化规律相似,这些特异蛋白斑点大多也是在随后邻近的胚胎发育中消失。推测这些特异蛋白可能与相应胚胎的形体特征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5龄幼虫不同时期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飞英 钟伯雄 +5 位作者 楼程富 洪波 蒋振东 苏松坤 梁建设 徐海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5,共11页
对5龄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同一区段的家蚕中部丝腺细胞在5龄第2天、第4天和熟蚕期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中... 对5龄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中部丝腺细胞蛋白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同一区段的家蚕中部丝腺细胞在5龄第2天、第4天和熟蚕期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中部丝腺前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8个,第4天有16个,熟蚕期有24个;中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9个,第4天有33个,熟蚕期有30个;后部区段5龄第2天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斑点有10个,第4天有7个,熟蚕期有2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中部丝腺 丝胶蛋白 蛋白质双向电泳 蛋白质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温敏性品种胚胎发育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叶键 钟伯雄 +4 位作者 林健荣 颜海燕 梁建设 苏松坤 徐海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2-365,共4页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温敏性家蚕品种K05在不同温湿度催青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蛋白斑点1、7、8、10、13、15、17、18、19、20和25的缺失、蛋白斑点11、12、16、21、22、23和24含量的降低与...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温敏性家蚕品种K05在不同温湿度催青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蛋白斑点1、7、8、10、13、15、17、18、19、20和25的缺失、蛋白斑点11、12、16、21、22、23和24含量的降低与高温干燥条件下催青时胚胎的不孵化有关;而蛋白斑点2、3、5、6和9的特异表达,以及蛋白斑点4和14含量的增加,与高温多湿催青条件下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有关。由此推测:温敏性家蚕品种在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不孵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基因的被关闭或表达量下降所造成;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催青时胚胎能够正常发育孵化,则可能是由于一些特异基因被激活,致使温敏性家蚕品种的生理代谢得到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温敏性品种 蛋白质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催青前期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颜新培 钟伯雄 +2 位作者 徐孟奎 梁建设 沈飞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5-300,共6页
为了探讨家蚕 Bombyx mori胚胎蛋白质整体变化, 以多化性品种P50为材料,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催青前期胚胎 (戊3 以前) 各个时期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 从临界Ⅱ期 (丙2 ) 胚胎到缩短期(戊2) 胚胎... 为了探讨家蚕 Bombyx mori胚胎蛋白质整体变化, 以多化性品种P50为材料,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催青前期胚胎 (戊3 以前) 各个时期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 从临界Ⅱ期 (丙2 ) 胚胎到缩短期(戊2) 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基本稳定, 存在于临界Ⅱ期胚胎的蛋白斑点在催青前期的4个胚胎中消失的个数较少, 仅占22 80%, 而在催青的最后2个胚胎中消失的蛋白质斑点却占 48 18%; 在神经沟出现 (丁1)、腹肢突起 (丁2)、上唇突起 (戊1) 和缩短期 (戊2) 胚胎的双向电泳图谱中能够检测到 100 个特异蛋白质斑点, 这些特异蛋白质斑点大多在随后邻近的胚胎发育中消失, 暗示了这些特异蛋白可能与相应胚胎的形体特征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5龄幼虫后部丝腺细胞酶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钟伯雄 余东亮 +3 位作者 梁建设 缪云根 苏松坤 徐海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基于了解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分泌丝素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信息,阐明蚕茧高产的机理,根据EST分析结果,分析了家蚕5龄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后部丝腺细胞中酶基因的表达谱特征。发现家蚕5龄幼虫第1天和第5天的生理生化反应涉及氧化还原酶的数量最... 基于了解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分泌丝素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信息,阐明蚕茧高产的机理,根据EST分析结果,分析了家蚕5龄幼虫不同发育时期后部丝腺细胞中酶基因的表达谱特征。发现家蚕5龄幼虫第1天和第5天的生理生化反应涉及氧化还原酶的数量最多,达到30个,转移酶数量达28个,水解酶数量达22个,合成酶数量达12个,裂合酶数量达6个,异构酶数量最少,只有4个。这6种酶基因在家蚕5龄第1天和第5天之间表达差异不大,表达频率超过10次的酶只有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Ⅲ、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上述结果暗示家蚕5龄不同时期,丝素蛋白合成能力的差异与酶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后部丝腺 表达序列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瘤矮病病毒和矮缩病病毒的核苷酸结合蛋白和核酸结合蛋白及其结合能力分析
6
作者 梁建设 钟伯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采用α 32 P标记的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及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证明了RGDV结构蛋白中 ,P1蛋白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P5蛋白可能具有RNA鸟苷酰转移酶功能 ,P6蛋白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是RGDV复制包装中的... 采用α 32 P标记的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及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证明了RGDV结构蛋白中 ,P1蛋白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P5蛋白可能具有RNA鸟苷酰转移酶功能 ,P6蛋白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是RGDV复制包装中的关键蛋白。与RGDV结构蛋白具有相同生物功能的RDV的核酸结合蛋白与核酸的结合能力最强 ,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与核酸的结合能力次之 ,RNA鸟苷酰转移酶与核酸的结合能力最弱。结果暗示了可以根据与核酸的结合能力 ,辅助判断RDV或RGDV这 3个结构蛋白的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瘤矮病病毒 矮缩病病毒 核苷酸结合蛋白 核酸结合蛋自 RNA鸟苷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